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设置
芜湖市地震管理机构系自1975年3月海城地震后,由市科技局筹备,6月10日市地震办公室成立。1976年8月唐山地震后,市委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1984年4月9日,市地震办公室升格为市地震局。
二、群测群防
1、业务培训
1975年初,市地震办公室建立各类群众地震观测点。先着手分发各种地震知识小册子、图片、资料,并翻印了一批有关地震宏观现象的参考资料。一面提供各种仪器、材料、设备和介绍各种测报经验数据处理方法;一面由有关专业教师、专家、专业人员举办地震观测、地质知识学习班,分专题讲解震情。市地震办公室不断组织测报人员出席国家、安徽省和江南片(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芜湖地区、徽州地区、池州地区)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提高了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水平。
2、震情会商
地震办公室依据各测报点观测数据的变化,一般当较大范围出现同步异常时,便组织会商了解震情动态趋势,同时亦积极参加江南联防区以及全省震情会商活动。
3、核实异常
在地震震情紧张期间(1976年和1979年),市地震办公室对群众反映宏观异常现象进行调查核实。例如长江路大官山粮站附近房基突然冒水;北门夜见火球:五里汀湖面水位突然变化;某些花卉再度孕蕾绽苞等等,都做了认真调查分析,异常核实后向当地群众作了科学解释,安定民心,平息谣传。
4、群测试报
各群测点业务骨干,在地震活跃期间,根据多种观测大量纪录数据分析有异常情况出现时,按外地某些成功经验进行推算。再通过市内外反复共同会商,曾先后发出数次试验性内部预报。及时向市领导汇报以及向省地震局作过书面报告。主要有:1976年12月2日,江苏兴化4.5级地震;1977年5月10日,江苏漂水4.5级地震;1978年3月26日,江苏洪泽2.9级地震;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地震;1983年11月7日,山东荷泽5.9级地震等。
5、监测手段
市内群测点,自从1975年3月开始筹建到1976年先后组建成23个点。约有224人曾先后参加过测报工作,主要监测手段有土地电、土应力、土地磁以及地倾斜、植物电、水电导等。
在地震高潮期间,部分人员抽出脱产轮流值班,平常只是业余兼职。
1976年期间,还有宏观观察哨,市区有56个,郊区有60个,约计前后共471人参加观察活动,是业余性质,观察项目有水井(水位、水质、水温等)、动物、植物、地声、地光、地气等。
1978年全市调整为五个重点微观测报点。1984年7月市区保留两个骨干测报点。所辖各县每县定一骨干测报点。
1984年6月开始,市地震局在地震监测手段上进行了地下水动态的观察研究。
1984年7月,南陵弋江镇,建立一个浅井观测站。井深20.16米,系白垩纪砂岩地下水。当时曾用红旗I型纪录固体潮差2厘米,由于附近生活用水破坏了固体潮,后改作为宏观地下水位观测点。
1985年11月,繁昌县戴店建立一个深井观测站,井深106.19米,系三迭纪石灰岩中的承压水,使用SW40—1型水位自记仪器观测,固体潮差达4厘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