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储存
1、仓储
县内贮藏粮食的仓库类型,大致分为民房祠庙仓、简易仓、苏式仓、土圆仓、砖圆仓、石圆仓、基建房式仓和露天堆等。
民间祠庙仓大部分是建国初期利用民房、祠堂、庙宇改建而成。由于这种仓设施陈旧,防潮、防热和密闭性能较差,已被淘汰。
简易仓仓房造价低,屋顶无油毛毡,地面无防潮层,不能长期贮粮,多作为购粮点收购、集运之用。有的经过改造,已达到基建仓的要求。
苏式仓是仿效苏联的仓式建造的、跨度在16米以上的“短胖仓”。结构与基建房式仓相类似。这种仓库房檐高只有3.2—3.5米,内无隔墙,堆粮线在3米以下,防潮和密闭性能较好。苏式仓已不多见,仅存门台粮站、凤城粮站和临淮关马滩西仓库三处。
圆型仓土圆仓、砖圆仓、石圆仓,统称圆型仓。这种仓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容易,适用于散装,密闭性能好,便于熏蒸。但通风性能较差,不易散热,现存圆型仓,大部分均改为器材、杂物保管室。
基建房式仓建筑质量较好,能够直接散装粮食、油料。房式仓多为砖木结构,也有木石结构的,堆粮高度在3.5—4.5米。这种仓便于密闭贮藏,是当前的骨干仓型。
露天堆是用砖、石、水泥堆砌成方型或圆型底座,再用踅子或草袋围护。装粮后以塑料薄膜封闭,顶部压盖蓬布。这种露天堆存粮规模不宜过大,3—4万公斤为宜,且不宜久存,只是临时性措施。
2、仓库建设
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立百万仓,十一年改为广贮四仓,在旧城(临淮县城)涂山门内。后续建广贮一仓、二仓、三仓、五仓。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凤庐道冼松结重修,二十年,建凤济库于大堂西,二十八年,增建凤关总库,收贮凤阳关课税、银两,仪门东关帝庙3间,土地祠3间,前官厅三间,前有东辕门,后有围墙。凤阳府仓25间,在东治大堂东南,即明朝广贮仓,乾隆三十年,奉文改归凤阳县管理,贮米1万石。凤阳县常平仓25间,在中都皇城北门内,即永泰仓,20间在县署大堂东,其南向5间,即明时预备仓,东向5间,西向10间,雍正年间增建,贮米3.6万石。社仓(乡镇仓)4座,其中2座在府城北门内文昌街,1座在长淮集,1座在刘府集。每社贮有米500石,息米不等。临淮乡常平仓,即明户部分司所管广贮四仓,在临淮西关内,乾隆二十年改归府管理,乾隆三十年,又改归凤阳县管理,贮谷2.8万石。社仓4座,1座在府城,1座在大溪河,1座在总铺,1座在小溪集(今属五河县),每社仓贮存米300石,息米不等。民国时期,县内无专用仓库,粮食贮存主要是利用民房、祠庙、兵营和大户自备粮仓等。
为保证粮油征购后安全贮藏,1951年全县建立起武店、刘府、府城、门台子、临淮关、总铺、小溪河7个粮库,仓房326间,大部为草顶,仓容量1060万公斤。随着生产的发展,粮食贸易的繁荣,仓库建设逐年增加,至1985年,全县总仓容已达14373万公斤,并配以水泥晒场57265平方米。
粮油仓库建设情况表
表15—1单位:平方米、万公斤

国家粮库晒(货)场情况表
表15—2单位:平方米

3、保管
建国前,粮油的质量等级无确切标准,全凭眼看、手摸来判断。建国初期,虽以土法制做一些简单的手木砻工具来检验稻谷,但主要还是依靠感官来鉴定其品质。50年代使用粮食手摇出糙机,80年代使用较为先进的电动出糙机,检验稻谷出糙率。粮油水份检验,50年代初使用简单的油蒸式水份测定仪,操作不便,误差较大,50年代中期,改用隧道式水份测定仪,80年代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和电烘箱。粮食温度的测定,50年代初使用铁杆温度计,70年代后增用电阻测温器,80年代使用袖珍数字温度计。目前使用的粮油化验仪器,主要有电动粉碎机、电动砻谷机、电热恒温箱及干燥箱、电热培养箱、72箱分光光度计、半自动和全自动光电分析天平等设备。化验用的各种化学药品达百余种。
粮油验质方法主要有感官、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四种。验质项目包括粮油品质(质量)、卫生、营养成份和种子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等。验质内容,建国初期因设备简陋,只能检验水份、杂质,后来逐步发展到检验容重量、出糙率、不完善率、酸价等项目,据此进行品质分析。
70年代,全县各区粮油管理站、加工厂均有2名专职防化员,负责检验、化验粮食品质和防治粮食生虫变质。1980年后,为进一步培养更多更好的防化技术人员,县局成立了一个设备齐全的粮油中心化验室。1985年县拥有一支12人组成防化队伍。
建国后,粮油的质量标准,由粗到细,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完善。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遵照国务院规定,粮食开始实行分等论价政策。1957年,在实行“三项质量”(水份、杂质、不完善率)及“半等级制、半增减价”标准之后,又实行了“全项目增减价”,即以中等质量为指标,高于或低于指标的,实行增减价。收购标准,小麦实行出粉率,稻谷实行出糙率,芝麻、油菜籽实行出油率,花生实行以出仁率为主,以及水份、杂质标准。其它品种仍实行水份、杂质、不完善率三项标准。1978年后,遵照国家标准总局颁布的统一标准,全县对稻谷、小麦、大豆、小麦粉、大米、玉米六种粮食执行了统一标价。1985年,粮食收购改为合同定购后,为了使收购和调拨质量指标统一,继续贯彻依质论价政策。
为了及时掌握粮情变化,防止粮食霉变、虫害和杜绝鼠雀等,全县采取“四查”(查粮情、查安全、查制度、查卫生)、通风、高低温保粮和化学药剂防治等保粮措施与方法。
粮食在正常保管中,水份一般每季至少测定一次,梅雨季节和高温季节每月测定一次。粮温周期检查,一般安全粮每周检查一次,半安全粮三天查一次,不安全粮天天查,阴雨天及时查。粮温检查采取定层定点,一般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深度视粮堆高度而定,每层所设点数视粮堆大小而定,粮堆大的设点多,散堆粮面不满100平方米的,设3层9点,超过100平方米的,设3层15点。每次检查,层不变,点移动,并做记录,便于对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风有两种方法,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根据仓内外粮温、气温变化,随时开启门窗,深翻粮面,扒沟,挖洞或是翻仓摊凉,设置通风竹笼,扎席圈,过溜筛等。当仓内外温差不大,自然通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加以机械通风,能够有效地抑制虫、霉的滋生发展,使粮食品质保持新鲜,延缓陈化。
高温贮藏法,多用于大麦、小麦、荞麦,在民间早有流传。其方法就是将粮食高温处理后,趁热进仓,温度不低于46℃,再配以密闭贮藏,粮食不低于42℃,密闭一个星期,能够有效地防止表面结露、生虫和霉变。低温贮藏,是使粮食处于休眠状态,以便保存。方法是,在春暖前,将经过冬季至低温(15℃以下)的粮食进行密闭,隔热保存,使粮食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20℃),从而达到安全贮藏。
早在50年代初期,保粮即采用了“六六六”药粉。60年代使用“氯化钾”、“溴甲烷”熏蒸和“敌敌畏”、“敌百虫”诱杀。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磷化铝”、“磷化锌”熏蒸。由于化学药剂易在粮食中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已逐步停用。此外,用药物诱饵杀灭害虫和鼠雀,用人工编织防雀网,制作防鼠板,防止鼠雀入仓。
“四无粮仓”即粮仓无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四无油库”即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
1953年,县粮食局响应省粮食厅的号召,开展以清洁卫生为基本内容的“无虫粮仓”活动。1956年,开展了“四无”粮仓活动,同年4月份检查,4.9%的粮仓达到了“三无”标准,27.4%的粮仓达到了“二无”标准,到11月底,93%的粮仓达到了“四无”标准。至1985年,全县已达到“四无”粮仓的站34个,占全县站数的85%,“四无”仓粮11700万公斤,占总仓容的92%。
二、运输
1、运输工具及运输队伍
建国初期,为支援抗美援朝,保证军需民食,粮食调运,主要靠动员、组织广大群众用车推、肩挑、驴驮和船只运输。县外调拨主要依靠火车运输。1955年县运输公司成立(下设凤城、临淮、武店等搬运站),粮油运输由运输公司承担,主要靠人拉平板车运输,人力装卸。1958年,县粮食局组织一个有8辆马车的运输队,负责县内的粮油中转运输任务。自70年代起,随着国家交通事业和粮食工作的发展,县粮食局以上级分配的8部汽车(总吨位50余吨)组成了汽车运输队。1985年,汽车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汽车增至9部(其中大江淮牌汽车4部,东风牌汽车2部,解放牌汽车3部),除两部东风牌汽车为单车外,其余7部汽车均挂有4吨拖车,总运输吨位达76吨。1980年至1985年的5年中,总运输量、周转量、行驶公里、总收入和总利润逐年增加。
1985年,汽车队有职工17名,其中驾驶员10名,修理工1名,会计2名,队长1名,副队长1名,机动人员1名,经济上从1978年起实行独立核算。
县粮食局从1977年起,在水路运输方面,除雇用其它船只外,购置了一只60吨木船专为粮食局运输之用。
1980—1985年度粮食局汽车队运行收入情况表
表15—3

2、调运
1949年1月,县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南下解放大军的军粮及时供应,在府城、临淮关两地分别设立军粮临时供应站。供应站主要任务是动员、接收、分发群众支援解放军的粮草,同时负责保管、分发外地调来的粮草。据记载,一天最多分发粮食1.5万余公斤,草15万余公斤。
1950年5月,中国粮食公司滁县支公司在临淮关设立了“临淮粮食办事处”,内设贮运股,专门负责粮食调贮工作。为了保证军需民食的供应,平抑市场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办事处除大力收购集市粮油外,还积极组织粮源,从东北和山东等地调进红粮(高粱)175万公斤、苞米(玉米)50万公斤。遵照中央“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原则,县粮食局内专设了贮运股和粮食中转站,配备了专职调运人员,按照上级下达的调拨计划,负责县内外粮油调运工作。
自1949年至1985年的37年中,全县共调进粮食58669万公斤,调出粮食83539.5万公斤,平均每年调进、调出量都在3500万公斤以上。最高调出年份是1985年,净调出粮食13630.5万公斤。
粮食调运的主要渠道分南北两个方向。南方主要是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北方主要是山东、辽宁等省(包括外贸出口粮)。运粮渠道四通八达,多余的粮油调给外县、省,支援工矿企业和灾区。在调运工作中,始终贯彻统一调拨、合理运输、“先中央、后地方”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保证调拨优质粮油的原则,按照经济区域组织粮油合理流向,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路线,做到既完成任务,又节约运力和费用。
1953—1985年粮食购、销、调情况统计表
表15—4单位:原粮万斤

续表15—4

1956—1985年历年油脂购销调存情况表
表15—5单位:折油百斤

续表15—5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