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龙兴寺又名大龙兴寺,位于府城北第一山南麓,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1981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建寺原由
龙兴寺的前身系明太祖朱元璋早期出家的於皇寺,原址在寺西南7.5公里二十郢村南。元至正十二年,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兵所毁。据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文云:“三十二年,朕常思之。”“因此立刹之意,留心岁久,数欲为之,恐伤民资”。“洪武初,欲以(凤凰)山前为京师,定鼎是方,令天下名材至斯。后罢建宫室,名材为积木,”乃于洪武十六年,召询旧僧至京师(南京),议论建寺事宜,因“旧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移至今址重建。当年四月初一兴工,九月甲子(10月20日),告成。赐名“大龙兴寺”。
二、寺院规模及变迁
寺初建时,殿宇楼阁,规制宏丽。《洪武实录》:龙兴寺“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计工二万五千,赏工匠士卒钞二十五万三百有奇。”并御制《龙兴寺碑》文,御书“第一山”三字,设僧录官,降龙兴寺印。正统五年,寺毁于火。天顺三年,住持左觉义肇常奏准撤皇城内中书省等衙房五百余间,依式重建。正德五年(1510年),复毁于火。万历初,重建大殿。三十七年,本府同知马协倡议修治,寺乃焕然一新。崇祯年间,寺连遭兵火,东西方丈仅存其二,藏经散佚。康熙十二年(1673年)、五十四年重修,并请金陵宝华寺律僧携雯住持,丛林规模,由此一振。乾隆间再次修葺,同时置香火田地,立有碑石。道光时重修。咸丰三年复遭兵焚,尚余山门一层,碑亭一座,铜佛二尊,孤露于外。八年寺又被清兵拆毁,事后,寺僧盖茅屋数椽,供奉香火。同治八年(1869年)修观音堂三楹、客堂三楹、佛堂三楹。光绪二年又修三宝殿三楹,以安铜佛。五年添修三宝殿卷廊,暨殿之东西房各一楹,明太祖殿三楹,北向禅堂三楹。八年冬于寺后山腰盖正厅三间,船厅二间,钟亭一座。时规模虽非昔比,倒亦蔚然壮观。至民国31年募捐加葺大雄宝殿,扩建山门,复建应街神道坊。并勒石以记其事,今碑嵌于大殿壁间。1959年省拨款进行全面整修,基本恢复清末的规模。进入“龙兴古刹”门坊,行400米便是山门,内塑四大天王神像,院中迎门矗立着《龙兴寺碑》,碑后为六角亭,亭左厢房贮藏图书;亭右房内陈列字画。亭后东西对放四口铜镬。再北,大雄宝殿前方两侧,各有一株古槐,枝桠纵横,绿荫蔽日。殿之西首,三间僧房内,挂有朱元璋画像;东首毗卢殿内,铸有众真千佛之像。再东原明太祖殿及禅堂已改建。大殿后山腰有正、侧两厅,陈列革命文物和金刚字塔,壁间嵌明清题诗碑刻数石。然后拾级而上,便是钟亭,中悬明时所铸铜钟。山巅竖有“第一山”碑。惜寺在1966年遭受破坏,“第一山”碑、龙兴寺碑片石无存;泥铜佛像粉身碎骨;朱元璋画像、铸像及众多题刻散失一空;山门、大殿等被占用单位改建,面貌全非。现存新旧房舍60间,“龙兴古刹”牌楼一座及明铸铜镬、铜钟、铜鼓、明清碑刻等部分文物。1981年,由县文物管理所管理,同时购回院内新建的28间房舍,暂作为明中都遗址博物馆辅助陈列场所。三、现存文物
1、古建筑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原位于山门前,现旧址柱础石仍在原位未动。光绪三年捐修三宝殿三楹,五年添修卷廊及殿之东西房各一楹。民国31年重建。1959年重修,基本保持旧观。殿正中为释迦牟尼铜像,高丈六,像前设有供奉香火长案,像后泥塑山架,山洞重叠玲珑,上有泥塑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顶端塑一大鹏鸟。山架后塑有观音立像。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暗间。月亮圆门,暗间东西山墙有一米高的神台,台上并列罗汉泥像九尊,东间为降龙,西间为伏虎,合称十八罗汉,北墙各有佛一尊,东为文殊,骑象,西为普贤,骑狮。“文化大革命”初期,殿内文物皆毁,仅存空殿。1968年,寺为县民政局占用,大殿改为五一综合厂铸造车间;1975年,寺又为县农机培训班占用,大殿改作教室。1981年12月,被县文物管理所收回,作为文物陈列场所。
今大雄宝殿东西长25米,南北进深12米,高约9米。屋面平瓦和卷廊外侧墙体,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建,门额上嵌有济颠乩书“龙兴寺”三字,系从山门移置于此。大殿内部屋架建筑为民国时重建。其结构为七架、前轩、后双步。轩下月亮有纹饰,为牡丹图案。上置两只平板斗,以承托桁条与螺窝椽。前檐柱立于鼓蹬式柱础石上,柱上有挂落,其纹饰为花草与动物,且有卷草式撑拱。东西暗间山面屋架,转角有45度的磨角梁,上置交金墩,墩有顺梁和爬梁,以承托屋面椽。前檐东西两端壁间,嵌有民国31年修寺碑铭及捐款题名碑。
龙兴古刹牌楼龙兴古刹牌楼又称牌坊,位于汽车站北,民国31年建。牌楼通高6.8米,长7.8米,厚0.88米,均用长21厘米、宽10厘米、厚4.5厘米的青砖砌筑。为三楼庑殿顶,砖出檐,五斗拱,上覆盖小瓦,砖博脊,饰以几何图案。门为砖筑圆形拱券,高3.4米,宽3.09米,厚0.88米。门上方镶嵌白玉石匾额,阴刻行楷“龙兴古刹”四个大字。建国后,于1959年重修。1981年6月,又粉刷一新。
六角亭六角亭因在寺院正中,又称中亭,为民国年间建筑。亭原塑有弥勒佛坐像和韦驮立像。“文化大革命”初期,像毁亭存,至今保持完好。亭高约6.5米,平面为六角形,每边宽3.3米。檐下两层椽,转角为老嫩戗作法。屋面施以灰筒瓦,砖砌垂脊上有水浪纹和横“8”字纹。上端以陶制葫芦收顶,内部构架为近人改建,壁间嵌有清代碑刻四块。
大井龙兴寺大井,今分布在寺院之外。寺内两井,一为“文化大革命”中所修;一为自来水厂所修。原井尚存3口,皆为明代大城砖券砌,沿口内径均为2.2米。一口在寺西南约百米农师院食堂东,已废弃。一口在寺西140米农师院食堂西北部,已装置水泵,抽水供全院使用。一口在寺东南农机校后部,也备有水泵,抽水以供全校使用。据查,寺院到“龙兴古刹”牌楼以西900米,南北400米的农师院内,原寺僧房舍旧址上,有水井数口,南北相对排列。建国后,自50年代起,因该院基建或平整实验场地,先后回填,已无遗迹。
2、古碑刻
龙兴寺碑龙兴寺碑立于原大殿后,碑文为明太祖御制,碑阴有御制《敕僧文》,洪武十六年九月立。乾隆《凤阳县志》载:“今殿后碑亭内竖太祖《龙兴寺碑》,万历三十九年马协建”,时碑已毁,至是重建。咸丰三年,寺遭兵毁,碑亭尚在。同治《凤阳县续志》云:“今寺毁、碑存。惟经兵燹,龟(座)拆,而阴阳碑文书法端劲,可拓临摹。”光绪间,碑树立原处,碑座以砖砌圆台代替。而大殿则移建于碑后。“文化大革命”初期,台拆碑除,惟底座石板基础尚存。该碑形制规模未详。据民国23年《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拓本高一丈,广五尺二寸,二十行,行四十八字,字径二寸,正书。”碑文末署:“中书舍人□廷铉谨书。”碑文记述寺的历史和修建经过,朱元璋本人经历和他对“求佛积佛”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惜原碑不在,拓本无存。
第一山碑为明太祖朱元璋御书,原立于山门内御书亭。《凤阳新书》:“御书亭,在龙兴寺内,洪武十六年建,内有圣主御书‘第一山’三大字,勒石树立,制极高邃,为中都之壮观也”。官员周启陪蜀王祭皇陵,曾作《中都龙兴寺御书第一山》诗。明末,亭、碑皆毁。清康熙时,在山顶重新树碑建亭,至清末亭复毁,惟穹碑矗峙碧峰间。建国后,此碑保持完好。碑高3米多,字大如斗,正楷,系仿朱元璋书,笔力奇横。“文化大革命”初期,该碑被砸,碑亭遗址尚存1对石础。
重修大龙兴寺碑据《安徽金石古物考稿》:碑“在凤阳县本寺。拓本六石,每石高八寸五分,广三尺三寸,行字不等,字径六分,均行书”。碑为福唐(今福建福清)首辅叶向高撰文,邑人盛世鸣书。至建国后,碑嵌于寺后亭内壁间。后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散失,1982年4月仅收回一石,为碑文之首,题曰:“重修大龙兴寺碑”。碑高35厘米,宽110厘米,厚14厘米。
重修龙兴寺诗碑诗碑原嵌于龙兴寺碑亭壁间,“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毁,诗碑弃置院中,1983年9月立于寺院东墙内侧陈列。碑高123厘米,宽34厘米,厚17厘米,青石质。碑刻为《重修龙兴寺》七律诗一首,落款为:“万历辛亥三十九年(1611年)午日,朱之蕃题”;下端篆刻“之蕃”、“朱氏元介”印记2枚。朱之蕃白下(今南京)人,时官至礼部侍郎。
3、铜器
建国后,龙兴寺内原有明代铸铜佛、铜钟、铜鼓、铜镬等。其中最大的为释迦牟尼坐像,高约3.4米,由头、胸腹、下身三截组成,表层镀金,造型优美,毁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现寺内尚存铜钟1件、铜鼓1件、铜镬4件,皆完整无损。
铜钟原悬挂于寺后山腰的钟亭内,。钟高2.05米,下沿直径1.3米,厚9厘米,重约4吨。钟纽为“蒲牢”,钟身铸有铭文。“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毁。此后,钟被移上鼓楼,作报警之用,1982年4月,运回寺内陈列保管。
铜鼓身长1.15米,口径1米,厚3.5厘米。《凤阳县续志》:“寺僧蓄水灌花,谓之铜鼓。叩之有声铿然,无款识,究莫能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其当作废品售给府城废品收购站,因该站用作消防缸而幸免厄难。1975年运至县文化馆保管,1982年4月县文物管理所运回龙兴寺陈列至今。
铜镬分二式,一式3口,尖底状,为双层台。皆高1.5米,口外径1.64米,厚5厘米。上下层外侧各有8个出脚。一式1口,尖底状,为单层台,高0.9米,口外径1.59米,厚4厘米。其用途不明,传为炊具,有“做饭僧人登锅台”之说。《凤阳县续志》载:“紫(青)铜镬四大者,容水五十余担。咸丰初,军饷支绌,大府拟用铸钱,炽炭千斤,不能熔化而罢。”据传,抗日战争时期侵占凤阳日军欲运走,引起凤阳人民抗议;继而欲就地熔化,仍徒劳。“文化大革命”中,多次夯砸,药炸不动,始得幸存。1982年4月,仍置放于寺中陈列。
附一:凤阳明中都遗址示意图

附二:大明皇陵之碑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徬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猨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眄兮家邦。已而既归,乃复业于於皇。
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颍,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及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趋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少顷获释,身体安康。
从愚朝暮,日月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韁,出游南土,气舒而光。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渡清流,戍守滁阳。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姐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
暂戍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孰,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为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亲征荆、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铓。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既定,市巷笙簧。玄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
依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欲厚陵以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臧。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附三:龙兴寺碑
寺昔於皇,去此新建十有五里,奠方坤位,乃於皇旧寺也。
寺始创之由,因累经兵废,其焚修者不一,况前无刊石之可稽,故失始创之由。但知昔宋时先为金所废,后亦为元所废。诸僧因兵而云水,不知何之者,其数无纪。唯一僧名宣者,亦被伤,入钟离旧城东岳庙焚修。后金亡宋终,元定天下,其宣者出城,于瓦砾中建茅宇而度弟子,以成其寺,应供是方。宣在宋末元初,住开山住持。师待相继,传至住持僧德祝。于元至正十二年,群雄并起,寺为乱兵焚。瓦砾荆棘,三十二年,朕常思之。
昔幼时,师高彬者,托身于寺四年。初栖之时,其年蝗早,寺罢僧饭,师长弗济。彼时朕年十有七岁,方为行童五十日,于教茫然。因师弗济,且父、母、长兄不足踰二旬,尽皆崩逝,家道零落,归无所恃,出无所怙,虽如是,亦飘然西游庐、六、光、汝、颍,三年后归。归方四年,天下乱,从雄倡义旅,南入滁阳,次入和阳。已而东渡大江,角立诸雄。又十四年,息群雄,即帝位,统寰宇。又十六年,天下太康,召询旧僧,在俗愿复为僧者,许之。唯昔住持德祝座下弟子善祀,去须发,应召而至京师。朕与之议,旧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于是择地是方。寺成,大臣入奏,更寺龙兴,以善杞为开山住持。
是时,诸僧经兵日久,失传授,怠记闻,况平昔供应之仪,相传(讹异体字)谬,特召仪真地藏寺阇黎文彬者讲其所以。文彬深通显,密之教,特敕翰林与是僧将平日繁紊之辞尽行删去,定真析伪,以成科仪。越两月而成编。时僧甚少,江东诸幼僧闻文彬奉敕官龙兴寺,愿为座下弟子者四十有奇。于洪武十六年秋八月,善杞授显密法师,文彬授善世法师,会集诸方愿从焚修者,大阐瑜珈显密之教。
是寺之建,非为求佛积福而建,止因幼托身于寺四年。寺因兵废,其应供是方者无有,失孝子顺孙慎追远之道。因此立刹之意,留心岁久,数欲为之,恐伤民资。若将民资建寺求佛,福从何来?盖民资劳于筋骨,力为之而养父母,畜妻子,凯帝王不劳筋骨以施而求于佛仙者乎!若以是而云,无乃佛仙不可求乎?不然,佛之善,仙之化,世无上者,安有不可求之者乎?所以民供朝廷者,为求安也;朝廷所以积仓廪者,为报功赏善,以安天下也。故不敢不谨出纳,以应上帝,岂宜恣意而糜费焉。因非帝王已劳而成资,资乃民力也,故不敢轻用。由是不遂建刹之意。洪武初,欲以山前为京师,定鼎是方,令天下名材至斯。后罢建宫室,名材为积木,因而建焉。
今也寺成,佛地已完。自建之后,凡焚修者,愿祝福于被役军民,令其已往,见存者获无量福于身家。是辞,每遇晨昏节令,讽径回向,必依是谕而祝,永世无穷,而增妥焉。故敕记之。
上一篇:第二节 明皇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