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歌民谣
县内流行民歌多以小调、秧歌、号子为主,其中《说凤阳》流传最广。1958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搜集和编选民歌”的通知后,全县掀起一个搜集和创作新民歌的高潮,全年写出民歌200万首,县文教局曾编印《凤阳民歌》3辑。1959年又写出民歌300万首,县建国十周年献礼办公室编印了《凤阳民歌选集》等。60年代后,民歌小调唱者较少。70年代起,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多次搜集整理大量民歌。1979年12月,县文化馆油印了《凤阳民歌》第一辑,共收录“凤阳花鼓”、山歌、号子等35首。1982年,整理加工的6首民歌被中国民歌出版社录制唱片销往国外。1984年,县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凤阳新歌选》。
民歌民谣因不同的时期、地点、对象,其歌词也不断变化,现择录如下:
插秧歌
锣鼓打的响呛呛,
我帮东家栽黄秧,
黄秧栽到秧田里,
(锣鼓过门)
一粒子下地万粒归仓哎。
(注:此歌系旧时农民为东家栽秧时所唱)
放牛歌
小兰花,一十七,
行郎不行放牛的,
放牛的好似浮萍草,
(锣鼓过门)
一浪东,一浪西,
不知道秋后到哪里(哎)。
(注:此歌为牧童在旧时放牛时所唱)。
盼情郎
描金花鼓两头圆,挣得铜钱也可怜。五间瓦屋三间草,愿与情人守到老。青草枯时郎不归,枯草青时妾心悲。唱花鼓,当哭泣;妾貌不如郎在日。
凤阳鞋子踏青落,低首人前唱艳歌。妾唱艳歌郎起舞,百药哪有相思苦。郎住前溪妾隔河,少不风流奈老何。唱花鼓,走他乡,天涯踏遍访情郎。
白云千里过长江,花鼓三通出凤阳。凤阳自出朱皇帝,山川枯槁无灵气。妾生爱好只自怜,别抱琵琶不值钱。唱花鼓,渡黄河,泪花却比浪花多。
手提花鼓闯长街,弯腰拾得凤头钗。双凤蹁跹钗落股,妾随阿娘唱花鼓。唱花鼓,过沙场,白骨如山不见郎。
阿姑娇小颜如玉,低眉如(好)唱《懊依曲》。短衣健儿驻马听,跨(胯)下宝刀血犹腥。唱花鼓,听不得,晚来战场一片月,只恐照见妾颜色。
欲啼不啼干吃吃,残杯冷炙沿门乞。东邻小姊新嫁娘,窄衣小鞋时世装。可怜侬是(似)寄生草,容颜哪及邻家(姊)好。唱花鼓,得郎还,回眸一笑百媚生。
凤阳歌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国民党来统治,凤阳人民遭灾殃。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人民翻身得解放。
责任田
责任田,实在好,干部社员都想搞,人人争先进,个个干得欢,不用公鸡来打鸣,不用队长来吹哨,饭碗丢下就往田里跑。
责任田,救命田,多产粮食多产棉,国家多收征购粮,集体多得提留钱,社员有吃又有穿,千万不能再乱变。
大包干歌
大包干,大包干,即省事,又简单,干部满意,社员喜欢。
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干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
唱过去,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唱现在,住瓦房,吃细粮,电视沙发西式床,还有余钱存银行。
唱过去,一愁吃,二愁穿,三愁欠款还不完,四愁儿子光棍汉;唱现在,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二、民间器乐
1、吹奏器乐
县内流传的吹奏乐器主要有唢呐、笙、管、笛等,演出形式多为班社集体演奏。平时除用于民间婚丧仪仗及吹打合奏外,每逢节日、庙会、喜庆活动,还常结社搭台演奏。有的借此机会摆“擂台”,与本地或外地班社比试曲调和演奏技艺,使这一民间文艺形式更加为群众所喜爱。
建国前,由于战乱频繁,民间班社大多解散,许多吹奏艺人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建国初,艺人的地位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吹奏器乐团体重新活跃在全县城乡,许多有造诣的民间艺人,还被政府请进艺术院校以及文艺表演团体演奏、传艺。1952年至1953年长淮卫(今属蚌埠市郊区)有名的唢呐艺人刘凤鸣(艺名东山)、刘凤桐(艺名西山)兄弟二人,一个被聘为省艺校教师,一个被请到中央乐团当演员兼老师,不少地方还为他们吹奏的名曲录音和灌唱片。1958年以后,民间吹奏团体相继衰落,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基本无存,不少老曲牌失传。
70年代初吹奏器乐复苏,民间老艺人安广珍、禅修等,纷纷带徒传艺。1972年,以唢呐与小乐队合奏的《喜庆丰收》参加省调演。1979年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吹奏器乐班子增多。到1985年底,全县已有民间器乐吹奏班40多个。其中人员齐整、演奏水平较高的有刘府区“谢成德吹奏班”、大庙区“汪家军吹奏班”、府城蔬菜队“尹德保吹奏班”等。特别是谢成德吹奏班在县西南“三区”知名度较高,并且经常到蚌埠、淮南、怀远等市、县演奏。
2、打击器乐
县内打击器乐以“凤阳锣鼓”为代表,其他还有“花鼓灯锣鼓”、“花鼓小锣”、“花鼓戏锣鼓”等,均与“凤阳锣鼓”大同小异。
凤阳锣鼓演奏班子可大可小,一般10余人,称“锣鼓班子”。主要乐器有:花鼓1个、大锣1至2面、大钹1至2副、小钹1副、云锣1至2面、镗锣10多面,另配1只五、六尺长形如锁呐的长管铜号(又称“尖子”,建国后失传)。打击种类有“大十番”、“小十番”、“小五番”、“十八番”等数套。一“番”锣鼓如同一种曲牌,每“套”锣鼓曲牌可以自由组合,变化多端,周而复始,交替演奏,混为一体。鼓手为乐队总指挥,他背花鼓于腰间,双手持一对鼓槌,敲一下跳一下,全身充满节奏感;时而踮脚,时而弯腰,前走后退,灵活多样,闪颤腾挪顺其自然。锣师腰系彩带,竹弓的一端别在后腰带上,另一端越过左肩伸向胸前,弓头饰有龙首,上面挂大锣。弓头在锣师手里,一步三闪,动一槌一点头,轻盈灵活。其他乐师们举杆过额,击打铿锵、清脆,宏亮的音响风趣活泼、紧凑利落。尤其当演奏进入高潮时,鼓手吸收唐“三仗鼓”的特点,将鼓槌轮番向空中抛去,极为壮观。
明代,凤阳锣鼓盛行于沿淮一带,此后几经兴衰。1980年后,再度兴起,每逢喜庆节日便进行锣鼓表演或比赛。至1985年,全县已有300多个锣鼓班,有的村乡还组成了“儿童锣鼓班”,使这一民间文艺形式重放光彩。
三、民间舞蹈
1、秧歌舞和腰鼓舞
早在宋代,农民在插秧时伴以锣鼓边歌边舞。后为凤阳花鼓灯和花鼓小锣替代,并为外地所吸收。民国38年解放军南下,新秧歌和腰鼓舞蹈传入县内,此后,在节日或集会联欢活动中,男女老少均爱以“扭秧歌”、“打腰鼓”抒发对新生活的热爱之情。1952年国庆节,全县组成19个秧歌队、7个腰鼓队,开展宣传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内部分学校、工厂企业重新组建腰鼓队,历年春节都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扭秧歌”、“打腰鼓”节目表演。
2、歌舞百戏
明代以后,城乡多在春节、元宵节灯会期间表演民间舞蹈,在农历二月初二土地会、三月二十独山会、五月五瘟神会,三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会,七月三十九华山会、十月初一城隍庙会、二月初十锥子山(今属蚌埠)会、三月清明前后踏青、四月初八升高寺会、七月十五盂兰会等也多举办灯会。主要节目有龙灯舞、狮灯舞、高跷舞、玩花车、闹旱船、蚌壳舞、钱杆子、打花棍、杈拉机、戏柳翠、扒缸舞、花鼓伞、扑蝶舞、独杆轿、跑驴舞、刘二姐赶会等,统称歌舞百戏,此为凤阳特有的民间传统舞蹈。
明代中叶,据《凤阳新书》载:元宵节前夕,凤阳、临淮2县均要准备银两,置办花灯,由“送灯人”专程送往各衙门。元宵节夜晚,无论官邸百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然后歌舞百戏上街表演,把元宵节灯会推向高潮。城隍庙灯会规模最盛,每当逢会之日,城乡百姓如期云集府城城隍庙观看。歌舞百戏前面,有数人头戴盔冠,身着彩服,足系铜铃,手执毛帚,步行探路,称之为“报探”。接着彩旗列队,锣鼓喧天,引出歌舞百戏,表演各异,目不暇接;繁弦急管,载歌载舞。有的角色绰约多姿,袅袅婷婷,有的角色獐头鼠目,光怪陆离。吹、打、弹、唱、蹦、跳、扭、舞,无所不有。最后是泥塑神主,由数人扛抬,并选有文武功名的青壮子弟,戴冠骑马,随神主之驾前导,谓之“护驾”。所过之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建国前夕,上述习俗多已消失。元宵灯会、彩灯会移于农历正月十五及三月二十和七月三十山会,但无往日之盛况。建国以后,每逢节庆之日,全县城乡都组织规模不等的民间歌舞表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春节、元宵节传统灯会。临淮关举办的元宵水上灯会影响最大。是夜,百条灯船,万盏荷花灯和五彩缤纷的大型焰火,把淮河打扮成“彩河”;同时,船上和岸上表演歌舞百戏,盛况空前。
龙灯舞龙身用竹篾编成长园形,直径30至40公分,每节长约1米,由9节、11节或13节组合,外以白布包裹。彩绘,有金、青、白、赤色龙之分。龙首有“灯眼”,通常装灯烛,考究者每节体内亦安灯,故称“龙灯”。表演者1人引绣球,1人掌龙首,持龙身者每节1人。龙首随引球转动,龙身随龙首上下左右翻转,为一种大型集体舞蹈。夜间燃烛表演,光彩照人,极为壮观;日间玩耍,内不点灯而更便于舞,巨龙腾跃,颇有催人向上的气势。
狮舞分为“太狮舞”、“少狮舞”两种。太狮舞由两人扮演,1人戴狮头道具,直立在前扮狮头;1人身披麻或布制狮皮,双手扶前者腰,躬身其后扮狮身。少狮舞由1人扮演,其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表演时,另有一“狮子郎”持绣球逗引狮子,狮舞动作繁多,有搔痒、舔毛、抖毛、打滚、抢球、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盘桥探海、走梅花桩、登高(爬到垒起的数层桌子上,表演各种动作)等等。尤其引人逗乐的是,大狮还能生下小狮,然后互相嬉戏玩耍。建国后,亦常见于舞台献艺。
高跷舞又称“踩高跷”。在木棍上安制脚踏,表演者脚站在脚踏上。脚踏一般高1米,最高达3米。扮演者化妆成古典戏剧里人物或活报剧中的人物,脚踩木跷,结队边走边演。表演内容丰富,有众多人表演各种队形的“大场”,有2至3人表演的“小场”,还有各种特技表演和歌舞小戏。
玩花车以50年代前独轮车为原型,制成彩车,车棚遍缀锦花,车框围以彩绸。表演者一般由5人组成:1老汉反穿皮袄推车,1老妇身着大襟褂引车,1“大姑娘”或“小媳妇”乘坐车中,另有2少女左右扶车,5人同步前3后2对扭,以步代车行动,边走边说唱、逗乐,饶有情趣。过去,女演员皆由男角反串,现已启用女角扮演。
旱船用竹篾和彩纸扎成轻舟,1人扮纤夫前面拉纤,1人扮船夫随后摇撸,另有1少女如乘客坐船心。演员口唱小曲,表演各种行船动作,形成协调一致的集体舞步,犹如在轻波微浪中行舟起伏,颇有生活情趣。过去船心美女由男角反串,现亦由女角扮装。
蚌壳舞俗称“歪歪精”,又称“河蚌舞”。用竹篾扎成能张能合的蚌壳,外裹白布上饰彩绘。少者1对,多者数对。舞时,1穿戏装的少女启开蚌壳,饰“蚌壳精”,伴以锣鼓,动两壳、作进进退退连环舞步,模仿河蚌行动。
钱杆子道具为长约1米左右的竹杆,上挖数孔,内穿铜钱,故名“钱杆子”。表演者多为成双成对身穿彩衣的男子,右手各执钱杆,轮番打击自身的肩、背、腰和四肢,或打击地面,或与他人对打。打击时,表演者边跳边唱,伴随钱杆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气氛热烈而欢腾。
打花棍以木棍为道具,上绘彩道,两端扎上彩绒,每人左右手各执一只,由多人成对表演。此种舞蹈与“钱杆子”均起源于燃灯乡,除在传统节日和灯会演出外,过去还作沿门乞讨卖艺之用。至今流传着“杈拉机、钱杆子,燃灯寺的饭碗子”说法。
戏柳翠演员为3人,分别扮相和尚、柳翠、土地老爷。和尚戴纸质大头,手执云拂,柳翠亦戴大头,土地老爷戴面具,手持拐杖、执云拂。表演时三人边舞边相互逗趣调笑。
扒缸又称“补缸”。一老汉上身穿深色戏衣,下着彩裤,肩挑扒缸担子,一老妇(多由男子扮装)穿彩色旦衣随后,2人对扭对唱,用唢呐、二胡、笛子、锣鼓伴奏。
花鼓伞男演员手持小伞,女演员一手执折扇,一手拿手帕,对舞对唱,以锣鼓伴奏。表演形式与花鼓灯中的“小花场”相似。
扑蝶舞彩扎蝴蝶,系于竹杆一端。一男演员头裹彩巾,上穿武生衣,下着灯笼裤,手挑竹杆,一女演员花旦装扮,手拿扇子扑蝶,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以唢呐、二胡、笛子或锣鼓等伴奏。
独杆轿主要演员为小丑扮县官,称“四老爷”,以坐独根竹杆被人抬起为坐“轿”,故又称四老爷坐独杆轿。抬轿者为4名衙役,轿前有众役鸣锣开道,手执“肃静”、“回避”木牌;“四老爷”坐轿上,颈系一尿壶,启轿后时而作饮酒状,时而作滑稽动作,纱帽翅上下翻飞,引人发笑。
跑驴以竹篾扎成驴头驴尾,外裹绸缎或裱糊纸张,染色绘成驴形。一般为双数成对演出。主要演员站立竹驴腰部,作骑驴姿式,另有马童陪演。表演时在锣鼓声中奔跑、跳跃、翻滚,动作敏捷,舞姿轻盈。
刘二姐赶会一般为3人扮演。一男演员头戴草帽,反穿皮袄,手捧鸟笼,小丑打扮;一年轻演员手执手帕,一中年女演员头扎一朵花,手拿长烟杆,3人赶会路上,边走边相互逗趣,作各种滑稽表演。起初女角由男演员反串,后多启用女演员扮装。
四、民间曲艺
1951年,全县有民间曲艺艺人7人,1953年发展到14人。他们经常演唱于城镇街头、广场和农村集市。有大鼓、评词、琴书、坠子、快板、相声、杈拉机等。1957年,民间曲艺艺人增至61人。主要活动地点有府城、临淮关两地书棚和农村集镇。“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各种群众文艺宣传队成立,大多采用曲艺形式演唱政治内容的文艺节目。“文化大革命”以后,曲艺一度繁荣,1979年,全县发展到120人。1981年农业大包干责任制普遍推行,农民生活改善,闲暇时村民自动凑钱邀请艺人来村演唱。1984年后,部分富裕农民有了收录机,自备曲艺唱片自娱,曲艺演唱随之转入低潮。
为解决说唱艺人演出无固定场所的困难,1957年,县财政拨款在府城、临淮关兴建4所书棚。其中,府城大会馆书场2所,可容纳3500余人;临淮关新桥头书场2所,内有座位260个,曲艺艺人在2所书场巡回演出。1962年,又将府城鼓楼南洞辟作书场,内设座位300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3处书场均拆除。70年代末,又利用府城鼓楼北洞为书场。1984年,启开楼洞通达街道,书场随之拆除。
1、淮河大鼓
此种曲艺是由“淮北大鼓”传入县内以后,吸收当地戏曲和民歌逐步发展而成。清光绪末年,灵璧艺人胡永亮来凤,在县衙门外唱大鼓。民国中期,大鼓艺人赵斜子、顾庆芳、傅青云,常在临淮关说唱《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等,五河艺人李金山、怀远艺人陆焕丰等,先后落户府城收徒传艺,说唱大鼓。50年代至60年代初,艺人胡朝文大胆创新,吸收泗州戏的停腔过板和花腔、花鼓戏的羊子腔、翻十字、民歌《说凤阳》的垛子连环句,丰富了大鼓说唱艺术,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流派,名“淮河大鼓”。此后,胡除在县内城乡演出外,还经常登台献艺,多次参加地、省级调演获奖,名播皖东。所说书目有《皖东烽火》、《玉马记》、《平原枪声》、《白面包公》、《大闹寿堂》等。此外,较有影响的鼓书艺人还有唐玉江、刘开春、徐朝林、周夕祥、李家启、陆焕文。
2、评书
又称评词。民国中期,著名评书艺人有张麻、石宏朝、王扯子、李小鬼。同时灵璧艺人朱兴魁亦来凤表演评书,并收徒传艺。建国后,评书艺人中以张罗为佼佼者,开始多说长篇,后以中短篇居多。
3、琴书
又称“扬琴”、“洋琴”,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在演唱形式上有1人立唱、2人或多人坐唱和走唱的。50年代,全县常年有10余名民间琴书艺人演唱,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也经常演出。1976年3月,县文工团演员赵志云、李佩华等人表演的琴书《迎闺女》,参加省曲艺调演大会并获奖。
4、坠子
原为民间一种曲艺演唱形式,登台献艺后称为坠子戏。其演唱形式有单口坠子和多口坠子,演唱时以坠胡伴奏,富有表现力。早在20年代,镜内北部集镇就有“张胖子”唱的坠子。建国初,城乡业余剧团经常表演坠子曲目。60年代前后,县文工团以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演出坠子戏,曾名噪一时。
5、快板书
是由曲艺数来宝发展而成。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6字句和“四、三”7字句,2句、4句或6句即可换韵。后进入小型游艺场所演出,唱词改为说唱故事,并保存原有句式、节奏和押韵方式,逐渐演变为快板书。建国前,常有流散艺人以此曲种糊口。1965年后快板书一直是县内业余剧团的曲种之一。
6、相声
建国前,境内庙会期间,常有外地艺人赴会说单口相声。50年代起,城乡业余剧团演出,多有相声节目。1966年以后,各文艺宣传队演出,多采用相声的形式,但多数是“文化大革命”政治内容。1972年,业余演员于家乐与邹荣海合说的相声《俺班长》,被推选赴省表演。
7、杈拉机
是一种曲艺歌舞兼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以杈拉机打击乐伴奏故名。杈拉机为3片长短相等的竹板制成。其中2片竹板重叠在一起,下板后部留作握柄,上板伸出,后端以活动铰联固定在下板之上,前端嵌有铜钱,并缀有绒花,称“杈机”,另1块竹板下侧呈锯齿状,称为节子。表演时,表演者左手持杈机,右手持节子,上下划动,边唱边舞边奏。此种曲艺主要流行于燃灯寺一带,表演者有1人或数人,坐唱或站唱。
五、民间工艺
1、玉雕
凤阳玉石质地均匀,结构细密,色泽光滑,花纹清新高雅。按其不同的组成和颜色,可分为凤阳玉和大理石。前者近乎汉白玉,产于府城北部凤凰山和东部独山一带;后者酷似云南大理石,产于县南部和西南部的韭山、猴山、窑山等山区。由于玉石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所以其花纹各异,有虎皮花、条灰、墨玉、汉白玉、雪花白、蛇纹绿、芙蓉红、芝麻花、芦山青等10余个品种。这些玉石不仅是高级建筑的装饰材料,而且是雕琢工艺品的上好原料。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起,凤阳是清宫直接控制的10大玉器产地之一。主要承接来料琢磨玉宴盘、玉宴碗等。至道光年间,宫廷玉材年贡暂停,凤阳不再接办做玉器活计,玉器制造大减。清末,淮南道衙(设在府东街)马伕刘大个子,因故被逐出衙门后,以凤阳玉琢磨玉器,用钢钻开料。民国10年,“南阳湖”玉雕艺人张炳成来凤阳,使用钎锤、砂锤、架子等手工工具加工玉器,人员增加到10人。民国25年,玉雕艺人扩大到30余人,大都云集在府东街。主要加工大烟锤子、酒杯、笔筒、笔砚匣、镇纸、玉石球等。日军侵凤后,玉雕事业逐渐衰落,至建国前,几乎无人制作。建国后,玉雕工艺得到恢复。1958年,玉雕艺人陈发祥、曹玉朋加入综合厂,组成玉雕车间,次年扩建为国营凤阳工艺厂,玉雕艺人由2人发展到39人。为了提高雕磨技术,先后派出老艺人和两批青年徒工到北京、上海、苏州、扬州“取经”,并从扬州请来名师指导。雕琢工序运用半机械化操作,产品有20多种,其中茶杯、花瓶、宫灯座、水果盘等精美适用,选送至广州参加“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展出,颇受欢迎。后因种种困难,玉雕停止生产。1980年以后,玉雕业再度兴起,除个体艺人手工雕琢外,县大理石厂招收民间艺人王云之进厂,使用机械生产。磨制的玉器,按其用途和造型可分为:器皿类的杯、盒、酒盅、烟缸、烟袋嘴等;佩饰类的朝珠、手镯、鸡心玉佩等;神像类的菩萨、罗汉等;文玩类的笔筒、笔架、龙凤砚、镇纸以及印料、玉蛋、健身球等。80年代,凤阳玉雕工艺品在国内外的声誉与日俱增。
2、纸扎
纸扎工艺品主要有彩灯、风筝和祭祀亡灵的冥器等。纸扎彩灯、风筝用篾扎成龙骨,表层糊以皮纸,再涂上桐油。建国前,逢春节或元宵节,城乡集镇出售纸扎的彩灯,品种繁多,设计精巧。建国后,纸扎工艺得以继承,逢年过节,各种彩灯、风筝,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娱乐品。民间艺人各显其能,较有名的有府城赵键、王逢年、考城张汝连等。
纸扎祭祀亡灵的冥器,建国前较为普遍,主要有纸人、纸马、纸屋等。建国后,因其带有迷信色彩而被废止。但70年代开始,偏远农村集镇偶有所见,且逐渐扩大种类,如出现纸扎的房舍、家具、彩电、电冰箱、轿车等。
3、刺绣
刺绣是凤阳传统工艺之一,俗称绣花,为建国前闺女出嫁必修的针线活。刺绣主要用于儿童服装、鞋帽或枕套、台布、帐沿、窗帘、靠垫等生活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列品。建国后,由于大部分妇女走上工作岗位,服装及生活用品商品化,民间刺绣逐渐衰落。1976年,临淮镇成立县童装刺绣厂,传统工艺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85年底,人员由初建时3人发展到71人,所制绣花枕套、帐沿、各式男女童装等工艺品,在省内外市场颇受欢迎。
4、编织
传统编织主要是竹编、柳编和苇编。竹编制作过程先是将竹竿劈成粗细均匀的篾丝,经过分丝、削簿、打光等工序,编制成各种美观实用的日用品,如竹篮、竹篓、竹筛、果盘、屏风、窗帘等。竹编艺人善于用不同底色的材料编制成图形,使之成为精美的工艺品。60年代,府城、临淮关、小溪河办有竹器社,以生产竹器为主。80年代,个体经济兴起,传统编织工艺恢复。1984年,洪山乡上许村被称为“竹编村”,所编家庭用具和装饰品销往怀远、五河、嘉山等地。
柳编工艺主要流行于沿淮顾台乡,以种植的箕柳为原料,编制成套的小提篮、扁子、食品盒及各种花瓶套、酒瓶套,古朴大方,既是工艺品又有实用价值。
苇编为黄湾、枣巷一带传统民间工艺,主要是编苇席、茓子。苇编艺人以芦苇的深浅色或苇节编制成几何图案,或编后印上图案。建国初期以黄湾乡苇编最盛。1979年至1985年,以枣巷乡苇编驰名,所编茶席、丈五大席和折子等,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六、民间传说
1、於皇寺的由来
府城西南二十郢村前,原来有座於(Wu)皇寺。提起此寺的由来,还有一段於皇后的传说呢。南宋末年,濠梁城里有户人家,刚生一个女孩,就遇上兵荒马乱。一天,传来金兵要进城的消息。顿时,全城男女老少人挨人、肩擦肩,四处逃难。那产妇胡乱拿了一件皮袍,将女儿裹好,匆忙跟丈夫外出避难。抱着逃着,不料在出城时,夫妇两人挤散。那妇人只好只身一人抱着孩子,朝西逃去。她到了凤凰山前碧云庵旁,刚坐下想喘口气,忽见前方伫立着两只老虎。吓得她毛骨悚然,将孩子丢下,自顾逃命去了。这时,碧云庵里老道正闭目养神,忽然眼前闪过一道亮光,便命道童出外察看。道童出了山门,四面一望,只见北路口趴着两只老虎,蓦然站起弃下一物,扬长而去。道童前去一看,甚为惊讶。原来那两只老虎,刚才是在哺乳一个女孩。他连忙把婴儿抱进庵里。老道见女婴还活着,问清来龙去脉,料此女以后必有大贵。把婴儿送附近农家於氏抚养。十几年过去,婴儿长大了,被元朝选入宫中,很受皇上宠爱,册封为皇后,赐号於皇后。一天皇上与她闲聊家常。言谈中,皇后说及自己的身世,皇上听了对她的遭遇十分同情,问道:“吾后生身父母及养父养母近况如何?碧云庵现在香火盛吗?”皇后答道:“臣妾曾拜托养父打听生父生母下落,一直杳无音信,在臣妾幼年时,养父养母先后去世;碧云庵因连年兵乱,庵毁人空。”皇后说到这里哭哭啼啼,泪流不止。皇上见状,一边为她擦泪,一边安慰说:“吾后能有此富贵,全赖仗祖上恩德。朕不仅追封你故去的亲人,还下令修建碧云庵。如何?”皇后听罢,破涕为笑,跪谢道:“承蒙皇上厚恩,臣妾终身难忘。”寺建成之后,皇后请皇上赐名。皇上沉思片刻说:“就更名於皇寺吧。”皇后问:“有何纪念意义?”皇上说:“皇后随着母姓於,寺以皇后之姓名於皇寺。这是一层意思,‘於’古‘乌’字,音读wū。‘於菟’是虎的别名。皇后出生后被遗弃,曾为虎哺育,故虎乳之地寺名於皇。这是二层意思。‘於(wū)皇’是赞叹词。以此名寺,包含多层意思;皇后富贵之命,於菟喂乳之恩,道人慈悲之心,於(yǖ)氏养育之情,祖先积善之德,都一古脑儿表达出来。”皇后说:“好!皇上赐名真有意思!”这就是於皇寺的由来。
2、烀牛锅
朱元璋小时候,曾经在燃灯集北坝底村帮田主家放牛。每天他和伙伴们把牛赶到村南山坡上散放,便聚在一起打闹玩耍。伙伴中数朱元璋最会出主意,别人也乐意听他使唤。一天,他与孩子们玩起游戏装皇帝。他自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让大家一个一个地轮流叩头,“山呼万岁”。玩闹之后,天已过晌午,大伙忽觉肚子饿了,都说能弄点吃的多好。朱元璋心想:荒山野外,去哪搞吃的呢?正在发愁之时,忽见自己放的小花牛跑了过来,于是叫几个孩子把牛逮住,说道:“杀牛烀肉,大宴群臣!”说罢,在千层石上凿个坑当锅,又在旁边凿些小窝当酒盅,然后拔根茅草,向牛脖子上刺去。本来闹着玩的,没料到小花牛竟被戳死了,血水四溅,染红了一大片山石,大伙见状,无不惊讶。朱元璋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同伴们剥牛皮,拾柴禾,点火烀起牛肉来。
没过多长时间,牛肉烀熟了。孩子们围着“锅台”,美滋滋地又吃又喝。一锅牛肉吃完,天已擦黑,该要回家了。这时,一个同伴提醒朱元璋:“吃了小花牛,怎么向田主交待呢?”大伙听了,人人束手无策,个个惶恐不安。朱元璋却若无其事,说:“就对田主讲小花牛钻进山洞里了,怎么拉也拉不出来,看他有何办法。”于是大家埋好牛皮、骨头,把牛头倒塞在山前石缝中,牛尾插在山后石缝里,各自赶着牛回家去了。
朱元璋回家,见了田主,把小花牛钻进山洞的事向他说了一遍。田主觉得说的玄乎,哪肯相信,要亲自去看,他随朱元璋来到山后,就着灯光果见石缝里露出一条牛尾巴,便狠命一拽,只听山前“哞”的一声,只好作罢。后人传说朱元璋是真龙天子,百神都得相助,那牛的叫声是山神学的。如今,山坡上红色石块是当年牛血染红的,叫做“牛血石”,旁边发红的石上洼坑叫“烀牛锅”。
3、凤画的传说
府城东南有座雁子山。雁子山西坡有“卧龙石”和“凤凰石”,别小看它们都是普通石头,却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系,传说凤画就是从这里起源的。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七、八岁就在此给地主家放牛。逢到农忙季节,他跟长工们下地干活。中午别人回家吃饭,他还得留在山坡放牛。朱元璋饿了,能采摘些野果子充饥,可是头上的秃疮被太阳晒得发痒,使他受不下去。头几天,他还牵着牛捡草多的地方放,后来干脆把牛一撒,自己往大石板上一躺,瞎子放牛——随它去。说起来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躺在石板上刚合眼,不光浑身觉得凉快,头上的秃疮也不痒了。这样,他每天中午都能睡上舒坦觉。原来,每天朱元璋睡着以后,不知打哪儿飞来一只美丽的凤凰,落在雁子山西坡,以金鸡独立的姿式,屹立在离石板不远的石头台上,展开它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凉栅,为朱元璋遮挡太阳。一天,庄子上有人早来了一步,看到这情景,感到很惊奇,就传扬开去,大伙似信非信,都朝西山坡跑去,想亲眼见一见凤凰。可是,凤凰见了人群,很快收回翅膀,展翅飞向天空。朱元璋被吵醒,大家七嘴八舌把看到的情景一说,他才弄清每天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谁知打那以后,凤凰再也没有飞来,说是落到西北角盛家山一带去了。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乡亲们想想这件事,大家都说,雁子山一带是“卧龙降凤”的好地方。于是,就把当年朱元璋睡过的石板叫做“卧龙石”,把凤凰落脚的石台叫做“凤凰台”。大伙还把看到的凤凰画下来,挑两幅画得最好,含意最深的凤画,专程去南京敬献给皇上。朱元璋展开画卷一看,见是《丹凤朝阳》、《龙凤呈祥》,顿时心中一阵喜悦。他鼓励送画人说:“你们回去就画这些,画得越多越好。”后来,朱元璋在家乡建都,把紫禁城后面的盛家山等东西山峦赐名为“凤凰山”;取了凤画《丹凤朝阳》之意,改中立府称“凤阳”。意思是要家乡象一只美丽的凤凰,朝着太阳,永远吉祥。又把画凤凰云集的府东街,改名为“凤凰街”。此后,凤画逐渐形成凤阳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流传至今。
4、凤凰点穴县官打坑
元朝末年的一天,上空突然飞来一只彩凤,盘旋两圈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飞去,降落在一片荒滩之上。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赶到那里观看。且说此时,县官下乡巡视路过这里,见有凤凰冲着自己落下,心想:凤凰是种神鸟,象征吉祥,如能捉住它,献给皇上,真是做官不贪财,富贵天上来!想到这,顿时眉飞色舞,十分高兴,一纵身扑了上去。凤凰低首长鸣一声,展开双翅,腾空而起,飞进云彩眼里去了。
围观的人们见县官扑了空,一哄而散。而县官却两手一动不动的按在那儿,大声喊衙役:“你们快拿锹来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里一定有宝!”说着自己先扒了起来。衙役们找来锹锨,从上午挖到傍晚,结果一无所获。县官只好拂袖而去,留下一个又大又深的土坑。
不久,朱元璋父母相继去世。当时,他还是个孩子,父母是佃户,一生穷困,死后连一个葬身地方都没有。朱元璋和他哥一道用秫秫秸卷好二老尸体,抬出家门往荒滩去埋葬。刚到凤凰降落、县官打坑的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倒将下来,两人把尸体扔进坑里,便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去了。不一会儿,雨后天晴,兄弟两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的土坑不仅被暴雨冲平,还被狂风卷成一高大的坟堆。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多次考虑改葬,并亲自到凤阳选择地势,后来有人奏谏,说他能得天下,是因为“凤凰点穴,县官打坑”的“宝地”,被他父母占着了,如若改葬,破了“风水宝地”,就会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信了这话,于是命令在原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寝,这就成了现在的皇陵。
5、鹰夹箭
府城东南40来里有个村名叫殷涧。据说,原先它叫“鹰夹箭”。
朱元璋当上皇帝不久,就下了一道圣旨,决定在他家乡凤阳修建一座都城。到洪武八年中都落成之前,他便前呼后拥地从南京来到凤阳,心想让大臣们饱览一番自己选址的京城形胜。这一天,朱元璋登上城台,随从中你一言我一语,把个都城说得天花乱坠。可是,朱元璋未听到刘伯温吭声,于是问道:“刘爱卿,今日陪朕游览中都形胜,为何缄口无言,莫非对朕选定的京师另有看法?”刘伯温见朱元璋发问,“扑通”一声跪地:“我主万岁,依臣愚见,凤阳曼衍,远方方邱湖,近有马鞍山。方邱湖能藏兵百万;马鞍山支大炮,一炮轰倒紫禁城,虽已置中都,然非天子可居也。”朱元璋听罢似信非信,扶起刘伯温,问道:“依你看,把京城建在哪里好呢。”刘伯温答道:“一箭之地。”朱元璋想想,一箭之地,不算远,反正超不出家乡,便同意了。刘伯温随即派人取来弓箭,对朱元璋说:“凭皇上的神力往东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哪儿重建京城。”朱元璋答应着上了山项,搭上箭拉开弓,朝着东南方把箭射了出去。这一箭射得可真不近,一直飞到了如今府城南边20多公里远的殷涧,失去了气力,便箭头朝下,渐渐往地面落去。正在这时,忽然空中飞来一只金鹰,嘴一张,衔住箭直向东南飞去。几天之后,有人来报,箭落在南京城。朱元璋闻听,知是神仙安排,于是决定改建南京。原来那金鹰是太白金星化身,他听到刘伯温的一番话后,掐指算了算,明建都该定南京城,于是化为金鹰衔住箭展翅而去。因此当时人们称箭即将落下的地方为“鹰夹箭”或“鹰接箭”。后来殷姓人家傍涧而居,逐渐形成村落,改名“殷家涧”,后叫“殷涧”。
七、杂艺
1、皮影戏
又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民国29年街头时有流动艺人,在晚间利用灯光表演皮影戏。艺人一边演唱,一边操作皮革制成的人物剪影,在幕布上演出,并配以锣鼓伴奏。尤以《西游记》在少年儿童中影响为最,观后纷纷用硬纸片模仿制作。50年代后,常有艺人在城乡表演。1963年,县曾组织2个皮影戏小组,分赴各区、社、队巡回演出。1966年后停止,1979年恢复。
2、马叉
流行刘府区的一种民间杂技艺术,通常由马叉会进行表演。早在明末清初,清洛乡清洛村(今刘府乡大桥村)即成立马叉会,并演出《拿猴子》等节目。初仿效京剧中“孙悟空与金钱豹”表演,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猴多豹”,同时受花鼓灯影响,丰富了舞姿与队形的变化。此外,有的马叉节目加进简单的故事情节,使这种形式具有舞剧的某些特点。
马叉会的会首多由当地尊者担任。过去较有名望的会首是史言传,现在的会首是徐士清。基本角色为猴子1人,叉头1人,叉手若干人及一些配角演员。伴奏以锣鼓为主,与花鼓灯大同小异。马叉分“大武场”、“小武场”;队形有“编篱笆”、“一条龙”、“二龙枪”等。剧目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拿刘氏》等。叉技套路颇多,有滚叉、搓叉、甩叉、灯笼叉、四门叉、翻桌子、过屋顶等等。
表演形式基本和踩高跷相似。表演者身着彩衣。“猴子”挥舞“金箍棒”,翻滚纵跳开路,后跟一队“壮士”,舞动三股钢叉,在身体的各主要部位滚动旋转,作出各种特技表演。整个队形十几把钢叉上下飞舞,五光十色,锒铛有声,表现出矫健、豪迈的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3、杂技
县内人称“玩大把戏”,建国前至1966年,在九华山庙会、独山庙会期间,常有外来的杂技、马戏班(团)演出车技、空中飞人等。此后,县文化馆、总工会也常接待各地杂艺团体在其院内表演。1979年后,官塘公社成立百花杂技团,刘府公社成立银河杂技团,演出杂技有摩托车过人、单掌击瓶、脑门开砖、双风贯耳、钉床开石、铁板桥等10余个节目。1981年,凤阳百花杂技团在天津演出2个月,颇受欢迎,《天津日报》予以报道。
下一篇:第三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