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与活动
民国28年(1939年),为了有效打击日寇侵略,定远县各地民兵组织纷纷成立。共产党人裴海萍在藕塘镇组织一个由李朝玉、梁英杰、虞茂生、李宝福等12人参加的“农协会”,从地方收集了15支枪,并从国民党县常备队手中缴获20多支枪,编成1个中队,3个分队。同年,永宁、界牌、大桥、朱湾等乡,在县民运组的帮助下,先后建立了民兵组织。当时全县共成立15个民兵自卫队,有民兵669人(其中,基干民兵216人),长枪260支,红缨枪、大刀409把。县成立了民兵纵队,各区有模范连,乡成立大队,村成立分队。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情况统计表

各地民兵组织与新四军四支队以及各级民主政府地方武装紧密配合,采取麻雀战术,袭击日伪军。定城的日伪军因经常遭到伏击,小股日伪军不敢出动。为了狠狠打击敌人,县西乡民兵自制火炮(又名:大火条子),内装炸药、铁弹子,安装导火索,放在距公路边2丈多的隐蔽处,当日伪军靠近时,点燃导火索,将敌人炸死炸伤。民国31年(1942年)7月17日晚,在定炉公路上炸死日伪军数名,马1匹。同时,民兵还扒公路、拆桥梁,破坏交通,搞得日伪军晕头转向。
日伪军岗哨在夜间12点后便稍松懈,民兵摸清这个规律,经常开展夜间袭击敌人活动。有一次,十八岗民兵300多人夜间将日伪十八岗炮楼团团围住,并选派40多人,悄悄剪断铁丝网,潜入圩内将哨兵捉住,冲进炮楼,一枪未发,活捉20多名伪军,缴长枪17支、短枪1支。
是年一天夜间,池河乡民兵队长袁邦良,独身1人,潜入日寇驻池河据点营房,翻窗入室,杀死两名日本兵。
民兵除直接打击敌人外,还担负站岗放哨、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其组织活动形式有:持枪盘查哨、装扮农民模样放哨、在村与村之间设置联络站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定远民兵组织进一步发展。全县6个区健全了民兵组织机构,有民兵12,920人(其中基干民兵4,150人),长枪1,200支。
民国35年(1946年)5月,新四军二师撤离定远。国民党七十四、一七一、一七二师和地方武装保安队进驻定远境内,2,000多名民兵骨干被迫随新四军转移到津浦路东,部分民兵留在地方坚持斗争。他们为保护新四军北撤时留下的伤病员和家属,做了许多工作,付出牺牲。如:是年8月26日,姜兴集顽保长姜宝田将烈属齐炳和哥哥捕去关在炮楼中,严刑拷打,要他交出地方党员名单。民兵分队长杨东义得知情况,冒着生命危险,闯进炮楼,救出齐炳和哥哥,并放火烧毁炮楼。10月24日,国民党青山乡联防中队长获悉臧陈村有新四军的伤病员,便将民兵臧三逮去,用棍夹住臧三的双腿,逼他交出伤病员。臧三双腿腿肚肉被夹炸开,也坚决不说,保住了伤员。
民国37年(1948年)3月,孙传家由淮北回到凤阳山,正式成立凤阳山游击队。定滁、定合、定凤嘉各县委相继成立。游击队陆续发展到2000多人。各地的民兵队长和部分民兵骨干先后到达凤阳山参加了游击队。靠山乡40多名民兵活动在靠山、能仁一带,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随后,在党的领导下,各地民兵组织相继恢复,队伍逐渐壮大。
1949年1月18日,定远解放。民兵们肩负起地方治安和监视地、富、反、坏分子破坏活动的重任,并在渡江战役中挑起支前重担。据统计,定远支前的12000名担架队员中有民兵6000多人。三和乡民兵队长王富宗,带领担架队、运输队抢运伤员,运送粮草和武器弹药,积极支前。
1949年6月,县成立了人民武装部,各区也相继成立人民武装部,乡成立民兵队部,村村有民兵,有武装。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中,民兵紧密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土改和新生革命政权。据统计,1950~1960年,民兵配合公安部门破获反革命集团案件24起,抓获反动会道门徒3000余人,大小反动道首118人。1954年坏人散布“水鬼毛人”谣言,破坏革命和生产,民兵在警卫重要目标,保护农民秋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52年,全县民兵发展到40000人,其中,基干民兵22000余人。与此同时,还建立健全了民兵的训练、教育、会议、武器保管等项制度。
1956年,《义务兵役制》颁布后,民兵成为预备役的主要基础。经过报名登记,目测体检,当年就有50178名合格青年参加了预备役。1958年,毛主席发出:“全民皆兵”的号召,全县成立1个民兵师,(下辖23个团、197个营、857个连、10,003个排),基干民兵达到100796人。普通民兵达到190653人。
1981年,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了“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减少了民兵层次和数量。原来的基干民兵、武装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三个层次改为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两个层次。基干民兵数量逐年有所减少,1987年减少到7400人,1988~1990年精减为6900人。
1983年,南京军区在滁县地区组建陆军预备役师,定远组建1个预备役团,下设4个营、21个连、64个排,总人数为2915人。
团机关与县人武部同为一个机构,两套班子。
1986年6月,部队实行精简,人武部移交地方,预备役团仍为部队建制,人武部与预备役团实行分署办公。
二、军事训练
战时,民兵利用生产、战斗的间隙进行军事训练。内容一般为操练、爬越障碍、泅渡、拼刺和学习战斗常识等。1941~1942年,在永宁、靠山、藕塘等地召开了演武比赛大会,黄学成等14名民兵获奖。同时,评选出15名成绩优秀者,成立了基干队。同年3月,师长罗炳辉亲自主持召开英模大会,全县38个乡选出了74名民兵出席大会,有10人被评为射击神枪手。藕塘民兵1个小分队在分队长李家寿率领下,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被评为“杀敌英雄小分队”,李家寿个人荣获锦旗一面;还有很多民兵获得奖品、奖状和马枪等。
1960年,县人武部组织排以上民兵干部4786人参加军事训练。主要内容有:防原子、防化学、防空、实弹射击、通讯、汽车驾驶等。在训练中,藕塘区人武部受到国防部通报表彰;炉桥镇民兵代表胡前江、八一乡民兵代表徐发明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每人奖给新式步枪1支、子弹100发、纪念章1枚、纪念册1本、钢笔1支、书2本。还有季守安、孙宗传、杨廷华、殷世武等25人分别出席了省民兵模范大会。
1974年,中央军委决定在定远县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部队有定、凤、嘉3县武装基干民兵团和六四五二部队的步兵、装甲兵、空降兵、炮兵、工程兵等。定远县有906名民兵参加演习。广大民兵经过实战演习,加强了战备观念,提高了军事素质,增强了组织纪律性。
1975年,县人武部举办了民兵营、连长和各专业技术兵种的骨干训练班,参加训练的共有944人。训练内容有:射击、投弹、爆破、打坦克、单兵战术等。经过对干部、骨干的培训后,在全县开展了全面的民兵军事训练。至1975年12月底,全县进行民兵军事训练的人数达109981人,其中:营连长415人,占应训人数100%;武装基干民兵6910人,占总数的58.1%;排以上干部5,525人,占总数的38.5%;专业技术兵190人,其中卫生员50人。参加第一次练习实弹射击的11375人,及格率为79.4%;参加第二次练习实弹射击的1111人,及格率为65.5%;参加打飞机演习的756人,及格率为70%;参加实弹投掷的1495人,及格率为87%。
1976年,县革委会与人武部联合通知,部署民兵反空降、平暴乱、防破坏的作战方案。并结合实战,组织培训了一批民兵六O炮手、打坦克爆破手、卫生员、司号员等;另外,还对民兵营长进行了集中训练。是年全县共训练民兵567人。
1977年4月,选派14名民兵骨干参加省军区打坦克训练。是年参加县里分期分批举办的民兵营、连长和各专业技术兵种骨干训练的944人次,参加全县普通民兵训练的15645人次。同时,县人武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于10月12~18日在全县52个民兵武装基干连中抽选611人,进行队列、刺杀、投弹、射击、爆破和单兵战术等课目的考核验收。
1979年,以乡(镇)为单位训练9096名武装基干民兵;以县集中培训91名民兵骨干。
1980年4月17~26日,以县集中增训了六O炮骨干68人,八二迫击炮骨干14人,四O火箭筒骨干15人;以区集中训练民兵营长508名,普训武装基干民兵7398人。
1982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民兵训练进行了大胆改革,将上级赋予两年的训练任务并作一年完成,一次性发给合格证书。避免了以往一个周期的训练任务两年完成而出现的第一年参训对象第二年不能参训的状况,提搞了训练的合格率。经过普训,1982年全县一次性训练合格的人数为9863人。
1983年10月,预备役三团在滁县军分区指定的13个项目军事表演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南京军区和省委、省政府的好评。
1984年,对步兵第二营(池河区)进行为期20天的成建制训练,参加训练的628人。
1985年11月,南京军区对定远县炉桥区预备役部队第一营进行了集结点验和10个项目的军事考核,取得南京军区预备役部队各项成绩总评第2名。
1986年12月3~18日,对步兵第三营(藕塘区)进行了成建制训练,受训人数608人。这次训练主要突出射击、队列、投弹、战术及专业兵种技术,并对参训人员进行了致富和普法教育。
1987年12月16日~1988年1月4日,对预备役二营组织了轮训,参训人数384人。
1988年3月15日~23日,在红岗训练基地集训91名民兵营长,训练项目为队列、射击和民兵业务等科目。
1990年10月,根据南京军区的指示,对预备役三团进行了“步兵团对立足未稳之敌进攻”的演习,受到南京军区和总部好评。
定远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主要领导人更迭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