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蔬菜业
解放前,芜湖的蔬菜业形成较早,从业人员较多,经营分散,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当时菜场、菜市只有8个,除二街、北门两个不在露天外,其他均为露天菜场。菜贩千人左右,分布在菜场、菜市做零售生意。有的菜贩有固定摊位,有的无固定摊位,少数走街串巷叫卖,菜农有时也挑菜上市出售。郊区菜田面积小,部分叶菜靠郊区生产上市,大白菜、萝卜、笋子、青菜等主要靠清水镇、繁昌、三山、江北二坝等郊县流入。蔬菜入市,通过北货行兑给菜贩,再在菜市出售。做北货行生意的有144户,一般设在市口,以经营蔬菜为主,但不专营蔬菜一项,他们与菜农直接挂钩,组织蔬菜上市,并为上市菜农提供一定的交易场所和必要工具(主要是秤)代客买卖,做无本生意,从中获取佣金(一般为3~8%),成为私人经营蔬菜的批发环节。
解放前夕,整个市场无人管理,异常混乱。众多的北货行为抢生意,时有冲突,甚至动武。他们欺行霸市,垄断市场,控制蔬菜货源,任意抬高价格,零售菜贩来去自由,不受限制,蔬菜供应不正常,蔬菜数量不稳,每逢雨雪交通不便,蔬菜上市稀少,菜价很高。菜价一般是“早俏晚滞”,按质论价,价格起伏大,甚至一日数涨。
建国初期,蔬菜仍是私人经营。郊区菜田少,仅有菜田六、七百亩,生产品种10余个,大部分蔬菜仍靠邻县和江北流入,并通过北货行组织农民与菜贩议价成交,全市20万居民吃菜很难保证。1954年,芜湖市遭受了罕见的大水灾害,郊区和邻县大部田园被淹,菜源严重紧缺,为搞好郊区蔬菜生产,解决群众吃菜,做到蔬菜自给,郊区实行了大面积的菜改,在近郊建立了3个专业蔬菜社,另在3个高级社内建立了3个种植蔬菜专业队。1957年郊区又建立了2个蔬菜农场,菜田发展到1039亩。同年成立了“芜湖市蔬菜摊贩商联合会兑菜处”,由市摊贩管理委员会领导,组织郊区菜农及邻县农民将蔬菜黎明前上市,集中兑菜处出售,市内蔬菜商贩到兑菜处采购,以掌握货源,控制市场。兑菜处逐渐代替了北货行经营。1956年国营蔬菜公司成立,加强了对蔬菜生产、收购、供应工作的领导,通过对交易所(即兑菜处)的管理,组织蔬菜农业社与合作商店、小组在规定价格内成交。冬季供应,从外地调进少量品种进行调剂。因产销双方均已组织起来,相互之间左右市场价格,交易所居中协调,以协商最高、最低价来确定交易所牌价。
1958年大跃进时期,蔬菜需量增多,郊区菜田面积扩大到2万亩,1959年至1961年,中央发出“低标准、瓜菜代”的号召,要求全党大办蔬菜。郊区两个公社又将3千亩稻田全部改为菜田。到1959年底,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万8千亩,占整个郊区土地的53.2%,常年菜地为3万5千亩,基本实现了蔬菜自给。1958年11月蔬菜公司开始对郊区蔬菜实行统购包销,在靠近产地适中的地区设立收购站,便利社员出售,减少售菜时间。1960年,制定了收购站的“五管”(即:管收购、分配、结算、加工、储存)、“二衔接”(即:衔接年月旬的产销计划,组织均衡上市,做到晴雨正常;衔接运输,联系有关方面的运输力量,使蔬菜及时运入市区)。1962年,开始对郊区菜农实行奖粮,收购站实行日夜双班收购,公司组织各菜场人员到地头拉菜,介绍伙食单位到收购站买菜,井给予二角钱一担优待价。同时,公司采取郊区生产什么,就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的死包方法,致使蔬菜质量差,品种少,淡旺季差别大,但基本保证全市人民吃菜。1962年上半年气候正常,蔬菜产量大大增加,蔬菜供应变不足为有余。7月份市场放开,邻近地区蔬菜大量流入,市场货源异常充裕,造成国营公司大量烂菜。1961年,郊区对蔬菜面积进行调整,常年菜田从35000亩调为12000亩。随着集市贸易的开放,一部分菜农开始经商,部分菜田被荒芜,到1964年菜田面积下降为8000亩,实际种植为3700百亩。“文化大革命”后菜田逐渐被征用,实际只有菜田5000亩。1975年郊区菜田有5200亩,且被大面积征用。为保证郊区蔬菜田面积长年维持10000亩,开始实行“先补后征”政策,同时实行菜改,以保证菜田蔬菜生产量与人口增长平衡。到1985年,菜田面积为10000亩左右,10年以上的老菜地只剩下2840亩,蔬菜单产下降较大。1985年菜田面积12500亩,菜田由近郊向远郊延伸,分布划分为:近郊老菜区、沿江蔬菜区、远郊新菜区。蔬菜生产品种结构为:近郊老菜区以细菜生产为主;沿江生产区以生产茄果、根菜、大白菜为主;远郊新菜区生产甘蓝、豆类,发展水生菜、耐温菜的生产。

二、酱作业
糟酱业在芜湖兴起较早,1942年已有糟酱业公会,会址在西门大街口森和合记百货号内,负责人孔次三,有会员30户。到1946年“糟酱公会”改名为“糟酱业商业同业公会”,负责人翟本槐,理事9人,监事3人,会员98人。1948年,糟酱业同业公会改选理事,理事长翟本槐,常务理事2人,理事9人,监理4人,会员86人。同业公会中最大的酱坊是鼎泰酱园,该酱园兴办于1943年春,由何近仁、杨蔚廷、端木简卿等人发起,以10担米为一股,集资2000担米,并从南京益美酱园邀来顾逸风投股参入,在长街143号开业,经理顾逸风,职工13人,工友7人,不久该酱园加入糟酱公会。
当时的糟酱坊,规模小、资金少,经营分散,多为前店后坊,少部分专业制货,有一部分零售座商。以产酱油、酱板为主,兼制酱腌菜、食醋,极少数酿酒出售,产量极小。生产原料主要在市场上自行采购,部分酱腌菜坯从镇江、扬州等地购买。糟酱坊内职工每天工作长达14个小时,前店后厂的职工,每月平均工资为7斗5升到8斗米不等,米价以市价计算,厂内上手有32天,下手有24大的劳酬;学徒只付剃头、洗澡钱。糟酱产品,以自销为主,大的糟酱坊进行批发,主要供应芜湖居民食用,部分产品供应邻近县区,产品销路较好。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腐败,“金元券”发行,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严重影响了糟酱业的正常生产,部分糟酱坊被迫停业。
建国初,从事制酱及酱菜为主的糟酱业同业公会有会员95户。1950年,永太祥酱坊、恒美、朱德太糟酱店、益兴隆酱坊、许恒昌、黄复太、鼎和、森昌、孔记恒昌祥、恒源糟坊、昌大怡记酱园、宝茂酱坊、太丰酱坊、公祥酱园等14个糟酱坊的老板,纷纷以“营业清淡,资金周转不灵”为由,要求歇业。年底,同业公会会员减到76户,资金总额为1200004万元(旧币)。
1951年4月10日,“芜湖市酱作物手工业公会筹备会”成立,内设总务股、宣调股、组织股,会员71户,资金1996333390元(旧币)。原同业公会同时解体,酱坊与糟酱坊划开。
1952年元月,酱作坊会员25户上报联合成立红星酱醋工业有限公司,18日正式成立,以生产酱油、酱板、食醋为主,有资本30000万元(旧币)。职工63人,资方16人,下设营业所5处,其中一处在合肥市东大街九狮桥13号(后撤销)。1952年底,“酱作物手工业同业公会”只有会员39户,职员94人,工人130人,资金总额111301万元(旧币)。不久同业公会划给油酱调味品制造工业同业公会,改名为酱作物小组。1954年,酱作物小组会员户数减到35户(不包括鼎泰)。
1955年10月1日酱作业私营鼎泰酱醋厂率先实现公私合营,定名为公私合营芜湖市鼎泰酱醋厂。1956年6月,对酱作物小组红星酱醋工业有限公司等30户实行公私合营,同时成立了公私合营芜湖市酱作物总店,将部分酱作物零售商组成3个合作商店,同年鼎泰厂、酱作物总店和合作商店划归国营蔬菜公司领导。
三、水作业
水作业在芜湖形成较早,但经营分散,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建国前,水作业的豆腐业公会有会员66户。当时豆腐店有的是前店后坊,大部分只有狭小的生产场地,无前店售货,较大的店雇佣4~5名伙计,小店雇佣2~3名伙计,更小的由自家成员组成。豆腐店以生产豆腐、干子、千张为主,品种很少,原料黄豆从市场购买,整个生产过程均系手工操作,一般工作时间16~17个小时。同时水作生产受季节影响,夏季只能在头天晚间生产。
建国后,水作业仍保留旧的豆腐业同业公会,有会员73户。1951年2月13日,成立芜湖市水作坊手工业同业公会筹备会,为便利工作,分为东门、南门、北门、公安街、北京路、吉和街6段进行管理。10月,芜湖市水作坊手工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组织了黄豆收购处,同年长街、环城区民政科组建了区烈军属豆制厂,集体性质,直接受区民政科领导。
1951年后,全市水作业有了发展。1952年有作坊114户,资金29702万元(旧币),1953年发展到119户,资金34500万元(旧币),职工253人,资方从业人员为48人。
1954年,章复太等15户成立了第一、第二临时合力制货生产组,以解决大水中民食问题,进行生产自救,大水后解散。
1955年,水作业全市共计110户,其中资金400元以上的有48户,从业人数451人,职工195人,资金总额31755元。同年,市里计划对水作业原则上采取产销分工的办法,以较大的12户与36户中等户共48户实行公私合营,进行专业加工生产,其余62户组织合作从事批购业务。
1956年元月,水作业同顺祥等企业109户联名报告要求实行公私合营,水作业全业成立了公私合营芜湖市水作总店和合作商店,并划归国营蔬菜公司领导。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