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储
明嘉靖十二年(1532年)知县唐钅 奇修官仓3间,廒仓55间。清道光年间设有常平仓,官厅3间,廒仓59间,仓有门楼,并有碑亭记述。池河驿为官马大道京(北京)—金(金陵,今南京)要冲,亦设有半储仓10间,为备粮防荒之用。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与咸丰九年九月,太平天国北伐军和捻军两次攻克定城、池河,开仓济贫,因兵燹,上述两地仓库均废,后又于黄公祠后面建仓5间,久经战乱,已不存在。同治到民国期间兴废始末,因无记载,无从查考。
民国期间,文武官员、兵员役卒、工商团体、机关学校,皆从市场购粮。 定远又为偏僻农村小城,未建粮仓。
建国时期,征收粮食多利用古庙、祠堂、地主庄园以及民房储粮。诸如:定城的城隍庙;站岗的韩家祠堂;张桥的史家塘拐;西卅店的西大园;沙坝的大王,共计62间,可储粮200万斤。1950年始于炉桥首建砖瓦结构仓,仓储量340万斤。随着生产的恢复,入库粮食逐年增多,保管时间延长。1958年全县入库粮6012万斤,存粮点114处,其中民房保管950万斤,露天保管2303万斤。点多面广,又多处于交通闭塞,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国家对军需民食,作了统筹安排,又在各区公所所在地选址建仓,当年将114处存粮点撤并51处,最后为19处,分别为:杜集、朱巷、炉桥、永康、青洛、朱湾、西大园、定城、张桥、高塘、藕塘、界牌、观寺、仓镇、池河、三河、沙坝、牛圩、桑涧。
三年恢复时期,粮食入库量逐年增多,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临时搭建竹棚草仓。1952、1953年两年共建成容量为3630万斤的草仓。1954年分配定远再建可储粮4000万斤的草仓,在全县21个点兴建。但草仓使用年限短,易遭灾害。自1955年起,开始建造正式粮仓,多仿苏式,以后逐年发展。
50年代共建仓容量4960万斤,60年代共建仓容量3040万斤,70年代共建仓容量4905万斤,80年代共建仓容量30180万斤。
1983年经商业部批准,在定远炉桥兴建中转储备库一座,总投资713万元,占地面积158.8亩,施工六年,建成房式仓14幢,仓容9460万斤,并建日产30万斤大米车间,附设铁路专用线1.7公里,1988年12月交付使用。
1990年,为专项储备需要,省、地安排定远建仓容量任务9700万斤(省、地拔款),本县自建容量为2400万斤的仓,计12100万斤的容量,分布为31个站32幢仓。抢时间,保质量,当年施工,年底竣工。一年完成建仓任务,相当于前30年的建仓总和。尽管建仓速度加快,一些站粮仓暴满,露堆林立(全县最多达4051个),一站多点,仓库、场地严重匮乏。
40年来,仓库建设上有兴有废,到1990年底,全县共有粮仓194幢,仓容55185万斤。油罐32个,容量239万斤。各站均有水泥晒场,全县总面积74263平方米。
粮油保管历来为各级领导部门重视。1954年,中央粮食部拟定了“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发出创造“无霉”、“无虫”的号召。1955年,推广浙江余杭县的经验。进一步提出“四无”粮仓的要求(即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以后6年,全县粮食职工,认真贯彻保粮方针,积极开展创“四无”粮仓活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涌现了许多先进单位和个人。1958年,朱巷粮站首创“四无”粮仓,站长王玉成出席省厅英模表彰大会。
1964年,安徽省粮食厅通知,要求各县试行粮油仓库定额管理办法,概括为“五定”即仓库定量定额、保管器材定额、保管费用定额和仓库人员定额。定远曾在区站和较大的分站试行,也收到一定效果。但厂、站兼设的地方,麻袋短少经常扯皮,得不到合理处理,五项定额也就流于形式。
70年代引进一些先进保粮工具,提高了科学保粮水平。1990年全县采用电阻测温和机械通风技术储粮达29000万斤,减轻了劳动强度,储粮安全,有了可靠的保证。仓内做到“三低”,即低温、低氧、低药量;露堆存粮做到了“三不”、“七无”,即上不漏、中不渗、下不湿。无垃圾、无杂草、无粪便、无隐患、无鼠洞、无畜禽、无积水。同时做到“六防”、“一通”,即防火、防霉、防雨、防虫、防鼠、防风,机械通风。保粮手段增加,综合保粮能力增强。通过检查验收,到1990年底,全县实现“四无”粮仓的占整个仓容的90%,实现“四无”的站50个,占全县站点的92.5%。68000万斤仓储粮食有安全保障。1988年被省粮油食品局授于“四无粮仓县”称号,荣获奖旗一面。
清仓消毒。在没有先进消毒器材时期,消毒是一项艰苦工作。午、秋粮油入库前,必须进行一次空仓、器材消毒。包括:石灰刷墙、梁柱嵌缝,掏堵鼠洞、撒药、器材反复暴晒、敲打、喷药,做到不消毒不装粮,达到干净无虫为止。
随着科技的发展,粮油收购及检验的手段也日益科学化、现代化。由建国初期靠眼看、牙咬、手翻等感官鉴定粮质,改为隧道、电子水份测定仪鉴定,并配备各种化验仪器300台(套)。1983年,县局成立中心化验室,不仅能进行常规检验,还能做油脂检验和粮油品质测定,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翻仓倒垛,昔日全仗人力操作,负重上跳板,时有事故发生。50年代由步步高替代跳板。80年代全县购置了输送机95部,通风机1490台,震动筛163台,2号米机28台,以后逐年添置。到1990年底,全县拥有各种机械435件,震动筛已普及各站点。各区站和较大的分站均有2部或几部输送机和通风机。
仓库三防(防火、防盗、防霉)工作常抓不懈。消防器材也逐步改进。最初,有防火缸、防火砂堆、防火桶、压缩水枪、泡沫灭火机等。1960年,定城尚有一台压杆式人力消防机。1982年起,各粮站均增配一台电动或机动消防泵,并配置了防火梯、防火钩、防火斧。各单位相继建立了防火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建立义务消防队和四邻小组,建立各项防火规章制度,到1990年,全县有消防泵82台、消防池55个(储水量22855立方)、消防室776平方米,实现了三配套。
1990年各粮站基本设施状况表

二、调运
1949年初,为了支援解放军渡江,在定城、城东、严桥、张桥、炉桥、水家湖、朱巷、池河、藕塘等主要进军路线设立兵站,调运供应军粮400万斤,马草、炊薪203万斤。
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粮食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粮食实行统一调拨,“先中央后地方”,“保重点,照顾一般”。具体执行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季度调拨计划指标,按月分解下达到基层粮点,视其缓急分批调拨, 不经县局下达调拨计划,下属单位无权对外发运粮油。
本县粮食流向大体为西、北、东三个方向,全县境内,仅一条淮南铁路,朱巷、炉桥、年家岗车站限于站台货位少,难以适应外调之需,东、北两个方向,境内无下属站点可用,只有在蚌埠、临淮、明光、三界、滁县等地临时派人办理中转任务,往往装运不及时,计划落空。1965年,朱巷划归长丰县管辖,火车发运只有炉桥、年家岗两处,粮调更为紧张。1978年以后,粮食逐年大幅度增产,外调粮逐年增多,嘉山县的三界粮站仓库移交定远以便粮食中转,并在蚌埠东站、临淮、滁县、浦口长期设立中转站租用货场,水陆并进,虽发粮点有所缓解,但外调粮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自1953年至1990年共计调往省内外粮油327290万斤。其中1981年至1990年共调往省内外的粮油232941万斤,占外调总数的71%,是全地区调出粮食最多的县。
运输工具不断得到改进。50年代初,靠人力肩挑、驴驮、独轮车运,后来发展为用平板车、马车运输。1951年,上级拨来两部旧汽车,但仍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1959年4月,安徽省运输公司滁县分公司在定远成立专业汽车运输队,运输问题稍有缓解。随着生产的发展,货运量的增加,运输能力仍严重不足,粮食外运,经常请南京军区的军车突击抢运。1978年,成立了县粮食局汽车队,到1990年底,全队共有主车11辆,拖车9辆,105个吨位,其中油罐车3辆,24个吨位,缓解了长期以来粮油外调中运输的困难。

定远县粮油运量及运杂费开支实绩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