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衣食住行
(一)衣
清末,男子多蓄发,梳长辫,头戴瓜皮帽。春秋两季穿大襟长衫,富人外加马褂。脚穿布袜、元青缎或绒质朝元鞋。妇女上衣,一般长齐膝盖,大袖口镶几道花边,约三、四寸宽,名曰“大镶滚”,穿绣花鞋子。出门会客,要系裙子,头上带包头(用青色缎子或青布做的)。未婚女子梳一条长发辫,拖在背后。已婚的的妇女,将长发盘成发髻,别上簪子(有金、银、象牙、骨头等多种)。富裕人家女子还戴金耳环、银镯、金戒指等装饰品,出门时,多穿旗袍。妇女由于要缠足,所以脚上除裹脚布外,还要套上袜子,里穿一双软底鞋,外面套一双硬底鞋。儿童服饰无固定形式,父母爱怎么打扮,便怎么打扮,但以清洁、美观为主。
辛亥革命后,妇女放足、剪辫,短发齐肩,再加上除去繁杂的服饰,换上短衣裙子,显得既精神又大方。男子也剪去长辫,脱掉长袍,换上中山装等短装。 建国后,男女服饰发生了极大变化。过去的长袍马褂,在50年代就已基本绝迹。老、中、青年多改穿短服,服装式样繁多,服型有中山装、列宁装、干部服、军用服、工人服、青年服、茄克衫等。60~70年代,黄军妆风靡一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以着军装为美。到80年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衣饰打扮往多样化、高档化方向发展。男子服装有羽绒服、西服、茄克衫等。夏季有T恤衫、短袖衫、西装短裤等。女子服装则更是艳丽多彩,除了羽绒服、西服外,还有各色各样的毛线衣、羊毛衫。尤其在夏季,五彩缤纷的连衣裙、套裙、短裙飘然上市,给人耳目一新。服装质量也是日趋渐好,从50~60年代的白平布、哔叽、灯芯绒,到70年代的涤确良、涤卡,发展到80年代的泥绒、涤纶、睛纶等各种化纤织物,还有中高档毛线、真丝、毛料等,真是应有尽有,种类繁多。在鞋类上,也由普通的布鞋、球鞋发展到式样新颖的牛皮、羊皮、猪皮、合成革等多种皮鞋。男女老幼,穿皮鞋己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二)食
本县人民,一日三餐,主食米、面,外加一些粗杂粮。副食品有肉类(猪、牛、羊肉等)、禽类(鸡、鹅、鸭、鸽子、野鸡、野鸭等)、水产类(鱼、虾、鳖、蟹、鳝等)、豆制品(豆腐、豆芽、千张、干子、粉丝等)。蔬菜的品种更是繁多,有青菜、萝卜、芹菜、韭菜、茄子、菠菜、豆角、四季豆、马铃薯、西红柿、冬瓜、黄瓜、丝瓜、茭白、藕等。一年四季,均有蔬菜可食。
建国前,贫富悬殊,穷苦人家,主食以黍面、玉米面、红薯等为主,蔬菜也只能捡便宜的买,在农村,农民只是吃自家种的蔬菜,不是逢年过节很难吃上荤腥。灾荒之年则以芋干、豆饼、秫秫(高粱)、大麦、野菜、树皮等烙饼、熬粥糊充饥。而富裕人家则不同,除了平时精米细面,鸡鱼肉蛋外,还食用一些补品,如人参、燕窝、桂圆、莲籽等。
建国初,人们生活有所好转,一日三餐,早晚餐稀饭、小菜,中餐干饭、熟菜。70~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早餐、晚餐吃稀饭、馒头、面条、小菜等;中午吃米饭、熟菜,各种鱼肉荤菜增多。近年来,由于时间关系,集镇居民一般不做早餐,从街上买回现成的包子、油条、烧饼等。午餐仍以米饭为主,炒菜、烧汤,荤素兼备。家境好的人家,晚餐也经常烧几个菜。如有亲友来访或宴请宾客,则菜肴更为丰盛,且以酒待客。农村村民吃菜,仍以自家菜园蔬菜为主,荤菜则去集镇购买。
炉桥镇向有“吃早茶”的习俗。清晨起床,多数中老年人,端上一把紫砂茶壶,泡上一壶浓浓的茶,或蹲、或坐、或站,聚在茶馆里、家门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饮。然后才开始吃早饭、干活。这一习俗至今仍存。
本县饮酒之风盛行,亲朋相聚,“无酒不成席”。酒席上,往往猜拳、敬酒,以吃醉为欢。否则,易被人认为寒酸,对客人敬意不诚。此外,吸烟较普遍,已成为一些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好。县西烟产区,妇女中也不乏“隐君子”。 (三)住
结构旧时,由于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住房差别很大,一般可分为三等:上等是楼房瓦屋、深宅大院,为豪绅富户所住;中等是茅屋草舍,系一般人家所住;下等是茅草庵棚,里面仅能支口锅、铺张床,避风躲雨,为穷苦人家居住。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越来越好。50~70年代,房屋多为土木结构;80年代,民房多为砖瓦结构,有少数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城镇机关和街道居民屋则以楼房为主,室内墙壁采用涂料粉刷,水泥地面,有阳台、厕所、洗澡间等。
建造本县建造住房南向最多,东、西向次之,北向最少。旧时,富裕人家盖新房,有很多讲究。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地、看门相,再选吉日动土。墙砌成后架中梁,在整个盖房过程中最为热闹,把待架的中梁中间包上由出嫁女儿送来的红布,选用四枚铜钱钉住红布四角,红布中心钉上形似孔雀开屏的中梁巴钩,巴钩系上一把筷子(意即快生贵子),中梁贴上“吉星高照”四个大字。架梁的前一天晚上,把中梁两头用土坯垫起,中间放上糯米饭、糕等。然后家主放炮、焚香、叩头,并伴之过夜,俗称“祭梁”。第二天辰时,由木工用布质的带子(万不可用绳子)拴住中梁的两头,在一片爆竹声中缓缓拎架屋脊。伴着说好声,主人撒糖、爆米花团子、馒头和钱币等,给看热闹的人们欢抢,俗称“撒欢团”。房屋落成,主人摆酒设席宴请宾客。
建国后,除了架梁放炮、落成宴宾之外,其他风俗渐渐消失。
乔迁俗称搬家。旧时,乔迁有两种:一是佃户乔迁,二是富裕户买田上庄。佃户乔迁首先要选择吉利日子,一般天亮后走路。所搬东西有一定次序:家主挑锅担(锅里一定要有饭),走在最前,家堂(也称书几,供放天地、土地、祖宗牌位之用)次之,其它家具最后。富家买田上庄乔迁,礼仪和佃户乔迁一样,但声势浩大,仪式隆重。迁居后,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多带有中堂画、钱、物等贺礼。 建国后,乔迁要征得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迁居大都用车辆装运家具,旧时的一些礼仪已不复存在。但迁居时,亲朋好友送点礼物,登门祝贺乔迁之喜,仍作为一种礼貌交往保留下来。
(四)行
建国前,定远县交通闭塞。公路全是土路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汽车来往,唯有炉桥作为淮南线上的小站,偶而有火车通过。县境人们外出主要依靠轿子、红车、人力车和骑马、骡、驴等。贫民百姓大多步行。轿子有两人抬、四人抬、八人抬之分,多是官僚、地主、豪绅们乘坐。普通百姓无钱也无资格乘坐。红车可以左右两旁坐人,车夫在后面推。手推车只能坐一人,也是车夫在后面推。民国初年兴起的黄包车,则是人在前面拉,后面可乘坐2~4人。
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定远县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各种柏油路、石子路相互连接、贯通。汽车、拖拉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人们的行路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自行车普及到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少,上班、上学、进城、购物、走亲访友均喜爱骑自行车。近几年,不少经济富裕的人家,购买摩托车或大、小客车,交通更为方便。
二、生活器具
炊餐饮具定远农民生活燃料以柴草秸为主,城镇居民生活燃料以煤为主。烧锅做饭使用土坯或砖支砌的锅灶或煤炉等。炊具餐具有铁锅、砂锅、刀铲瓢勺、盆盘碗筷、铁罐砂罐(俗称煨罐)等。80年代,少数家庭使用煤气灶、高压锅、电饭煲、电炒锅、电炉、火锅。同时,使用铝制品炊餐具普遍增多。饮具有茶壶、瓷杯、玻璃杯、保温杯、保温桶、热水瓶、气压水瓶等。 家具建国前,贫苦农民多以土坯支床,床上铺垫秫秸、麻秸、麦秸、稻草;木床多用枣树、椿树等料做成,富裕家庭家具有书桌、大方桌、太师椅、穿衣镜、大橱柜、樟木箱、带顶篷板床。少数富贵人家家具精雕细刻上龙凤花鸟。建国后,家具逐渐向高档次发展。80年代家具有沙发床、高低床、席梦思、大衣橱、高低柜、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缝纫机等。青年人结婚时,一般都购买或做一套式样新颖美观、精巧大方的组合家具。
雨具建国前,雨天农民披蓑衣,戴斗笠,穿木屐、草鞋或麻草窝;富户人家使用油纸伞,穿钉油鞋。建国后50~60年代,农民使用油纸伞、油布伞,穿胶鞋逐渐增多;70~80年代,普遍使用钢骨布伞、尼龙折叠伞、雨衣,穿各式胶鞋。
计时器具建国前,少数富商使用怀表、自鸣钟。建国后,机关单位办公室有马蹄钟、挂钟。70年代,大部分工作人员戴有手表、怀表。80年代,人们带各式电子表、手表较普遍;机关、学校等单位办公场所挂有电子钟、石英钟等大挂钟。
三、礼节
县人豪爽、淳厚、好客、重礼节、重情义、守信用。旧时晚辈见长辈行鞠躬或磕头礼,平辈见面行脱帽礼,成年男人相见抱拳示礼,女人相见并手道福。
建国后,熟人见面互相招呼、握手致意,遇见长者热情称呼并问侯。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亲切让坐、沏茶、递烟、点火、打酒买菜,热情款待。宴席丰盛,一般为“十大碗”等双数碗头,有荤有素,冷盘、炒菜、红烧、汤菜等喝酒菜、吃饭菜皆备。主人将首座、上座让给主客或长辈客人坐。酒席上主人将鸡头敬给主客或长者,俗说“吃鸡头,有人求”。客人走时,主人全家依依不舍地将客人送到门外或路口,主人再三叮嘱:“走好,再来!”、“祝你一路平安!”客人则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亲戚朋友之间相互常予拜望,逢年过节还携带些礼品表示情义;见有困难能互相周济、帮助。
四、娱乐
城乡人们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少年儿童欢喜打弹子、踢毽子、跳绳、跳皮筋、唱歌、跳舞、做游戏、捉迷藏、放风筝、荡秋千、爬滑梯、听故事、看画书、拍皮球等;青年人喜爱唱歌、跳舞、游泳、打篮球、打乒乓球、捣康乐球、打牌、下棋、绘画、弹奏乐器、听流行歌曲、看电影、看电视、看录像、郊游等;中年人爱好下棋、打牌、看电视、看书读报等;年长者大多爱听大鼓书、看戏、垂钓、栽花、养鸟、打麻将、下棋、扎方(泥棋)、逗引孙子孙女玩耍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