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科学技术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冶炼、水利工程、浆染、中药加工等手工技艺、工程设施、科技活动集聚本埠。宋代之后,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的经济重心南移,尤其是晚清对外通商后,芜湖成为对外往来通衢要津。“芜湖米市”兴起,内外贸易兴旺,使现代科技事业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此间近代技术铁路、发电、电讯、邮政、气象、西医在省内首开记录;机器磨粉、纺纱、火柴大规模机械生产为我市现代工业发轫之始,同时也奠定现代科技物质基础。然日寇侵华战争爆发以后,经济萧条,科技活动也相继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芜湖科技工作得到很大发展,近十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深入,科技活动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贯彻,芜湖科技已拥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力量和消化、吸收能力。科技成果实行商品化后,收到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芜湖市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六个时期。
芜湖古代科学技术兴盛期
(公元前514——1876)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著名冶剑师干将和他妻子莫邪为楚王在(芜湖)赤铸山铸剑。干将当时已从实践中摸索出把头发和鸡爪投入炉中的方法,炼成渗碳钢剑,并淬剑于此。赤铸山上有磨剑池、砥石。
三国时期,东吴赤乌二年(239),孙权从江北招来十万流民在江南筑成万春、咸保(汉代芜城位此)等圩。从此开端本地世代相袭修筑圩堤——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之技术。在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重修万春圩时,得到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帮助和指点,工程质量属上乘。1065年,长江下游地区闹了一次特大水灾,宣州(宣城等县)、池州(贵池等县)等处大小一千多圩惨遭淹没,唯有万春圩屹立无恙。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阮长公来芜湖开设染坊。私人拥有芜湖荆山产碾石,碾石质量好,在浆染时不易发热,可使浆出的布缕紧而不松。发达的芜湖浆染业历经三百多年,一直旺盛不衰,国内闻名。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指出:“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明·万历年间(1573——1619),精通歧黄术的休宁人士汪一龙创办正田药房,迁居芜湖西门外。该店“慎选药材,虔制丸散,对症取服,效应神速。四方争购,每外藩入关者多取道于芜,市药而归”。1850年,江苏溧水人士张文金在芜湖金马门开设“张恒春”药店,设中药加工场,自制腊丸、膏、丹、散等三十余种中成药,远销上海、广东、香港等地,成为江南一带国药巨擘,名列当时全国有名望的三个半药号中的半个。 明代中叶,宋时从北方迁来的卜家在芜湖二街水平里、花津桥等地开设钢坊。卜家后裔卜万伦还摸索出一种听钢本领。用手敲钢,可以鉴别钢的质量优劣。其钢产品闻名国内,远销江南七省。明清期间,芜湖手工冶炼作坊逐渐扩展“居市廛冶钢业者数百家,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在冶炼钢铁技术基础上,手工艺生产钢铁制品得到推广,其中尤以铁画和剪刀名扬海外。
清·康熙年间(1662——1722),铁工汤鹏,用低碳钢作材料,掌握一套铁工技艺“善馁铁、去渣滓、看火候、听声音,直至生镤锤成钢”,钢铁淬火最讲究浸水,他发现用石桥港河水浸最佳。又向画师萧尺木学习国画艺术,独创“芜湖铁画”。延续二三百年,直至建国后,尚存最后一位老艺人储炎庆。
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剪刀工赵云生精心加工制作,钢火纯青,剪口平直,刀面凹口,刀背呈鲫鱼形。与杭州“张小泉”,北京“王麻子”剪刀齐名。
芜湖近代科学技术传播期
(1878——1949)
近代,芜湖开辟为通商口岸,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大量涌入。随着“舶来”技术的推广应用,包括西药学引入、修建铁路、发展电力、开通电讯以及纺织、机械等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对芜湖经济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清光绪六年(1880),芜湖开始有了气象(降水)记录。清光绪八年(1882),芜湖开设全省第一处有线电报局。开办线路划分为三区,上游至大浪冲二百十五(华)里,下游至南庙一百五十(华)里,宁国线至湾六十(华)里。清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传教士赫怀仁(医学博士)建立弋矶山医院,配备有X光机、显微镜等医疗器材,开设内外等八个科和化验室。成为当时国内一流的医院,入称:“北有协和医院南有弋矶山医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法国人格菜逊在芜湖设立“书信馆”,前后发行两种邮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章惕斋筹建“芜湖益新米面机器公司”开业,位于大砻坊。在益新开业前,中国只有两家机制面粉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州机粉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芜湖关道吴景琪采取西洋式造桥法,在宁渊观码头左边,费银一万多两,建造了芜湖历史上第一座新桥,题名为“利涉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徽省私营铁路公司在芜湖成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市东桥”旧址上建成一座铁桥。芜湖商股筹资,至1911年耗银200万两,完成芜湖陶沟至湾的32公里路基桥涵工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商人吴兴周等发起创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依赭山建电厂一座。建厂工程包给德国西蒙子洋行工程师罗史、门鲁、培路等人设计,安装200匹马力蒸气引擎(发动机)两座,配以125千瓦电机两台,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供应大马路(今中山路)及长街一带照明用电。芜湖电力工业自此发端。民国六年(1917),供电业务扩大,明远电厂添装汽轮发电机一台,后毁坏。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640千瓦机组,民国十七年(1928)又增1520千瓦汽轮发电机。至此,总装机容量达2410千瓦,居全省之首。
清宣统元年(1909),王福记铁工厂率先成立,芜湖近代机器铁工业从此出现。民国八年(1919)恒升铁工厂建成。主要从事修配和制造16—20匹马力小型引擎和切面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私营机器铁工厂。民国三年(1914),芜湖开始安装、使用电话。至民国八年(1919),先后在芜湖各机关、商家共安装电话257部。
民国八年(1919),由官僚陈维修和周馥之子周学熙、李鸿章之子李伯行等人集资兴办的裕中纱厂建成。纱厂所用机器从英国订购,有纱锭18000枚,为安徽省最早的纺纱厂。民国九年(1920),芜湖创立大昌火柴厂。聘请日本技师松岛主持设计,配有手摇式排梗机4台,卸梗机3部,刷磷机1座。
近代,芜湖辟为商埠后,对外贸易发达,海内外水陆交通便利、消息灵通、知名度高,有条件源源引进西方机械工业设备,近代科学技术随之而来。芜湖米市生意兴隆,百业繁荣,地方经济实力雄厚为兴办现代交通、工业准备了资金。因此,铁路等交通设施走在安徽之前列,电力等工业技术开创全省之首,在此基础上,医学、农技、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活动得到相应开展。民国三年(1914),芜湖定为“甲级首县”。
但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米市一片混乱,工业交通相继衰落,经济市场日趋萧条,科技活动停顿。直至建国前夕,芜湖的科学技术活动已经在国内、省内地位相对低落。
芜湖科学技术复苏期(1949——1955)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芜湖的科学技术随着工农业生产建设的进展得到了复苏。
解放初期,芜湖机械工业生产得到恢复,由修理和简单制作发展形成机械加工工业。1949年5月,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修械所,与安澜工业职工学校合并为芜湖铁工厂。1951年以后,恒升、经昌、顺昌三家铁工厂合并为第一铁工厂(即芜湖重型机床厂前身),由十三家铜作坊联合成立红星金属制造厂(芜湖微型电机厂前身)。耿顺和、同兴和、金康三家铁工厂与九家个体户联合为机械修配厂,芜湖机械工业轮廓初步形成。
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科学技术事业的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建国初期,学习和推广苏联的科学技术、生产建设经验的各项活动在芜湖广泛开展。1951年,医学界领先学习苏联医学经验,在市内各医院开展了推广组织疗法、睡眠疗法和封闭疗法活动。市卫生系统还专门组织了“组织疗法研究会”。1952年,长江航务管理局芜湖港务局,组织所属各单位学习苏联先进的内河航运工作经验,采用“一列式拖带法”和“大量驳船下水拖带法”后,突破了南京港每匹马力拖带七吨的全国纪录,创造了十点八七吨的芜湖港新纪录。11月,市建筑公司所属各个工地,推广了苏联先进的“平行流水作业法”,工程平均提前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工作日完成。
这一时期,芜湖还开展对各种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芜湖科学技术发展期
(1956——1965年)
科学技术发展期间,在全国“向科学进军”口号的鼓舞下,市科协和市科委先后相继正式成立,科技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在此期间,虽然因1957年“反右”,部分知识分子受到打击,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左”的干扰,当时科技工作也出现过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大、精、尖”现象,以及1961——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科研工作进行调整有所影响,但科技队伍仍有增加,芜湖科技水平以及在省内、国内地位有显著提高,科技活动领域不断扩展,故而成为建国后一个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1956年8月26日,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芜湖市科普协会组织全市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掀起学习科学文化的高潮。到1957年3月,发展成为拥有1091名会员,41个基层工作组的群众组织,向全市群众作了4100多场科普演讲,听众达40余万人次。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电工、机械工人、建筑工人速成看图法训练班。1958年1月,市科协第一次出席全国科协召开的科学规划会议。1961——1962年期间,全市成立有十三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举办各种报告会、论文讨论会,经济交流会共400余次。当时市科协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适应科技工作发展形势需要,1959年6月)芜湖专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在芜湖成立。
科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58年7月,羌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工人俱乐部开幕。12月,召开了“芜湖市技术革新者代表会议”。1961年1月,召开了“市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地、市机构分开后,1961年6月11日芜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市科协并入市科委。
在此期间,市内陆续成立了一批科学技术研究所。1958年6月,“市科学研究所”成立,所内分设冶金、机电、化工、农业、医药五个研究室。另外,分别建立了冶金、机械、化工、邮电、船舶等专业研究所共计21个。截至1960年,据统计从事科研人员达160余人,还在社会科学学会中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研究小组。1961年后,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同时,也调整了科技研究机构。而到1962年底市属有关专业研究所先后均已撤销。
芜湖科学技术停滞期
(1966——1977)
“文化大革命”中,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市科委机关被占作武斗据点,图书、仪器、档案资料均受损失,科技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知识分子被列入改造和专政对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遭到批判和迫害。1967年7月,“军宣队”进驻市科委机关。1968年8月19日,芜湖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芜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9年7月,“市革会”决定撤销全市各局、公司,科委亦在其中。科技工作改由市革会生产指挥组经济计划小组兼管。
1970年5月,成立了“市革会生产指挥组科技小组”,管理全市科技工作。
1972年9月后,科技小组在对外工作往来中,称“芜湖市革命委员会科技局”,对内仍为科技小组。
1972年,全年推广了“优选法”的应用。在市内先后举办了全市性“优选法讲座”二次,举办骨干学习班二次,还到六个工厂宣讲“优选法”和播放华罗庚讲话录音。共计取得应用成果13项,投入生产的8项。日新化工厂应用优选法试制成功国内从未试产过的新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庚酯。染料化工厂应用优选法找到了控制枣红染料质量的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在人造水晶,“九二”医药和葡萄糖生产中搞优选法试验。
1976年1月,芜湖市革命委员会科技局正式成立。
1977年11月,根据省委关于成立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精神,成立了芜湖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1977年11月19日芜湖市科协恢复,隶属市科委。1980年上半年,市科协与科委分开。1980年10月,随着市人民政府建制的恢复,更名为芜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芜湖科学技术振兴期(1978——1985)
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在芜湖贯彻后,科技管理机构、群众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陆续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科技人员经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职称复查、套改,评定职称等措施,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科技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振兴时期。
民办科技机构的崛起,给一些有才干的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搞活经济与科技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一批新型的由个人或集体创办的科技机构在我市陆续出现。1984年8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芜湖九华电脑技术公司。
开拓技术市场,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1984年市科委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芜湖市人才交流科技攻关洽谈会”、“芜湖市城乡经济联合交易会”等四项较大规模的技术交易会。1985年,承担了上海经济区首届技术、信息交易会,会上有410家科技单位提供了2600项技术成果、2700项情报产品参加交易,来自省内外的三万多人参观了交易会,市区及四县一山的科技人员和农民纷纷赶赴会场。在会上芜湖市签订了26项合同、550份意向书。
技术市场的兴起,给市城乡经济建设注入了科技活力。市制药厂从北京抗菌素研究所引进麦迪霉素新菌种后,提高了发酵单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市内一大批科研项目的完成及应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市味精厂采用微机控制发酵罐,提高了味精质量,被评为省优产品。第四橡胶厂研制生产的“WMN改性丙烯酸脂皮革涂饰剂”,解决了制革中的“热粘冷脆”的技术难关,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年产300吨,产值159万元,获利15.9万元。
科技面向经济有新的发展,积极组织实施振兴地方经济的“星火计划”,已有五个“星火计划”项目付诸实施,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二个(羽绒加工技术开发、工厂化养鸭综合技术开发)。省级“星火计划”项目三个(莲藕马蹄罐头生产技术开发、人工半咸水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桑椹饮料技术开发)。五个项目总投资近600万元。
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活的载体,对现有科技人员进行继续工程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为了搞好全市科技人员培训工作,1984年建立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先后共举办了英、日、俄语、微机技术、高等数学、工业会计等培训班,有2500人次接受了培训。展望科技图书社,近年提供了40万册科技书籍,并接受国家科委委托,以较快速度完成了全国“星火计划”几万套培训教材的编印任务。
振兴时期,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