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地处安徽东南,雄踞大江之滨。早在春秋战国即为重镇;元明时期,成为皖南土特产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物资集散中心,浆染业闻名遐迩;明末清初,诞生了一代姑熟画派大师萧云从和世界艺苑奇葩--铁画;清末,列于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近代,为皖省对外开埠通商口岸和工业发祥地。在近代、现代革命史上,芜湖志士仁人曾经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篇章;建国前夕,中共芜湖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接应百万雄师过大江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芜湖人民意气风发,艰苦创业,用短短几十年时间,把一个满目疮痍、百业凋零的消费县城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沿江港口城市。
编史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早在南宋,就有王著《芜湖志》五卷问世;随后,经元、明、清各代,芜湖曾七次续修《芜湖县志》。此外,还编著有关专志、志略等多部。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方志中难免存在不少时代的糟粕,但它所反映的江城独特的地方特点,所记载和保存的芜湖历代自然和社会的宝贵资料,使我们这次修志前有所稽,后有所传。
芜湖方志最后一次纂修是在1919年,迄今已七十余年。七十年来,芜湖经历了新旧民主革命的洗礼和新旧两种社会翻天覆她的变化,市、县分置,性质由消费性商业县镇转变为现代综合性工商业港口城市,积聚了大量资料,内容极为丰富。由于多种原因,志书长期末修,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宝贵资料不断散失,其损失将难以弥补。可喜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同时,也带来了全国性盛世修志的大好局面。
1982年6月,中共芜湖市委研究决定成立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筹建市志编修事宜。《芜湖市志》的编纂,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基础上,于1985年春在全市全面展开,历经八个春秋,数易其稿,最后成书为上、下两卷,于1993年正式问世。
《芜湖市志》是芜湖市建市以来首部《城市志》,也是社会主义时代芜湖第一代志书。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本着统合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用新的体例如实记载了芜湖人民千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史;记述了芜湖历代,尤其是建国三十多年来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纵演发展演变和现状概貌;记下了芜湖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前进中的曲折。既突出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又记述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地方志编纂是项巨大的学术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在起始阶段和整个编修过程中,省地方志办公室十分重视,不断指导;市区各机关、单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先后积极完成基层、专业史志的编写;参与市志编写工作的全体同志,任劳任怨,勤笔耕耘,不嫌志坛艰苦,乐于默默奉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芜湖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向为这项浩繁史志工程付出过宝贵心血和辛勤劳瘁的人们,向市志编写的组织者、参与者、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编纂第一部《芜湖市志》乃是全市人民多年的夙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之际,《芜湖市志》的编成面世,如能为现在正在芜湖工作的同志和未来芜湖市的新公民了解芜湖、热爱芜湖、建设芜湖,振兴我可爱的安徽和中华提供依据和借鉴,并且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编纂者将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同时也是这部志书的编纂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仅此为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