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回族人在芜湖除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外,以摆滩设点、肩挑担卖的小商贩为多。其经营的商业和手工业一方面与特有的生活习俗相联系,局限于饮食行业;另一方面也与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关,如来自北方(山东、河南、淮河两岸)的回民,多操持面点小吃生意,参加拉人力车、码头搬运等体力劳动。来自扬州、镇江等地的回民,多经营五金、响器行业,如谈涌茂、谈涌昌、福茂恒、涌茂昌、涌兴昌和同裕等,都是开设在十里长街中颇有名声的铜锡器店。来自安庆、无为、和县等地的回民,一般从事小型手工业,开设蜡烛、肥皂、块碱等商品的作坊,如王正大、王正和、马源茂、王正兴、协和等,其中生产的皖江牌肥皂,可与当时的名牌“铁锚”相媲美。
回民在芜湖经营的清真菜饭馆,均具有相当的名气,如早期的聚贤坊、大庆楼、小顺兴;后期的金隆兴、马义兴都是很有名气,除上述几家外,还有马隆兴、哈长兴、王隆兴、撒长兴、蓝义兴等,盛时达三十余家。这些回民馆店出售的牛鸭熟食,烹调讲究,制作精细,火候适宜,口味鲜明。如金隆兴的红烧牛肉;聚贤坊、撤长兴的盐水板鸭;小顺兴、马义兴的油鸡;沙永茂面坊制作的切、挂、贡面条,在芜湖市颇有名声。还有肩担惯盘、走街串巷之流动小贩,每天清晨、黄昏两次供应熟食牛肉,较受市民之欢迎。究其整个回民经济状况,除极少数稍具小康水平外,大多数是处于“劳动终日,勉为糊口”“绞尽脑汁,难得温饱”的境地,甚至有的“就业无门,生活无着”不得不沦为乞讨。所谓人称“穷回回”,正是芜湖市回民在旧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
解放以后,芜湖市回民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回民工商业者所经营的各行各业,有的改为国营,有的改为公私合营企业;小商贩和小手工业者,有的联合起来成为集体经济的一员,有的转为国家企业的职工。他们工作固定,生活有了保障,以自己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奋战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与此同时,回民还在芜湖兴办了一些公益事业:1951年回民协会推荐回民医师王广明(原在芜湖开设私人诊所)去北京医大进修眼科专业,1952年10月结业回芜。在市卫生部门和回民协会的支持帮助下,集资176元,利用原清真小学旧址,因陋就简,自力更主办起“回民眼科诊所”,始由回民马伯炎任所长,后由清真寺教长梅敬斋阿訇担任,并招收数名从业人员协助工作,这是芜湖市开办最早的一所眼科诊所。该诊所由于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业务不断发展,求诊病人日增,工作人员由原来的3、4人增加到10人,仍感不够。1959年6月,该诊所归口并入芜湖眼病防治所,全体工作人员也随之按原职、原薪、原级纳入市卫生系统。
1957年5月,芜湖市回民为生产自救,在得到民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筹借了一部分资金,由王德宽、王德厚兄弟二人发起,开办了“回民蚊香生产组”,生产手工纸筒蚊烟香出售,该生产组共吸收了十余名失业回民。由于生产的蚊香质量好,价钱又便宜,深受用户欢迎,销路远至市外各个邻县,如南陵、繁昌、无为、和县等。1959年,在市环城区民政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全组工人被转入区办纸台厂(今永华纸箱厂)。
另外,清真寺民管会为适应回民亡人速葬习俗的需要,拨款购买元钢、水泥、黄沙、砂石等材料,请人加工成预制水泥坑框和盖坑板,存放在清真寺内,按成本计价出售。回民亡人,可立即购买使用,以免耽误安葬时间,对家境贫寒或孤寡无依之回民,则由寺管会免费供给,在寺产收益内开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