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全用电
安全是供电部门管理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为用电户服务,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本县在1960年之前,农村没有供电。1961年淮南高压电输送到本县后,供电才逐步从城镇厂矿发展到农村。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县局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协助局领导负责生产安全培训、消防工作。在业务上指导班组安全员工作。
70年代以后全县形成了办电热,但因资金短缺、材料设备不足,一些工程只能土法上马,简易通电,安全系数很小。其次农村普遍缺乏用电常识,加之文革期间办电用电无章可循、有章不循、重建轻管或只用不管,不少地方出现了拦腰线、碰头线、举手线、地爬线,串户线等不安全的低压线和不符合要求的用电设备。有的是长期失修无人过问,任其老化。出现过多次人身触电和火灾,给群众和国家造成损失。为了扭转这种不安全状况,曾采取了如下措施:1、县供电局多年来成立以局长为首的由安全、技术人员参加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经常总结布置检查安全工作。对重大操作和设备安装检修,领导到岗到位督促指导,各班配有安全员,协助班长抓好安全工作。2、每年开展一次安全月活动,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动,联系实际学习安全规程和事故通报,总结分析安全状况,落实安全措施;利用广播、电影、会议形式宣传用电安全知识。仅1990年便向用户发放各种宣传材料470余份,培训职工和农电工,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强调安全工作要做到五同时,即:安全和生产工作要做到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把安全、生产溶为一体。3、供电局每年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还配合淮南供电局和县“安委会”进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主要内容是防寒、防冻、防雷雨、防火、防偷盗及违章用电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基本上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由供电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仅1990年就检查出大、小问题240多处,整改线路18公里,用去资金9万多元。1980年至1990年,推广安装触电保安器403台,先后由10多人触电脱险。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交接班有记录。截至1990年底,保持安全记录1321天。同年分别被省电力局、县政府和淮南供电局评选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二、电力调度
1989年前,电力生产调度由淮南市统一管理。1987年本县开始筹建县电力调度所。1989年3月13日正式投入运行。所址设在定远供电局办公楼三层东侧,现有班长、技师、正、副值共6人。负责本县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工作。业务上属淮南市调领导。所内设有南京继电器厂生产的全塑镶嵌式手动模拟版,定远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备用、故障等状况均能在版图上显示出来。配有辽宁无线电器厂产的电台和国营8300厂的“华产SDH—3型主选呼器以及一部60门JT903型转话台,还配有能扩音、放音的录象机和一台20英寸彩电等。电力调度的主要通讯方式有:有线通讯、无线通讯、载波通讯。
调度的范围为所管辖的35千伏输变电设备以及110千伏主变压器中、低压侧。主要任务是:安排所管辖的35千伏及其以下电力网的正常和异常运行方式,电压和无功管理,指挥本系统的事故处理,负责对所管辖的35千伏及其以下电气设备的保护定值计算、设备命名编号、停电检修和试验方式作出安排。
农村电气化综合统计表


三、运行、检修
定远电力系统供电设备的运行与检修1969年之前由炉桥供电所管理,1969年至1975年间由定远供电所管理,1975年之后由定远县供电局下属各变电所运行班、外线班、小修班负责。
1981年,县供电局下设生产股。该股分管各变电所运行班、线路运行班、线路检修班和修试班。共有职工41人,负责所管辖的供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工作。同时具有基建、安装35千伏变电所和设计、架设35千伏线路的能力。
(一)运行
变电运行1965年之前,七里村变电所运行工作由炉桥供电所负责,隶属县财政局领导。1965年水利电力分开,电业部分由淮南供电系统领导。1965年至1976年,炉桥变电所及后来接收的二站(青洛变电所)、三站变电所运行工作,曾先后由炉桥供电所、定远供电所和定远供电局管理。
1976年后,淮南供电局为了加强对大型变电所管理,将110千伏炉桥变电所划归淮南供电局变电工区统一管理。1981年又将炉桥变电所重新划归定远供电局管理。变电所值班方式:110千伏变电所,采取24小时轮班制,即每个班次值24小时,休息48小时;35千伏变电所,有两个值班员的就采取每人24小时轮换值班制。变电值班人员要熟悉一二次设备及设备的结构、规范、性能,了解大、小修及试验情况,了解登记设备缺陷,换算分析预防试验数据,督促消除设备缺陷。
变电所的规程制度,执行淮南供电局修订的规程制度和华东电业管理局制订的操作必须具备5个条件及操作应遵守的12个步骤。1979年以后执行淮南供电局整顿和修订的“两票三制”为重点的规程制度(二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较全面地规定了变电所应具有的现场制度,控制室应有图表、图纸、记录本和技术档案,明确变电运行人员的岗位及班长、正值、副值、助手的职责和职权。
线路运行110千伏田—炉线,1961年至1983年,运行维护工作先后由炉桥供电所、定远供电所和定远供电局内设外线班管理,自1984年起,检修运行工作划归淮南供电局线路工区管理。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本县10千伏、35千伏和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相继架设投入使用,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大,于1981年县供电局下设生产股分管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至1983年,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分清职责,把线路班(原外线班)划分为线路运行班和线路检修班,线路运行班负责县供电局管辖的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采取的管理方法:一是和用户签订承包合同,把线路安全运行与否和奖惩挂钩;二是线路定责到人,执行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重点做好五防(防雷雨、防鸟、防汛、防寒和防外破)。同时负责线路的运行方式、新架线路的检查验收和线路故障处理等。班内配有运行图纸、线路结线图、巡线记录登记卡、缺陷登记和接地电阻测量记录等运行资料和台帐。
(二)、检修
变电检修60年代,炉桥供电所下设的小修班,主要工作任务是检修35千伏以下变电设备的开关、闸刀。35千伏及其以上变电设备检修、试验有淮南电力部门负责。
70年代以来,由于变电设备的增多,业务范围逐步扩大,35千伏及其以下的变电所设备的检修、电气试验和油务化验工作均由县供电局修试班(原小修班)负责。1981年后修试班由县供电局下设生产股分管。有独立基建安装35千伏变电所电气设备的能力。
该班内有开关检修、继电保护、高压试验和油务化验四个小组。共有职工15人,其中有大专2人、中专2人、技校、高中5人和初中6人,在县供电局班组中属文化素质高、技术工种多而复杂的一组。每年既要完成规定的设备修试任务,还要为用户修试大量的电气设备。
线路检修1969年之前,本县输电线路安装、检修工作主要由淮南供电部门负责。炉桥供电所负责运行维护工作。
1969年至1987年间,本县35千伏以下输电线路的安装、检修工作由定远供电局生产股分管下的线路班负责。1988年至今,由于供电范围的扩大、输电线路的增多、工作量大,故将线路班划分为线路检修和线路运行两个班。使定远供电局供电范围内的110千伏杆下部分和35千伏以下输电线路的安装检修和改造任务均由线路检修班负责完成。


上一篇:第三节 供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