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府城,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位于县境北部,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
一、城池
明洪武八年(1375年)凤阳府治由临淮城迁至中都城内会同馆,由于中都外城是土墙,到了明朝中叶圮坯不堪。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两江总督鄂容安上书皇上,请求建府城,不久获准。乾隆二十年二月,由凤阳知县郑时庆、颍州府通判吕辙负责营建。扒拆了禁垣、钟楼台基、中都外城等建筑的砖石修筑府城,第二年正月告竣。府城位于明中都皇城东南3里处,该城呈不规则园形,周长一千一百八十一丈,高二丈,无池。它把原提督行署(明朝两察院)、道署(明朝东公馆)、凤阳府署、鼓楼和凤阳县府学东半部全部包绕在城内。府城开六门:东称镇濠门、西称集凤门、南称肇庆门、北称靖淮门,以上四门有门楼;东南称文治门、西北称九华门,以上两门无门楼。府城自建成后共修复三次,第一次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第三次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第三次修复时挖掘府城城河,河宽三丈四、五尺不等,深一丈二、三尺不等,周长一千零四十八丈五尺八寸,在东南城墙上兴建“文笔峰石塔”(当地人称“府城溜溜锥”)一座,并移肇庆门于正南,城东门修滚水坝一座,修石暗沟一道,五门建吊桥各一座,水关暗沟7处及城门、炮台、走马石等工程。
建国前夕,城墙成段倒塌,吊桥毁坏。1954年府城城墙全部被拆除。原城墙遗址的东半部为环城马路和合蚌公路,西半部为住宅区;护城河尚在,但河面逐年变窄。
二、街道
乾隆二十一年建成府城城墙,城内街道经过历年的修筑,到民国38年(1949年),主要街道有花铺廊街,其南端以鼓楼拐为中心向东为楼东街,向西为楼西街,向南为楼南街,其北端以府拐子为中心向东为府东街,向西为府西街、向北为府北街,其次还有文昌街、南、北长胜街、永安街、三元街及十八桥、火巷、刘家巷、肖家巷、崔妃巷、苍巷、察院巷、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等,原城内主要街道为石条路面,街宽2至3米,最宽处只有4米。
建国后,人民政府陆续拓宽街面,修筑道路,使古城面貌焕然一新。现将府城镇的主要街道分述如下:
花铺廊街全长340米,是全城主要步行商业街,1978年拓宽为15米,改铺成柏油路面,1985年建起钢筋架塑玻瓦遮雨棚。内有府城百货商场、府城供销社、日杂商店、专卖公司门市部、玉清泉浴池、理发店、饭店、酱园、布店等。商品齐全,市面繁荣。府城派出所、县直幼儿园等单位也在这条街上。
府东街旧称凤凰街(因过去凤画店在这条街上),街长600米,宽4米。建国前,国民党县政府、警察所、洪武中学(即省立第五中学)及几户大绅士寓所在此街两侧。1970年后拓宽街面改建成8米宽柏油路,两边各5米宽人行道,并向东延伸170米,接通东环城路,西和府北街、府西街交接。人民商场、县邮电局、凤阳旅社、新华书店、凤阳中学、县公安局、县粮食局、县供电局、县城建局、县教委、二轻局、外贸局等单位分布在街两侧。
府西街原街面仅有3米宽,全长500多米,均系凤阳白玉石铺砌而成,中间有被独轮车滚压成的沟槽,整个路面凸凹不平,行走不便,建国前,街两侧有凤阳简易师范学校、天主教堂。1963年将路面翻修成小方石路。县政府、团县委、县招待所、县印刷厂、人武部、干部宿舍均在此街上,人、车流量较大。1970年将车行道改为8米宽柏油路面,两边人行道各5米,总宽18米,并向西延伸到府城至大庙、府城至淮南公路,东和府东街、府北街、花铺廊街相接。
府北街原街中心用三块条石并铺,仅1.2米宽,两边用白玉石块镶铺,街面总宽3米。1963年路面改为砂石路,1970年铺成8米宽柏油路面,1985年道路又拓宽为12米,同时将两边建筑物进行改建,各留出人行道5米,总宽为22米。该街南与花铺廊街、府东街、府西街交汇,北至三步两桥,全长约700米。烟叶收购站、县影剧院、县文化馆、县工会、县体委(原圣堂庙旧址)等单位分布在这条街两侧。
文昌街1949年前街道宽3米,路面全系白玉石所铺,街道中心被独轮车碾成沟槽,人走车行甚为不便。抗日战争前,街上仅有几家小旅馆。建国后,由于这条街是府城通往临淮关的两条主要道路之一,1970年将路面拓宽为车行道8米,建成柏油路面,街道两边建有汽车站、军人接待站、公路站、酒厂、县第一人民医院、交通局、建筑工会、工商银行、府东居委会及10余家旅馆、饭店等。
楼东街即以鼓楼为起点向东延伸与合(肥)蚌(埠)公路相接,全长640米,中间与南北长胜街和永安街相接。1963年将原块石路面改为砂石路面,同时拓宽为5至6米,1981年将砂石路面改修为水泥路面。直至1985年街道规划尚未形成。街西头南侧有全城最大的农贸市场,东段北侧有中共凤阳县委党校,此外县卫生防疫站、农机门市部、府城麻纺厂等单位也设于街北侧。
楼西街东接楼东街,穿过鼓楼向西接府城至大庙公路,全长750米。这条街原来也是条石和白玉石块混铺路面,1982年改修混凝土路面。街两侧大部分居民为回族,在府城西门外街北设有牲畜交易所、清真寺、回民小学,府城镇镇政府在60年代初曾一度从花铺廊街迁至这里。街的最西头设有凤阳第二中学、客车改造厂,中间与火巷、十八桥相接。
楼南街于鼓楼东侧向南接城南乡地界,长320米,该街大部分为居民住宅。住宅密度大,镇卫生院、废品收购站设在这里。街南端南门外设有县气象站、城南乡政府。1982年随弯就弯修筑成水泥路面。
南长胜街北长胜街与楼东街形成十字形街,南接南环城路,北接府东街,全长650米,原为白玉石块路面,1982年集资公助修建成水泥路面。南街有凤阳二酒厂、府城镇卫生管理所;北街有房地产管理所、二轻局、计划生育委员会职工宿舍,其余均为居民住宅。
永安街北接楼东街,南通南环城路,但南段仅有弯弯曲曲的羊肠道,实不成路,北段长200多米,路宽约4米。南头东侧有四眼井,为全城饮用水井,西侧为火神庙。建国后以庙宇为校舍建为永安小学。1968年建成水泥路面。
十八桥其名源于该街西侧原为一下水明沟,自北向南贯穿全街,流入南城河,总长340米,路西居民来往行走不便,即用石条各搭一小桥,全数十八座,故谓十八桥,该街设有府城小学。1981年拓宽街道为6米,建成水泥路面。
火巷南接楼西街,北接府西街形成工字形,全长340米。建国前这里是会馆、戏院等游乐场所。建国后将会馆改为广场,取名“五一广场”,专为集会使用,将戏院改建为人武部。路面为块石所铺,高低不平。1963年拓宽部分巷道,北段用城砖铺设地面,南段是泥结石路面,1972年又将该巷拓宽为4—5米,并建成水泥路面。1976年将原三府幼儿园从府西街迁入“五一广场”。
三元街崔妃巷东接察院巷,相传清末某姓连中三元,故为三元街。崔妃巷西接花铺廊街,东接三元街,北接苍巷。据民间传说:某朝,巷内曾出一崔姓皇妃,故称崔妃巷。崔妃巷原系条石块路面,三元街系白玉石路面,中有独轮车滚压沟槽。1972年改修为水泥路面,三元街拓宽为4—6米,崔妃巷宽度基本未动。县实验小学设在这里。
察院巷清末时期,曾设有督察院,故名察院巷。该巷北接三元街,南通楼东街,全长180米,原路面为白玉石铺砌,1978年修成水泥路面,路宽仅2米。
苍巷北接府东街,南和三元街、崔妃巷交接。清朝时期巷西侧为书院,抗战时期在巷东侧曾设警察所。抗战胜利后设凤阳中学初中部,建国后设公安局和看守所,1985年建成6米宽的水泥路面。
刘家巷居民生活区,东接花铺廊街,西接火巷,巷道弯曲,1978年随弯就弯修成水泥路面。
肖家巷居民生活区,东连花铺廊街,西拐弯向北接刘家巷,于1978年随弯就弯修成水泥路。
保火巷居民生活区,东连火巷,西接十八桥,巷内有县水利局和凤阳电影院(原为人民大会场),1978修成水泥路面。
洪武路、皇城路、九华路、陵园路都是沿公路开发的新街道,宽30米(含人行道)柏油路面,西通淮南、武店,东通临淮关,北通蚌埠,道路两侧正按规划相继建设。这4条道路均在原府城的北部,总长约4000米。路两侧有凤阳汽车站、电影公司、卫生局、光色玻璃厂、铁合金厂、公路站、轧花厂、塑料厂、加油站、煤建经营处、安徽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师范、农机校、烈士陵园、石英场、砂轮厂等。
三、房屋
公房建国前,城内大型公用房屋基本上都是清乾隆二十年后建设的,县署、府衙、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龙兴寺、圣堂庙、火神庙、关帝庙、清真寺、南庵、元公祠堂、学宫、书院等大型建筑物,除龙兴寺尚存部分建筑外,其余均不复存在。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兴建了以公房为主的建筑群,主要有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的办公楼及凤阳宾馆、影剧院、电影院、人民商场、体育馆、汽车站等建筑设施,安农师院、凤阳师范、农机校、凤阳中学、凤阳二中、实验小学、府城小学等教学楼等都相继建成。
私房建国前除花铺廊街两侧有部分砖瓦结构的房屋外,其它均为茅草房。城内拥有较大私房的有潘家画院(今三元街)、孙家油坊(今府北街)、吴家大院(今楼西街)、季家大院(今三元街)、季家布庄(今花铺廊街),还有“花(庆旺)四门、叶(茂才)半城,楼南有个夏殿臣”和“南蔡北柳大户熊”之说,表现了这些私房的规模。建国后,居民住房更新换代,城内大多数居民都住上了平房、瓦房,沿街的个体工商户都盖起了二到三层楼房。
府城城区房屋的结构、用途、建成时间和较大建筑物的概况列表如下:
1985年府城城区房屋结构情况表
表13—1单位:平方米

1985年府城城区房屋用途情况表
表13—2单位:平方米

几个年代府城城区房屋建设情况表
表13—3单位:平方米

四、市政建设
1、照明
建国前,县内照明以植物油灯为主,兼用蜡烛,少数富户和店铺使用煤油灯或汽油灯。50年代初,府城内有一部供开会时扩音使用的手摇发电机。1953年县建立一所荣军学校,该校拥有1台20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只供本校和府拐及发电机房门前的路灯照明。1962年元月接通门台子高压电源,但工业、机关和民用电仍然很少,路灯只限于府拐一带,灯光昏暗。以后不断增加电力容量,发展至今,除供应工、农业生产用电和机关、居民照明用电外,在城内主要街巷府东街、府西街、府北街、楼东街、楼西街、楼南街、花铺廊街、文昌街、南长胜街、北长胜街、十八桥、崔妃巷、三元街、永安街等都安装了防雨路灯,共装路灯140余盏,灯距50米左右,其中主要街道安装的是水银灯,其余为白炽灯。
2、供水
府城居民历史上一直饮用井水,水井数量,无人统计过,但府城城区有“筛子地”之称,比喻地上井如筛眼,可见水井数量之多。水井有甜水井(饮用水)、涩水井(非饮用水)和半口井(半甜半涩的水),其中城南角的铜井、四眼井、三眼井、学井、三山夹一井,北门外的东井、西井都很有名。众多水井中又以四眼井最有名,它位于永安街南头东侧,水之旺、质之清、味之甜为城内水井之首。但是自1984年通了自来水后,井底干涸,城内其它水井也相继涸竭。县自来水厂筹建于1981年,1984年10月1日供水,年供水量64万吨,铺设主管道1000多米、支管道8000多米,解决了府城城区80%的居民生活用水。城内外还有县政府后院的顾家塘,凤中后院的团塘,城周围经过维修的护城河部分段,可供居民日常用水。
3、排水
府城城区的基本地形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排水总流向是西北东南向。早在清朝府城建成后,城内就有十字状两大排水系统,一条是自西向东砖砌盖板暗水沟,深0.9米,宽0.6米,直通城外流入环城河。另一条则是自北向南,深4米,宽3米的砖拱下水道,与东西下水道相通,经过黄桥,流入南环城河。当时由于迷信思想的支配,将这两条下水道按龙须形状砌成,弯弯曲曲,给后来城市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建国后,对下水道进行了修整。1982年至1985年,共修下水道1万多米,城内所有活水,均经下水道排入环城河流入濠河再进入淮河。其中府东街、府西街2900米,府北街、文昌街3000米,皇城路1000多米,再加上各街巷道的小型明、暗沟,基本形成排水网,在多暴雨的夏季,也能及时排出。也有一些下水道缺乏管理,形成淤塞,水流不畅,暴雨时,临时溢水时有发生。
4、卫生设施
建国前,府城的环境卫生很差,居民自建的露天厕所较多,垃圾随处倒,苍蝇乱飞,建国后,人民政府首先抓城市卫生工作,把粪便集中起来,送到大粪场,晒干后作为肥料出售。1956年安排清洁工4人,清扫主要街道。1967年,清洁工增至12人,府城镇成立卫生管理所,并逐渐增加卫生设施。至1985年共购置垃圾车1辆,汽车1辆,洒水车1辆,垃圾铁箱300余只,人力平板垃圾车16辆,清洁工增至38人,做到所有街道每天清扫两遍,居民的生活垃圾及时运送到城外指定的垃圾堆放场处理。公共厕所增加到19座(不包括机关学校内部使用的厕所),同时拆除了城内的所有露天厕所,并配备专门清扫人员。较大旅社及县宾馆,建有水冲式厕所和抽水马桶,整个城市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5、主要建筑物简介
人民大会场位于火巷内,建于1953年。跨度为18米,10米间木屋架平瓦屋面,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可容纳800余人,另外设有会议室。平时则作电影俱乐部,后改名为凤阳人民电影院。
凤阳旅社位于府东街与文昌街丁字形相交处,坐南面朝北,是1972年兴建的凤阳第1座三层楼房,建筑结构采用薄壳代用楼板。
凤阳影剧院1976年由县第一建筑公司承建的凤阳影剧院总造价为58万元,占地34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观众厅为680平方米,门厅220平方米,舞台空间净高达16.5米,面积为500平方米。影剧院两侧均系回旋露天场地,门前有一个近1700平方米的花园广场,临街有180米长的开面宣传画廊,使整个影剧院的结构十分壮观。
县政府办公大楼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政府院内北侧新建1座5层1000多平方米,造价为14余万元的县政府办公大楼,1979年建成。整个办公大楼有60余间办公用房,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式样朴素大方,基本解决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问题。
科技中心大楼为发展农业科学,1985年在府西街西头,新建1座2067平方米的农业科技中心大楼,大楼为4层砖混结构,整个建筑庄严朴素,总造价为31.37万元,门前有广场、水池、花园。
府城较大建筑物情况表
表13—4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