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气温
1、平均气温
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气温最低值是15.3℃(1956、1957年),最高值是17.1℃(1953年)。我市气温年内变化有以下特征。
(1)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1月平均气温为2.9℃,7月平均气温为28.6℃。气温的年较差为25.7℃。1955年和1977年的1月平均气温分别为-0.4℃和-0.5℃,1965年的1月平均气温为4.9℃,1月平均气温变幅为5.4℃。1953年的7月平均气温达31℃,1967年8月平均气温达31.3℃,1954年的7月平均气温为29.6℃,7月平均气温变幅达5.1℃。而春(4月)秋(10)季平均气温变幅未超过4.3℃,月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冬夏季又比春秋季大。
(2)春秋气温升降快,冬夏气温变比小。春季3月气温9.1℃,至5月已达20.9℃,两个月内气温升高11.8℃。秋季9月平均气温23.3℃,至11月已下降到11.4℃,两个月内气温降低11.9℃。春秋季平均每5天气温改变1℃,冬夏气温变化则远小于春秋气温变化,冬季12月至2月和夏季6月至8月,两个月气温变化在3.4℃以内。
(3)秋温高于春温。秋季9、10、11月平均气温17.4℃,春季3、4、5月平均气温15.2℃,秋季比春季气温高于2.2℃。
气温日变化有以下特征:即在晴朗天气里,一般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前后,气温在一昼夜里呈现一峰一谷曲线变化。
2、高温
我市平均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见表1)。1978年7月7日最高气温曾达39.5℃,1934年7月14日曾达41.0℃,8月10日曾达40.5℃,这是芜湖市有气温资料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
日最高气温≥35℃,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有一定影响,通常人们称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日”。
日最高气温≥35℃日数多年平均为17.3天。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8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最为突出。
夏季“高温日”每年都有,但年际变比较大。1953、1967、1978年≥35℃总日数在41天以上,而1954年只有2天,1982年5月下旬出现2天,在夏季里仅7月上旬出现一天日最高气温为35.2℃。持续高温最长的是1966年7月23日至8月12日,达21天;其次持续高温最长的是1976年7月20日至8月6日,达18天。“高温期”长的主要原因除与当时的阴雨天气多寡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当时的副热带高压势力的强弱和位置。
3、低温
我市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4℃。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在农业生产上意义较大,-10℃常作为油菜、茶树、油桐等亚热带作物能否自然越冬的重要指标。除沿江西部的安庆(-6.9℃)、望江(-7.0℃)等市县属极端最低气温高值区外,我市也同属全省的高值区,即越冬作物相对安全的地区。1969年2月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最低为-13.1℃,这是一次较罕见低温天气。

表1芜湖市历年年极端最高气温及日期

日最低气温≤0℃初、终期及持续天数,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日最低气温≤0℃平均初日为11月30日,平均终日为3月3日,初、终日平均间隔时间94天。实际平均每年日最低气温≤0℃总日数为41.2天。日最低气温≤0℃初、终日出现的早晚都相差41天以上,初日出现最早的是1955年11月7日,最晚的是1957、1983年12月18日。终日最早的是1973年2月9日,最迟的是1956年3月20日。初、终日间隔最长的是1955年11月7日至1956年3月20日,有125天。最短的是1983年12月18日至1984年2月19日,有74天。但实际日最低气温≤0℃的总日数最长为78天(1967--1968年),最短的只有18天(1964--1965年),长短用差60天。
日最低气温≤-10℃出现的不多。
二、地温
地温指地面温度和地中温度。
1、地面温度
我市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8.2℃(见表2)。
表2芜湖市各月平均地面温度(℃)

地面温度的各月分布趋势与气温的分布颇为一致,但不同月份地温比气温分别高出1-5℃,夏季差异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极端最高地面温度,1978年7月10日达72.6℃,比极端最高气温高出30℃以上。
极端最低地面温度,1969年2月6日达-19.8℃。也比极端最低气温低6℃以上。
2、地中温度
年平均地温随深度变化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地表虽冬冷但夏热,而土壤深处虽冬暖但夏凉的缘故。表3为我市各层次年平均地温。
表3芜湖市各层次年平均地温(℃)

土壤表面和浅层地温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月平均温度最低值出现在1月。在1米深处温度8月最高,2月最低。在2米深处温度9月最高,3月最低。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极值出现的时间逐层落后。在中纬度地方通常深度每增加1米,极值出现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
三、湿度
1、绝对湿度
我市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6.5百帕(hpa)。从表4可以看出月平均绝对湿度全年以7月(31.3百帕)和8月(30.4百帕)为最大,以12~2月(5.8~6.9百帕)为最小。3-7月逐月迅速上升,8-12月迅速下降。最大极值为40.9百帕,出现于1956年7月23日,最小极值为1.0百帕,出现于1973年12月24日。
2、相对湿度
我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见表4)。相对湿度最小值为6%,出现于1957年2月12日。表4芜湖市逐月平均湿度

四、降水
1、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降水是影响农业丰歉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市降水量的基本特征:
(1)降水资源丰富我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195毫米,仅少于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我省降水量较多的市区之一。
(2)季节分配不均
夏季(6-8月)降水最多,为49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2%;春季(3-5月)次之,为34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9%;秋季(9-11月)较少,为21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8%;冬季(12月-2月)最少,为13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1%。
(3)年际变化大
降水量年与年之间变异较大。年降水量最大的是1954年,达1906.5毫米,是正常年份水量的1.6倍,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涝年。年降水量最少的是1978年,为565.7毫米,不足正常年降水量的一半,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年。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少年降水量比值为3.4,降水量极值差为1340.8毫米。
建国以来,降水量特多的是1954年(1906.5毫米)、1983年(1801.4毫米)、1969年(1627.2毫米),降水量特少的是1978年(565.7毫米)、1968年(791.8毫米)。这些年份降水量的不稳定,造成了夏秋的大涝与大旱,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4)月际变化大
在同一个月份的不同年份里,降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表5记载了各月降水量的极端值,如1、7、10、11、12月的月极端最大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大2倍以上,9月大3倍以上。极端最小降水量除3、4、5月份能达多年平均月降水量的1/3外,其它月份都很小,夏、秋、冬季严重干旱也可出现,也说明春季(3、4、5月)降水要相对稳定些。
2、降水日数
凡一日降水量≥0.1毫米为一个降水日。我市各月平均降水日数由表6所示,平均每年表5芜湖市各月极端降水量及出现年份

表6芜湖市各月平均最多、最少、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表7芜湖市各级降水日数与年平均降水强度

表8芜湖市各月各级降水日数

的降水日数为129.2天。降水日数春季(3、4、5月)最多,为39.8天;夏季次之,为34.4天;秋季和冬季备为27.5天。春季的降水日数多于夏季,但春天的降水量少于夏季。
各月降水日数的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较大,极值差都达12天以上。
最长的连续降水日数为16天,出现在1954年1月8日--1月23日。每月都出现过持续9天以上的降水日(见表6)。
3、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日降水量在0.1~9.9毫米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50毫米为暴雨,≥100毫米为大暴雨。从全年各级雨量的降水日数来看,小雨有94天,占总降水日数的73%;中雨为23天,占总降水日数的18%;大到暴雨为12天,占总降水日数的9%(见表7),其中暴雨和大暴雨日平均每年为3天左右,但年际变比也较大,暴雨日最多的年份是1979和1983年,都为8天,而1978年没有暴雨日。
小到中雨春季最多(36.3天),夏季次之(28.1天),冬季较少(27.1天),秋季更少(25.5天)。大到暴雨夏季最多(6.2天),春季次之(3.4天),秋季较少(2天),冬季最少(0.4天)。(见表8)。
4、雷暴
雷暴为伴有雷电现象的中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出现时必有强烈的积雨云活动,因此,往往有阵雨、龙卷、冰雹、大风等伴生。
我市年平均雷暴日为35天左右。雷暴日一年中最多为59天,出现在1956年;最少为13天,出现在1978年。雷暴出现的平均初日为3月7日;平均终日为9月29日。雷暴出现最早日是1969年1月26日;最迟日是1968年5月2日。雷暴结束最早日是1958年8月21日;最迟日是1974年12月31日。雷暴日出现在7、8月最多。
5、梅雨
梅雨是大范围的大型降水过程,而不是局部小范围的天气现象。我国梅雨主要发生在28°~34°N之间的长江中下游两岸地区。从5月上旬起至6月上旬雨带轴线有一南退过程。6月中旬起,雨带开始有规律地迅速向北推进,降水强度进一步加大。6月下旬,雨带出现在长江中、下游,这正是众所周知的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我市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16日左右,出梅在7月12日左右,梅雨持续27天。梅雨期最长的是1954年,达57天;最短的是1961年,仅10天。1958、1977、1978年为“空梅”,即雨带由华南迅速越过江淮流域而跳入黄河流域。最早的入梅是1971年5月30日;最迟出梅是1954年7月30日。每年的出、入梅期不同,梅雨期长短也不一致,梅雨期雨量也每年不同。我市平均梅雨量为306毫米左右,占夏季降水量3/5。
6、降雨与积雪
我市平均降雪日数为11天。降雪最多天数是1976年冬24天。降雪最少日数是1970年冬1天。降雪的初、终日年际变化也很大,降雪最早的年份如1969年、1976年11月16日就开始下雪,终雪最迟的1980年,到“谷雨”节气后的4月24日才结束。
我市多年平均积雪初日为1月10日,平均积雪终日为2月16日,积雪日数为8.6天,积雪日数最多是1968年冬24天。1970年和1973年冬虽有降雪,但无积雪日。
我市积雪最大深度为35厘米,出现在1984年1月19日。
五、风速与风向
市内因多高大建筑群,风速比郊外小,风向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
1、风速
我市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风速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较小,秋季最小。一年中3月平均风速最大(2.6米/秒)。
我市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4米/秒(西南风),出现于1962年8月3日,瞬时极大风速;1965年7月21日曾出现26.4米/秒的西南大风;1986年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北方冷空气急剧南下,瞬间阵风达26米/秒(10级),并伴有雷雨和冰雹。
一般把瞬间风速≥17.2米/秒或风力≥8级的风称为大风,它对工农业生产以及建筑物具有破坏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大风日数年变化很大,1963年大风日数高达51天,但有的年份几乎没有。
2、主要风向
我市全年盛行东风和东北风,占全年平均风向频率的36%,只有7月份西南风才和东风相匹敌。由于城市的建筑物和地形影响,全年的静(无)风出现机会较多,占整个风向频率的17%。
我市风向季节变化特点: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其他季节以东风和东北风为主。
3、小风风向
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是依实际风速而变化的。一般认为≤2米/秒的小风,极易产生污染,因这种风速条件不易稀释大气污染物,它比大风风速产生大气污染的可能性要大的多。我市小风风向频率最大的是东风,其次是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
六、云
1、总低云量的年月分布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0--10成),有总云量和低云量之分,我市总云量年平均为6.4成,总云量10--12月偏少,5、6月偏多,低云量平均为2.6成,10--12月偏少,2、3月偏多。
2、晴、云、阴日数
气象部门规定:日平均总云量0.0--1.9成为晴天,8.1--10.0成为阴天,2.0-8.0成为云天(即多云天)。我市晴天日数远少于阴天日数,全年晴天日数为61天左右;阴天日数为151天左右,云天为153天。晴天以3-6月为最少,阴天以3-6为最多,因此时正值春雨和梅雨季节。秋、冬季节晴天最多,阴天最少。云天日数季节变比不大,除8月为15天左右外,其它各月都为12天左右。
七、雾
我市年平均雾日数为16天左右。雾日季节分配一般是冬季较多,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少。雾日最多的年份是1980年,达35天;雾日最少的年份是1954年,仅3天。观测资料表明:1953--1960年平均雾日为11.6天,1961--1970年平均雾日为13.7天,1971--1980年平均雾日为22.4天。
八、雾淞与雨淞
1、雾淞
有风的雾天里,产生在物体(电线、树枝等)迎风面的乳白色无定形的粒状冰层,很松脆。当雾淞增长很大时,可对树木和电线等有很大的破坏力。
我市雾淞出现的机会很少,危害程度也不大。平均每年出现0.2次,主要出现在1月。最大结冰直径(55和56年)也没超过1毫米。
2、雨淞
寒冷时,由于过冷却的雨滴或毛毛雨滴在近地面物体上,冻结而凝聚的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冰层,所以也叫“冻雨”。冰层通常坚硬,不易碎裂,有时厚达几厘米,能将树枝和电线等压断。
雨淞在我市出现的机会比雾淞更少,在近30多年中,只有1979年7月30-31日出现了一次持续18小时41分钟的雨淞。
九、沙(尘)暴
沙(尘)暴为严重的风沙现象,大量尘、沙、干土粒被强风吹到空中,使空气很混浊,风沙常笼罩全天或至少天空的一部分昏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
我市沙(尘)暴出现的日数甚少,统计30多年来资料,仅1952和1956年的7月各出现一次及1986年3月出现一次。平均10年里可出现一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