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稻土
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通过水耕熟化过程而形成的特殊土壤,它是本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83%左右。根据起源土壤的不同,可概括为三类,即起源于草甸土的水稻土;起源于沼泽土的水稻土;起源于地带性土壤--黄棕壤的水稻土。其中起源于草甸土的水稻上面积最大,约占全市水稻土面积的84%。
水稻土按其水分状况,划为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两个亚类。
1、潴育型水稻土亚类
广泛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岗丘畈区,面积大,约占水稻土面积的79%,海拔高度在7米以上,地下水稳定在70厘米左右,排灌条件较好,属爽水型水稻土。按母质类型和土属性划分为三个土属。
(1)沙泥田土属
分布在大桥、四山、西江、官陡、鸠江和马塘等6个乡。母质为江、河冲积物,按肥力状况、质地差异等划分为4个土种。其中沙泥田(土种)面积最大,分布在江、河两测畈区,占该土属面积的60%左右。全剖面土壤呈棕褐、棕灰色,耕层质地为中壤--重壤土,PH值5.5-6.2,耕层熟化程度高,有数量较多的锈纹和锈斑,耕性较好,养分较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2.63%左右。保水保肥性好。
(2)石灰性沙泥田土属
分布在大桥、鸠江两个乡的沿江圩田,占潴育型水稻土面积的32%。该土属在耕层以下有石灰反应,有的有较多的铁锰结核和砂姜(石灰结核),无潜育层。按土体构型,土壤属性划分为两个土种。其中灰沙泥田(土种)面积大,占石灰性沙泥田上属面积的90%左右,成土母质为近代长江冲积物。耕层平均厚度13厘米,土壤质为重壤土,耕层有机质含量2.94%,PH值7.7-7.9,全剖面有弱石灰反应,土壤通气爽水,保水保肥性较好,排灌方便,旱涝保收,是本市主要的高产土壤。
(3)马肝田土属
分布于丘陵、岗地的畈田和冲田,占潴育型水稻土面积的9.47%。海拔高度在12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成土母质为下属黄土,本土属只有一个土种。马肝田(土种)分布在马塘、鸠江、西江、大桥、四山等乡。马肝田是由旱地黄马肝土,经长期种植水稻而形成。马肝田(土种)种水稻时间不长,土壤熟化程度不太高。土壤质地为重壤土,耕层有机质含量2.4%,PH值6.1-6.7,耕性一般,干耕困难,宜用水耕,保水保肥性良好,土壤肥力水平属于中等。
2.潜育型水稻土亚类
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平原的低圩区和岗地之间冲谷的底部。该亚类占全区水稻土面积21%。成土母质有江、河冲积物,湖相沉积物和下蜀黄土。海拔高度5-7米。由于地下水位高和地表渍水,使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土壤以还原作用为主,土粒高度分散,土体软烂无结构,低价铁锰使土色呈青灰色,形成潜育层。按潜育层出现部位和潜育层程度的强弱以及母质类型的差异划分为4个土属。
(1)青沙泥田土属分布在大桥、西江、官陡、马塘等乡的平畈区,占该亚类面积的36.38%。成土母质为江河冲积物,一般距河较远,呈带状分布。地下水位在40~50厘米。按土体构型和土壤属性划分两个土种,其中中位弱潜青沙泥田(土种)面积大,占该土属面积的87.0%。耕层浅薄,犁底层发育不明显,潜育层深厚。质地粘重为轻粘土,在55厘米以上有大量螺丝壳。全剖面有弱亚铁反应。耕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为2.62%,但磷、钾缺乏。PH值7.7-7.8,保肥性尚可,供肥性差。作物苗期生长迟缓,后劲较足。
(2)青丝泥田土属
分布在沿江低洼圩田,占该亚类面积23.67%,母质为长江冲积物,海拔高度在6-7米,地下水位一般在60厘米以内,潜育层在30-60厘米。土性冷冻,又称“迟发田”。该土属分4个土种,其中高位弱潜青丝泥田(土种)分布在大桥、西江、四山等乡,占本土属面积的39%。海拔高度6.4米,地下水位出现在55厘米。潜育层出现在30厘米以上,土体构型APG,有亚铁反应和大量的螺丝壳。耕层物理性粘粒达55%以上,质地为重壤土。土壤潜在养分较多,耕层有机质含量2.9%,但速效养分少。土体紧实,供肥迟缓,适耕期短,土性冷凉,发老苗不发小苗。
(3)青湖泥田土属
分布在鸠江、官陡、马塘等乡的低凹湖荡圩区,占该亚类面积的17.89%,母质为湖相沉积物,海拔高度6.2米,地下水位高,一般在16-60厘米。开垦前主要生长沼泽植物,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天成湖,后经围埂筑堤,开辟圩田,兴种水稻,而逐步发育成水稻土,潜育层部位高,在剖面中上部亚铁反应强烈。该土属分两个土种,其中中位强潜青湖泥田(土种)靠近湖边,地势低洼,分布面积占该土属的62%。耕层质地为重壤土,犁底层质地为轻粘土。潜育层出现在33-60厘米,耕层有机质含量2.40%,磷、钾养分含量尚可,但因土温低,还原作用强烈,肥料利用率不高。因围湖造田时间短,熟化程度差,作物产量低。
(4)烂泥田土属
分布在大桥、鸠江、马塘等乡的湖塘中一些低洼地区,占该亚类面积22.04%。母质以湖相沉积物为主,是本区的低产土壤,该土属划分两个土种,其中烂泥田(土种)占本土属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圩心或冲田底部。土壤质地为重壤土,耕层有机质含量2.9%左右,速效磷贫乏,速效钾含量中等,土性冷凉,作物产量低。
二、潮土
潮土是本市第二大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13.42%。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青弋江两岸和曹姑洲。海拔高度6-7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农业利用大多种植蔬菜。潮土不同于有机质积累较多的草甸土,因在沉积之后未经过长茂密的草甸植被阶段,便已开始耕种。在耕种过程中,又遭受洪水泛滥沉积的影响,所以潮土积累有机质不多,曾称:“浅色草甸土”,后因其只有“草甸”水分状况,而无“草甸”植被,“故改名为“潮土”。潮土是在近代江、河沉积物上,受地下水活动影响,经旱耕熟化发育而成的土壤,本土类划分为灰潮土一个亚类。
灰潮土亚类
根据土壤属性和肥力的差异划分四个土属。
1、灰沙土土属分布在大桥、四山两个乡,占该亚类面积的4.68%。沙性重,有较强的石灰反应,只划分一个土种,即菜园灰沙土(土种),分布在曹姑洲南部。该土种耕种历史较短,熟化程度不高,剖面上部呈褐棕色,下部呈棕色,沙泥层相间排列。自种植蔬菜后,土壤肥力逐步在提高,耕层质地为轻壤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低为1.18%,而磷钾含量较多。土体疏松,耕性好,土性暖,保水保肥性能差,有夜潮现象,能耐旱,适宜生长各类蔬菜。
2、灰沙泥土土属
呈条滞状分布在曹姑洲和江堤的内侧,占该亚类的14.62%。该土属只划分一个土种,即菜园灰沙泥土(土种),耕层较深厚,一般在15厘米左右,质地以重壤为主,46厘米以下出现黄沙层。通体有石灰反应,PH值8.1。耕层有机质雪量为1.58%。45厘米以上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蔬菜苗期起身漫,而后劲足,有夜潮性,适宜种植蔬菜。
3、灰泥土土属分布在鸠江、西江、赭山等乡,离江稍远,占该亚类面积的15%。该土属只有一个土种,即菜园乌淤土(土种)。种植蔬菜时间较长,熟比程度较高,蔬菜生长好,产量高。土壤质地为轻粘土,全剖面有弱石灰反应和弱亚铁反应。耕层有机质含量较多,为2.5%,速效磷含量29ppm,速效钾78ppm。耕作较困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供肥速度稍慢。在雨期易受渍害,造成蔬菜病害。
4、沙泥土土属
主要分布在鸠江、西江、马塘、四山等乡,赭山、官陡两乡也有零星分布,占灰潮土面积的65.7%。母质为河、江冲积物,无石灰反应。按土壤属性差异,障碍层次的不同划分五个土种。其中:菜园泥骨土(土种)海拔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该土种占沙泥土土属面积的41.39%,土层深厚,结构较好。全剖面无石灰反应。耕层有机质含量2.48%,速效磷含量高为61ppm,由于种植蔬菜时间长,土壤熟比程度高,保水保肥,适宜种植蔬菜;菜园沙泥土(土种)分布在离江、河较远的地带,占该土属面积的25.4%,沉积的物质较细,1米以内无障碍层。剖面上部以壤质为主,耕层为2.35%,速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呈微酸性反应,是目前种植蔬菜较好的一种土壤。
三、沼泽土
主要分布在鸠江、马塘、官陡等乡的低洼湖滩,占土壤总面积的0.91%。该土类划分为一个亚类,一个土属和一个土种,即蒿蒲土(土种)。蒿蒲土不宜农用,今后可发展水产和水生经济作物。
四、黄棕壤
主要分布在本市区西北部低丘、西部平缓岗地和南部二级阶地,呈西北至东南向的带状分布,占总土壤面积的2.53%。该土类只划分一个亚类即粘盘黄棕壤亚类,其母质为下蜀黄土,该亚类划分为两个土属,即马肝土土属和粘盘黄棕壤土属。
五、石质土
分布在大桥乡龙山,面积很少,占土壤总面积的0.07%。属于薄层石质土,土层厚度小于10厘米,砾石含量大于30%,土体构型为AC型。目前已人工栽植马尾松,长势较好。
六、石灰土
主要分布在马塘荆山、南山石灰岩的残丘,占土壤总面积的0.2%。石灰土是发育在石灰岩上的一种岩成土壤。该土类只划分一个亚类、一个土属和一个土种。石灰土长期来已开采作为建筑材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