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三十六年(1947)底,周一诚与朱棣庵(曾任芜湖县救济院院长)等发起,邀请慈善人士集资,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春,首创聋哑进修班,学生10余人;秋季学生增至40余人,分预科、低级、中级三班及成人补习班,迁址接官厅20号,经县政府核准名为芜湖县私立聋哑学校,有教职工7人,朱棣庵任校董事会董事长,周一诚(周慎)为校长。
1951年10月组成新董事会,翟宗文为董事长,市文教局调配校长,并补助办学经费。1952年8月,校址迁至中山路。1956年有教师11人,7个班,学生86人,首届毕业生8人。1957年,改为公办,定名为芜湖市聋哑学校,学制八年。学生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则为高小毕业生。同年,学校列为安徽省聋哑口语试验点,设一个试验班,学生12人。
1958年,市聋哑学校定址赭山路18号,占地8.3亩,建有男女学生寝室,并办起木工厂、缝纫厂,藉以培养学生成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生产技能的劳动者。1965年有学生128人。
1978年,芜湖市聋哑学校教职工34人(其中教师27人),12个班级,学生243人,毕业生累计301人。继后,扩建学生食堂与办公室,学校建筑总面积增至2720平方米。1985年,该校有学生196人,教职工42人,其中有两位教师是50年代初分别由南京市聋哑学校和常州聋哑学校艺术班毕业的聋哑人。有7位教师在特教专业期刊和省及全国性会议上,发表论文与交流材料17篇。
该校累计400多名毕业生,大多由民政部门安排社会就业,服务于二十多种行业与部门。芜湖市船用机械厂有该校毕业生52人,其螺旋桨车间几乎全是聋哑学校毕业生,连车间主任也不例外。他们为中国船舶总公司华东分公司生产螺旋桨、阀门冷却器等部件,性能优良;并有6批48人次被派往广州造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承担万吨级海轮与军舰用大型螺旋桨的生产任务。我国“风庆”、“长风”远洋海轮,也凝结着芜湖聋哑学校毕业生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之中不少人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三·八”红旗手。
1981年,在安徽省第一届聋哑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该校获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1984年,在全国首届伤残人运动会上,该校13名学生参加,获七枚金牌、三枚铜牌,其他乒乓球等文体活动,在皖南地区及芜湖市也曾获得竞赛优胜名次。
上一篇:第一节 沿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