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食业
建国前,饮食业较为兴旺。均为私人经营,竞争激烈,靠服务态度、技术、质量等求得发展。府城的小蓬莱、洪升楼较有名。窦洪斌的混沌、徐麻子的绿豆丸、孙焕武的小笼包子、张锦荣的牛肉面条等,选料讲究、作工精细、口味鲜美,闻名县内外。临淮关的会宾楼菜馆、杏花天酒店较有名。民国27年初,日军侵占凤阳,饮食店大多关闭。抗日战争胜利后,饮食业有过短暂的恢复,但大多数是小摊、小吃店,较大餐店只有5家。
建国后,饮食业逐步发展。1951年全县有155户,1955年增至273户。其中酒菜馆12户,面食饭馆240户,酒店21户。1956年饮食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府城、临淮关分别组成公私合营饮食店2个,合作商店2个,合作小组18个,设网点25个,从业人员177人。1958年,饮食业归国营商店管理。1961年商业调整后,网点有所增加,全县设供应点43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顾客“自我服务”,饮食业服务质量下降。
1978年后,改革开放,商旅流动量增加,饮食业也相应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有饮食业人员1476人,年营业额694万元。
二、旅馆业
建国前,府城的小蓬莱旅馆、洪升楼旅馆、杏花村旅馆规模较大。临淮关望淮楼旅馆设备较好,门台子原有客栈6家,日军占领期间旅馆业衰落。
建国后,商旅流动量小,旅馆业发展缓慢。1955年,全县有旅栈28户,自1958年至1978年,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旅馆业进行过两次撤并,全县尚有旅栈13户,其中凤阳宾馆(原凤阳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凤阳旅社、凤淮旅社规模较大,设备较好。供销社、合作商店经营的旅社,各区、公社经营的招待所规模较小,设备一般。1979年以后,府城的国营凤阳宾馆、烈军属饭店旅馆部、供电局招待所,临淮关的凤淮旅社等9家旅馆,共有客房80间,床位350张,拥有较大餐厅,客房配置彩色或黑白电视机、电风扇,有的客房建有卫生设施。较大的集镇,集体和个体开设的客栈开始增多。1983年后,一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亦纷纷开设招待所,到1985年,全县有国营和集体旅社41家,从业人员382人,营业额564万元。
三、其他服务行业
1、理发业
县内理发业历来以个体为主。民国时期,府城雇师傅设店或合股分成的理发店有7家,临淮关雇工设店的有27家。门台子、刘府、武店、总铺、红心、小溪河等较大集镇均有1至3家理发店。此外,还有村庄剃头户和沿街流动理发挑等。
建国后,理发业有所发展。1951年,府城和临淮关有理发店34个。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组成合作理发店或合作理发小组。1961年,府城和临淮关有合作店、组2个,理发员2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理发业受到一定的干扰。到1980年,全县较巩固的合作店、合作小组仅有6个,理发员35人。1982年,实行体制改革后,理发业发展较快,至1985年,全县正式登记的理发业79户,理发员214人。有部分企业、学校设有理发室。散居农村和小集镇未经登记的个体理发者,为数不少。
2、照相业
建国前,府城有“美光”、“瑞芳”两家照相馆和个体照相者3人。临淮关有“妙肖”、“永芳”、“淮河”、“永明”四家照相馆。农村较大集镇也有照相人员。
建国初,照相业发展缓慢。1955年全县有8户。在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照相业与镶牙业、钟表修理业合并为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照相业被冲击,业务清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照相业得到发展。1985年,全县有照相馆49家135人,照相种类从一般照相逐步发展到艺术照、彩色照、商品广告照等。农村集镇或风景点个体照相人员为数不少。经考核评定,全县有三级摄影师、修版师、暗室技师共7名。
3、浴室
浴室以府城、临淮关两地开业较早,民国期间至建国初,府城内先后有龙妃池、日新池、九华池、清泉池;临淮关有万安池、大观园、合仙池、第一泉、映淮池等共11家浴室。
建国后,府城仅有“清泉池”一家浴室。1966年公私合营改为“玉清泉”,有职工52人,1959年改为国营。1980年10月1日,玉清泉浴池扩建,设座位240个,并设有淋浴。同年始建女子浴部,有淋浴设备,结束本县无女子浴室的历史。1966年前,浴室内设有搓背、修脚服务项目。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四旧”去除,1979年恢复。
全县部分学校、工厂、机关陆续自办浴室,全县营业性浴室,府城2家,临淮关1家,较大的乡镇有1家,设备简陋,按季节经营。
1985年,全县有浴室19家,服务人员78人。
4、洗染
民国时期,洗染业主要经营加染土白布、棉线、褪色旧衣服等。府城内设刘和春染坊,临淮关有唐记、黄义泰等8家染坊。日军入侵凤阳期间,洗染业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所恢复。建国后,土布逐渐被淘汰,随着化纤产品的增多,染坊大部分停业。
服务行业还有鞋、伞、钟表、自行车、日用家具维修及补锅业务。有流动性和街道设摊两种。1985年全县共有维修业务人员2523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