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市第一中学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它的前身可追溯至清乾隆时的中江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员刘树屏就梧桐巷中江书院创办皖南中学堂,同年迁赭山新校址,改名皖江中学堂,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为第二任监督(校长)。
民国三年(1914)复办时易名安徽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前后,省立五中成为安徽和芜湖的革命据点之一。安徽著名教育家刘希平,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党的领袖人物恽代英,著名教育家钱杏(阿英)以及蒋光慈等,先后在此教书、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为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宝贵的贡献。嗣后,该校曾更名省立芜湖初级中学、省立第七中学、省立芜湖中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因日军侵占芜湖而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在赭山重建。民国三十七年(1948)改称省立芜湖高级中学。
1949年9月,学校改为芜湖市立中学,首任校长方向明(兼)。1952年9月,定名为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次年迁张家山新址。1953年8月和1959年6月,芜湖一中两次被列为省重点中学之一。1960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单位”,并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文化大革命”中,芜湖一中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1969年秋,学校和教师被迫下迁宣城县农村。1971年原址重办芜湖市第一中学。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学校处于混乱之中。
1978年,芜湖一中恢复为省重点中学,进行了组织、思想、教学、校容“四整顿”,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5年,设31班,学生1531人,教师131人,校园占地195亩,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
1979年至1985年间,学生参加省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者220人次,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34人次。学生文学作品和科技论文屡见报载,已分册汇编成《芜湖一中学生获奖科技论文选》和《芜湖一中荟萃文学社报刊作品选》两书。教师受省、市表彰的67人次,其中包括获省级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等省级荣誉称号者6人。同一时期,教师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教育论述170余篇。1982年《人民教育》第一期刊登了芜湖一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会文章:《端正办学思想,搞好教学管理》。1984年4月,学校获“安徽省先进集体”称号。
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芜湖一中共培养高中毕业生7116人,向各高等院校输送新生5000余名。其中一批学生后来成长为国家杰出人才,如著名数学家钟家庆等。
芜湖一中还与日本高知一宫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先后接待日、美友好团体来校访问。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安徽省重点中学之一。1985年有30个班,学生1414人,教师115人。学校占地93亩,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为7415平方米。体育场地1.13万平方米,学生人均8平方米。图书7.6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比较齐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基督教来复会外国传教士在芜湖青山街后来巷创建育英学堂,后改萃文书院,这便是附中的起源和前身。民国元年(1912)萃文书院迁凤凰山新址,后改名萃文学堂、萃文中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芜湖沦陷,学校西迁重庆,直至抗战胜利。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迁回凤凰山原址复校。
1952年8月,萃文中学由芜湖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芜湖市第四中学(简称“四中”)。1958年,四中改为安徽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次年经省定为重点中学之一。1960年初,安徽师范学院改名皖南大学,附中随之改名。1960年8月,皖南大学附中校址由凤凰山迁小官山。1968年9月,复改为芜湖市四中,翌年1月,被强令下迁广德县砖桥等四个公社,图书、仪器一并运往农村,拆零分至各教学点,后损失一空。同年10月,原十一中校址成立延安中学,收纳皖南大学教工子弟入学,1971年元月,延安中学一分为二,一为芜湖市十一中学,另一部分师生重新组建芜湖市第四中学,并迁入小官山原皖南大学附中旧址。1972年4月,芜湖市第四中学划归安徽师范大学作附属中学(简称“安师大附中”)。原皖南大学附中的教师由农村调回市区,大多仍到新附中任教。1978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省重点中学。
1979年后,安师大附中加强师资建设,整顿校风校纪,建立规章制度,并从学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至1985年,在校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获得全国比赛奖的35人次,获省比赛奖的127人次。
附中学生体育锻炼素有优良传统,1959年获得“全国体育红旗学校”称号。1980年获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称号,后又被列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79年—1985年间,学生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四次获得团体奖。教师获得省、市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的30人次,其中有省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3人获省级奖励。一些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80余篇。学校编印了三本《教育、教学论文汇编》。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坐落环城东路,占地37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1985年,有16个初中班,14个高中班,学生1438人,教师120人。
这所学校的校舍为文庙故址。早在北宋元符三年(1100),芜湖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县儒学即创于此。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时,改办襄垣学堂,民国后为襄垣小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芜湖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9月改办芜湖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中,芜湖师范停办,1969年改设“芜湖钢铁厂五·七中学”,至1972年始定今名。在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鼓吹“与十七年对着干”的年月里,学校顶逆流,坚持以学为主,建立教学正常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1977年12月,被授予“安徽省教育战线红旗单位”称号,1978年3月被确定为芜湖市重点中学。
1979年后,学校制定了“尊师、守纪、勤奋、文明”的校训,开展“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办文明学校”的活动,进行德育优化改革实验,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基础文明水准有所提高。在教学上,紧抓初中,致力于打好基础,还先后在十多个班级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改实验,教学质量逐年上升。1982年,该校学生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有两人分获一、二等奖,总成绩列全省之冠。同年,在全国高中学生数学联赛(安徽赛区)中,有6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1985年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安徽赛区),有4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总成绩在全省又居前列。
学校有理、化、生物实验室6个,微机20台,英文打字机15台。还有语音室、电化教育室等设施。图书4万余册,杂志150余种。1985年,该校被评为安徽省绿化先进单位。原县学主体建筑大成殿两侧,存有米芾书芜湖县学记碑和李阳冰谦卦碑,为全省重点保护的文物。
芜湖市第十一中学
芜湖市第十一中学坐落在临靠长江的狮子山上,1985年有25个班级,学生1395人,教师99人。校园绿树成荫,占地128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它的前身为一所教会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初名广益学堂,后更名圣雅阁中学堂。
私立圣雅阁中学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兴起的芜湖教会中学学生“收回教育权,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发端于石桥港圣雅阁初中。当时在狮子山圣雅阁中学高中部读书,并担任学生自治组织领导职务的王稼祥(时名“嘉祥”),参与并领导了这次爱国学生运动。王稼祥和其他学生代表多方奔走呼号,历数教会办学之弊端,诸如强迫学生上圣经课,晨昏与饭前祷告和做礼拜的不合理校规等,得到舆论支持。此次斗争在5所教会中学中普遍展开,高潮迭起。参加并领导这一爱国斗争的师生还有:教员宫乔岩,高中学生戴传森、王世梁,初中学生甘天沐(野陶)、张恺帆、孙佐华、江去疾、宫成栋、宋季仁等。圣雅阁中学终因学生锐减,于同年秋被迫停办。
民国二十二年(1933)复办时名为“私立广益中学(男子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迁泾县茂林,民国三十五年(1946)迁回芜湖,在石桥港复校。狮子山校址为私立培德女中所用。
建国后,1952年5月,人民政府接收私立培德女子中学,改由安徽大学办附属中学。1954年,随大学改名为安徽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8年8月,安徽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另由凤凰山的芜湖第四中学改办,狮子山校址改建为芜湖第十一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下迁农村,校名更迭,至1972年9月恢复今名。1982年,市十一中学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3年和1985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1984年,学校化学实验室被定为全市化学实验中心。
1985年,中共安徽省委遵照中共中央有关决定,在芜湖狮子山第十一中学校园内铸建王稼祥半身铜像和纪念碑,继后,芜湖市在该校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上一篇:第一节 沿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