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灾害成因
凤阳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地质构造处于郯庐断裂带内,在淮南地震带北缘。自古以来,地震次数较多;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性气候。其显著特征是气温年差较大,日差也较大,降水量年际变异大,雨量分布极不均匀。
由于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的特殊原因,导致凤阳县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暴雨、旱涝、冰雹、地震,常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二、主要灾害
1、暴雨
气象上把日降水量≥50毫米称暴雨;若≥100毫米称为大暴雨;若≥150毫米则称特大暴雨。
1957年至1980年24年降水,共出现暴雨73次,平均每年3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1964年、1965年、1971年、1972年、1979年),而最少年份为0次(1959年、1973年、1976年、1978年);24年中出现大暴雨9次,平均每年0.4次,1965年最多出现2次;24年中出现特大暴雨4次(1957年、1964年、1965年、1972年)。可见暴雨的年际变化是较大的。
暴雨以夏季出现最多,24年中夏季出现57次,占暴雨总次数78%;春季共出现暴雨10次,占暴雨总次数的14%;秋季共出现暴雨6次,占暴雨总次数8%;冬季无暴雨。
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以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24年中共出现28次,占暴雨总次数的38.4%。1965年7月暴雨达5次之多,包括大暴雨、特大暴雨各1次,月总降水量高达766.2毫米,是20世纪以来所仅有的。8月份次之,24年中共出现18次,再次为6月份,出现6次,3月和11月各出现1次,而10月及12月至次年2月均无暴雨出现。现将暴雨日列表如下:
1957—1980年(24年)暴雨日分布情况表
表2—9

每年从6月下旬暴雨出现次数明显增多,7月上旬最多。24年出现暴雨22次,特大暴雨3次,这时恰逢梅雨季节,故多暴雨和大暴雨,其次是8月上中旬也较多出现暴雨和大暴雨,此时正值盛夏季节,局部地热雷雨或台风所致。
暴雨最早出现在3月4日(1966年);最晚出现在11月23日(1960年)。大暴雨最早出现在5月29日(1970年);最晚出现在9月24日(1971年)。特大暴雨最早出现在7月1日(1957年、1965年);最晚出现在8月20日(1964年)。特大暴雨降水量高达233.4毫米(1977年7月2日在东部小溪河);其次为198.7毫米(1964年8月20日)。大暴雨最大降水量为135.9毫米(1964年8月24日)。暴雨最大降水量99.2毫米(1979年7月16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79.5毫米(1965年7月6日20时45分—21时45分)。本县最长连续暴雨日为3天,(1965年7月13日)出现1次。3天总降水量328.4毫米;其次连续暴雨日为2天,24年中共出现3次(1960年7月7日至8日);合计降水量115.6毫米。1962年8月7—8日,合计降水量107毫米;1972年7月3—4日,合计降水量210.9毫米。其余暴雨只维持一天,或中间一天间歇。
暴雨的地域分布,东部大,西部小,大体从蚌埠、府城、红心一线以东地区基本上日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上;另外本县南部山区亦是暴雨中心。1977年6月29日下午2时,地处山区的曹店遭受百年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在不到2小时内,平均降水量达200毫米,个别地方高达280—300毫米。
暴雨是造成凤阳县洪涝灾害最直接因素,连续暴雨最易形成内涝和山洪暴发。
2、旱涝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以旱涝出现的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危害程度严重。据贝茨(Batas1935)旱涝年指标,结合县降水资料作为划分凤阳县旱涝年的标准如下表:
旱涝年指标表
表2—10

从15世纪以来有关资料和1918年至1980年降水记录,凤阳县发生旱涝的基本规律如下:
15世纪大涝20年,大旱6年;16世纪大涝23年,大旱16年;17世纪大涝16年,大旱9年;18世纪大涝21年,大旱8年。从15世纪至18世纪的400年内,都有大涝年多于大旱年的规律,这期间共发生大涝年80年,平均5年一遇;大旱39年,平均10年一遇。
19世纪出现大涝9年,大旱13年;20世纪初至80年代大涝16年,大旱18年。这期间大涝共25年,重现期为7.2年;而大旱共31年,重现期为6年,大旱年份多于大涝年份。
20世纪内特大干旱年份有1919年、1922年、1925年、1927年、1928年、1932年、1940年、1947年、1966年、1976年、1978等年份,即从1918年至1980年的63年中共出现11年,重现期为5.7年。最为严重的大旱年是1922年,年降水量仅376毫米;其次为1978年,降水量474.5毫米。
20世纪内特大洪涝的年份有1921年、193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5年、1972年等年份,即从1918年至1980年的63年内共出现7次,重现期为9年,其中以50—60年代出现年份居多。1956年降水量高达1573.8毫米。
尽管本县水旱灾害频繁,但并不是纯粹旱涝年份间转换,严重干旱与洪涝年份之间有一段较长的相对稳定期,大涝年份可有连续3年以上的机遇;而大旱年份最长不超过2年;特大涝年与旱年往往是衔接出现的,即大涝年转大旱年的机遇要比大旱年转大涝年机遇要大。
干旱仍是影响境内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旱涝随季节的分布,在1950年至1984年的35年中,共发生旱灾72次,而涝灾只有28次,旱灾明显多于涝灾。在各季节所发生的旱灾中,春旱14次,初夏旱5次,伏旱14次,秋旱22次,冬旱17次,秋旱出现次数最多,重复期为1.5年,即3年2遇。秋旱的发生时间正值小麦播种季节,如果秋旱连冬旱,再春旱,影响将更加严重;在各季节所发生的涝灾中,春涝6次,初夏涝8次,夏涝9次,秋涝5次,以初夏涝出现次数最多,达17年次,重现期为2年1遇,它的出现对夏收、夏种不利,往往出现绝收的局面,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极大。
1年之中涝旱均可出现,对中部岗地和南部山区威胁极大;而洪涝主要集中在6—8月,对沿淮地区危害最大。洪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在6—8月内要占年总降水量2/3所造成的;此外,北部沿淮地势低洼,南部山区降水丰富,南北流向的境内河流其流程短,径流量却非常丰富;汛期淮河干流洪水受洪泽湖的湖水顶托,不能迅速外排。外洪与内涝相结合必然在沿淮地区泛滥成灾。
1406—1978年(572年)间旱涝灾害较重年份年录表
表2—11

续表2—11

1950—1985年旱涝灾害情况
1950年
年降水量1009.7毫米。7月5日淮堤苏黄段苏家闸淮水倒灌12小时,淹青苗2万多亩,淹土地长7.5公里,宽5公里。7月18日苏黄闸口七里大堤被洪水冲决。7月31日鲍家沟闸口堤溃决,次日临北镇堤又决。8月31日临淮水位19.61米,淹没农田35万亩,包括宫集、长淮、临淮、大溪河等4个区,33个乡,165个村,灾民2.4万户计12万人,倒塌房屋15766间,死36人。
1951年
年降水量788.7毫米。春季少雨,春旱成灾面积7.25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5.94米(8月3日)。
1952年
年降水量893.3毫米。初夏旱、冬旱,8月下旬降暴雨,出现夏涝,成灾面积9.9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7.56米(9月13日)。
1953年
年降水量685.6毫米。春旱、秋旱,成灾面积36.23万亩,作物严重减产。临淮关最高水位15.87米(8月12日)。
1954年
年降水量1066.7毫米。4—6月降水不足130毫米,大部分塘坝干涸,80多万亩春作物未能及时播种。7月份全县普降暴雨,雨量高达619毫米,淮水猛涨,临淮关水位高达21.38米(7月31日),超过1931年历史最高记录(19.66米)1.72米。淮堤出险13处,长8750米,县组织6084人抢险,保住河堤未决。7月10日始,为顾全大局,将鲍家沟隔堤铲平0.5米,长269米,将晏公庙东至干沟闸淮堤铲平至19.29米,长2000米,7月16日夜开始行洪,淹没农田42.16万亩,其中绝收2.9万亩,受淹32个乡,灾民达7万余人,主要集中在沿淮16个乡,倒塌房屋24679间,损失粮食3700多万斤,冲毁塘坝271处。9—10月降水稀少,又出现秋旱。
1955年
年降水量706.4毫米。全县均出现初夏旱、秋旱连冬旱,成灾面积2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7.81米(8月30日)。
1956年
年降水量1573.8毫米。5月至6月中旬,雨水集中,共610.8毫米,其中6月8日最大雨量达156.1毫米。山洪暴发,淮河水位每天以0.4—0.5米速度直线上升,6月19日8时,临淮关最高水位达19.65米。余家滩险段淮堤渗漏,造成溃决。6月29日至7月11日,全县再次连降暴雨,7月8日临淮关水位高达20.17米,当晚10时,徐霞小段,赵家洼段均破堤行洪,地面水深2—4米,遭灾17个乡、1个镇,淹没农田36.15万亩,倒塌房屋1010间,灾民10余万,冲毁水利工程573处,死22人。9月4日,门台子、小溪河、武店、鹿塘、大庙、城西等地,又遭台风袭击,损失67051亩农作物,倒塌房屋3947间。从9月中旬至年底,全县降水奇缺,出现秋旱连冬旱。
1957年
年降水量888.9毫米。8月至10月,全县少雨干旱,气温高,使4.15万亩晚秋作物枯萎而减产。临淮关最高水位18.70米(7月28日)。
1958年
年降水量791.7毫米。入冬全县雨水不足,使46.39万亩农田受旱,临淮关最高水位16.47米。
1959年
年降水量671.4毫米。从6月3日至9月初未降透雨,全县遭百年未有的大旱,大部分水源均已枯竭,至8月底全县受旱面积136.7万亩(其中水稻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4.9%,其中27万亩旱死绝收,53万亩减产三成。
1960年
年降水量1009.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临淮关最高水位17.88米(7月9日),出现初夏洪。从7月下旬起雨水偏少,全县出现伏旱连秋旱接冬旱,成灾面积64.2万亩。
1961年
年降水量753.7毫米。继1959年、1960年之后,全县连续3年出现严重旱灾,1月至7月雨量特少,4月无水育秧,旱粮无法播种,大部分塘坝干涸,河水断流,人畜用水困难,成灾面积49.44万亩。9月16日临淮关最高水位仅13.71米。
1962年
年降水量977.2毫米。春少雨干旱,4月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零下1.2℃。为历年同期最低值,出现晚霜冻、午收作物受损。7月至9月,台风2次袭击,暴雨成灾面积17.7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6.37米(7月16日)。
1963年
年降水量977.2毫米。6月下旬前,雨水偏少,出现初夏旱。从7月7日起至8月下旬,全县共有4次暴雨过程,8月上旬始,淮河水位持续上涨,有22天水位保持在19.45米,最高水位19.97米(8月28日)。晏王段、沈赵洼水位均超出堤顶高程0.3—0.5米,黄湾南段堤身曾出现两处严重漏水,为避免溃堤,全堤加高0.3—0.5米,加宽2—3米,长度约5万米。全县内水不能外排,受涝面积13.9816万亩,入秋雨水又持续偏少,出现严重秋旱。
1964年
年降水量1302.7毫米。春雨足,临淮关于4月29日即出现最高水位18.59米,至7月中旬,先后有9次暴雨过程,沿淮积水1尺,作物受渍。自8月至10月雨水特少,出现伏旱连秋旱,全年受灾面积达26.8万亩。
1965年
年降水量1294.0毫米。入春少雨。6月30日至7月3日、7月12日至14日、18日至21日、26日至28日、8月1日至4日,全县先后出现5次暴雨过程。临淮关最高水位19.18米(7月23日),成灾面积38.51万亩。
1966年
年降水量531.0毫米。春雨足,3月4日临淮关即出现13.61米水位,但从4月至年底,雨水奇缺,特别是入夏后,雨水短缺更为严重,5—7月降水量仅202.4毫米,比1965年同期降雨827.32毫米少3倍,蒸发量却增大35%。全县小水库干涸见底,凤阳山、官沟、鹿塘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只蓄水820万立方米。全县栽种作物除沿淮地带有10万亩可提水灌溉外,其余普遍受旱,有35万亩严重减产。旱情出现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是本县历史上少见的。
1967年
年降水量660.3毫米。全县出现夏、秋、冬3季连旱,成灾面积25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6.46米(7月16日)。
1968年
年降水量775.7毫米。继1966年至1967年连续遭受旱灾,1968年5月至6月旱情仍然严重,致使夏种无法进行。自7月上旬开始连续20多天大雨,全月降水量287.7毫米,继而山洪暴发,7月26日临淮关水位高达20.02米,使沿淮16个公社10万余亩农田受淹,灾民2万户计8.5万人,倒塌房屋655间。8月上旬起至年底,雨奇缺,又出现伏旱连冬旱。
1969年
年降水量912.3毫米。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连续降大雨,沿淮出现春涝,7月上中旬出现暴雨,临淮关最高水位19.36米(7月22日),使10.8万亩农田受淹。入伏后雨水突减,伏旱连冬旱。
1970年
年降雨量977.4毫米。全年旱涝交接,先后出现春旱、春涝、伏旱、秋旱、秋涝、冬旱,成灾面积8.78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6.45米(7月29日)。
1971年
年降水量950.7毫米。雨水较正常,局部地区有春旱、伏旱、秋旱、初夏涝、秋涝,成灾面积6.8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7.9米。
1972年
年降水量1148.5毫米。入夏雨水偏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暴雨和特大暴雨,临淮关最高水位18.75米(7月7日),使9.17万亩农田受淹。入秋雨水少,继而发生秋旱。
1973年
年降水量728.9毫米。春旱、伏旱连秋旱,使9.10万亩农作物受损。临淮关最高水位16.85米(5月7日)。
1974年
年降水量1023毫米。雨水主要集中在春末及夏季,有6.02万亩农田受春涝、夏涝。入伏后雨水缺,继而产生伏旱连冬旱。临淮关最高水位16.09米(8月12日)
1975年
年降水量920毫米。8月5日至8日,3号强台风在淮河上游,河南省境内降特大暴雨,洪水下泄势猛,8月25日临淮关水位达19.93米,使9.5万亩农田受涝。
1976年
年降水量556.2毫米。全年雨水少,临淮关最高水位仅15.86米(7月25日),入秋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近50天无雨,田地龟裂,播种困难,入冬仍无雨,出现伏、秋、冬3季连旱,成灾面积39.86万亩。
1977年
入秋后雨水偏紧,8月上旬至9月中旬几乎未雨,使10.7万亩作物减产。
1978年
年降水量474.5毫米。午收前全县未降过“透犁雨”,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及春播的顺利进行;午收后,旱情继续发展,气温高,蒸发量大,大片农田干裂,淮河水位日趋下降,出现夏季水位低于春季水位的反常现象,大中小塘坝均已干涸,凤阳山水库、官沟水库和鹿塘只有1200万立方米水。春夏秋三季连旱,长达半年之久,这是本县历史上未遇之奇旱。全县旱灾面积41.67万亩,粮食减产0.7亿公斤,灾区人口28万多,国家供应粮食7000万公斤。全县2/3的地区人畜吃水困难,靠汽车拉水定量供应,北京市为此派出打井队来凤阳打井找水。
1979年
年降水量984毫米。7月初,全县先后有2次大暴雨过程,使8.24万亩农田受淹。临淮关最高水位17.47米(9月21日)。
1980年
年降水量872.2毫米。5月下旬至8月,全县先后5次大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入秋后雨水紧,全县旱涝面积9.95万亩。临淮关最高水位18.35米(6月29日)
1981年
年降水量826毫米。春雨偏丰,淮水上升早,1月29日临淮关水位已达15.46米。入夏至冬季,雨水偏少,全县有80万亩作物伏旱连冬旱。
1982年
年降水量828.1毫米。7月4日至8月5日,全县降13场大雨,降水量普遍在300—400毫米,山洪暴发,淮水上涨,沿淮洼地出现内涝。7月31日20时,临淮关水位18.25米,姚河口电灌站淮堤开裂,经筑新坝而安全渡汛。8月4日17时,临淮关水位高达19.62米,居高不降,临东圩、濠东圩开始行洪。8月18日至22日连降暴雨,8月29日临淮关水位再次复升到20.16米,8月30日晏甘圩下门口炸开行洪,与此同时,全县大小圩口有23个溃决,受淹农田26万亩,绝收14万亩,其中淮水淹没5.2万亩,内涝3.7万亩,破圩受淹3.9万亩,沿淮低洼地受淹1.2万亩。全县受灾共8个乡、1个镇,灾民达8.3万,受淹房屋9400间,倒塌2307间。
1983年
年降水量763.4毫米。3月至8月底,雨水不足,有3.56万亩出现春旱伏旱。临淮关最高水位18.99米(7月31日)。
1984年
年降水量1018.0毫米。入夏淮河上游普降大雨,淮水上涨,7月10日临淮关水位已高达19.23米,而且持续不降,延至8月上旬,内河水不能外排入淮。余湾、曹湾、陈湾等地先后溃决15个圩口,外涨内涝,灾情严重。灾民1.2万户,其中1670户群众被水围困长达20余天,受淹农田13万亩,损失粮食1165万公斤。
1985年
年降水量1094毫米,全年雨量分配不均,先旱后涝。7月全县干旱,受旱面积达68万亩,县委及时发动全县人民抗旱。10月9日后,又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有25万亩农作物受涝,损失粮食1000万公斤。
3、冰雹
据史料记载,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467年间共发生冰雹8次,其中较严重的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5月大冰雹坏民田舍”;另一次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5月大雨并有冰雹打毁皇陵屋脊”。
建国后,从1957年至1980年的24年内共发生冰雹15次,平均3年发生2次。在1年之中或1个月中发生2次的冰雹年份有1970年、1974年、1975年、1976年、1979年,主要在武店、刘府一带。更有甚者,1970年6月13日大庙公社在1天之内曾3度遭冰雹袭击。
冰雹在4—7月内都有出现,但以6月份出现的机率最多。
1957—1980年冰雹出现数表
表2—12

6月份尤以上中旬居多,下旬未见发生。主要是因为在此季节内大气低层已回暖,而高层的冷空气活动仍较强烈,暖冷气流极易造成强对流的天气条件,形成冰雹。
降雹时间最早见于4月28日,最晚出现在7月22日,绝大多数冰雹皆发生在下午至上半夜,发生在上午仅1962年6月8日1次。冰雹发生时,绝大多数都伴有狂风暴雨。1957年6月10日降雹时,最大风速竟达40米/秒。每次降雹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唯有1970年6月13日15时降雹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这次降雹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雹块之大、灾害之重都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雹块大小一般象米粒、花生米,城东、亮岗、曹店等地雹块如鸡蛋、拳头之大,据官沟乡陈圩村后郢队群众称之有2.5斤重的大雹块。曹店、官沟等地雹块密度很大,如降雪一样,仅几分钟内地面冰层就有5寸之厚。受灾严重的大庙公社反复降雹3次,这次降雹过程,全县受灾面积60935亩,其中粮食作物32467亩,经济作物28468亩,以棉花面积最大,受灾程度较重地区棉头被打断50%;严重地区被打断85%,一般地区被打断20%,绝大部分棉叶和枝杈被打落。
冰雹大体沿海拔高度100米等高线的左侧分布较多,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千米的狭长区域,以武店出现机遇最大,其次为红心和大庙等地。可归纳两条线路:第一条路径自龙坝经武店、曹店、大庙、板桥进入嘉山县境或自总铺转向经梅市进入嘉山县;第二条路径,自蚌埠市郊或五河县入境,从临淮关沿淮河南岸经板桥、黄湾、枣巷进入花园湖。总的路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地震
凤阳县地处于郯庐断裂带内,自古以来地震就很频繁,自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今的500多年间,共发生有感地震36年次,计151次之多,包括建国后发生4次(1954年、1960年、1979年、1985年),是安徽省地震次数最多的县。其中五级以上地震5次,破坏较重为1524年、1644年、1668年所发生的地震。地震次数最多为清顺治四年(1647年),5—7月即发生55次之多。
地震年录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凤阳地震数次,有声如雷,皆起西北,而数日暴风亦俱起,西北灾异迭告,人心具忧……
明崇祯十五年七月(1642年7月27日)凤阳屡地震,其初室顶有声如雷,东西动荡者数十昼夜,而震乃发。
明崇祯十六年九月初一日至二十一日(1643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8天地震13次。
明崇祯十六年十月十八日(1643年11月28日)凤阳地屡震。
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1644年2月8日)大风雹,凤阳地震,是日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地震,皇陵附近庐舍坍坏尤甚。
清顺治四年四月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九日(1647年5月15日至7月1日)28天地震55次。均俱自西北方来,东南方而去。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凤阳地大震,7日乃止。临淮水灌城,地大震,倾塌城垣民舍无数。
民国6年(1917年)1月24日8时31分3秒至33分16秒,地震一次,裂度五丈(约四级)。
临淮关9时3分至5分,地震一次,裂度6丈(约四级)。
民国6年(1917年)2月22日9时42分6秒至43分3秒,裂度五丈(约四级)。
民国23年(1934年)4月6日,蚌埠下午5时25分突地震,声如雷鸣。由东北而西南,约三、四秒钟始止。
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地震5.2级,凤阳倒塌房屋2间,凤阳中学旧楼开裂。
1979年2月17日2时42分、4时13分、5时53分在凤阳县陈圩、曹店、官沟之间分别发生1.5级、2级、1.7级3次有感小震,个别反映有地声。1979年3月2日15时20分15秒固镇新马桥发生5级地震,府城室内有震感,并有嗡嗡响声。
1985年5月30日6时5分1秒,凤阳县大庙附近发生2.8级地震一次,府城、官沟、大庙等地,寝者感床摇动,玻璃窗有急促响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