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纺织业历史悠久。明永乐年间,大批徽商入芜,开设手工棉织工场,进而带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棉织作坊的兴起。明朝中叶,芜湖浆染业就名闻遐迩;徽州巨贾阮弼在芜湖开设的浆染工场,雇工达千人。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称:“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刺激了手工棉织业和浆染业的发展。此间,李鸿章后裔李伯行在芜拥有百余架木织机,从事手工棉织业生产与经营;巢县西乡人鲁福庆来芜,以手抛梭的木机从事土纺土织的生产经营;部分街、巷兴起了小机坊;继之,肥东、巢县一带农民,纷入芜湖,购置机台,开设机坊。时止1926年,芜湖机坊有500余家,织机2000架,到1937年,机坊增至千余家,织机增至5000余架。
民国五年(1916),官僚豪商陈绍吾、江干卿、宁松泉等人,在棉纺业巨额利润吸引下以“振兴实业”的名义,动用20万两盐税(后招股80万银元)在芜湖狮子山脚下兴建厂房,开办裕中纱厂(现芜湖纺织厂)。1919年建成投产,时有棉纱锭18400枚,日产棉纱40件。从此,芜湖始有机器纺纱。
1937年日军侵占芜湖后,强占裕中纱厂并改名为中一纱厂。全市手工棉织业在战乱中趋于衰落。到1945年,手工棉织机坊只有700余家,织机减少到2000余架。
1945年抗战胜利后,棉织业出现了短暂时期的兴盛。中一纱厂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接管,恢复裕中纱厂厂名。1947年棉织机户达1500余家,织机增至3000余架,从业者2500多人。后因内战动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芜湖棉织业再度衰落,至解放前夕,机坊不足500家,织机减到2000余架,棉布年产量15万尺,销售12万尺。裕中纱厂也处于欲振无力、奄奄一息的境地。
建国初期,在对资方企业改造中,裕中纱厂于1951年9月,由皖南行署以190亿元(旧币)向申新公司(资方)购置,成为国营芜湖纱厂。1952年,添置织布机285台,形成了既纺又织的新型企业,更名为安徽省芜湖纺织厂,时有职工1900余名,棉纺纱锭达23200枚。
1950年芜湖市供销合作总社和手工棉纺业工会,将棉织失业工人和私营棉织机坊组织成立棉纱、针织棉线、毛巾等生产加工组,开展生产自救。1951年成立了芜湖市棉织业生产合作社和爱国棉织社,市花纱布公司和供销社实行加工订货等政策,棉纺织业生产发展加快。到1952年,全市纺织工业完成总产值979.6万元,比1949年增长7倍;棉纱年产量13843件,棉布年产量900万米,较1949年增长6.2倍和1.3倍。
1954年1月,芜湖纺织厂遭受火灾,损失严重,国家投资235.7万元帮助重建,同年6月便恢复生产。1956年,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市棉织行业共成立19个生产合作社,其中棉织杜13个、棉线社2个、针织社2个、麻绳社1个(现麻纺织厂前身)、木器社1个(今纺织器材厂前身)。各社生产由市手工业管理局统一管理。1957年,全市纺织工业从业人员7300人,工业总产值达2952.7万元,实现利润138.4万元。
1958年至1965年,芜湖市纺织工业初具规模。19个棉织社先后并社转厂,相继建成了芜湖市红光针织厂、灯芯绒厂、丝绒厂、湖光毛巾厂(后更名毛巾厂)、锦华被单厂、制线厂(后更名第二棉纺厂)、麻纺织厂、纺织器材厂等企业。同时,市商业局所属纺织品站、统战部、镜湖区政府等单位自筹资金,分别创办了强力帆布厂、药棉厂(今健美针织厂)、环城区针织厂(今色织布厂)和西门针织厂(今曙光针织厂)。
1958年7月,国家投资建成的芜湖天锦丝绸厂,填补了我市丝绸工业的空白。
经过并社建厂,各企业自力更生,研制设备,开发产品,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发展。1960年,全市纺织工业完成总产值6122.77万元,实现利润323.96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59%和74%。六十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芜湖市纺织工业生产连续2年(1961年、1962年)下降。经过国民经济3年调整,全市纺织工业生产回升并得到发展。1963年至1965年的三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36%,利润总额年递增64%。至1966年全市纺织工业总值突破亿元,达10823万元。
1967年至1978年,纺织工业经历了曲折徘徊到发展、提高的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市纺织工业受到严重冲击,生产急剧下滑,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主要企业出现严重亏损,1968年工业产值仅达4520.92万元,与1966年相比,产值下降58.23%,利润总额下降98.5%,这是芜湖纺织工业继1958年之后出现的第二次大落。1969年起经过整顿恢复,全市纺织工业生产趋于稳定上升。1970年至1972年期间,我市又相继建成了涤纶厂(今宽幅布厂)、织带厂(今毛纺织厂)和芜湖印染厂。纺织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发展加快。1973年工业总产值达16944万元,比1966年增长56%。1974年,芜湖纺织工业生产出现第三次大落,1976年经过拨乱反正、全面整顿,生产得到发展。1977年,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大关,达20227万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芜湖纺织工业进入全面振兴时期。全市纺织企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8家发展到21家,形成了棉纺织、印染、针织复制、毛、麻、丝等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生产获得了更快的发展。1980年,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突破了3亿大关,达30392万元,利润总额3460万元。1981年工业总产值又上升为34344万元,利润上升到412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2年由于受全国性的纺织品市场滞销的影响,全市纺织工业的产值效益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从1983年底,全市纺织工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市纺织工业局改为纺织工业公司;逐步向经济实体过渡。公司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纺织公司研究制定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规定,为企业“松绑”扩权,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在生产发展上,确定围绕三大支柱产品(工业用布、装饰布、服装面料)改变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加工深度,扩大出口创汇。经过内部的改革实践,纺织企业实现了由以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重大转变,初显生机活力,全行业生产效益大幅度上升,到1985年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达36781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比改革前的1981年增长7.1%。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4702万元,占全市出口产品总值50%,创利润总额1454万元。
截止1985年,芜湖市纺织工业共有20个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家,中型企业4家。职工25743人,固定资产16651万元。主要纺织设备,棉纺锭125096枚,各类布机2530台,针织机684台,丝织机376台,床单织机160台,年产7000万米印染生产线5条。主要产品年产棉纱20966.6吨,棉布4799万米,印染布4119.35万米,针织内衣554万件,针织面料900吨,毛巾681万条,毛巾被42万条,床单129万条,丝绸561万米。1985年工业总产值3.6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15%,实现利税4245万元。已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
1949年至1985年,全市纺织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9938.43万元,上交国家利税总额7.1亿元,是国家对纺织工业总投资的3.7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