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抗战以前,市郊大、小山头尚有少量黄檀、枸骨、野蔷薇等次生乔、灌木,至解放前夕,树木无存,皆为荒山。
经查全区有林业用地2586亩,占全区总面积1.1%。解放后,党和政府号召绿化祖国,开展植树造林,到1984年底,荒山已基本绿化。有林地1799亩,占林业用地69.6%;尚有零星宜林地500亩,占林业用地19.3%;苗圃地287亩,占林业用地11.1%;森林覆盖率0.7%。四旁保存树木80万株,新植树苗50万株。四旁绿化覆盖率2.9%,全区绿化覆盖率3.6%。全区活立木蓄积量10459立方米,其中四旁树木蓄积量8000立方米,人均有活立木蓄积量0.1立方米。
林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一、合作化时期,发动农业合作社造林,实行社种社有的政策,鼓励社员在自己的宅旁植树,自种自有,这时期种植了刺槐、苦楝、枫杨、臭椿、香椿、柳树等乡土树种。
二、公社化初期,以社队为单位大办果木园,在鸠江公社建果园3120亩。
三、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发动社队大办社队林场,大搞荒山绿化,大力发展杉木、檫树、毛竹等用材林。共办13个乡村林场公园、苗圃。经营土地面积计2609亩,其中育林面积1368亩,苗圃地250亩,温室花房5000平方米。专业劳动力169人,其中专职护林员12人。
四、八十年代以后,实行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调整林种结构,着重发展果木、花卉、苗木等商品性生产。
郊区花卉生产历史悠久。解放前,近郊赭山村有不少花农培育经营白兰、茉莉、珠兰等香花,素有盛名。解放后,花卉生产有所发展。赭山村成立专业花农队,从事白兰花、茉莉花等香花和观赏花卉生产,1984年经营花卉总收入9.8万元(包括部分观赏树苗收入)。1979年以后,棠桥、港西等林场(苗圃)和赭山乡农科队,先后发展花木生产,上闸、西江、龙山、永丰、永合等乡村林场和郊区林场,发展观赏苗木生产。1983年,全区花卉及观赏苗木圃地达225亩,其中香花生产地70亩,花卉育苗地50亩,观赏苗木地135亩。建温室花房达5000平方米,培育经营花卉苗木品种达100余种。区花卉苗木年收入16万余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