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北宋·元符三年(1100),芜湖建县学宫(文庙),崇宁二年(1103),黄裳撰文,米芾书《芜湖县学记》,勒碑植于文届大成殿东侧。明、清间,芜湖先后设阳明、求仁、滴翠、龙门、荆山、中江、鸠江、天门等书院,为讲授儒学之所,民间则有私塾绵延,教蒙童、少年识字读经。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徽宁池太广道员袁昶改造中江书院,增设实用学科,初具近代学校之雏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状元坊有育英学堂,为外国传教士所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刘树屏就中江书院改办为皖南中学堂并附小学堂,(同年,中学迁赭山,易名皖江中学堂)始开芜湖官办近代中小学之先河。师范教育、幼儿教育始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安徽公学速成师范及光绪三十四年(1908)之安徽全省公立女子师范学堂蒙养院。以实业学校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建基于民国初年的省立“二甲农”(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亦简称“二农”)和“一甲商”(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亦简称“甲商”、“一商”)。芜湖高等教育之先声源于宣统间的皖江法政学堂与中江法政学校。民国二年(1913)出现的平民学校,便是芜湖社会成人教育之开端。
本世纪初叶已具规模的省立五中、二农、甲商、第二女子师范及私立圣雅阁(广益)、萃文、芜关等中等学校,延续至40年代末,它们对芜湖乃至安徽近现代教育的奠基与发展,对地方文化水准的提高,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五·四”前后,芜湖县城有小学校30所,普通中学7所。师范、职业学校4所,还有小学附设幼稚园,新式学校之发达,居省内各县城区之前列。
20年代至30年代初朗,芜湖城区学校迭起。先后办有公私立小学80多所,中学校20多所;职业学校有工有农有商,有医科,有师范,还有过工业专门学校。幼稚园(班)入园幼儿最高年份为550余名。市民识字学校有贫民夜校、民众学校、妇女工读夜校、工人义务学校。但由于条件过差,经费困难,一些中小学办理时间短暂,效果有限。后几年普通中学停办三分之二,减至8所,其中属于教会办理的占半数,女子中学有3所。
日军入侵,芜湖沦陷,3所省立中等学校师生星散后,一部分流离至湘西;私立中学1所辗转巴蜀,3所内迁皖南,两所停办。民国二十七八年(1938—1939),原有教会办的中等学校5所相继开学。其中职业学校1所,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停办。日伪当局办有普通中学2所、商业中学1所。中学生总数不过千余人。小学恢复开办和新办的曾达34所。抗战八年间,市民和师生坚持反抗奴化教育,抗日武装不时进击日伪据点,社会震荡不安,学校时停时续。
抗日战争胜利后,芜湖各类学校相继恢复,且有新校设立,再度呈现增长趋势。小学校50余所,学生总数逾万人。普中13所,学生3千多人。职业学校8所(含简易师范),学生1千多人。尚有民众夜校、商业夜校和全省唯一的聋哑学校。本省第二所高等学校——安徽学院迁来芜湖赭山,学生7百多人。各级各类学生总数约达1.7万,占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但从人口文化状况看,其时具有初小以上学历的只占23.3%,大量文盲半文盲充斥社会。
1949年5月,新成立的芜湖市人民政府接办了原省、县立中等学校(含县立师范)和小学21所,接管私立中学10所,小学28所,职业学校5所,代管安徽学院。当年秋,原国立安徽大学由安庆迁芜与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
三年经济恢复期内,人民政府接收了各教会办理的私立中小学(13所),并开始分批接办其他私立中小学(含聋哑学校)。土地改革后,农民踊跃学文化,乡村竞相办学校,群众纷纷送子女上学读书。1952年,全市小学增至133所(含原芜湖县第八区划入小学23所),在校学生2.5万人,较之解放初增长1.5倍。普通中学经调整为9所,而在校学生却比三年前增长30%。职业学校经两度调整后新增4所(含皖南师范)。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市民群众(妇女)夜校58所(班),学员8千多人。市郊常年民校和冬学182所(教学点),学员9千多人。
50年代中期,芜湖学校教育得到比较健康的发展。1956年,公办幼儿园5所,小学附设幼儿班14个,共收幼儿1350名。小学校经统一布点调整为91所,学生2.88万人。普通中学11所,学生人数近万。职业学校仍为7所,而专业有所更新,规模有所扩展。各类职工业余学校50所(含职工、干部业余中学和工农速成中学),还有马列主义夜大学,在校学员总数近两万,可谓鼎盛一时。
“大跃进”年代,学校数量激增,尤以职业技术学校和幼儿园更为突出。地方一些部门和企业自办中、初等职业(农业)技术学校13所,和半工半读中等技术(技工)学校14所。民办幼儿园45所,小学校增加78所,普通中学增加5所。7所中专学校有5所改办或兼办专科学校。后遇粮食困难,中学流生现象严重,职工学员数下落逾万。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办学条件不足而仓促上马的专科学校、地方职业技术学校与一些幼儿园,纷纷停办或合并。
国家主席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1963年起三年间,芜湖一些工交部门、郊区公社和教育部门重办或新办中等职业、技工、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计16所。至1965学年度时,上述学校中属于高中程度的在校生(1294人)与6所中专(含师范)在校生(2742人)之和,占当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6041人)的67%。市郊耕读小学数有较大增长,全市小学在校生达到5.7万人,为十七年间之最大数量。幼儿园2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所。芜湖成为当时全省教育部门办园最多的城市。
“文化大革命”浩劫十年。芜湖地方办16所职业、技工、半工(农)半读学校因倡导者被“打倒”而无一幸免地被关闭(或改办)。办学基础相当巩固的12所中等学校(普中8所、中专3所、机关干部学校1所)被加罪“古、大、洋、修(修正主义)”而强令下迁农村。620位中学教师被迫携带户粮关系,随校下迁“接受再教育”。本已遭打、砸摧残的校具、教具、仪器、图书损失罄尽。芜湖教育元气大伤。继而片面追求“大普及”,普及初中以至初中三年级学生(除年龄稍大下放农村外)一度全部升高中。34所小学兼办初中,其中21所后来改为中学(及其分部),所有中学一度都设高中部。为解决儿童入学问题,工厂办职工子弟小学54所,街道居民委员会办抗大(所谓“抗大”式)小学95个点。一时虚假繁荣,质量并无保证。在芜高校与中专于停止招生5年后,1971年起相继接纳工农兵学员。面临浩劫,广大教育工作者历尽艰辛,坚持教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芜湖教育有了根本性的转机。指导思想日益明确,学校内部有所整顿,教学制度渐次恢复,教学秩序转入正常,办学条件逐步好转,教职工生活待遇得到改善,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高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改变,职业技术教育迈出新的步伐,初等教育已达到基本普及水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表明,芜湖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及初中以上在校学生,占12岁以上人口数的56.92%。
1985年,市区有各类幼儿园(厂办、民办、公办)58所,在园幼儿计1.4万余名,入园率为91.4%;小学校125所(含厂办),在校小学生3.98万人,普及率为99.2%;普通中学32所,(含厂办,其中初级中学16所),在校中学生2.4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13所,学生3479人;教育系统自办职业高中6所,自办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办理或企业自办之走读中专班、职业班、职业中专班计89个,学生3983人。当年,中专、职业、技工三类学校招生数之和与普通高中招生总数之比已达一比一。业余学校、在职中专和成人高校(含函大、刊大、夜大)计56所(班),学员2.2万人。省属和市管全日制高等院校5所,在校大学生0.94万人。还有聋哑学校和弱智儿童班学生207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0.19万人(不含在园幼儿数),占市区总人口的20.73%,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小学生809.7人,初中生390.3人,高中生185.8人,中专、中师、中技生62.2人,大学(专科)生183.5人,业余学校(含成人中专、成人高校)学员357.8人。至此,芜湖市已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门类比较齐全,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