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定远人民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中秋,称为“三节”。此外,尚有时令小节。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旧时,从年初一到初三,每天吃饭前要洗脸、烧香、放鞭炮、敬神祭祖。尤其初一清早开门和初四“送年”,大放鞭炮,香火不断。
正月初一早晨吃年糕,取吉利语“步步高升”,早饭为饺子。多数人家头天晚上即将饺子包好,并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一枚铜钱,说谁吃到谁就要大发财源。早饭后,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分次序:初一拜家族长辈,初二拜舅舅,初三拜姑母,初四拜岳丈。在县城,旧时,初一不拜年,意在初一是单日,不吉利。给长辈拜年时,晚辈携带礼物。所拜之家,均热情地拿出糖、烟、瓜子、花生等招待来客。大多人家还留客,设宴招待。新春佳节,人们见面均欢喜相互祝福:“新年好!”“恭喜发财!”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放假3天。分居两地的夫妻和在外地的工作人员有探亲假,多在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期间,定远城乡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庆祝活动,如组织团拜;慰问驻军、军烈属、革命老干部、五保户;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书画展、猜灯迷、棋赛等。让人们尽情娱乐。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夜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故也称灯节,俗称过小年,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这一天,全县城乡搭台唱戏,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最热闹的是玩花灯。从十三日起,玩花灯即开始,有龙灯、旱船、花挑、跑驴、贝壳精、踩高跷、大头和尚等。近年来,为发展民间文艺,文化部门每年都将各地演出队伍组织起来,进城汇演。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即汤圆),元宵有炒的、煮的,蘸糖或包糖吃。在城郊和农村,人们吃过元宵,还要“撂火把”、“燃篝火”,孩子们成群结队将扎在一起的秸草或废扫帚点燃在旷野里撂掷,边撂、边奔跑、边欢呼:“向东撂,结冬瓜!向西撂,结西瓜!向南撂,结南瓜!向北撂,结白瓜!向上撂,结大瓜!”火光飞舞,忽而游龙,忽而流星,煞是好看,热闹非凡。百姓以此来祈求丰年。在城镇家庭里,小孩提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奔跑玩耍,一片祥和气氛。一些大的单位、厂矿、商店门口,这一天晚上,都悬挂千姿百态的门头灯或闪烁的彩灯,整个县城灯火通明。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被民间作为大吉大利的日子,俗称“龙抬头”。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光头”之说。大多数人家还选择这天娶媳妇过门,给小孩剃头。家里如有属龙的,这天还要烧几个菜,全家人聚餐,以示庆贺。旧时,有的人家对男孩特别金贵,头上留辫子。到十二岁这年的二月初二日,便将辫子剪去。老者“留胡子”,也往往选择这一日剃去。
四、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份,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这天,农家喜在屋檐插些柳枝,有“清明晒死柳,三铺麦子打一斗”说法。青少年尤其是姑娘们,爱用柳枝做些柳球,佩戴在胸前或发辫上,俗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大黄狗”。男孩则用柳枝做成柳哨,欢快地吹着。
清明节上坟祭祖,是民间的传统风俗。这一天大家小户办祭品敬祖先,俗称“上坟”。还有的人家在清明前几天重修被风吹雨打倒塌的坟墓,俗称“盘坟”。
建国后,机关、学校和各种团体在这一天纷纷组织团员青年、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人在工作之余,结伴到郊外春游,饱览大自然景色,俗称“踏青”。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端午”。这一天,多数人家门窗上、屋檐下,都插上艾枝或菖蒲。早晨吃棕子或糯米饭。中午,有的人家喝少许雄黄酒,以防治疮毒、惊痫。同时,将雄黄酒洒遍室内和庭院,谓能消灭蚊、蝇等害虫。小孩佩挂香袋(俗称(香荷包),围画有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的红色老虎兜兜,以此避邪去秽。有的人家在小孩手腕、脚腕上拴系红耍线,到七月初六日脱去,以面和饼,掷于房顶,给喜鹊衔去搭鹊桥,好让牛郎织女七月七日会面。旧时,定城镇及城郊人们过端午节,有一个特异风俗“避午”。他们认为正中午时,凶神恶煞、毒虫猛兽会出来伤人,必须躲避起来,以保安全。“避午”后,家长携带儿童到定城黉学内,认石狮做老干爷。有的人家还在端午节前后挂“钟馗”像,用以擒妖捉怪、镇宅保平安。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其它习俗依旧,只是再也不请钟馗“擒妖捉怪”和“避午”了。
六、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农村谓之“鬼节”。这一天要祭祀亡灵,给死去的祖先或亲人焚化纸钱。旧时,在藕塘镇一带,这一天庙上和尚还要下山“斋孤”,为无儿无女的死者烧纸送钱。建国后,不少地方在七月半这天仍要祭祀祖先,但藕塘镇一带的和尚“斋孤”习俗已不复存在。
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旧时,乡人在这天晚上,月下摆香案,家主把买来的果品和家里自制的糖饼置案上,焚香叩头以“敬月”,然后方把食品分给家人食。建国后,中秋节成了骨肉亲人团聚的节日,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午,家家酒席丰盛。晚上,合家围坐一起,吃着月饼、水果,赏着如水的秋月,庆贺亲人的团聚,分享丰收的喜悦。在一些乡村,人们当晚有“摸秋”习俗,即从野外将他人成熟的农作物收摘一点,当然主人看到不算偷窃。此习俗至今仍存。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避灾”之说。旧时,文人学士多在这日携带酒肴,登高野宴。1988年我省定重阳节为第一个敬老日,从此每年这一天离退休老人均集会吟唱,或登高远眺,怡情养性,开阔胸怀。
九、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民间习惯于这天吃“腊八粥”。此粥采用花生、红豆、黄豆、绿豆、莲籽、红枣、糯米、糖等混合熬煮而成。80年代人们食“腊八粥”渐少。民间有“腊月腊八老日子”的说法,一些人家爱选用这一吉利日子为青年男女喜结良缘。
十、送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四日俗为“送灶”也称“祭灶”。为了干干净净过年,从这天起到除夕前,家家“扫尘”。旧时,“送灶”这天晚上,多数人家放鞭炮“送灶老爷上天”,并在灶神龛两旁贴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十一、除夕
除夕,俗称“年三十”,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有的中午)家家贴春联、年画、窗花。出门在外的人要在这天晚饭前赶到家。男女老少更换新衣裳,全家人团聚,欢欢喜喜过年。除夕,家家放爆竹、祭祖、吃团圆饭。有些乡村,过年把饭菜准备够三天吃的,意为三天不动火,以取吉利。吃年饭后,把未吃的整鱼摆放到牌位前,并放上葱,祝愿“充充有余”、“年年有余”。除夕之夜大多人家均要“守岁”,晚辈要向长辈“辞岁”。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
除夕,农家忘不了在牛舍贴上红纸写的“牛头平安”四字;吃年饭时,用盆盛些饭给牛吃。边喂边祷告:“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用力拉,带劲干,来年粮草堆如山”。 建国后,贴门神、拜家庙、祭祖宗的旧习俗已被破除。除夕之夜,家家欢聚娱乐或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会”节目。 在本县,除了以上这些传统的民间节日外,还有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每逢这些法定节日,本县人民特别是城镇机关干部、厂矿企业职工多集会欢庆或举办联欢会、座谈会、体育比赛等活动。而多数青年男女喜欢选定这些节日举行婚礼。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