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
县内畜禽品种主要有黄牛、水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鹌鹑、鸽子等,其中牛有13个品种,马有2个品种,猪有10个品种,羊有10个品种、禽类约有30多个品种,其它畜、禽30多个品种。原有品种15个,引进外地品种50多个。
牛主要为役用牛。黄牛骨骼粗壮,四肢坚实,体格较小,为旱地主要耕畜。屠宰率40%左右。母牛可繁殖到13岁,黄牛除本地品种外,1963年引进陕西秦川牛,役肉兼用品种,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和本地牛杂交的品种生长快。还引进蒙古牛、南阳牛、海福特、黑白花、夏洛来、抗旱王、西门塔尔、短角8个品种。水牛体粗重矮壮,步行慢而有力,为南部山区和丘陵地区水田主要耕畜,耕作使用年限为15—18周岁,个别到24岁左右。净肉率为35%左右。水牛分大、中、小型,除本地品种外,1980年引进上海水牛,体型大,与本地水牛杂交的牛体型较大,使役性能好。1977年还引进摩拉牛,为役、乳兼用品种。
马1956年引进蒙古马、伊犁马。体重、结实,平均体高130公分,主要用于拉车。
驴本地驴头颈稍高举,胸部稍窄,背部稍凹,后躯发育差,四肢结实。毛色为灰色,故称灰驴,善驮负,当地多用其拉车。1963年还引进关中驴与本地驴杂交,其后代体型较大,役用能力强。
骡无繁殖力,耳比马耳长,无鬃毛鬣,尾毛稍多于驴,蹄小踵高,体质结实,能吃苦耐劳,抗病力强,寿命比马、驴都长,一般役用20年,多达30—40年。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马、驴、骡的饲养数逐年减少,分别由1949年的560匹、15450头、256匹减少到1985年的164匹、1035头、65匹。
猪本地猪种属华北型,淮南黑猪、定远猪是优良品种,抗病耐粗饲,体健宜牧,分大、中、小3个类型,以中型猪较多,为肉脂兼用型,繁殖率高,年产猪仔2—2.5窝,生长快、中型育肥猪12个月重达90公斤。还引进大约克夏、巴克夏、新金猪、杜洛克、长白猪、内江猪、克米洛克、苏联大白猪8个品种。
羊山羊属黄淮白山羊,能适应艰苦环境,繁殖率高,板皮质量好有弹性。50年代还引进四川麻羊,70年代从内蒙引进白山羊,绒肉兼用型。绵羊有内蒙古细毛羊,苏联美利奴细毛羊2个品种,本地绵羊为绒肉兼用型,繁殖以2年3胎为多。
鸡以草鸡为主,肉蛋兼用,成鸡体重2—2.5公斤,母鸡年产蛋120—160枚。“凤阳大骨鸡”在1958年曾送省农业展览馆展出,一般成年公鸡体重8公斤左右,母鸡重6公斤左右,现已绝种。1949年后陆续引进九斤黄、奥品顿、澳洲黑、来杭鸡、白洛克、洛岛红、荷兰鸡、泰和乌骨鸡、亳州大骨鸡、狼山鸡、浦东鸡、新汉县鸡、宝州鸡、天长黄鸡、罗斯鸡、星杂288、西塞斯、罗曼蛋鸡等鸡种。
鸭以本地麻鸭为主,蛋肉兼用型,抗病力强,生长较快,母鸭年产蛋120—180枚。引进品种有北京鸭、绍鸭、瘤鸭、樱桃谷鸭等。
鹅本地白鹅,成年鹅重4—5公斤,年产蛋60—70枚,早期生长快,2—3个月可上市,肉粗且嫩,含脂少。引进品种有狮头鹅,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成鹅重8—9公斤。
兔属中国白兔,皮肉兼用,体型较小,成年兔重1—2公斤,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力强,年产仔5—6胎,每胎8—9个,50年代引进安哥拉长毛兔,皮肉兼用。60年代后还引进日本大耳兔,皮肉兼用型。
蜂中华蜜蜂为县内土生土长的黑色蜂种,嗅觉灵敏,勤快,善于利用小蜜源,抗逆力和适应性都很强。中华蜂分蜂性强,常失散于郊野或觅农户家的箱、桶等物筑巢,多土法饲养、待蜜盈常熏驱或捕杀、铲巢,以净布绞蜜煮食,每箱产蜜5—10公斤,因此中华蜜蜂越来越少。意蜂,原产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已饲养40余年,能适应本地环境,蜂王产卵多,公蜂采集力强,生产蜂王浆和蜂腊都较好,每箱产蜜25—50公斤,蜂王产卵无节制,要求有优越蜜源条件,须跟踪蜜源转地饲养,否则消耗大量饲料。
马湖乡金淮村是养蜂专业村,312户,1985年养蜂3908箱,产蜜113670公斤,获利16万多元,占全县养蜂10430箱的37.5%,获利占全县46.3%。
畜禽品种资源情况表
表8—1

续表8—1

二、畜禽饲养
1、饲养
建国前牲畜饲养管理粗放,多为懒铺喂养,很久才出铺,因此牲畜多病,死亡较多。建国初期,大牲畜有3.64万头,猪1.3万头,山羊511只,禽26.6万只。畜禽结构黄牛占29.3%、水牛30.5%、马1.8%、骡0.8%、驴20.3%、猪10.1%、山羊0.1%、绵羊0.2%、禽7%。总产值5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6%。1954年大牲畜存栏数4.3万头,比建国初期的3.64万头增长84.6%。农业合作化时大牲畜折价入社,当时坚持自愿互利,合理折价的原则,因此仍有发展。1958年实行公养、禁止私养和屠宰,由于使役和喂养管理不善,加上自然灾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禁止农民家庭饲养大牲畜,限养家禽,造成牲畜饲养量减少,到1964年大牲畜仅有2.7万头,后采取公养私养结合,生产逐渐恢复,1978年大牲畜存栏数4.45万头。1979年全面推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生产的比重,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形式,带动了畜牧业发展,农村实行分户经营后,耕牛为私养,主要饲养役牛,辅以养菜牛、奶牛,1984年大牲畜发展到74488头,畜禽结构为黄牛24%、水牛36.4%、马0.2%、骡0.04%、驴0.5%、猪26.9%、山羊0.5%、绵羊0.1%,禽11.5%,1985年大牲畜增长到80889头,为1962年的3.2倍。畜牧业产值425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3%。
牛沿淮平原地区多养黄牛,采取槽养方法;丘陵地区多水田,多养水牛,常喂青草、稻草;山区青草丰盛,以放牧为主。役用期加喂精料黄豆,老弱牛加喂棉籽饼,幼者加些麸皮、豆饼、粉浆等精饲料。小牛1年断奶,半年后戴笼头,1年左右穿鼻眼放牧,18个月后开始使役。建国前,牛多为地主、富农所有,役用牛不足。建国后重点发展耕牛,促进农业生产,采取保护牲畜、奖励繁殖的措施。1985年,全县有黄、水牛37060头和42510头,除满足役用外,可提供大量牛肉。
马建国前,仅富裕人家有少量喂养,1949年存栏数为560头,主要用于耕地和运输。建国后,引进蒙古良种马和新疆伊犁马。1956年数量增长到723匹,比1949年增长77%。1980年后由于机械、电力的发展,马逐渐减少,到1985年仅存164匹。
驴农村主要用于耕地、拉运和打场,饲养量比骡马多20倍,1949年有1.5万头。随着机械、电力的推广使用,驴的饲养逐年减少,到1985年仅存1035头。
骡当地农民用以运输,使役力强,易饲养。1949年存栏数256匹,后逐年减少,到1985年仅有65匹。
猪养猪历来为农家主要副业,1949年生猪存栏12795头,在畜禽结构中占10%,建国初期,生猪都是私养。直到1956年坚持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1956年后开展集体养猪,并引进优良猪种巴克夏、约克夏、苏白猪、内江、新金等。国家有奖励政策,群众积极饲养,同年存栏数上升到57602头。饲养方法主要是圈养,早、晚放牧一次,对不做繁殖的猪,在长到15公斤时进行阉割育肥。1957年兴办“万头养猪场”、“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生猪饲养量增长较快,生猪存栏7万多头,占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达34.7%。“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私养畜禽,生猪仅在4万至7万头之间,徘徊不前。1979年全面推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生猪也以承包形式进行饲养,国家以多种形式补贴,奖售粮、饲料、化肥等,当年存栏达14.2万头。到1981年出现“卖猪难”的现象。1983年至1985年养殖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流通进一步搞活,畜牧业复苏,到1985年底存栏数13.6万头,养殖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发展很快。但由于取消了派购、奖售办法,实行自由贸易,因肉价未动,粮价提高,农民喂猪不合算,因此存栏数比1984年略有下降。
羊建国初期全县有山羊511头,绵羊316头,1956年在合作化的推动下,羊的饲养增长较快。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羊的饲养归集体,社员很少喂养。1957年全县有3621只。同年引进良种细毛羊、高加索羊、寒羊、湖羊等品种。1960年至1966年,重点抓耕牛和猪的生产,羊的存栏下降,1964年仅存2847只。1966年至1978年,在“左”的路线干扰下,把养羊做为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喂养。1979年农村经济政策放宽,流通进一步搞活,1980年羊的存栏数增长到3997只。1983年至1985年山林权承包,养羊制约因素较多,羊的存栏数由7512只降到6348只。
禽类养鸡、鸭、鹅是农村副业,群众习惯于自孵繁殖,圈养和放养结合,1982年后多用电孵、水孵。1949年仅有禽26.6万只,占畜禽结构7%。1960年前后连年灾害,农业减产,饲料极为困难,生产队禁养、限养,禽类数量下降到13万只。1966年至1978年禽类生产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支持养殖业,禽类生产迅猛发展。1980年后粮食部门开始生产供应饲料,县畜牧站进行技术培训,科学养殖技术的传播,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引进优良鸡种九斤黄、来杭鸡、白洛克、星杂288、西塞斯等十几个品种,到1985年禽类生产已达243.3万只,产肉3649吨。
2、引进配种
1963年本县建立“家畜配种站”,1984年改名“家畜改良站”,饲养种猪11头(长白猪3头,定远猪8头)。
1974年开始进行马的人工受精工作。
1980年从外地聘请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开展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工作,先后从徐州、合肥、咸阳、上海等地购进西门塔尔、抗旱王、夏洛来、秦川、黑白花、短角等黄牛冻精和摩拉、上海水牛冻精,共配种5511头。
1983年开始猪的人工授精,共配种2764头。1984年全面推广牛、猪人工授精,配种点扩大到20个,比1983年增加14个,人工配种牛2661头,增加1439头,人工配种猪1661头,增加999头,黄牛受胎率71.3%,提高1.8%。猪、牛人工授精杂交后代,体型大、生长快、经济效益高。
县母猪繁殖场,前身为县种猪场,为适应商品猪基地的发展而建立,1984年有土种母猪36头,种公猪3头,为社会提供种母猪200头,商品猪1500头。
1985年省农牧渔业厅确定本县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
三、饲料
1、饲料资源
70年代初至80年代,全县每年产精饲料1.25亿公斤,糠麸0.6亿公斤,饼类饲料750万公斤,按配合饲料平均需饼量16%计算,可产配合饲料1.63亿公斤。
粗饲料主要是农作物秸杆和稻草,按斤粮斤草计算秸秆产量为5.45亿公斤,一头黄牛舍饲期200天,每天7.5公斤,可养黄牛25.4万头。全县有万亩以下草场20片,计8.6万亩,占草场面积40.5%。万亩以上草场5片,计12.7万亩,占草场面积的59.5%。
县内草地、草滩、林间草地,疏林类草地和田埂预测可产牧草1.33亿公斤。
主要草场分布在曹店、宋集、凤阳山、石门山、梅市等乡。草场可分为山地丘陵草丛类、山地丘陵疏林类、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共三类四组十一型。
山地丘陵草丛类面积为176328.8亩,占全县草场面积82.8%,平均亩产鲜草480公斤,分布在曹店、宋集、梅市、石门山、武店等乡。牧草有黄背草、白茅草、青香草、白苗草、结缕草。
山地丘陵疏林类主要分布在宋集乡,郁闭度在10—30%,草被是黄被草、青香茅草覆盖度30%,草层高度60CM左右。草场面积23513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11%,平均亩产鲜草407公斤。
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草场分布在宋集乡,共2个类型,主要灌木是山草刺,草被层以白茅草、黄背草,蒿类为主,草层高度60CM左右,盖度30%左右,平均亩产鲜草579公斤,面积有13163亩,占全县草场面积6.18%。
全县有草场212966亩,可利用面积17037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0%,可载畜6652头。平均每头黄牛单位需草场25.7亩,或山地丘陵草丛类草场25.5亩,或山地丘陵疏林类草场30.7亩,或山地丘陵灌木丛类草场21.6亩。
2、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有大麦、糙米、稻谷、高粱、糁子、玉米、大豆、黄豆、麸皮、米糠、高粱糠、山芋、豌豆、蚕豆、菜籽饼、豆饼、麻饼、花生饼、棉籽饼、豆腐渣、酱油渣、酒糟、山芋渣、红萍、水浮萍、水葫芦、水花生、圣麻、苜蓿、稻草、玉米杆、苕子、丝瓜草、菱角、苦菜、灰条菜、槐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松针粉。
动物性饲料有蚌肉、蚕蛹、蛤蜊肉、螺粉、鱼粉、鱼骨粉、虾、蟹、螺丝和畜禽、水产品及一些动物产品的脏器、血碎杂肉等。 矿物质饲料有贝壳粉、蛋壳粉、骨粉、羽毛、螺壳粉、蟹壳粉、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膨润土、凹凸棒土。
四、疫病防治
1、机构
县畜牧兽医站、畜牧兽医工作协会均于1951年成立。1985年底全县有畜牧兽医干部63人,区、乡、镇有45个集体性质畜牧兽医站,村配兽医防疫员,全县集体性质兽医184人。府城中学、刘府中学等8所职业高中开设兽医班,由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兼教。
2、疫病种类与防治
县内畜禽病39种,有炭疽、气肿疽、结核、牛流行热、口蹄疫、狂犬病、恶性卡他热、锥虫病、焦虫病、肝片吸虫病、放线菌病、马鼻疽、马腺疫、马传贫、破伤风、李氏杆菌病、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猪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猪囊虫病、猪弓形体病、仔猪副伤寒、猪蛔虫病、猪疥癣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小鹅瘟、鸭瘟等。
炭疽、马鼻疽、猪水泡病、猪瘟、鸡新城疫、猪丹毒等疫病零星散发,牛流行热来势猛,但未造成重大损失。鸡霍乱已上升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
炭疽最早发于1951年枣巷乡岗庙村,1头水牛死亡,天然孔流血,且血液不凝固,诊断为炭疽病。1953年至1957年在二十郢乡、大庙乡、大溪河乡、燃灯乡、李楼乡均散发性出现炭疽病,进行防疫注射32553头。1967年至1982年陆续发病,全县共发生炭疽病16次,死水牛10头,黄牛16头,驴5头,猪6头,感染死亡8人,疫点分散以东三区比较集中。自1967年连续注射几年炭疽芽胞苗后疫情被控制。
破伤风县内大小家畜年年均有发生,以猪、牛为多,属散发性,1977年发生5头,1976年猪发病2头,多因外伤感染。兽医人员采取手术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结合中药千金散治疗效果较好。
口蹄疫1979年初在城东公社发病3头水牛、8头黄牛,出现口腔溃烂,水泡明显,诊断口蹄疫,同年梅市公社有18头猪发病,1983年枣巷乡猪发病143头,刘府乡猪发病512头。1982年至1983年为县内发病高峰,查出病牛742头,死亡25头,病猪9909头,死亡1603头,病羊53头,死亡5头。防治中设消毒疫点457个,消毒猪圈14891间,牛舍12279间,消毒面积达8640亩。食品站9个,25个分站全部消毒一次,1983年口蹄疫病基本消灭。
猪瘟1949年前有“烂肠瘟”流行,建国后个别农场有时发生此病。自1984年实行防疫大包干,死亡率由1983年的7.8%下降到1985年的0.85%。
牛流行热1954年最早发现此病叫“牛流感”,1954、1958、1962、1967、1968、1974、1976、1978、1983年共9次流行。发生在枣巷、武店等地,有病畜1311头,该病如无并发症可治愈。
气肿疽1953年马湖乡洼金、楼店、武店曾发生,病急、病牛死亡快,1953年至1955年进行防疫注射,25359头牛疫情得到控制。70年代末流行一次损失较大,1977年、1978年先后在曹店、太阳升、东方红、楼店、马湖5个公社13个大队68个生产队和曹店林场流行,共152头黄牛得病,死亡81头,治愈71头。
恶性卡他热1963年在小溪河公社岗陈队病死牛1头,1967年石门山发病水牛20头。1971年至1975年石门山死水牛12头。1975年至1985年武店乡黄牛发病21头,曹店乡发病黄牛4头,死4头,均与绵羊、山羊同圈饲养所致。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仅治愈1例。
水牛热1970年梅市病死10头水牛,1983年至1985年又死亡3头水牛。
伊氏锥虫病1975年在黄牛血液中查出锥虫病,京山公社7头水牛得病死亡。1983年全县发病水牛1506头,治愈364头,间接血凝阳性1140头。1984年对总铺镇、殷涧乡、燃灯乡、李二庄乡、城北乡、亮岗乡、官沟乡等7个乡镇用间接血凝法检查水牛2186头,阳性有702头,阳性率32.1%。
牛焦虫病1954年发生大水灾,县内沿淮地区以及五河县、怀远县、凤台县大批耕牛被转移本县山区,黄牛5213头,发病1038头,死亡348头,病死率35.5%。犊牛及本地牛发病35头,死亡25头。1975年发病158头,死亡11头,1978年发病38头。1961年至1962年板桥、大庙、亮岗、枣巷乡散发此病。
牛肝蛭枣巷乡、大溪河乡50年代就有此病,1971年大溪河公社普查中发现,三分之一的水牛患病,死亡6头。1968年至1973年亮岗812头牛发病,其中203头黄牛,死亡113头,1981年查有12头阳性,其中水牛2头。
马鼻疽1958年县里从内蒙、新疆购回马100匹,以后散发马鼻疽。1954年板桥乡发现3匹马、1匹驴患此病,就地捕杀,1976年城北公社发现4头驴得病,捕杀后深埋。
狂犬病1965年大庙公社1头水牛发病,症状奇痒、流涎、刨地、攻击人后死亡。1981年至1985年病畜咬伤13355人,死亡63人,死亡黄牛9头,死亡猪4009头。
新城疫与禽霍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秋季鸡瘟、霍乱流行时,每年死亡家禽100万只。从1979年以后,免疫接种为群众接受,死亡率降到16.8%。
小鹅瘟1985年驻凤阳空军某部400只小鹅,20只染病死亡,李二庄、板桥、小溪河、临淮关、洪山、大溪河等乡专业户的小鹅相继发生小鹅瘟,病死率70.3%。用两株毒与血清相结合,给小鹅打抗小鹅瘟血清及卵黄治疗试验,治愈率达64.2—74.8%。
3、凤阳兽用中草药资源
凤阳境内实有兽用动物、植物药材700多种,传统常用药材50种:
蟾酥、蒲公英、米口袋、葛根、旋覆花、白蔹、白头翁、白芨、仙桃草、冬瓜皮、柴胡、夏枯草、丹参、半枝莲、半夏、龙胆草、桔梗、益母草、海金沙、威灵仙、茜草、茵陈、小毛茛、酸枣仁、前胡、生姜、王不留行、车前子、五加皮、光慈姑、青木香、苦参、明党参、柏子仁、山楂、槐花、何首乌、白鲜皮、白薇、天花粉、百部、百蕊草、沙参、远志、地骨皮、地榆、蜈蚣、天门冬、芫花、猪蔹草。
畜禽生产情况表
表8—2

续表8—2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