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留用人员
建国初期,接收和留用旧职人员到国家机关工作,是干部来源的一个部分。
芜湖市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中央下属的税务、盐务、卫生等6个机关,国民党省属的税务、政务、卫生等12个机关,18个国民党政机关共计996名旧职人员,经接管部门的审定,留用了529名。
从1950年到1954年,芜湖市各级政府职能机构相继建立。为了及时补充人员,除录用部分新干部外,先后吸收了旧职人员543名(1950年331名、1952年66名、1954年46名)。
二、吸收录用国家干部
1950年至1953年,从社会上吸收录用新干部514名。其中:1950年145名;1951年163名;1952年138名;1953年68名;1953年在职职工直接转为国家干部的有38名。
1956年11月,市人事科根据《关于吸收新人员的工作意见》的规定,在全市共吸收新干部558人。其中失学失业者526人,复员军人21人,其他人员11人。分配到工交系统272人,政法部门83人,贸易94人,文教卫109人。
1964年全市招收了8名银行业务干部。
1965年,各系统在工人中选拔优秀骨干当干部使用(不改变其工人身份)186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项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正常的人事工作无法进行,干部队伍的更替工作中止。
1969年,芜湖市革委会和各基层革委会相继成立,部分工人农民、下放知青被结合到各级领导班子,均未办理提干手续。
1971年,全市先后分17批将399名代课教师吸收为国家干部。
1972年,吸收133名国家干部,其中复员军人转干34人,从工人中提拔41人,确定干部身份37人。
1973年,芜湖地区与芜湖市划开,市人事局成立,吸收录用干部工作由市人事局统一办理,批准吸收录用国家干部446人。
1974~1976年,共吸收录用干部190人。
1977年将328名代课教师选招为国家正式教师,并招收了120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政治可靠、身体健康的工人为中学教师;1979年将33名公安民警改为国家干部,为郊区选招7名专职计划生育干部。
1980~1981年选招104名代课(民办)教师为国家正式教师,共吸收录用干部103名。1981年将232名公安司法民警转为国家干部。
1982年将56名民警转为国家干部,为107人明确了干部身汾。并首次在全市实行了招干统一考试,为税务部门择优录用了104名干部。
1984年4月,全市组织了1902名城镇待业青年,参加了省命题、制卷的统一考试,为工商、物价、人行、农行择优录用了164名国家干部;9月份,定向招收山区县乡镇干部45名;10月份,招收了26名县文化站的专职人员;年底为检察院、保险公司、建行、税务、统计、人行、农行招收了82名国家干部;为芜湖日报社、电台、电视台择优录用了37名编辑、记者、校对、播音员。
1985年,为303人明确了干部身份,并录用干部99人。这一年根据省里精神,改进招干办法,采取一年一次性考试,分批择优录用的办法吸收新干部。6月23日组织全市(含四县一山)招干统一文化考试,11月份,共录用国家干部416名,市区278名,四县一山138名。其中公安202名、法院82名、检察院50名、司法18名、工商税务等64名。
三、整顿“以工代干”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4年,吸收录用干部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由于工作需要,各基层单位不得不启用大批“以工代干”人员。
1983年和1984年,芜湖市成立了整顿“以工代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1983年起,即对全市“以工代干”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属于1980年底以前脱产从事干部及业务管理工作,仍在干部岗位工作的人员全市共有6321人;属于清退对象即1981年元月一日以后启用的“以工代干”人员共有3102人。转干对象分为补办手续、免试、应试三种,补办手续的,不受年龄文化限制,免试、应试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建筑、建材、矿山的“以工代干”人员要求初中毕业;卫生人员要求具有卫生专业知识。经过摸底、考试、审批,为884名“以工代干”及505名“以工代技”人员补办了转干手续。共批准1091名免试人员为国家干部,属于应试对象共3841人,经考试、政审合格批准为国家干部的3343人,未批准转为干部的498人(以上数字包括市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青阳、九华山管理处)。到1984年10月底,全市整顿“以工代干”工作全部结束。
四、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建国初期至1965年,全市在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过程中,本着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贯彻“学用一致,专才专用”的分配原则,尽量分配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工作。1950年至1965年,全市先后接收中专毕业生1647人。其中:工科232人,财经119人,医药445人,师范807人;接收大专毕业生358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原则是,坚持“四个面向”和“一个结合”,即:面向基层、农村、厂、矿,与工农相结合。还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被安排当工人或农民使用,产生了人才浪费和积压现象。
1966年到1972年,全市共接收分配大专毕业生181人,中专毕业生172人。从1973年开始,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渠道增多,分配到芜湖市的毕业生仅有一部分是通过市人事局直接分配的。1973~1974两年人事局直接分配大专毕业生97人,一般回原地区、原单位,主要是面向基层,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1975年,市人事局直接分配大专毕业生75人,中专毕业生129人。分配原则是先到工厂当工人,若今后工作需要,可抽上来作干部使用。对中专毕业生分配,基本坚持了学不改行,尤其是中师和卫校毕业生,大多都充实了基层和边远地区。1976年,大专毕业生119人,应届高校毕业的工农兵学员132人,中专毕业生95人,分配原则仍为一般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到基层第一线。
1977年,市人事局共分配大专毕业生278人,其中医学28人、理科136人、师范35人、中专毕业生62人。分配去向:一般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除特殊需要统一调配外,一律分配到厂矿企业和各基层单位。
1978年,芜湖市本着统一计划、保证重点、面向基层、学用一致的原则,共分配86名大专毕业生,其中建筑专业68人。
1979年,省调配给芜湖市大专毕业生126人。根据“适当集中、重点配备、保证特殊急需、兼顾一般”的方针,除师范院校和部分文史科专业毕业生,由学校直接派遣到市教育局的42人外,其余84人,由人事局分配到基层企事业单位。1980年接收中等卫校毕业生33人,分配到市卫生系统20人。
1981年,市人事局分配大专毕业生105名,其中芜湖县11人。分配去向主要是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全市共分配中专毕业生269人,在分配中,对县以上党政机关进行了严格控制。
1982年,全市共分配大学本科毕业生264人,专科毕业生44人,师范专科毕业生13人,中专毕业生184人(其中普师148人,幼师36人)。分配原则是统筹考虑,加强基层,优先配备中小型企业所需人才,对县以上党政机关从严控制。同年十月,芜湖人事局分配芜湖教育学院首批两年制外语收费走读毕业生58名。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分到基层全民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国家干部身份不变),试用期一年,一年后正式录用即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
1983年,市人事局分配大专毕业生184人,中专毕业生134人。1984年分配大专毕业生351人,中专毕业生37人。同年录用分配省下达高等院校自费走读毕业生85人,择优录用市内各类专业自费走读毕业生44人。1985年,分配省内外各高等院校毕业生351人,其中师范毕业生168人。
五、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是干部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初期有较大数量的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芜湖市是从1952年起开始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到1965年,全市已接收安置了8批军队转业干部。主要去向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粮食商业部门,其次是银行、交通、工矿和文教部门。
1952年到1953年,全市先后分5批接收安置转业干部72人,其中营级6人,连排66人;35岁以下的66人,占9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50.6%。
1954年,全市接收安置转业干部97人,县干7人,区干34人,一般干部56人。
1958年,芜湖市接收安置转业干部377人,其中团级5人,营级65人,连级113人,排级194人。从1952年到1958年,全市根据转业干部的原任职务、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及政治品质,结合工作需要,在职务方面,营级干部一般分配相当县级职务,连级一般是区级或相当县级职务,排以下是分配为一般干部。其中工交系统285人,政法63人,文卫70人,财贸70人,党群58人。
1962年至1965年,全市共接收转业干部179名,除少数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干部进行对口安置外,其余大都充实到基层企业单位。
1969年到1975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曾错误地把一大批应当作为转业安置的军队干部当作复员处理。在这期间,全市共接收军队复员干部694人,除12人因情况不清及犯有错误未作处理结论外,其余后来都办理了改办转业手续。
在1976年至1979年的三批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明确了三个坚持:坚持面向基层,加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区局以上机关原则上不分配转业干部;坚持回原籍或入伍地分配;坚持业务对口、合理安排;对各类专业技术干部,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对于1981年和1982年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主要是充实政法战线,其次是加强各行各业的基层。
1983~1984年两批军转干部,坚持回原籍分配的原则,尽量照顾夫妻分居,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对口安置。安置办法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配重点是加强各行各业的基层和农村乡镇一级,从严控制了县以上党政机关。在1984年全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汇报会上,芜湖市重点介绍了有关体会,得到省军转办好评。1985年还接收安置原基建工程兵第291团改编为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271大队的集体转业的干部233人。其中团职29人,营职61人,连排职95人,技术干部47人。
1979年到1985年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简明表
表2单位: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