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工具制造业源于铁器业,早在南宋时,芜湖澛港剪刀就已兴盛。明代中叶,手工炼钢、铁的作坊渐增。万历年间(1573-1619),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始祖张思家,在澛港学制剪刀技艺,归而自成一家。清嘉庆、咸丰、光绪年间,“百工中维铁工异于他县”。剪刀、剃刀、菜刀并称“芜湖三刀”而享有盛誉。锉刀于1852年问世。民国34年(1945),铁业匠铺47家,多聚在西门口铁工巷及现中山桥南北一带。建国前夕,有铁业匠铺83家。
1952年,铁匠铺发展到181家,从业人员768人。1954年,23名匠人组成铁器杂货生产供销组,随后,相继成立剃刀、剪刀、锚链生产组。1955年转为生产合作社。1956年工具行业有生产合作社7个,职工826人,年产值88万元,利润15万元。
1958年,经撤并、转产,行业仅存工具、刀剪两个生产合作社,后转厂。1961年下半年,工具行业进行调整,生产恢复正常。1965年,工具厂主要生产菜刀、锉刀等产品,刀剪厂更名为园林工具厂,主要生产园艺工具和剪刀。
“文化大革命”中,工具行业生产受影响。1967~1969年连续亏损,亏损额达30.79万元。
1970年工具厂转产扳钳工具。1976年园林工具厂全部转产园艺工具。1974年成立日用工具厂专产菜刀。1975年市机动车辆厂易名第二工具厂,专产管子钳。1982年工具工业公司成立,1984年与五金工业公司合并,易名五金工具工业公司。
1985年,工具行业有工具厂、园林工具厂、第二工具厂、日用工具厂4个企业,职工1332人,工业总产值640万元。
一、“芜湖三刀”
1、剪刀:
系芜湖传统产品。早在南宋年间,本埠澛港剪刀生产兴起。明朝中叶布及芜湖城里。素以“软剪丝棉不打滑,硬剪铜片不崩刃”而驰名。其形“剪尖刃利鲫鱼背,扁如燕尾芦笋形。体形明亮四方齐,梢圆润似鼠尾灵”。咸丰五年(1855),赵云生在中长街宁渊观设店,精制剪刀,以钢火纯正声誉遐迩。宣统元年(1909),芜湖剪刀展出于南洋劝业会。民国四年(1915)展出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记载:“剪亦驰名……。过芜者莫不购归,以为赠品。盖以利尖耐久,非他处可及也”。后推出“银元剪刀”风糜各处。
建国后,沿袭传统制艺。1956年合作化后,下料至刻花逐步采用机械化生产。除传统品种外,有发兰、电镀、电花等5个品种、32个规格。1977年剪刀由芜湖赵云生剪刀厂专业生产。
2、剃刀:
俗称老本刀、土剃刀。清朝渐盛,光绪十六年(1890)湖北黄陂人王盛经在芜开设王福兴铁铺,制作剃刀,以钢火纯正、刀锋犀利而著称。
建国后,有剃刀作坊18家。1954年建立剃刀生产合作社继续生产剃刀。1956年,采用炭素钢生产,钢锋到背,保持原特色。1957年产量达30万把。产品行销山东、河南及本省等地。后被双跟剃刀和条刀所代替,销路渐衰,1976年辍产。
3、菜刀:
明朝已盛产。清咸丰年间,有锻炉48膛之多。民国时菜刀作坊10余户,工匠百余人,以“冯冯冯”菜刀为上乘。1954年制刀业组织钢货生产供销组,生产菜刀。1970年后由日用工具厂专业生产,注册“芜湖牌”商标。
二、日用工具
咸丰二年(1852),张洪兴铁铺最初生产。以“双葫芦”为标记,行销皖北、山东等地,其后年间,锉刀作坊逐步增多,多设于长街、西门口一带。较著名的有孙学翠制作的宝剑锉和颜正兴的三角锉。直到50年代前期,均为手工制作。
传统的工具产品还有斧、锯、刨、凿、锄、镰、锹、耙、铲、勺、火钳等。1965年增加手锯品种。嗣后,匠作工具品种逐步减少,小农具及日用铁器杂件停产,转以梅花扳手、套筒扳手、管子钳等主要产品。1979年起,陆续增加胡桃钳、大力钳、双头呆扳手等工具产品。
三、园艺工具
1965年,园林工具厂在生产剪刀的基础上试制生产剪枝剪,1969年始出口,远销日本、美国、苏联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2年注册“黄山牌”商标。在此期间,相继投产整篱剪、切接刀、刮树刀、芽接刀等园艺工具。“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度停产。1974年恢复生产。到1985年,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10万件。
工具行业主要产品一览表
表33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