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党组织
1、大革命时期
凤阳县中国共产党组织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2月。当时在上海、南京等地读书的凤阳籍学生朱完白、陈醒梦等中共党员,受命回凤阳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马列主义,开展建党活动,首先在凤城(府城)内发展了省立第五师范学生刘麦溪加入中国共产党,遂在城内建立凤阳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凤城临时小组,组长朱完白,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7月,朱完白、陈醒梦和在上海大学读书的朱辛孟、徐碧华,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傅金铠,以及在北京农业大学读书的季若思等中共党员暑假回到凤城,他们利用假期宣传大革命的形势,教育知识青年,先后在凤城小学教师中发展了胡季勋、张仲敬、刘杰三、韩子康等为中共党员,正式成立中共凤城小组,组长刘麦溪。这个小组先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9月改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民国16年2月,党小组又在凤城小学教师中发展金瑞生、金东生和省立第五师范学生刘若思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成立了凤阳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凤城支部,支部书记朱辛孟,实有党员10余人。凤城支部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
2、土地革命时期
民国16年8月,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党的活动集中在大中城市,凤阳地区国民党统治较薄弱,有利于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凤城党支部发展了秦子扬等入党,使全县党员增加到20余人。当时中共安徽省临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于同年10月组建了中共凤阳特支,特支书记朱辛孟。至年底特支划归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在江苏省委领导下,凤阳特支曾多次组织发动学生、工人和小商贩开展抗捐抗税和驱逐贪官污吏的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到民国17年5月,党的活动已发展到临淮关、山后街、刘府等地。到7月,先后组建了凤城教师支部、凤城五中支部、临淮关支部、山后街支部、刘府支部共5个支部,党员增加到64人。同时还组建了党的外围组织“凤阳县教师联合会”和“共青团省立五中支部”。同年9月,由于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在城北九华山北麓,召开中共凤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凤阳县临时委员会,临委书记金东生,下辖凤城、山后街2个区委和临淮关、刘府、火柴厂、临北、递运所(今属五河县)5个支部,已有党员70余人。同时又发展了群众性的组织“安徽省第五学区学生联合会”,“凤阳县各界联合会”。中共凤阳县临委先属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民国17年10月,中共徐海蚌特委成立后,改属徐海蚌特委领导。
民国18年3月,在徐海蚌特委领导下,于临北乡曹府墙(今属五河县)召开中共凤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凤阳县第一个县委——中共凤阳县委员会,县委书记金东生。下辖凤城、山后街2个区委及临淮关、刘府、火柴厂南厂、火柴厂北厂、临北镇(今属五河县)、递运所6个支部,有党员133人,县委联系点在凤城。当时发展的群众团体有“凤阳县妇女协进会”、“凤阳县教师联合会”、“共青团凤阳县委”、“安徽省第五学区学生联合会”、“凤阳县各界联合会”,加强了对凤城、临淮关两地工运和学运的领导,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政府。因此,国民党县政府于4月17日勾结国民党军新编第一旅第二团第二营来凤阳镇压,使凤阳刚刚建立的党组织均遭破坏。同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派李荣萍来凤阳重新组建临委,临委书记李荣萍,下属组织有五中、山后街、街道、临淮关、刘府、火柴厂南厂、火柴厂北厂7个党支部,党员有所减少。7月,李荣萍调离,江苏省委派朱务平来凤恢复县委,县委书记朱务平,县委联系点在临淮关。当时凤阳县委已辖凤城、刘府、临淮关、红心等4个区委,先后组建27个党支部,有党员192人。
民国19年11月,中共徐海蚌特委分为徐州、海州、长淮(蚌埠)3个特委,凤阳县委改属中共长淮特委领导。民国21年8月,长淮地区革命活动蓬勃发展,长淮特委决定在凤阳县亮甲岗地区发动工农联合暴动,由于指挥暴动的长淮特委常委、军委书记刘平(化名刘小平)叛变投敌,自8月31日起,他带领国民党军、警、特工人员,先后在临淮关、南岗、府城、山后街、红心、刘府等地,对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使凤阳的党、团组织和革命群众团体悉遭破坏,直到民国28年4月,凤阳县才恢复建立中共组织。
3、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28年2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六工作团(简称省六工作团)奉命来凤阳宣传抗日,团内的共产党员孟平、鲍刚、曹世嘉等在凤阳南乡棋盘路、曹店一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培养和发展了宋夕三等10余人入党,开始建立起曹店党小组。同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来凤,团政治处主任程明远与先期到达凤阳的省六工作团团长李教清(中共党员)、副团长曹世嘉联系后,在黄泥铺的山南坳里开会,成立了中共定凤县委,县委书记程明远。4月底,挺进团继续东进,定凤县委随之解散。9月,定凤地区的抗日活动蓬勃兴起,当时领导该地区的中共苏皖省委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凤阳、定远两县刚刚恢复起来的党组织,决定组建中共定凤工委,书记孟平,下辖中共皇陵支部、省六工作团支部。同年11月,中共苏皖省委决定组建定凤中心县委,县委书记石光,下辖中共皇陵支部和凤四区(红心)区委会。原定凤工委改称定西工委,属定凤中心县委领导。
民国29年2月,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定凤中心县委根据刘少奇关于巩固与扩大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决定在凤阳山区组建凤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和中共凤四区委员会。3月,在定远、凤阳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后,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决定撤销定凤中心县委,分别成立定远、凤阳县委,凤阳县委书记时生。同年5月,由于凤阳抗日游击大队队长曹世嘉叛变投敌,日、伪军向凤阳山区党、政机关和抗日武装发起进攻,使刚刚建立起来的凤阳党组织和新生政权受到严重威胁。为保存实力,中共凤阳县委和凤阳县抗日政府曾一度奉命迁往定远县藕塘地区。8月,形势好转,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又派曾昭生来凤阳恢复了凤阳县委,县委书记曾昭生。9月,县委撤销,另建凤阳工委。11月,又恢复县委。民国31年1月,日、伪军修筑定(远)寿(县)公路后,将定怀县境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为了便于开展抗日斗争,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决定撤销定怀县委和凤阳县委,在定远、凤阳、怀远3县的交界地区,成立定凤怀县委,县委书记冯纪新,县委联系点在凤阳山的柳泉寺。至此,抗日战争期间,全县共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区委15个,乡支部45个,党员数不详。
4、解放战争时期
民国34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政府为抢占胜利果实,加紧部署内战。10月,定凤怀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整军和生产运动以防国民党挑起内战。11月下旬,驻津浦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集结数千兵力向路西解放区进攻,定凤怀县武装对进犯之敌予以迎头痛击。
民国35年5月,国民党调集桂系军队第四十八军等9个团分7路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大举进攻,当时定凤怀县支队在新四军第六旅兼路西军分区的领导下,奋起抗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伤亡较重,6月上旬奉命向苏北淮宝地区撤退。年底,原定凤怀县领导干部孙传家、周衣冰等率地方武装奉命返回凤阳山区坚持斗争,于民国36年1月成立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及其领导下的路西游击队,下设4个工委,3个游击大队,坚持与敌斗争。2月8日,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淮南第一工委。民国37年1月,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工委成立后,撤销淮南第一工委,下设定凤怀、定凤嘉、定合等县委。4月,中共路西地委(5月改称江淮第四地委)成立,定凤怀县委属江淮第四地委领导。经过地县武装的英勇斗争,解放区逐步恢复。到民国37年底,除府城和津浦、淮南两条铁路沿线的重要集镇仍被国民党军占领外,其余地区全部解放。
民国3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并乘胜向江淮地区进军,驻凤敌军闻风而逃,16日府城解放。2月,定凤怀县撤销,正式恢复凤阳县建制,成立中共凤阳县委。至9月底,全县下设1个市委、8个区委、64个乡镇党支部,党员1317人。中共凤阳县委先后属中共江淮第四地委、皖北定远地委(4月)、皖北滁县地委(7月)领导。
建国前中共凤阳县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表
表19—1

建国前中共凤阳县委历任领导人更迭情况表
表19—2

二、建国后党组织
建国后,凤阳县委属滁县地委领导。县委工作机构有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县直机关党总支5个单位,下辖临淮市委及宫集、芦山、凤城、鹿塘、红心、大溪河、殷涧、武店8个区委,64个乡镇党支部,1949年底全县已有党员1903名。建国初期,县委带领人民进行了治理淮河、生产救灾、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稳定了社会秩序。195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紧接着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956年2月,滁县、宿县2个地委合并为蚌埠地委,凤阳县委属蚌埠地委领导。县委机构增加农工部、纪检委、统战部、政法部、党训班、财贸部、文教部、交通部,下辖武店、大庙、门台、鹿塘、小溪河5个区委,府城、临淮、城西等37个乡镇党委(总支)。至年底全县已有党员2681名。当时处于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全县开始有计划地、全面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后经过1957年反“右”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和“共产风”,党的工作遭到了严重挫折。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经济建设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6年5月,先后召开了中共凤阳县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委员会。全县党组织已有3个直属机关党委、3个党组,7个区委,2个镇党委,41个乡党委,7个党总支,422个党支部,6863名党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等全面开展半日制的政治学习,紧接着全县各地召开不同类型的声讨会、批判会,批判所谓“三家村”、“牛鬼蛇神”等,学校停课“闹革命”,组织红卫兵张贴大字报、破“四旧”立“四新”,社会上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造反”组织,开展街头巷尾大辩论,大搞“打砸抢”,使县委、县人委各工作部门以及下属党组织普遍受到冲击,无法开展正常活动,党员组织生活也自动停止。
1967年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全县各“造反”组织又纷纷仿效,否定一切,全面打倒。县委,县人委被“造反”组织非法夺权,从而在全县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大揪“走资派”、“罢官”、“夺权”风,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批斗,被迫靠边受审,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
为稳定局势,1967年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483部队和凤阳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中央指示,奉命“支左”,联合成立凤阳县支左联络处,并派部队指战员进驻机关、工厂、学校和人民公社“支左”,同时成立了“凤阳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负责领导地方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仍控制不住混乱局面,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1968年7月,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凤阳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当时县委、县人委的领导权,下设办事、政工、保卫和生产指挥等4个组,称“四大组”,领导全县工作。至1969年4月,经中共滁县地区核心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共凤阳县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5月,召开中共凤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凤阳县第四届委员会。县委工作机构开始几年是“四大组”,直到1976年7月才逐渐恢复原下属机构。到1976年10月,县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农工部、政法委员会、党校、审干室、信访办公室共10个单位,下辖5个直属党委,2个直属党组和武店、刘府、大庙、总铺、板桥、小溪河、门台7个区委,45个人民公社(镇)党委,10个党总支,635个党支部。全县共有党员12527名。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运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隆重举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凤阳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思想、政治、组织、经济、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纠正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凤阳县首先在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使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而在工商企业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使企业增加了活力,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1980年11月、1984年8月先后召开了中共凤阳县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五、第六届委员会。至1985年,县委工作机构又增加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政策研究室、老干部局、党史办公室等单位,下辖武店、刘府、大庙、凤城、总铺、板桥、小溪河7个区委,府城、临淮2个标准镇党委,武店、刘府、大庙、门台、总铺、板桥、小溪河7个建制镇党委,39个乡党委,还有县直机关和经济委员会2个机关党委,13个县直机关党组,13个党总支,918个党支部,1985年底,全县已有党员15893名。
中共凤阳县党组织延续图

建国后中共凤阳县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表
表19—3

续表19—3

建国后中共凤阳县委历任领导人更迭情况表
表19—4

续表19—4—1

续表19—4—2

三、党员教育
1950年,党组织公开以后,县委即对党员进行党的性质等教育,消除一些党员“怕公开”的思想顾虑。同年底,县委创办了党训班(地点在府城镇关帝庙——现水利局干部宿舍大院)。1951年10月,党训班举办第一期党员训练班。至1958年9月,分别举办了“整风整纪”、“整党建党”、“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等为中心内容的短训班20余期,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党员8条标准、党的基础知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当前中心任务等教育,培训党员3500多人次。通过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对巩固政权,开展“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运动,保证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58年10月,县委决定将党训班改名为党校。同年,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的要求,县委加强对党员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教育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教育。全县城乡5300多名党员普遍受到一次教育。
1959年到1965年,全县各级党组织以短期集中训练和业余上党课等办法,积极对党员开展教育,主要围绕“整党整社”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生产瞎指挥风)、党的性质、群众路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形势和阶级斗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培训党员干部3107人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员教育工作中断。
1969年10月,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成立,取代了县委党校的干训工作。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配合县直机关“斗、批、改”和党的中心任务,先后举办了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马列著作、“斗、批、改”、“批林批孔”、“一打(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三反(反贪污、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为内容的学习班,共举办21期,2400多人次参加学习。同时,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
1977年5月,县委决定重新恢复党校后,逐步调配领导骨干,健全内设机构,充实教学力量,并多次拨款维修校舍,添置教学和生活设施,改善教学条件,为进一步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1977年至1984年,党校在县委的领导下,围绕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贯彻中共十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等,举办各类读书班、轮训班28期,培训党员干部4500多人次。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共十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文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践论》、《矛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云文稿选编》、《邓小平文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献。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认识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重大历史意义,肃清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加深了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促进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是1978年冬季举办的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内容的读书班,使参加学习人员解放思想,弄通理论,拨乱反正,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实现农村改革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促进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各级党校从短期轮训干部为主,逐步转向长期培训干部为主”的要求,县委党校自1983年上半年开始,积极做好开办党政干部中专班的准备工作。
1984年春,凤阳县委党校在安徽省率先开办了党政干部中专班,同年9月正式开学,使党员教育工作迈出新的一步。
建国以来,县委在围绕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同时,各级党组织还坚持采取“民主生活会”、“三会(支委会、支部会、小组会)一课(党课)制度”等形式,对党员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等经常性教育。为了鼓励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学习先进,并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县委决定自1979年开始,每年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一次“两先一优”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1979年至1984年,全县共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300个,先进党小组600个,优秀共产党员2394人。
四、纪律检查
1950年7月,成立中共凤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5月,与县人民监察委员会合并办公。建国初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主要围绕“三反”、“五反”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着重检查丧失阶级立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案件。1950年至1955年9月共查处各种违纪案件143件(人),其中开除党籍31人,留党察看30人,撤销党内职务10人,严重警告18人,警告和劝告54人。另外,还查出在1955年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犯有强迫命令等错误的党员干部3671人。
1956年8月,中共凤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凤阳县委监察委员会。之后,主要是围绕肃反、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两年多时间共组织330多人次深入基层,共查处违法乱纪、贪污盗窃案件778件,其中开除党籍166人,留党察看233人,撤销党内职务38人,严重警告73人,警告和劝告141人。
1959年至1966年,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农村整党整社、“三反”整风、“五反”整社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等运动中,注意检查处理各个时期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全县中心工作的开展。在此期间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774件,其中开除党籍199人,留党察看152人,撤销党内职务122人,严重警告156人,警告14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县监委瘫痪。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纪检工作的职责由政治工作组纪律检查小组代理,从而造成了大批干部挨整被斗。从1966年至1978年共处分违纪党员475人,其中开除党籍94人,留党察看125人,撤销党内职务51人,严重警告47人,警告111人,其他处分47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纪检工作得到加强。1979年7月恢复了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共凤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县级单位)。县纪委紧紧围绕搞好党风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认真查处违纪案件,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1979年至1985年,县纪委共查处各类案件297件,其中开除党籍56人,留党察看74人,撤销党内职务46人,严重警告64人,警告53人,其他处分4人。在1981年至1982年的财经纪律大检查中,共查出追回违纪金额220多万元。在1982年至1985年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斗争中,共查出千元以上的经济案件64件,其中刑事处罚30人,党纪处分18人,其余均受到政纪处分。通过打击经济领域内犯罪活动,特别是对大要案的处理,使全县广大党员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自1957年反右斗争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县内错误地批判、处理了一批党员干部,造成了人人自危、互相戒备,挫伤了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1961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甄别平反工作政策,县委成立了甄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其工作由县监委承担。经过1年零9个月艰苦细致工作,对从1957年到1961年期间被批判和处理错的及基本错的4534人(其中党员918人,党纪处分的317人)进行甄别平反,有的恢复了党籍,有的恢复了公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平反冤假错案的指示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方针,复查纠正了大批冤假错案,落实了党的政策。几年间,全县共列入复查的案件1835件。至1984年底全部复查结案,全错全平的770件,部分错部分平的147件,基本不错的918件,其中由敌我矛盾改为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241人,恢复公职的86人,恢复党籍的37人。此外,纪委还组织力量,复查历史案件251件,属于全错全平的36件,部分错部分平的57件,维持原结论不变的158件。
五、统一战线
民国15年冬,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凤阳县党组织积极开展革命的统一战线工作,并筹建了凤阳县妇女协进会、凤阳县教师联合会、凤阳县各界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凤阳的影响。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共产党领导下,凤阳县于民国27年9月建立了由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抗日动员委员会”,广泛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
民国28年2月,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六工作团一行20人,在团长李教清(中共党员)、副团长曹世嘉(中共党员)带领下,来凤阳县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团结爱国人士,组织抗日团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民国29年3月,中共凤阳县委和凤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将统一战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县委成立了农民抗敌协会理事会。通过宣传、发动,全县先后成立工、农、青、妇、教、学、商等各界抗日群众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32年春,中共定凤怀县委在柳泉寺召开了各界爱国人士代表会,选举产生了定凤怀县参议会。当选的43名参议员,除各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各区区长外,主要是各界知名人士和地方士绅。参议会在发动和团结各阶层民众抗日,实行减租减息,拥军优抗和以后的解放战争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1950年2月至1953年12月,先后召开6届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让全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邀请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共商重大行政事宜。在历届代表会中,党外爱国民主人士都占有相当的比例。
1952年2月,中共凤阳县委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负责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
1953年,根据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改造方针,县委统战部和工商联对私营工商业者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全县3244户私营工商业者参加了公私合营,投入私股资金538577元,从业人员6034人。同年3月,为迎接全国普选,县委统战部开始对全县非党知识分子作调查摸底,并做出鉴定。据1955年统计,全县有非党知识分子1021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62人。
1958年,反右运动结束后,县委委托统战部对非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工商业者和宗教界人士开展了规模较大的交心活动,沟通思想,消除隔阂。
1963年,县委成立了各界党外人士学习委员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还组织党外人士分期分批到农、牧场参观劳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到破坏,统战工作受到影响,很多党外爱国民主人士受到不公正对待。1978年以后,逐步为他们落实了政策。先后对尚未改正的249名右派分子进行了全面复查,改正了248人,改正后安置了164人;为因受右派问题株连的69户251名家属、子女解决了非农业户口,给予妥善安置。为129名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明确了起义投诚身份,其中县团级以上10人,区、营级5人,乡、连以下114人。对在历次运动中因追究历史问题被判管、判刑的16名起义投诚人员撤销了原判,并分别给予安置和抚恤。为1名宗教职业者平反了错案。为55名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落实了政策,补偿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财物,补发了“文化大革命”中被扣发的工资。
1981年3月,为了加强对台湾工作,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实施,县委成立了对台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归属县委统战部管理。台办对全县485名去台人员及其在凤阳的1655名亲属进行了调查登记,向台属宣传政策,通报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为台属落实政策。截止1985年底,共摘掉反革命分子帽子或撤销原判4人,恢复公职安排适当工作4人,恢复非农业户口8人,归还台属私房29间。台办还开展对去台人员的宣传工作,1981年至1985年,向南京金陵之声广播电台、福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及其他报刊、电台等投稿被采用40篇。
1981年4月,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凤阳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县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一个历史发展新阶段。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和县政协委员会都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副主任、县政协常委、副主席中都安排有民主人士。截止1985年底,由统战部门推荐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5人,其中常委2人;被聘任为县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66人,其中常委12人、副主席2人。
六、信访工作
建国后,人民群众成为新中国的主人,他们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1958年以前,县信访工作由县委办公室兼办。随着信访的日益增多,1959年成立了信访办公室。1961年信访办升格成与县委办平行的机构,工作人员增加到6名,其中设专职主任1名。在县直各部、委、办也配备了信访干部,各区、镇、公社也同时确定了兼职的信访干部。在这一时期的信访工作中,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写信来访,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要求,大大减少了领导决策的失误,为指导、改进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巩固政权建设等诸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如1965年共受理人民来信来访7604件,到年底已办结6330件,占总数的83.2%。其中检举揭发干部“四不清”问题的有1780件,占总数23.4%;向党和政府提出各种要求的有4455件,占总数的58.5%;建议、询问、纠纷等其他问题1369件,占总数的18.1%。
“文化大革命”期间,信访工作遭到破坏,人民民主权力被践踏,信访工作无法开展。无论农村、城镇、机关、工厂、学校都出现了无故受“造反派”打击迫害的问题。因此,群众的来信来访明显增多,1970年至1976年,县信访办共受理信访5755件(次),其中来信4759件,来访996人次。平均每年833件次。当时,由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处于极不正常状态,所以信访工作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的正义呼声被压抑,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有关政策、法令得不到落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并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1976年恢复了县委、县政府的信访办公室,成立了县信访领导小组,由1名县委副书记兼任组长,1名副县长和县委办公室及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副组长,以加强领导,定期开会解决重大问题。各区镇公社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同时,县里经常召开工作会、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信访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信访工作步入正轨。1979年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国家的政治生活走向正常化,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平反和纠正历次政治运动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及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些政策。因此,针对来信内容,信访办公室与有关单位,全力以赴调查落实,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使来信来访件(人)次明显减少。
1977—1985年全县信访量及处理情况表
表19—5

续表19—5

198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民事和经济纠纷方面的信访逐渐增多。为了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和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守法教育,增强内部团结,县司法民政部门在45个乡镇配备了司法员,各村民委员会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各村民小组成立了调解小组,选配人民调解员,逐步做到把上访群众稳定在当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七、历次代表大会
中共凤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5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府城召开。正式代表349人,实到329人,列席代表11人。主要内容和任务是: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和中共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审查并批准凤阳县5年来党的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选举中共凤阳县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1955年党的组织建设的决议》、《关于5年来党的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工作任务的决议》和《关于提案审查处理工作的决议》,民主选举县委委员16名,组成中共凤阳县第一届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选举刘熔、刘发芝、李实、宫书锦、王崇江、王尔江6名常委,选举刘熔为县委书记,刘发芝、李实、宫书锦为副书记。
中共凤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2月22日至3月13日在府城召开,历时20天。2月22日至3月9日为预备会议,3月10日至13日为正式会议。正式代表297人,实到288人,列席代表29人。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传达省党代会精神,听取和审查县委工作报告,动员全党和全县人民继续深入地开展全民整风运动,下定决心,苦战3年,提前7年在凤阳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指标。民主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0名,候补委员2名,组成中共凤阳县第二届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选举赵玉书、赵从华、张秉尧、王宝太、董安春、万德元、连旺水、宋兆银8名常委,赵玉书为县委第一书记,赵从华、张秉尧为书记处书记。
中共凤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27日至29日在府城召开。正式代表350人,实到327人,列席代表67人。大会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凤阳县1960年至1962年跃进规划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提案审查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告的决议》。民主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7名,组成中共凤阳县第三届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选举赵玉书、杨华龙、张秉尧、董安春、张道厚、万德元、王宝太、宋兆银、连旺水9名常委,赵玉书为县委第一书记,张秉尧、杨华龙、董安春、张道厚为书记处书记。
中共凤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5月7日至10日在府城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79人。会议重点学习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中共“九大”政治报告、新党章和中共中央[1971]3号文件;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加强县委思想革命化建设的决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议》;经过反复酝酿和协商,民主选举产生县委委员33名,候补委员6名,组成中共凤阳县第四届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支道友、包靖中、朱声海、李伟(女)、李荣、张秉尧、郑昌逵、董安春、赵保先、鲍启豪10名常委。包靖中为县委书记,赵保先、鲍启豪为副书记。
中共凤阳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府城召开。正式代表350名,候补代表31名。会议主要听取了县委工作报告和纪律检查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纪律检查工作报告的决议》;民主选举产生了31名县委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了中共凤阳县第五届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选举陈庭元、徐万里、王行汉、王予新、朱德忠、樊天举、陆志清、方家胜、杨道华9名常委,陈庭元为县委书记,徐万里、王行汉、王予新为副书记。
中共凤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8月17日至20日在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359人,实到350人。会议听取了县委工作、纪律检查工作、选举工作等报告;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纪律检查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提前一年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决议》;民主选举产生了县委委员35名,候补委员4名,组成中共凤阳县第六届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选举陈庭元、王予新、夏美庆、吴庭美、樊天举、周文德、陈凤桐、甄长连、杜富基、裘玉旺10名常委,陈庭元为县委第一书记,王予新为书记,夏美庆、吴庭美、樊天举为副书记。大会同时选出杜富基、任多奎、冯世荣、邵长年、李文兰(女)、王通德、李凤彩7人为第一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杜富基为书记,任多奎,冯世荣为副书记。
若干年份党员文化程度和年龄结构情况表
表19—6单位:人

续表19—6

若干年份党员在各行业分布情况表
表19—7单位: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