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东和嘉山县、滁州市毗邻,南与肥东县接壤,西南跟长丰县交界,西同淮南市隔水相望,北和凤阳县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2′2″-118°5′22″;北纬32°12′6″—32°42′22″。全县总面积2891平方公里。1990年县辖两个建置镇和6区53乡(镇)521个行政村,总人口7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2人。有汉、回、壮、苗、藏等23个民族。汉族人口76.3万,占总人口97.72%,回族1.7万,占总人口2.2%,设二龙回族自治乡,聚居回民7752人。其他民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
定远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比较复杂。低山丘陵区面积34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12%。山脉 主要有东部的皇甫山脉 和北部的凤阳山脉,最高山峰岱山,海拔347米。岗土旁冲地形23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西南有海拔50米以下的成片小平原,面积约24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8%。境内分池河、窑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2条。池河为最大河流,它发源于凤阳山脉,流入嘉山县女山湖,境内河长198公里。本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偏少。由于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时有旱涝灾害。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2天,年均降雨量924.7毫米,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本县资源丰富。地下矿产主要有盐、石膏、芒硝、石灰石、石英石、重晶石、大理石、麦饭石等十余种。岩盐储量17.5亿吨以上,居全省之首。石膏储量2.98亿万吨以上,大理石储量1100多万立方米,其他矿产储量可观,均有开采价值。野生动物有狼、獐、蛇、灰喜鹊、野鸡、蜈蚣、野鸭、野兔等100余种。中草药有党参、丹参、柴胡、半夏、桔梗、枸杞、滁菊、何首乌等数十种。何首乌为本县名贵产品。农产品资源有水稻、油菜、小麦、山芋、花生、烟叶、棉花、各种豆类等20余种。牧副渔业资源极为丰富,饲养的品种有猪、牛、羊、鸡、鹅、鸭、兔等。种植品种有大蒜、生姜、薄荷和数十种蔬菜水果。定远瘦肉型猪和桑涧大蒜量多质佳,享誉盛名。水产资源有:草、青、鲢、鳙、鲤、鲫、鳝、鳅、鳗、蟹、虾、蚌、鳖等30余种。池河的梅白鱼为本地特产,色白如银,浆汁如奶,肉嫩味鲜,堪称鱼类佳肴中一绝。林木资源有松、柏、杨、柳、椿、楝、榆、山槐、合欢、黄檀、枣、梨、柿、李、杏、苹果、栗、石榴、银杏、桑、柘、杉木等木本植物63科140属,230多个品种,其中山槐、合欢质地优良,被称为“红绿冠”,曾作为明皇宫的建材。水资源可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地表径流量为6.42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1.86亿立方米,湖库塘坝蓄水4.8亿立方米,干旱时可引淮水1亿多立方米。土地资源富足,宜林地22.8万亩,实有耕地面积155.11万亩。人均耕地1.97亩,居全省之首。劳动力资源充裕,农村劳动力32.7万,约1/3为富余人员,且每年新增劳动力近万人。
定远县历史悠久。1985年境内发掘侯家寨文化遗址,从磨制石器、陶器和兽骨的出土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即在此狩猎、捕捞和采集。定远古为淮夷之地,战国时属楚地。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侯国,属九江郡。南北朝时为南北争夺之地,梁武帝普通五年(524)收复淮南失地,置定远县。县名“定远”,含有安定边界、收复远方失地之意。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县治迁至今地,历时一千二百余年,建治后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斗转星移,定远数度兴衰,明朝时市政设施颇具规模,市井繁荣兴盛,成为中都的重要拱卫之城。后几经兵燹劫难,城圮屋毁,尤其是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狂轰滥炸,城内完好建筑所剩无几,名胜古迹荡然无存。临解放时,千年古城到处呈凋敝不堪、满目疮痍的衰微景象。建国后,定城镇生机勃发,镇区面积扩大5倍,达6.9平方公里,人口增长6倍,达4.2万人。街道建设日新月异,新修与整修的十余条宽阔马路纵横交错,几条主街道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自来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一批机关、工厂、商店和学校相继建立,较为齐全的生产生活设施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环境。
(二)
定远人杰地灵,群英荟萃,文韬武略,各领风骚。“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的东吴名将鲁肃,曾佐孙权定联刘抗曹之大计,大破曹军于赤壁,奠三国鼎立之基局。南宋名相董槐明大义、敢直言、察民情、善断狱,时人有口皆碑。朱元璋起兵于定远而建明王朝,定远籍王公侯爵者三百余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著名的元勋有:左丞相李善长、胡惟庸,大将军冯胜、兰玉,黔宁王沐英,东川侯胡海等。明抗倭英雄戚继光,率“淮上健儿”筑海上长城,其业绩 彪炳千秋。清朝陈、凌、何、方四族文墨佳誉天下,方氏三兄弟为一代之翘楚,他们的文章与寿州的书法、怀远县的绘画,曾荣膺“寿字、怀画、定文章”之美誉。
定远人民素有反抗阶级压迫的光荣传统,农民起义纵贯县史。东汉的马勉、许凤,南宋的寇宏,元末的郭子兴、沈仁,清朝的陆遐龄父子都曾震撼一方,成为历代农民起义的一股洪流,尤其是郭子兴领导的红巾起义,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尊定基业。
定远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写下光辉的一页。1911年武昌首义后,定远民众在爱国志士方绍舟的领导下,组织淮上军,首先光复定远。12月以定远为基地出师东征,力克滁州,继克全椒、来安、天长、盱眙等县,1912年初,东征军光复皖东。1914年他响应孙中山先生之倡导组织讨袁军,攻克定城,震动全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定城师生组织六次游行示威,声援北平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展抵制日货活动。北伐战争时期,定远人民自发组织“红枪会”,与北洋军阀作殊死搏斗。1926年7月,直鲁军阀孙传芳部溃败扰民,朱湾和定城、斋郎的“红枪会”两次击毙孙部五百多人,迫使孙部逃窜凤阳。8月,定远民团和“红枪会”攻占定城,随后又助国民革命军夺取凤阳,有力地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定远县第一个党支部在青山乡臧陈家成立,年底县西八乡镇先后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200余人。1931年,县西十余乡成立“借粮会”,组织群众开展抗捐抗租斗争。县西南还成立“校长联合会”,反对国民党政府侵吞教育经费。1931年8月中国共产党定远县委成立后,立即组织农民暴动,革命烈火迅速在西南数乡燃起。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但共产党的影响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扩大。1932年夏,国民党宋哲元、梁冠英部奉调皖西“围剿”红军,途经定城,一夜间“打倒国民党”等标语贴满大街。
抗日战争时期,定远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1938年1月定城沦陷后,爱国耆宿方绍舟,以抗日卫国为已任,毅然组织一支以红枪会为主体的农民抗日武装——定凤抗日别动队。亲率家乡子弟数千人与日寇血战淮水之滨,历大小之役数十次。抗战中方家四代十几口同仇敌忾,共赴国难,5位亲人为国捐躯,绍翁本人亦惨遭杀害。方家事迹见诸全国各大报端后,国人莫不称道。1938年9月,新四军四支队进入本县开展游击战争。次年4月进驻藕塘、凤阳山等地。10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迁至大桥一带,刘少奇曾在大桥等地主持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定远乃至皖东和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发展。1940年3月华中地区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定远县政府在定城成立。藕塘镇成为当时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张云逸、谭震林、罗炳辉、徐海东、刘顺元等曾在此领导人民同日伪匪顽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工抗、农抗、青抗、妇抗等抗日群众团体。实行民主政治,建立“三三制”政权,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兴办布厂、修配厂、供销社等工商业,发行货币,粉碎了日伪的经济封锁,顺利地渡过难关。抗战八年人民武装力量迅速扩大,约5000名优秀儿女参加新四军。民兵发展到12920人。抗战中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和顽固派的磨擦。著名的战斗有定远自卫反击战、界牌集自卫反击战、大桥集战斗、柏家圩全歼日军运输队战斗、五尖山战斗、站鸡岗歼灭战,迫使日伪军两次撤出定城。二龙乡“清真连”以勇敢善战著称,在抗敌保家中,屡建奇功,令日伪顽匪不敢染指。
抗日烽火刚熄,内战狼烟又起。1946年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新四军被迫北撤后,定远大地腥风血雨,人民在白色恐怖中呻吟。1946年11月和1947年1月部分北撤部队返回,与坚持凤阳山游击队会合,成立中共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下设四个工委和游击队。游击队逐渐发展到2000多人。他们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百日围剿”,惩办反动地主匪霸,终于迎来了1949年的定远解放。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鼓舞下,全县人民万众一心投入支前。全县支援粮食400万斤;电线杆2200根、军鞋1900双;组织担架队2980人次,送粮民工224万人次;抢修公路55.5公里,架桥22座,支持解放军渡江作战。建国后为守卫国门,数百名壮士的碧血挥洒南疆北陲。定远,这块英雄的土地,自抗日战争以来牺牲了1700多名英雄儿女,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勤劳的定远人民,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风流歌。在4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定远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慨重整山河,使定远大地旧貌变新颜,各项事业取得瞩目成就,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工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2559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25037万元,1978年增加到28469万元,1990年为147695万元。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4.38%,上升到1990年37.66%。县预算内财政收入1952年为455万元(当年价),1990年达3046万元。
定远县农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发展十分缓慢。由于暴政、战争、天灾和瘟疫等原因,本县历史上农业数度兴衰。据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南北朝、五代十国、宋金对抗、元末战争、清咸丰年间荒疫等,都给本县带来沉重灾难。特别是元末明初,本县人口锐减,十室九空,大片土地荒芜,洪武年间不得不遣江南苏松等八府之民“填实”于其。清末和民国年间外患内乱频繁,政苛吏贪,农业几无发展。至解放前夕,本县粮食总产仅两亿斤左右,亩产不足百斤,人均产粮500斤左右。
建国后40年,定远县农业几经曲折而终于飞跃。以农业生产方式划分,本县农业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体农业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阶段、集体农业阶段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即大包干)阶段。
个体农业阶段(1949—1955年)。1952年土改前三年为个体农业前期,这一时期仍维系封建土地所有制。占农村总人口3.38%的地主却占全县耕地的22.5%,人均占地25.7亩;占全县人口39%的贫雇农,仅占耕地的15.3%,人均不足一亩。新政权除采取减租减息等抑制地主富农剥削的举措外,1951年,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年底基本结束。全县共没收地主富农多余土地63.6万亩,67109户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接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953年春,全县互助组已发展到6913个,入组农户66490户,占总农户的51.1%。年底,成立了本县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松棵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5年底共办初级社1770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5.3%,是年冬,全县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个。由于生产关系的适度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55年粮食总产量达4亿多斤,比1951年净增1亿斤。
集体农业阶段(1956—1978年)。1956年底全县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9个,次年增至156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3.7%。至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9月,在大跃进中,全县迅速成立22个人民公社,99.8%的农户加入公社。“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浮夸风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195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仅为1.4亿斤,是建国后的最低点,直到1970年才恢复到合作化前的最高水平,当年粮食产量3.48亿斤(未包括划入长丰县5个公社的产量)。“文革”期间,由于广大干群排除干扰,稳定了农村大局,农业生产基本正常。特别是1972至1977年,连续6年稳步发展,197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一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注意狠抓了水肥种工四要素。合作化后,发挥集体力量,集中人力物力,长期持续地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23年中全县共投资5000多万元(1970不变价),修建了蓄水3.5亿立方米的水利工程,建成炉桥7级电灌站。旱涝保收面积由1955年2万亩,增加到1978年的38万亩。新肥源开辟是增产的另一重要因素。70年代种植大量绿肥,最多达到40多万亩,与此同时氮、磷等化肥广泛使用,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优良品种杂交稻开始种植,稻谷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一阶段农业机械化开始起步,1957年全县仅有两台拖拉机,农机总动力174马力。1978年农机总动力增至101957马力,拥有拖拉机1432台,排灌动力机2498套,脱粒机、农用汽车、播种机开始使用,部分作业已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199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确立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大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阶段,科学种田逐步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新的耕作制度逐渐代替传统的耕作制度,仅油菜下冲一项每年就扩大复种指数30万亩左右。1990年油菜种植面积52万多亩,为责任制前多数年份十几倍。大量的农业新技术开始应用,如油菜移栽,地膜覆盖,两段育秧,杂交水稻及其它良种的推广等,增产效果都十分明显。农业机械化速度加快。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01957马力,增至1990年的213030万马力,翻了一番。拖拉机由1979年的1432台,增至1990年的13274台,增长9倍,其它农用机械也有较大增加。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由产粮型农业向多业并举型农业转变,使农林牧副渔业得到全面发展。农业主产品粮食、油料产量,在大包干的12年中增长迅猛。粮食产量1980年达到6亿斤,1985年达到9.7亿斤,1988年成为全国12个售粮大县之一。1989年粮食产量名列全国各县(市)的48位,居全省第13位。1990年粮食总产达14.6亿斤,是大包干前最高年产量5.8亿斤的2.5倍。油料方面(油菜、花生)大包干前最高总产是1974年的17.1万担(其中油菜3.2万担),1985年总产达136.6万担(其中油菜93.5万担),1989年为123万担(其中油菜68.8万担),位居全国各县(市)的13位,居全省首位。1990年又增至145.7万担(其中油菜91.8万担)。林业有长足发展。本县岗丘低山区宜林面积较大。解放时全县仅存成材松林300亩,蓄积量约1000立方米,民众零星植树200万株左右,蓄积量约2万多立方米。至1990年建成5个地方国营林场和200多个乡村林场。全县林业用地22.8万亩,成林面积19.9万亩,其中国营7.7万亩,四旁植树2000万棵。森林蓄积量18.76万立方米,全县林木覆 盖率11.3%。本县畜牧业以生猪为主产品,1978年出栏肥猪12.62万头,1990年增至31.7万头,增长1.5倍,瘦肉型猪驰名全国。家禽由1979年的114.28万只增至1990年的337.2万只。副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62万元(1970年不变价)增加到1990年1618万元(1980年不变价)。成鱼总产量1990年达到5360吨,是大包干前最高产量1660.9吨(1978年)的3.23倍。
定远县工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以农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民国年间手工业开始活跃,各种工匠和作坊遍布城乡。1925年定城周佑庭创办本县第一家工厂——印刷厂。嗣后,刘华章等人分别办起了小卷烟厂,谢详丰办起了食品加工厂(店),这些工厂多则近百人,少则二、三十人,生产手段仍以手工为主,但已开始使用简单机械,成为本县现代化工业的胚胎。抗日战争中,以藕塘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创办修配厂、织布厂等,这些工厂多服务于战勤保障。
建国后,从生产方式上分,可划为个体手工业、集体手工业、国营现代化工业和多种所有制并存四个阶段。
1949—1954年以个体手工业为主阶段。1949年本县从事手工业的有3394户,共5732人,年产值438万元(1952年不变价),至1953年底有个体手工业者1701户,从业人员3502人,年产值282万元(1952年不变价)。1954年,有国营工业企业2家,年产值76万元。
1955—1970年以集体手工业为主阶段。1954—1957年,对手工业、私营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单位12个,其中现代工业仅4家,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 1/5。全县大部分企业仍为集体手工业企业。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50年代末兴办的规模较大的工厂几乎全部下马。企业个数降至54个,职工人数1185人,工业总产值396万元(1957年不变价),总产值与1949年大体相等。1963年至1966年,工厂虽无大的发展但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1966—1970年经济效益滑坡,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这一阶段,生产手段仍以手工作业为主、机械生产为辅,产品种类多为小农具和小型生活用品。
1971—1979年以国营现代工业为主阶段。1970年起,全县开始大办地方五小工业,短短几年时间炉桥化肥厂、城东轮窑厂、水泥厂、拖拉机大修厂、石膏绷带厂、油厂、塑料厂、磷肥厂等一批机械化工厂先后投产。这批工厂有一定的规模,机械化程度较高,奠定了定远现代工业基础,初步形成地方工业体系。工厂数由1970年69个,发展到1979年的242个;职工人数由千余人增加到4263人,工业产值由732万元(1970年不变价,其中国营472万元),增至3337万元(1970年不变价,其中国营2083万元)。
1980—1990年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高速发展阶段。由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多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共生共荣。国营工业注重建立本县的工业体系,建立大中型龙头企业,不断对老企业进行挖潜改造。80年代后国营工厂陆继建成投产的有饲料厂、肉禽厂、染整厂、铝箔纸厂、东兴盐矿。特别是东兴盐矿,在全县工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扩建和技改的项目有:化肥厂2.5万吨合成氨和4万吨尿素,水泥厂4.4—8.8万吨水泥生产线,磷肥厂2万吨硫酸生产线,染织厂色织布生产线,印刷厂标准化生产车间大楼,面粉厂1500吨立筒库工程等,这些扩建、技改工程迅速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遍布城乡,建成投产的较大工厂有羽绒厂、麻纺厂、米厂、化工厂,新建轮窑厂40个、水泥预制厂31个。这一阶段企业总个数由1979年的242个增加到370个。集体企业发展较快,由216个增至344个。国营企业仍保持26个。职工总数由1979年4263人增至21868人,其中国营企业工人由2507人增至5768人,集体企业工人由1756人增至16100人。固定资产总额由1979年的1428万元(1970年不变价),增至11182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集体企业增长最快,由238万元增至5842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1985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59.2万元(1980年不变价),比1979年翻了一番;1990年突破4亿元大关,达到4.86亿元,是1985年的4倍。经过40多年的努力,本县已建立了三大支柱产业—化工、食品加工和建材。在布局上形成定城、炉桥两个工业区和四个工业基地—东兴盐化工基地、炉桥农用化工基地、 泉坞山建材基地、定城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定远工业已形成腾飞之势。
定远县交通便捷。定远素有“境连八邑、衙通九省”之说,自秦汉至明清皆有南北主驿道过境,成为中原地区连接江南的枢纽。民国时期始建公路,1933年合蚌路、定滁路通车。1944年,水(家湖)蚌(埠)铁路建成后,交通状况有很大改变。经过40年建设,已建成四通八达的陆上交通网络,津浦、淮南两条铁路并列左右,三界、炉桥两火车站成为全县物资吞吐的主要孔道,合蚌公路纵贯南北,滁(县)定(远)、定(远)炉(桥)公路横枕东西,另有28条公路支线。晴雨通车里程660多公里,其中省道176公里。全县55个乡镇全部通车。共拥有大型客货车1800余辆,年客运量389.5万人次,货运量800余万吨公里。
定远邮电基本适应经济建设。明朝本县设两驿10铺,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始办邮政,1931年始办电话,1933年始有有线电报。1951年新组建的县邮电局开始营业,翌年开办长途电话、电报业务,全县11区169乡全部通邮。1971年始有无线电报。1978年建成市内电话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初装容量600门,1985年扩大到800门。1989年3000门市话扩建工程动工,次年2915平方米市话综合楼建成,并铺设地下电缆管道22孔公里。1991年3000门程控电话已与全国并网。固定资产(原值)250.65万元。
建国后本县电业从无到有,形成遍布城乡的电网。1951年利用侵华日军丢弃的旧汽车头发动机发电照明,结束了定远无电的历史。1960年架设28公里110千伏高压输电线与淮南电网沟通。经过40年的努力,至1990年全县已有变电所14处,总容量100520千伏安,有压线路2784公里,配电变压器565台,总容量51855千伏安。全县55个乡镇全部通电,521个行政村通电率为94%,147150农户中有75%通电。供电量达到9438.7万千瓦时,工农业用电量占供电量的84.5%,供电量基本满足全县生产生活之需。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成商业兴盛。定远县商业历史悠久,几经兴衰。宋朝时,本县“人善商贾,廛里饶富 ,多高赀之家”,明清之际本县出现一些富商巨贾,外籍客商更是纷至沓来。清朝盛期,炉桥镇凭借水陆交通之利,成为江淮间贸易巨埠,镇内设有福建会馆、山西会馆、徽州会馆、新安会馆。清末民初本县成为英美日列强倾销洋货掠夺资源之地。20年代南洋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曾大量廉价收购烟叶;穆、杨两家煤油公司,大量销售英、美“洋油”,日货更是充斥市场,民族商业艰难竭蹶。抗战时期,由于日伪顽经济封锁,抗日民主根据地商贸只能偏居一隅,夹缝求生。建国初,除国营集体商业外,私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1950年至1955年,私营商业的商品零售额由1100万元增至2355万元,其中1955年私营商业零售总额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的50.20%,从业人员1638人。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集体商业占主导地位。国营商业系统除粮油、烟草专营外,商业系统建立了百货、糖酒、食品、五交化、石油、盐业、饮服、蔬菜等八个公司。供销社系统除下设55个基层社外,另设土产、生资、棉麻、废旧物资回收、贸易等五个公司。计委系统下设燃料、机电、金属、木材、药材等公司。农委系统下设农机、种子、水产等公司。1978年之前的22年中,国合商业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个体商业基本上被取消,农贸市场也是时断时续。1979年以后,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迅速发展。1980年仅有个体商业218户,1990年发展到4158户。1990年个体商业年成交额约1.13亿元,占全县商品零 售额的30%左右。形成国营、集体、个人私营三者互相竞争,充满生机的商业新格局。
(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定远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教育方面,1990年有幼儿园53所,小学557所,教职工4262人,在校生91952人,普通中学60所(其中完中10所),教职工1947人,在校学生30313人,农业职业中学11所,教职工126人,在校生1635人,城镇高级职业中学1所。此外,还有教师进修学校、卫校、农机校、电大教学班、农业广播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98.2%。全民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每千人中有:大专毕业生2.96名,中专、高中毕业生34.63名,初中学历187.81名,小学毕业438.94名。科技方面,全县科技组织基本健全,初步形成科技普及网。1978年以来有135项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成果获省、地、县奖励,其中人工驯养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一等奖。大部分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文化方面,县设文化馆、电影公司、图书馆、新华书店、黄梅剧团、广播电台、电视台,有影剧院、电影院各一座。各乡镇皆设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农村文化站60个,建剧场24座,电影队50个,工作人员202人,全县从事文化工作人员118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185人。群众文化活跃,1978年以来每年3~5个业余剧团、杂技团在省内巡回演出。1985年创作演出的黄梅剧《玉洁兰香》获文化部录像调演三等奖。卫生方面,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麻疯病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乡有卫生院、村设医疗室。全县共有医院64所,正式医务工作者118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464人,病床1223张。医术和医疗设备均有很大提高,做到非疑难病症不出县。人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人的期望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左右,增至1990的69.75岁,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20%降至4.2‰。体育方面,建立了各级体育组织,1981年以后先后成立武术、长跑、棋艺、老人健身、信鸽、足球等专项体育协会,部分乡镇建立体育之家。1973年成立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体育设施主要有体育场、训练房。有体育工作者51人,其中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41人,等级教练员3人,等级裁判员5人(国家一级裁判3人)。本县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以体育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摔跤、柔道、武术为本县体育强项,多次代表地区参加全省大赛,共获奖杯8个,获前三名奖牌59枚。为国家摔跤队输送一名优秀队员。群众体育形式多样,1986年二龙乡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乡。建国后,本县运动员在省、地以上重大比赛中,获奖杯18个,金牌55枚,银牌34枚,铜牌11枚。破全国记录1人一项次;创(破)省记录3人七项次;创(破)地区记录4人九项次;运动健将级3人。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1985年后全县人民的温饱基本解决。1990年每个农民年均收入597.5元。人均储蓄58.2元。每百户农户拥有自行车93辆、缝纫机56架、钟表173只、电风扇42台、收音机69台、录音机31台,电视机54台。户均住房面积85.5平方米,人均住房15.5平方米。全县60511农户住上新瓦(楼)房,47.22%房屋为砖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农民,人均年收入约1200元,人均储蓄781元,人均住房约7平方米。少数先富起来的居民开始迈向小康。
(五)
回顾40余年历程,有不少经验教训,定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但差距犹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前,挑战与机遇同在,差距与潜力并存。定远人民任重道远,新长征路上关隘重重。本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工业基础尚嫌薄弱,乡镇企业仍不发达,第三产业刚刚起步,经济效益不尽人意,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急需更新,这些已成为本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定远的优势也极其明显,优越的自然环境,牢固的农业基础,充裕的土地资源,富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地下矿藏,便利的交通通讯,这一切给本县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定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定远大地,人民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普遍增强,县委、县政府正专心致志地抓住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工业重点抓好县属工业、乡镇村办工业、非工业部门办工业三路进军的工业发展格局。乡镇企业抓好资源、农副产品深度开发和10个亿元乡镇建设。农业上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致力于抓好粮食、油料、瘦肉型猪、渔业、西瓜、烟棉麻、桑果、农副产品出口等8个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使农业的基础更为牢固。第三产业力争三、五年上一个新台阶。市政建设以改造扩建定城为重点,可望在“九五”期间把定城建成县级市规模,成为江淮之间工商重镇。“八五”末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可望达到35亿元,人均纯收入力争超千元,力争1998年使全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坚冰已经摧破,航船正在前进。未来,靠定远人民用雄心和智慧去开创。前景,靠定远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描绘。80万英雄儿女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故鼎新、团结奋斗,创千秋之伟业,立百世之丰碑。再用二、三十年时间定会把定远建设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家园。
附:
历年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支状况统计表
(工农业总产值为1990年不变价,财政收支为当年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