当前日期:

目录

一、网点
解放前土产日杂行业网点约43家,基本上集中在市中心地段,均是私营企业。仅就纸张一项,芜湖县志就记载:“纸业同治年间,仅有十二家。光绪初渐有起色,共有纸号十六家。自宣统起,纸价频涨,机制各色洋纸,日形充斥,销场亦因此发展,除杂货业代卖外,共有纸号二十家。”至解放后,网点略有减少,约有36个。经营纸张、铁锅的商号约10余家,其中樊龙泰、王仁记、文化堂、鼎昌4家颇有名气;经营棕麻汉货的商号有生记、永祥、吴宝源、庄和、建成、义泰祥等十几家。至公私合营后的六十年代,网点有33个,七十年代网点有36个;成立土产日杂公司后的1977年,网点仅有19个,1985年网点增至21个,到1987年网点已增加到26个。整个网点,远伸郊区,遍布全市,主营兼营,布局合理。主营陶瓷的商店有花津、中山桥、康复路门市部;主营纸张鞭炮的有弋江汉货门市部、中山桥陶纸门市部、花津门市部;经营瓷器的有劳动路综合商店、中山桥陶纸商店、花津陶纸商店、利民、利群、北京路、团结路商店;经营铁锅的有花津、利群、康复路门市部、中山桥陶瓷门市部、农贸中心、弋矶山商店等;经营棕麻的有中山桥汉货门市部、麻袋门市部、弋矶山门市部、中山路综合门市部、弋江汉货门市部;经营竹木柴炭的有弋江土产门市部、中山桥土产门市部、弋矶山门市部等;主营建材的有北京路门市部。夏凉、杂品、家电、塑料制品、五金等商品各个门市部根据市场销路适当经营。
二、品种
解放前芜湖市土产日杂行业经营品种(包括小品种)大约有2000多种。以经销芜湖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铁锅、铁画、宣纸和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经营品种不到2000种。五十年代逐渐恢复,六十年代,经营品种扩大到近3000多个品种,至七十年代,包括废品、果品、副食类,经营品种约有5000多种。1977年公司分家,经营品种仅有2000多种。1985年以来,有所发展与扩大,经营品种增至25000多种。主要有:陶瓷器、纸张鞭炮、铁锅、雨伞、棉花、棕麻绳、草蓆、葵扇、毛竹、杂木棍、木柴、大柴、木炭、竹木器、铺板、白腊筐、生漆、板刷、五金、家电、钢木家具、塑料制品、建材等数千种商品。
三、购销
解放前,土产日杂行业以私营为主,每年大约购进470万元,销售约530万元。仅纸张一项每年营业额达50余万元。解放后,土产日杂行业仍以私营为主,变化不大,年购进约410万元,销售约480万元。至六十年代,公私合营后,国营为主导,逐渐以公私合营取代私营,购销略有增长,购进约520万元,销售约640万元。至七十年代购进约800万元,销售950万元。至1977年,土产日杂公司成立,购销增长,年购进达970万元,销售1255万元。1985年购进1546万元,销售1876万元。1987年购进2583万元,销售2968万元。
1、陶瓷器:瓷器货源以景德镇、鼎山为主,同时采购于河北唐山、秦皇岛、邯郸、山东淄博、湖南礼陵、宣化、湖北黄石、广东汕头、潮安、河南禹县、本省淮南、祁门等地。1985年前,每年销售碗类约在18000件左右。陶器采购于宣城、宁国等地,每年销售在10000~15000件之间。
2、纸张铁锅:纸张采购以本省、本市为主,其次来源于上海、南京、连云港、昆明、长春、山东等地。1985年前每年销售约17万元。铁锅主要货源来自本市,每年销售5万口左右。
3、鞭炮礼花:是公司主营商品之一。主要货源来自于广东东莞、湖南浏阳、江苏建湖、河北晋县等地,约150多个品种,1985年前,年销售量50万元左右。
4、夏凉商品:货源主要来自寿县、怀宁,其次是浙江黄岩、江苏苏州等地。1985年以前,草蓆每年销售量在3万多条以上,金额10万元。枕蓆年销7~8万条,年销售额45万元。草帽年销售在25000顶,金额达2.5万元左右。近年产品发生更新,太阳帽、太阳伞取代了草帽位置,导致草帽的销量逐年下降。葵扇货源来自广东省,年销售量1200包(每包200把),金额约8万多元。近年由电风扇取代,已成下降趋势。
5、竹木柴炭:是公司主营商品。货源主要来自皖南山区,其次来自江西、湖南等地。1985年以前,木柴年销售约6000担左右,杂木棍年销售7万根,木炭年销售30万斤,草包10万条。其它等外木材、三合板、纤维板、木盆、杂木、生漆、芦蓆等销售量不等。综合竹木柴炭销售额达百万元。
6、杂品:蚊烟主要来自广州,1985年以前,年销量4千箱左右,近年亦有下降趋势。雨伞1980年前曾是公司主要商品之一,货源来自本地、广德、青阳、弋江等地,年销售2万把。现在亦为自动伞代替,但总销售量金额变化不大。上海钙塑盆7种规格、轻便耐用,年平均销售量48万只。麻袋货源来自本市及浙江,年销售12万条,各种麻绳年销售额约100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