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及设施
(一)县文化馆
民国22年(1933),民国县政府在县城东后街设一所民众教育馆,配正副馆长各1名,工作人员2名,草房5间。馆内后院置一小亭“继光亭”,以纪念本县民族英雄戚继光。内部设施简陋,有少量图书、报刊,阅览的人很少。民国26年底停办。
1950年4月4日在定城建立定远人民文化馆,设文艺宣传股、业余教育股,配文化干部5名;有草房2间。1956年新建了合计400平方米的儿童阅览室、展览室、排练室。1962年改名为定远县文化馆。1968年底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领导文化馆的班子称为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新盖文化活动室22间。1973年恢复定远县文化馆名称,内设图书馆,有3000余册图书和20多种报刊杂志,开展图书报刊阅览业务。1975年,工作人员增至16人,馆大门外建长廊展览橱窗22个。
1979年新建定远县图书馆,从文化馆调4名管理人员至图书馆,约3000册图书移交县图书馆。1984年底,文化馆内改建一个能容300多人的剧场,内建6.6×8米的小舞台;1988年将小剧场改为儿童电影院。1985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摆脱经济困境,实行“以文补文”,馆内增设录像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游艺室、舞厅。1986年,文化局成立的录像发行站设在文化馆,具体工作由文化馆负责,定期向嘉山、凤阳、临淮等文化馆和本县区乡文化站供应录像片。录像室先后购置两部西德生产的“根德”牌18英寸电影接收机、大型超屏幕索尼72英寸彩色投影仪、放像机、倒片机、发电机等设备,经济效益显著,至1990年共创收25万余元。1990年,馆内有工作人员24名,设文艺股、宣传股、办公室、资料室。
(二)区文化馆
1951年,炉桥、池河区建立文化馆,隶属县政府文教科,1953年改名为文化站。1952—1953年先后又建立起杜集、永康、藕塘、青岗、海清、大桥、张桥等7个区文化站和二龙回族乡文化站,各站配国家干部1名。1956年撤站设馆,藕塘、青岗文化站并入池河文化分馆,杜集、永康、海清文化站并入炉桥分馆,二龙、大桥文化站并入张桥分馆。
1963年,全县7个区,除定城区外,区区有文化站。
1980年,建立定城镇文化站,配1名工作人员。至1990年,全县6个区的文化站,均改建成文化中心,房屋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并有图书、收录音、录像等设备。
(三)乡文化站
建国初,业余剧团、文艺小分队(包括曲艺组、舞蹈队、演唱组、歌咏队)、图书室、夜校、篮球队等大多建在农村集镇、大的自然村庄、工矿企业及街镇居委会内。1953年县文化馆在城西乡西汪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了西汪俱乐部,在杜集区羊荒乡兴办了上李俱乐部,短期内各地俱乐部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1958年上半年全县俱乐部发展到500个,当时较出色的俱乐部有西汪、大梅、山南、南关、凉亭、上李等。这时期农村业余剧团也十分活跃,影响较大的有:杜集区、永康区、炉桥镇、青岗、三和、藕塘等业余剧团。1963年后,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建立起农村文化室,取代了原来农村俱乐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述文化组织陷于瘫痪。
1976年,农村重建文化室。1980年后,集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广播六位于一体的新型的文化组织结构——文化中心相继成立。至1990年,全县55个乡镇全部建立起文化站,其中23个乡(镇)先后建立起文化中心。
二、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历来为定远人民所喜爱。建国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文化活动很少,全县无一座正规的娱乐场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枯燥。但每年春节期间,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玩灯、唱戏等活动,观者如林,热闹非常。
1942年,在以藕塘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地方青年骨干成立了抗日文艺服务队、抗敌剧团以及仓镇京剧团等文艺团体,经常以话剧、活报剧、歌舞、说唱、京剧等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政策,对团结抗日起到很大作用。
建国后,县、区、乡文化馆、站相继成立,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局面。1954年杜集区文化站站长黄金泽被评为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出席中央文化部召开的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县馆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方针,建立群众性业余文化组织,培养骨干,组织辅导,开展群众性的歌咏、舞蹈、戏剧、创作、科普、扫盲、幻灯放映、黑板报、土广播等宣传活动,同时搜集民歌、民乐、民舞,进行整理、加工、提高。50年代前半期群众文化活动生气勃勃,每逢国庆和春节等重大节日,县馆装饰布置一新,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向群众开放,有游艺、棋赛、康乐球、乒乓球赛、舞会、展览(书画、灯展等)、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猜灯迷、放录像(或电影)等。县馆被誉为全县人民文化娱乐、政治宣传、文艺骨干培训和文化辅导的中心。
1954年,县文化馆组织定远县综合文艺服务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京剧和曲艺演出、流动图书借阅、巡回医疗、放电影等,并结合当地好人好事,宣传、教育群众,收到良好效果。1955年县文化馆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文化部群文处梁泽楚处长来县馆视察,给予高度赞扬,并复制26块板报送北京参加展览。1956年,民间竹笛演奏艺人祁长彩,被选拔参加华东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三等奖,得奖章一枚。
1958年6月,省文化局在站岗乡召开群众文化工作现场会,参观群众性歌舞活动;10月该乡被省文化局命名为“歌舞之乡”,奖励电影机1部,奖金5000元,发给奖旗奖状。10月19日,省邀请该乡和蒋集乡21人组成的“老奶奶合唱队”和“董德善全家合唱队”赴省江淮大戏院公演,誉满合肥,影响全省。1959年,站岗乡被评为省先进文化乡,出席中央文化工作先进代表会。
1959—1962年,全县处于3年困难时期。文化工作陷于瘫痪,县馆报刊阅览活动停 止,农村文化活动偃旗息鼓。
1963年,群众文化工作随着生产的恢复开始复苏,至1965年,全县有文化室200个,一般开展3至5项文化活动。
“文化大革命”高潮期间,群众文化部门被诬为“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县馆及区站原珍藏的文化艺术史料被洗劫一空,图书散失严重。
1978年以后,农村文化事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沐浴下,发展较快,各乡镇的业余剧团、民间剧团,以及杂技团、魔术团、马戏团、武术队等迅速成立,至1985年全县乡镇建立起能容700人以上的剧场35座。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活动非常活跃,全县共演出传统戏18出,改编古装戏35出,创作现代戏3个。
1980年,张桥建立本县第一个文化中心,改建一座能容700人的剧场,设立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剧团、图书室(有3000册图书),并对外经营照相、无线电修理,开展10多项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至1990年,该文化中心有工作人员13人,拥有固定资产25万元,活动室面积增至700平方米,开展有录像放映、多种球类、科技咨询、装潢等多项活动。
1981年,在原藕塘文化站的基础上,建藕塘文化中心。原站仅有一名工作人员,草房3间,通过艰苦创业,闯出一条以文为主、多业相助的群众办文化的新路。1981年12月,文化站站长李朗 文参加文化部在京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代会。1982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在《观察与思考》栏目里,对该站进行专题报道,在全国影响很大。《群众文化》刊物在1983年第7期上发表了《富有改革精神的创业者—记藕塘文化站站长李朗文》的文章。1985年,藕塘文化中心有工作人员14名,站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有600个翻板座位的小剧场,100平方米的图书馆,3间老干部活动室,还拥有一套录、放像设备和一个放映队、1支铜管乐队、一支文艺演出队。文化中心还附设水泥制砖、商店、酒馆、旅社、照相等经济文化服务设施,当年经营纯利达3万元。先后有全国12省、市几十个县1000多人前来参观,省、地、县多次在此召开群众文化现场会和农村文化工作座谈会,李朗文被全国群众文化学会聘为会员,被省群文学会聘为理事。1986—1990年,因经营不善,文化中心几无发展。
县文化馆举办大型展览统计表

县文化馆举办培训班情况表

文艺会演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