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的芜湖报纸,出于沟通信息、反映商情和筹措报社经费的需要,刊登广告、启事用了很大的和显要的版面,新闻反而退居其次。新闻写作形式不多,而且多登国内外电讯,本地新闻较少。除少数报纸采用白话文外,大多是文言文,或半文半白的文体。
解放后,随着新闻职能、政治宣传任务的改变,宣传内容及形式不断革新,突出了地方性,兼顾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解放初期,报纸的任务在于宣传鼓动、教育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按照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报纸集中于政治运动的报道宣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报纸则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开展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政策的实行,地方性的芜湖报纸在宣传教育职能之外,增加了知识传播、信息沟通、文化娱乐、服务群众等职能,报纸的内容有明显的改变。以地方政治、经济新闻为主的同时,增加了社会新闻,着重于反映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场商品供求信息等。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经消失的经济活动广告,又在报纸上重新占据了一定的版面。
地方报纸的读者对象为工人、农民、学生、干部,文化程度一般为中小学水平,因此,芜湖报纸的文章一律采用白话文,表现方法力求达到新、短、快、活、强。写作形式也逐步多样化,副刊尤其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步走出编辑部,积极参与和组织社会群众文化活动。
1981年起,《芜湖报》与省内《安徽青年报》、《安庆新闻报》、《滁州报》、《合肥晚报》5家共同发起,轮流主持,举办每年一次的安徽省报纸副刊座谈会,成为地方报中独持的横向联系形式。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