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时令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精心筹办,在外地工作或商贾的人,都要按时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这天焚香、鸣放鞭炮,叫“接年”,又叫“迎春”。初一早晨吃扁食(水饺),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平辈互拜,然后到亲族邻里互相祝贺。主人用烟、茶、瓜籽、花生、糖果等招待。乡邻、亲友见面拱手互祝“恭喜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妇女不动剪刀、不泼水、不扫地。初二早晨吃汤圆,互请“年酒”,又称“春酒”。从初一始,一连三天不做新鲜饭菜。青壮年操练锣鼓或参加民族形式的文娱活动。大年初一不出门,全家团聚。年初二,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按照父母的年龄(59岁至66岁)包与岁数相等的水饺,另外再包些水饺,在去娘家路上,经过塘、沟、涵等处丢一个水饺,意为“沟缺”,垫平,父母免灾祸而长寿。除此还送一条鲤鱼或一块猪肉,有“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此俗至今犹存。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单位放假三日。节日期间,城乡还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联欢、书画展览、猜灯谜和举行球、棋类竞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也叫“过小年”。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元宵,门首皆挂红灯笼。城郊和农村儿童、青年集在一起,点燃篝火,用旧帚头或柴草扎的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撂火把”。边撂边呼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正月十五撂火把,往东撂,结冬瓜,往西撂,结西瓜”,十分壮观。这天,成年人敲锣打鼓、玩狮子、跑旱船、跑驴、四老爷坐独杆轿、踩高跷。在人群簇拥下,从四面八方到寺庙烧香祭神,有的地方还走村串乡到集市比赛,名曰“踩街”,又叫闹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儿童整容之日。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的说法。旧时男孩出生后第一次剃头,在脑门或脑后部位留一撮胎毛,长长蓄辫。到12岁的二月初二这天,将发辫剃去,亲朋备礼庆贺,此习至今尚存。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家人到祖坟上培土,烧纸奠祭,名曰“培坟”、“扫墓”。农家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谚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这天妇女折柳枝插在发髻上,小孩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各家门口均插柳枝,清明以晴天为好,农谚曰:“清明要晴,谷雨要淋。清明晒干柳,一铺麦子打一斗。”旧时还把清明做为春游的日子,称“踏青”。建国后,机关学校和人民团体组织学生、团员青年,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同时组织春游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擦小孩耳、鼻、脚心、手心、肚脐等处,以解毒祛邪,清除秽气。有的人家把菖莆、车前草、艾等枝条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去暑解热。端午节时捕捉蟾蜍,将优质墨块塞入肚中,檐下风干后,研磨的墨汁可治疗痄腮(腮腺炎)。因传正午蛤蟆最难找,故有“癞蛤蟆躲端午,躲过一时是一时”的说法。家人为小孩缝制香荷包、香袋。用五色彩线拴在小孩的脚、手上,叫“耍线子”,传说可以“免灾”。端午各家门上插艾,妇女、小孩戴艾。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相传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用苇叶包米,投入江河之中喂鱼虾,以免其伤害屈原躯体。是日龙舟竞赛,锣鼓喧闹,以惊走水中鱼鳝之类。凤阳每年此日龙舟竞赛大多在临淮镇北淮河上进行。来自各乡镇的龙舟,在淮河里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有10余个青年,身穿彩衣,头扎红巾,手摇木桨,开展竞技比赛。锣鼓声、号子声、两岸观众的喝彩声,直到比赛结束方才停止。建国后,仍有此活动,时间是在晚上,名曰“龙舟荷花灯展”。1978年后,县内每年举行一次,淮河附近各乡镇参加,展出各不相同的龙舟荷花灯,观众多达10万人次。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若天气晴朗,家家晒衣物、书画,去潮湿、防虫蛀,谚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
七巧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相传这天晚上蹲在辣椒地里可看见牛郎会织女的情景。过去每逢此日,各戏班子都演唱《天河配》。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盂兰节”,俗称“鬼节”,家家祭祖烧纸,旧时请和尚念《瑜珈经》,祭祀无祀的孤鬼,请城隍出巡,以免野鬼作崇。晚上,城镇在淮河放荷花灯,称“盂兰盆会”。即用纸扎荷花灯,点油捻,投入河中,顺水漂流,成为一片灯海。此活动止于建国前夕。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在庭院内设案焚香,列月饼、水果等供品,敬月祭祖。全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赏月,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又曰“团圆节”。旧时年轻人多乘夜间偷摘瓜、果、枣等物戏称“摸秋”,主人不得追究。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避灾”之说。旧时,文人学士等在此日备酒登高遣兴,意谓“避灾”。秋收完毕,牛驴可以散放,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在旧社会,一年农事完毕,也是解雇长工的日子。
寒衣节也称鬼节,农历十月初一,死葬异乡的人,亲属为其糊寒衣,晚上于十字路口烧掉,谓之“送寒衣”,此习延至今日。这天,凤阳群众有上坟的习俗。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民俗用米、面、菜、豆等8样混煮粥吃,谓之吃“腊八粥”。相传食此饭可以“免灾”。农家在这天腌渍荤菜,久放不坏。俗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80年代后,人们食腊八粥渐少。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家族或地区二十四日,有“君祭三、民祭四”之说)。是送灶君老爷上西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日子。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烙糖饼、烧香、放炮、叩头,把“灶神”烧掉,并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名曰“祭灶”,从这天到除夕,家家“扫尘”,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夕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又谓“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卫生大扫除,贴春联、年画、窗花、灶神,外出人要赶回家中团圆。负债人要还清欠债。水缸中挑满水。至晚,堂前设案,陈列菜肴物品,焚香点烛,鸣放鞭炮,敬天地、祭祖先。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饭后,长辈赏晚辈“压岁钱”,晚辈向长辈磕头辞岁。全家人坐一起,有彻夜不眠的习俗,称为“守岁”。农家还在牛屋内贴上红纸写的“槽头兴旺”四字,还盛米饭喂牛,边喂边祷告:“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堂前、粮囤上倒贴“福”字,有福到之意。进入80年代,许多旧俗被革除。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二、婚丧寿仪
1、婚嫁
定亲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程序繁琐。县内各地婚嫁风俗大同小异。男女双方先央请媒人各二,称“四大红媒”。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男方赠女方首饰,布匹、衣服做订婚之物。庚贴由男家保存,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相互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
择日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禁忌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定下结婚日子。日期一般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结结巴巴”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尽头日子”。
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水礼之分。迎娶前,男家要备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此礼也有同“过贴礼”一并办理的。水礼是猪半个、鲤鱼2条、鸡2只、酒1坛、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
迎娶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贫苦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自己走到男家。喜期前二、三日,新娘扣茶饭,喜期日,新娘哭泣告别亲人,头戴“红盖头”,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轿抬往男家。花轿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花轿到门前放下,放鞭炮。开轿后,由搀亲的搀扶下轿,慢步走在连续、传递的布袋或席子上,取“代代相传”之意。至于堂前,与新郎并肩站立,新郎用秤杆揭去“红盖头”,叩拜祖先、公婆、对拜、饮交杯酒、入洞房。搀亲者、新郎退出,亲友、小孩纷纷直入抢花生、喜果、要手帕。男家选“全命人”(公婆、丈夫、儿女俱全的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染红色)、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看望。房中备有茶点。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关照、原谅之辞,名为“瞧房”。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新娘不吃饭。婚后第六日,娘家还接一次,当日返回,不得过夜。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20年代初至建国前,受到一定教育的公职人员,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实行“文明结婚”,新娘披纱戴墨色眼镜,手捧宝瓶,端坐敞门轿内,抬至婆家。婆家邀请与新人相仿的一对青年男女,做为“傧相”迎接,行鞠躬礼,减少旧婚礼的繁文缛节。
建国前,境内的婚姻习俗还有如下类型:
指腹婚、襁褓婚婴儿出生以前,双方父母互相许下诺言,指腹为约,产后如是一男一女,即结成婚姻关系,叫“指腹婚”。襁褓婚即婴儿出生以后,按婚俗央媒说合而定,俗叫“包尿布做亲”。前种婚俗,双方十分重视门第,多为世交亲友,也有的是恩德相报。
童养媳俗称“团媳妇”,自婴幼收养家境贫寒无力抚养的女孩,待养成人后作儿媳。也有10岁左右女孩,因生活所迫或婆家缺劳力,提前过门,叫“小给”。成人后择日完婚,称之为“圆房”,也有称“叩头”的。童养媳在家庭中地位低,干粗活、笨活,劳务繁重,备受折磨和虐待,有中途被娘家领回的。
换亲两家男儿因家庭贫困或者智低残疾难以娶妻,托媒说合,互相交换其姐妹为妻,俗称“换亲”。此俗多流行于偏僻农村。这种婚配双方差异较大,往往有毁婚或酿成悲剧的。
招亲俗称“倒站门”,即“入赘”。为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无儿有女之家,将无力娶妻的青年招入家中为婿,生男育女随女姓。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革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60年代,婚事从简,新娘出嫁不要彩礼,步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到婆家,双方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履行法律手续。70年代后期,经济普遍好转,逐步走向富裕,婚娶的规格有所提高,姑娘出嫁坐上了吉普车、面包车或小轿车,电视机、电风扇、自行车、组合家具等进入新婚家庭。中、老年丧偶而再婚者时有所闻。旅行结婚的也为数不少。80年代,由地方政府、妇联、共青团于重大节日,组织数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婚事新办已蔚然成风。
2、丧葬
旧时丧葬,实行棺木土葬,仪式繁杂。在人将要停止呼吸时,速移正屋穿上妆老衣,停止呼吸不叫“死”,叫“咽气”或“老了”(指老年)。死者脚缠苘麻,叫“绊脚索”,有挽留之意。孝子立即为死者烧纸,名曰“倒头纸”,捏死一只鸡捋毛供在灵前,叫“送魂鸡”。孝子披麻戴孝,前往亲友家报丧,告知开丧日期。
入殓尸体装入棺内,称“入殓”。棺盖不抿便于亲友瞻仰死者的遗容,把棺盖钉起来叫“封棺”,又叫“抿材口”,封棺时孝子跪棺前按辈份呼“××躲钉”。棺前摆供品,点油灯,称“长命灯”。放个小瓦壶,曰“倒头壶”,壶口用红布包扎,内装米饭,插竹筷一双、葱两棵。棺前放一化纸瓦盆,名曰“老盆”。入殓时遗体下塞灰包,数与生年相等,垫以被褥,材口划出中线,按死者咽气时的“噙口钱”安放平稳,用棉球蘸酒为死者整容称“开光”。死者生前衣物,拿至十字路口烧掉,叫“烧件”。夜间,死者晚辈宿于棺侧守灵,俗叫“焐材”。亲友则携挽联、挽幛、烧纸前来吊唁,孝子叩首迎接,俗称“接纸”。
破孝俗称“撕孝手巾”,死者子女和同辈弟、妹及晚辈亲属,按礼制分等,不得逾越。孝子穿粗针缝制孝衣,麻系孝帽。孝手巾、蒙白鞋的长短,以房份的远近而不同。重孙孝帽上钉一块红布,表示死者的“福、寿”。
开吊请和尚、尼姑、道士(也有女儿奉赠)吹奏哀乐、念经超度亡魂,俗称“放焰口”。至亲好友按时到灵前公祭,俗称“拜材”。请地方有功名的人士当主官“点主”,后主盒供在家堂上。穷苦家庭不开吊,丧事简陋,中产者只有喇叭吹奏下地。开吊期间,死者直系亲属每日早、晚两次上土地庙,叫“送汤”,丧宴一般三餐(二餐便席)。死者若是高寿,客人把食具(匙、碗)拿走一件,留家中小孩使用,传说可以“免灾”。
送殡俗称出棺。一般平三发引,仪式为抿材口前,亲友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后钉合棺盖,亲友到棺前祭奠,孝子跪着陪拜。长子或长孙执幡摔老盆。八人抬起绑好龙杠的棺木,发向阴阳先生预先择好的墓茔地。抬棺叫“抬重的”。抬棺途中休息,俗称“打肩”,孝子迎棺而跪。沿路丢纸钱、放炮,遇桥涵孝子呼亲人过桥。到墓地转一周,俗称“抢茔地”,放炮、打坑、下棺,孝子先撮一锹土放在坑内,脱下孝鞋兜一点回家。坟培好后,插上幡条,点火烧纸埋葬完毕,善后还吃一顿“回丧酒”。
葬后祭祀当天傍晚到坟上烧纸曰“送烟火”。第三天上午全家到坟上去培土,烧纸祭奠,俗称“圆坟”。以后就是“烧七”,每七天都到坟前烧纸祭奠,共烧五次,惟第五个“七”比较重视,烧前不烧后,挚亲好友都来祭奠,儿女要为死者扎糊童男、童女、车轿、楼阁等,祭后烧掉。再后烧百天纸、周年纸。孝子要“守孝”三年。贫苦百姓丧葬比较简单,有的连棺材都买不起,用芦席卷尸,俗称“实埋”。建国后,丧葬形式和礼节不断改革,办丧事逐渐从简。1980年县建立殡仪馆,提倡火葬,开追悼会来哀悼死者。亲友们送花圈、挽联、幛子,参加追悼会的胸佩白花,臂戴黑纱,在哀乐声中向死者遗体鞠躬、默哀、告别。农村仍保留土葬的习惯。
回民死后,一般不超过三天即行安葬,临终要做“讨白”,为死者沐浴净身后,以白布缠裹全身,由阿訇念经。行葬礼时,将尸身装入“卡八”(经匣),抬到墓地,抽掉底部,尸体落入坑中。坟为长方形,土葬完毕,将“卡八”抬回。死后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都举行祭祀仪式。
3、出生
送奶堂婴儿出生后三天,婴儿父亲携带红鸡蛋到女方娘家报喜,由女方家再转送给其近房。红鸡蛋数为男单女双。生后十二天,娘家亲友前来送礼,叫“奶堂礼”,俗叫“送祝命”。礼品一般为母鸡、鸡蛋、馓子、挂面、红糖、猪蹄、包被、布料等。亲友到家,每人先泡一碗馓子吃,然后酒宴款待。席罢客回,再赠以鸡蛋、馓子做为回礼,鸡蛋4—6个,馓子2—4把。女儿怀孕,预产期前,母亲要去瞧一次,俗叫“催生”。
接满月婴儿满月,娘家把女儿、外孙(女)接回,谓“接满月”,俗称“离尿窝”,说是以后小孩好长。回来时,外婆家给小孩添衣,并送鸡一只,男孩送公鸡,女孩送母鸡,鸡颈系红布喂养,不可杀食。
抓周婴儿满周岁,外婆、亲友前往祝贺,礼品为衣帽、布料、鞋袜、项圈、手镯、长命锁(现有童车、玩具)等,婴儿家备酒席款待宾朋,并在筛子里放上书、笔、算盘、食品(农村放鞭子)等物,让婴儿随意抓取,以此预示婴儿成人后的职业趣向,俗称“抓周”。
4、做寿
旧时,人到50岁生日开始做寿,往后每10年做寿一次。做寿人被称为“寿星”,祝寿时,晚辈及亲友赠送礼品,有寿幛、寿联、寿匾、寿桃、寿烛、长寿面等。晚辈依次给寿星磕头,点寿烛数与年龄相等,合家欢聚。早晨吃面条,称为“长寿面”,午间设宴款待。县境内乡间还有女儿、侄女为长辈做“旬头”的习俗,50岁后择九,送双刀菜,鲤鱼、酒等,建国后做寿者逐渐减少,礼节也较简单,祝寿礼品多送生日蛋糕,做寿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三、生活风俗
服饰清末至民国期间,男女服饰有大襟、对襟两种。大襟有长、短之别。对襟为短衫。随季节不同,又有单、夹、棉之分。夏秋两季,男子多着大褂,女子多着短衫、罗裙等。部分政教界男士随着时代渐有着西装系领带。冬春两季男上装多为长袍,下着高口折迭棉裤等,女子多着旗袍、背心、紧身大襟褂、袄等,下着便裤裙。从穿着能辨别出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衣着颜色多为黑、灰、兰三色,女装多用印花布料。一般平民服装,夏季为粗布对襟褂和肥腰裤,其它季节着棉、夹裤袄。男子上衣为对襟、女子上衣为大襟。童装稍异,冬穿棉大襟偏衫(左衽),夏穿娃娃兜、开裆裤、背带裤等。夏戴凉帽,冬戴老爷帽、风帽。建国初期,长袍较为多见,旗袍、肥腰裤逐渐减少。50年代后期,干部、学生不分男女普遍着列宁装。此外,男子还着中山装、学生装、解放装,女子着有明暗口袋的春秋衫。“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以黄军装佩红袖章为时髦。把穿着款式新颖、色彩绚丽的衣服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着中山装者居多,其颜色非蓝即灰,十分单调。70年代和80年代中期,衣料优良、款式新颖的服装相继问世。随着改革开放,男女青年都逐渐流行时装,着西装系领带,羊毛衫、羽绒衫、毛线衣、滑雪衫、蝙蝠衫、牛仔裤、皮夹克逐渐流行。未婚女子梳独辫,扎线头绳,额前留留海戴耳环。已婚女子窝纂、别簪子、罩包网、搽粉、戴花等。
容饰旧时,男子束长辫,民国伊始,剪辫留短发或剃光头。成年人戴瓜皮帽,顶上有帽蒂,蒂有红、黑、白之分,戴红蒂帽者要有功名,无功名戴黑蒂帽,守孝者戴白蒂帽;礼帽,为一般较有声望的人士所戴。老头帽(俗称一把捋)御寒较佳,农村多戴此帽。风帽,后沿长宽披于肩下,两侧有带系紧作压风防寒之用。小儿风帽沿配银链长命锁,额前钉银罗汉及“长命富贵”四字银牌。三块瓦帽,有棉、毛两种,冬日御寒。夏日戴麦秸遮阳帽,有大小两种,女帽主要有蚌壳式的两片帽,无顶,系于额头,顺鬓角至后脑勺打结,额前有珠饰。农村妇女劳动时,习惯将蓝布毛巾系于头顶。“五四”运动后,女子开始剪辫留短发,穿旗袍,中年男子留分头、平头。建国后,容饰变化较大,戴棉帽、绒暖帽、太阳帽、开司米帽、纱巾等。80年代后,农村青年女子留短发、运动头,烫发较为普遍,城镇女青年发型多样,搽粉、抹口红、画眉,化妆品也逐渐高档化。青年男子蓄长发、留大包头、大鬓角,蓄胡须也有所见。
饮食县境人民以米、面为主食。一日三餐,中餐大米干饭,早晚餐稀饭馒头。旧时,家境贫困者平时多食高粱、玉米、山芋、豆类等杂粮,生活较富裕者,除米食外,早晚餐用红、白(高粱粉、小麦粉)两种面粉蒸成花卷。农村收割季节,有“吃下茶”的习惯,通常是油饼和以“山里红”茶解渴。建国后,常以粗细粮搭配为主食。70年代后,主食以标准粉、富强粉、标准米、粳米为主,粗粮极为少见。食油为菜籽油、豆油、芝麻油、花生油。民间菜因经济收入不同而异。农村,早晚餐以家制菜为主,中餐有熟菜。家制菜有传统的霉干菜、萝卜干、酱豆子、晒酱、腌辣椒、腌咸菜、蒜头等。熟菜有烧豆腐、炒黄豆芽、炒萝卜丝,间有肉鱼等荤菜。建国后,民间菜中,各种荤菜逐渐增加。城镇内,一般家庭平时中餐是两菜(一荤一素)一汤,汤大都为鸡蛋汤、排骨汤、豆芽汤之类。每逢周末或星期天,还另加荤素菜肴。80年代在饮食上讲究卫生、注重营养。
宴席婚丧嫁娶,宴请宾客,宴席十分讲究。喜事多用八八席(即八碗八盘)、十全席(即十盘十碗)。丧事多用四六席(四盘六碗)、一般家宴用四大碗或四大盘,上菜皆用双数。餐具用筷、碗、盘、汤匙,菜肴分为冷盘、烧菜、烩菜、炖菜、火锅等。炸圆子、鱿鱼、酿豆腐为著名菜肴。凤阳以淮扬菜为主,兼有卤菜,色、香、味、形比较讲究,味偏咸辣,甜味菜肴也占一定比重。70年代以后,有些菜肴讲究“形”,不同造型,维妙维肖。筵席主席次席之分比较严格,入席以辈份、年龄和社会地位依次而坐。主桌摆放堂屋中央,桌缝与家堂(条几)平行。面向屋门者为上座,左侧为上首,右侧为下首。背向门者为下座,负责斟酒端菜。每桌一般8人,添人称“挂拐”。农村嫁娶,送亲的独坐首席,空下次座。互央吃菜称“过宴”,央人喝酒称“抿一口”,倒酒叫“泻酒”,劝酒有搳拳、打杠子、猜火柴棒等形式,按序轮一周,称“打通关”,八分杯,以三、六为数,行酒结束,最后上汤吃饭,喜筵首席赏厨师喜钱。酒类以粮食酿制的白酒为主。80年代名酒、啤酒、色酒逐渐上席。县内酒风较盛,央酒有法,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民居民居喜坐北向南,主房一般为三开间,一明两暗,明为客厅,暗为卧室。侧建偏房,用作厨房、仓库。富裕人家盖二进或数进院落,中间过道,兼作磨坊。主房开间多为进深1.2丈,门宽0.33丈。农村民房较为简易,石料墙脚,土墙草顶,前开小窗。集镇居民和地主家住砖草结构檐口走几路瓦顶的“海青头”。城内多砖石墙壁,瓦顶或草顶,连脊房屋,屋山超屋面0.2丈左右,俗称“风火山”。屋架多用五架桁,富家多用七桁、九桁或重梁,少数富家建有两层楼房,楼板皆为木质。建造新房屋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地,再选吉日动工,墙砌成后架屋梁。架中梁较为隆重,用尺许红布成长方形,缝红筷子一双,铜钱数枚,钉于中梁中间,两面贴“吉星高照”或“福寿安康”四个大字,将中梁放到正位,东家放鞭炮,撒馒头、小糖,人们欢抢,俗称“撒馒头”或“撒喜糖”。房屋落成,择日搬入新居,亲友祝贺,主人备筵席款待,俗称“燎锅底”。建国初期,农村建房习俗依旧。70年代后,农村多盖砖木结构火檐瓦房,开间3.3米,进深6米以上,前后大窗,水泥地面,并逐渐建平顶房、楼房,涂料粉墙,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摆设旧时城乡贫民室内陈设都较简陋,一般只有桌、椅、箱、床等实用家具,质地粗糙,结构简单。少数豪绅财主厅堂摆设有香案、茶几、坐椅、方桌等。墙壁布置字画、自鸣钟等。居室摆设衣柜箱笼,油漆雕花架床。建国初,城乡居民家具普遍不多。70年代后期,室内陈设逐渐讲究,式样新颖,有五斗橱、床头柜、大立柜、写字台、沙发、壁橱、组合柜、梳妆台、组合沙发、高低床、钢丝床、席梦思等。80年代中期,室内陈设向现代化发展,高档电器如收录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普遍进入城乡家庭。
行具清末和民国期间,县内路面都为土路,交通工具为独轮车。一般车型有两种,一曰“红车”,一曰“土轱车”。红车多载粮载货,此种车能载重250—300公斤,也用来送媳妇走娘家。旧时,府城内大街都留有独轮车的轧痕。“土轱车”车面平稳,备有芦席和枕头,乘客下座可睡,车夫推动,滚滚向前,有时也载货。双人扛是贫苦市民备制的布帘小轿,二人抬扛,运送行李和客商,赚钱来养家糊口。民国时期有马车和少数汽车拉货运客,同时也有黄包车,又称“东洋车”,较大集镇都有此业者,并出现此类车行,拥有数辆车子,供车夫租用,从中渔利。建国初,尚有从事此业者,后渐为机动三轮车替代。至1985年,公共汽车、货车做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各乡镇均有公共汽车站。全县有两家较大的客运公司,除此,尚有私人客车和小三轮车、中型面包车、小轿车运送旅客,十分方便。自行车为农村交通带货的必备工具,家家有自行车,上街卖农副产品买回日用品,十分方便。80年代摩托车也逐渐增多。
炊饮工具建国前,农民生活燃料以柴草秸杆为主,用土坯支高灶锅,以石灰或水泥涂饰,旁侧留有灶君位置。城镇居民生活燃料以煤为主,间有柴草。炊具、餐具有铁锅、砂锅、菜刀、锅铲、瓢、勺、陶盆、瓷盆、碗、筷、铁井罐等。70年代后,府城内家庭逐步使用煤气灶、高压锅、电饭锅、电炉、电炒锅、火锅,城郊农民也有少数使用高档炊事用具。同时铝制饮餐具较为普遍。饮具有茶壶(陶瓷)、瓷杯、玻璃杯、保温杯、磁化杯、热水瓶、气压水瓶等。
雨具建国前,农民防雨披蓑衣、戴斗笠、顶背蓬,穿板底(木屐)或草窝子、桐油钉鞋。建国后,打油布伞或纸雨伞、穿胶鞋逐渐增多。70年代,普遍使用塑料雨衣、布胶雨衣、打钢骨布伞、呢纶折叠伞,穿胶鞋。
计时器具建国前,少数地主、富商、政教人员使用怀表(挂表)、自鸣钟,使用手表极少。建国后,机关、学校、单位办公室有马蹄钟、座钟、挂钟。70年代,大部分工作人员、学生都戴机械手表或电子表。80年代,各类钟表更为普遍,婚嫁时手表也为必需礼品,机关、学校、单位办公室挂有电钟、石英钟等。
待客旧时,成年男子相见,抱拳拱手问好,晚辈见亲近长辈,行鞠躬或叩头礼,平辈相见,行脱帽鞠躬礼,问好。建国后,熟人亲友见面,相互招呼,握手致意,间忽有相互拥抱者,亲热更进一层。遇长辈点头、热情招呼并加问候。亲友至家,正屋央坐,沏茶、递烟。如留饭,打酒买菜,加以款待。一般为四个菜,稍丰盛者有“四盘四碗”、“十大碗”等双数碗头,冷、热、炒、汤等相搭配。首席上座,让与主客与主人坐。席间,主人将鸡头夹给主客或长辈。席间上鱼,鱼头向主客或长者,也敬与主客吃,表示尊敬。劝酒十分真诚,不到量不罢休。客人告辞,主人全家相送,将客人送到门口、村头或大路口,握手道别。
娱乐民间娱乐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少年儿童打弹弓、踢毽子、跳绳、跳皮筋、捉迷藏、跳高、放风筝、荡秋千、讲故事、看画书、拍皮球;青年人喜爱跳舞、唱歌、打篮球、打乒乓球、捣桌球、打扑克、下棋、摔跤、演奏乐器、听流行歌曲、看电影、看录像、旅游等;中年人喜下相棋、打牌、看电视、看书报,农民爱扎对方(泥棋)等;老年人及退休离休人员爱听大鼓书、看戏、打麻将、下棋、栽花、养鸡、垂钓、逗引孩子玩耍等。
四、商业风俗
陆陈行俗称“粮行”,洽谈交易时,先备样,后议定价格。价格议定后过斗,称过斗人为“斗把子”,过斗时以唱斗记数,如“一斗了”、“二斗罗”逐数加唱,一直唱到成交数满为止。较大的粮行都雇用“内伙(定把子)”,小行则临时配用“外伙”。“内伙”为长期雇用。过斗后帐房算出数目款项,然后结帐。建国前府城四门内外共有30个行,其中南门15个行,北门3个行,东门5个行,西门7个行。乡间主要集镇都有类似的粮行生意。粮行都习惯用吉祥的词语起字号,如“振兴”、“永兴、“公顺”等等。
蹄脚行建国前称为“牲畜市场”,以买卖牲畜为主。主持买卖的中间人为“行老板”。建国后改称为“交易员”。建国前每百元收行金5元,建国后为3元。买卖双方议价时习用行业语,俗称“坎子”,大致为,1—丁、2—段、3—言、4—西、5—拐、6—捞、7—柴、8—鳖、9—弯、10—海。
饮食业建国前称“勤行”,称饭店当家人为老板,厨师为“掌红锅”的,伙计为“跑堂的”,醋称“忌讳”,盐大了说是“海子重了”,盐水虾称为“元宝鱼”,小干虾作汤称为“开洋”汤,一日生意结束时封炉灶叫“打烊”。
五、生产风俗
敬土地清末明初,民间崇拜土地老爷,各方都建有土地庙,夕时祀奉。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去烧香磕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旱不雨,求神赐雨,抬城隍游街,巧遇天下雨,便到庙中还愿。建国后,此种迷信作法基本绝迹。
试牛在元宵节后选定吉日,县官及同僚到府城西门“清明路”,由县官扶犁犁一趟地,放挂炮,表明自此可以动土生产,叫做“试牛”。农家也有这个习惯,在自家场上犁一犁。民国后,此风逐渐消失。
代牛腿、换工建国前,有耕畜的人家给无耕畜的人家耕地,只供草料,不取代价,属人情代耕地,也有付给耕畜的主人部分款项,合伙用牛,名叫“代牛腿”。你给我插秧,我给你锄地,不予招待,名叫“工换工”。左邻右舍自动来帮忙,短时即可干完这桩活,只管吃顿饭(有酒有菜),名叫“送工”。
糊秧门在插秧季节,先插完的人家帮助田多劳力少的人家,大家比着干,你追我赶,最后总有一人落后,叫送进“秧门”。其余的人都抓稀泥糊他头脸,藉此取乐,表明秧事已了,俗称“糊秧门”。建国后,此习俗仍存在。
吃下茶一般于农事繁忙时,劳动强度大,中途烙糖饼或油馍,到田间吃,配以茶水,吃罢继续干活,俗称“吃下茶”。此俗仍保留。
六、道德风俗
尊老爱幼清末至民国期间,忠君敬师爱幼为社会公德。城乡居民普遍设立“天地君亲师”中堂,凡尊辈或同辈中年长者,受下辈或同辈中年轻者的尊重,称呼时,冠以“老”字,如“老伯”、“老爹”、“老大娘”、“老兄”、“老大姐”等,行让先,坐让席。建国后,提倡社会新风,车站码头、剧场等公共场所,张贴标语,提倡尊老风气,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得到发扬光大。城乡设立“敬老院”,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依无靠的人实行“五保”。共青团、妇联、驻军经常组织人员为老人义务做好事。每年“六一”儿童节,县委、县政府为儿童举行庆祝活动,并送食品、图书、玩具等。
拾金不昧自50年代始,社会上普遍形成了“拾金不昧”的良好风气。拾到钱物,都能交公或物归原主,在中、小学生中更是如此。每年县里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对拾金不昧者进行表扬和奖励。
学雷锋创三好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县人民热烈响应,男女老幼都以雷锋为榜样,做好事、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教育部门组织发动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人人争戴小红花”等活动,并利用星期日、节假日,走上街头,到电影院、剧场、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为旅客服务,为烈军属和五保老人挑水、买粮、买煤等。为病人和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已成风气。
“五讲四美、三热爱”与“精神文明”1981年,全县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1982年,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向经常化、制度化。1983年,县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经常开展检查评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到1985年,全县有文明街道90条、文明村镇151个、文明单位105个、文明家庭650户。
七、恶习陋习
吸毒清末,已有人吸食鸦片,俗称“吸大烟”。当时吸食者皆为地主豪绅、地痞流氓。民国年间,又有“海洛因”流入,俗称“老海”或“白面”,吸食者被人称“大烟鬼”或“老海鬼”。府城和较大的集市都设有烟馆,毒品公开出售或供吸毒者在烟馆吸食。当时政府明令禁止吸毒,但禁而不止。吸食者骨瘦如柴,倾家荡产,有的成为盗贼。抗日战争时期,凤阳山民主政权地区,对吸毒、贩毒者施以重刑,吸食、贩毒者基本绝迹。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成立禁毒委员会,严加禁止,种、售毒品者绝迹。
赌博建国前,赌博成风。赌具有四子宝、麻将、牌九、红牌、骰子等。城乡集市专设赌场,聚赌抽头,从中取利。有好逸恶劳者常年出入赌场,被人鄙称为“赌鬼”。有的“赌鬼”家产殆尽后,成了盗贼。乡村农闲季节,聚赌者也较为普遍。建国后,政府严禁赌博,取缔赌场,禁制赌具,赌风禁止。“十年动乱”期间,社会秩序混乱,赌风抬头。1980年后,有些赌具作为娱乐工具,供人们娱乐之用,但有的人仍做赌博工具,因此赌博至今不绝。
缠足民国以前,社会上崇尚女子以小脚为美,大脚为人嗤笑。女孩在五、六岁时即开始用白布(裹脚布)将脚层层缠裹,强使脚不能正常生长而变小,造成脚趾骨折或脚尖畸形,女子为此苦不堪言。辛亥革命以后,提倡妇女放足,缠足风俗逐渐灭绝。
纳妾建国前,贫苦人家因生活所迫,忍痛将女儿卖给富人家做丫头(婢女),俟成人稍有姿色者,即被强迫做“小”(妾)。也有因嫡妻无子嗣,纳二房生子传宗接代。婢、妾社会地位低下,受尽折磨,出现不少被迫悬梁、服毒、投河自尽的悲剧。“五四”运动后,蓄婢、纳妾之风受到冲击,但未根绝。建国后,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婢、妾皆自主嫁人。
迷信建国前,人们多笃信“生辰八字”,认为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以算命、求神、相面、测字预卜吉凶。烧香拜佛、许愿还愿的风气遍及城乡。庙宇颇多,并各有会期,逢会为吉期。农时久旱无雨,农夫虔诚求雨,另有身患疾病者,请巫婆、神汉作法驱邪,贻误病情,上当受骗。建国后,科学知识逐渐普及,烧香拜佛者渐少,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合八字等活动被取缔。80年代后,有些封建迷信活动又有所抬头。
禁忌建国前,禁忌较多,流行的有:
1、已成年男女,任何一方父母去世,在百日内可完婚,否则须隔三年。喜期择日,不能用双方父母的生日,如避不开,用婆母生日较多,媳妇进门,婆婆必躲过一月后方可回家,避免相克。
2、已婚女子不能在娘家过元宵节,俗有“看了娘家灯,婆家穷断根”之说。新婚三天回门,到娘家不吃饭,当天回家不得在日落后,说日落天黑进家婆婆会瞎眼。
3、产后末满月忌入他人住宅。
4、男女婚配忌属相相克,境内有“鸡配猴,不到头”、“一张床上两条龙,不主绝户就主穷。”、“两狗相逐”、“龙虎相斗”等诸多谬误邪说。
5、忌听乌鸦叫或左眼皮跳,认为乌鸦叫、左眼皮跳,有祸事或破财,听叫时随口“呸呸”吐几口唾沫,说能破解掉。
6、身死异地或户外,在户外搭灵棚办丧事,尸体及棺材忌进家门。
7、放风筝断线,忌落到自家房屋上。
8、人死后,亲人守护遗体旁,忌眼泪掉在尸身上,同时忌小牲畜接近。
9、忌别人家猪跑进家院。
建国后,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许多陈规陋习已被废除。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