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冶炼业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干将莫邪夫妇在芜湖赤铸山(今神山南侧)为楚王铸过剑,其炼术是:将头发和鸡爪投入炉中而制成渗碳钢剑。
北宋时期,山东曲阜人卜七在芜湖百家店开设冶炼作坊,历经宋、元、明、清七百余年未间断。百家店后改为卜家店。明代中叶,卜家在芜湖铁锁巷、二街永平里、花津桥等处开设钢坊,芜湖炼钢规模渐大。清乾隆、嘉庆年间,“居市廛冶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需工作不啻数百人”。卜家后裔创出“听钢”(听敲钢发出的响声即知质量好坏)本领。芜湖钢远销七省,闻名国内。山西钱帮在芜湖设立票号,即为购芜湖钢而起。时人赞说“铁到芜湖自成钢”、“钢为芜邑土产贩运百有余年”、“走天下不訾也”。在悠久的冶炼史中产生了闻名全国的芜湖特产铁画和“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并享誉至今。咸丰(1851-1861)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洋钢”进入芜湖,传统的冶炼业逐渐衰落。民国八年(1919)4月,试采和睦山铁矿。截止新中国建立前,芜湖现代冶炼业是空白。
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芜湖市掀起钢铁生产的大跃进高潮。是年6月10日21时20分,船舶厂1.5立方米高炉生产出建国后的芜湖第一炉铁水。全市各行各业支援钢铁工业,自此,冶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1959年,产铁22万多吨,钢10553吨,钢材3877吨。1960年底,全市建成芜钢、大有、弋江3个钢铁厂和14个炼铁厂,建立8立方米以上小高炉118座,3吨转炉4座,直径250毫米轧机2套。小高炉炼铁荣获全国先进红旗。1957年,繁昌钢铁厂成立,先后建成1座9.7立方米和容量154立方米的13座小高炉投产。芜湖冶炼厂在1959年建成部分车间,始极片和电解铜分别于同年4、5月投产。和睦山铁矿与青阳铅锌矿亦开始大面积的开采。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繁昌钢铁厂和市区大有、弋江等厂分别于1961年、1962年全部停产,所有小高炉全部拆除,只留芜湖冶炼厂、青阳铅锌矿维持生产;芜湖钢铁厂停产、缓建;冶金职工由23570人(指市区企业职工)精简为665人。
1968年,冶金工业始有回升。芜湖钢铁厂以88天的高速度建成第二座100立方米高炉,青阳铅锌矿以自身的技术力量建成日处理50吨铅锌矿小选场,繁昌钢铁厂投资80万元复建,虽基建仓促,设备不配套,工艺落后,多以手工操作,仍恢复与坚持生产。时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生产受冲击,徘徊不前,发展缓慢,趋于亏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冶金工业得到全面发展。1979年完成了轨道式加料机,运铁机械化,选矿自动流水线等配套设施,生产上升。1980年,芜湖钢铁厂在国家财政定额补助后盈利159.97万元;1983年,不要国家补贴,实现利润384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局面。在深化改革中,冶金企业以自身力量扩大生产。芜湖钢铁厂集资扩建高炉,芜湖冶炼厂租赁有色铜材生产流水线,青阳铅锌矿贷款转营白水泥;同时,开拓新产品,研制新品种,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使生产步步上升。截止1985年,全市有冶金企业5家,即芜湖钢铁厂(以下简称芜钢)、繁昌钢铁厂(以下简称繁钢)、芜湖冶炼厂(以下简称芜冶)、和睦山铁矿和青阳铅锌矿。职工779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3人,中专279人。占地面积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46万平方米。累计投资9451.2万元,设备1354台(套)(不含繁钢、青阳铅锌矿)。能产4大类、54个品种、140余个规格的冶金产品。有四项产品分获省、部、国家级优质产品称号,其中电解铜获国家银质奖;新开发的镀金方端子产品,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工业的空白。1985年,完成生铁12万吨,钢材6万吨,电解铜3万吨;创产值3.46亿元,利税2475万元,成为芜湖市产值利税的四大支柱之一。冶金工业成为全市基础工业和省冶金工业的重要基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