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塾
我县历代都有学者在境内设立私塾,教授生徒。
清光绪初年,乡镇设义学,又称私塾。有三种设馆类型:一是富户为子读书成材,聘请家庭垫师,有时邻里亲友孩子也随之入学;二是村民自筹联办私塾;三是穷苦的读书人为了谋生,私人开馆授学。
私塾一般都是由一个塾师在同一书馆,授教一、二十个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的生徒,形式为个别教学。受业者一般按以下次序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等“四书”、“五经”。此外,还选学其他一些书籍,如《小蒙童》、《千字文》、《龙文鞭影》、《增广贤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
清末和民国年间,全椒县规模较大的私塾有:
(一)丌经精舍。清末贡生江彭龄以经学(即考据学)倡导里中,设“丌(ji)经精舍”于城内二贤祠,“课生徒百余人”,作“诗”、“书”答疑100余条,由学生手录。直至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江因肺病逝世停塾。
(二)民国初年,省咨议局议员朱钟鼐在县城开办的私塾,“授徒生百余人”。
(三)马道宽私塾。马道宽,城东乡人,设私塾于县东门邱止庵茧场,学生四、五十人,教授“四书”、“五经”。
(四)陈逢春私塾。陈逢春,县城东门人,设私塾于东门大街(今检察院处),学生数仅次于马道宽私塾。除教授“四书”、“五经”外,兼教珠算。
(五)田际丰私塾。田际丰,县城西门大街人,设私塾于西门中街(今县印刷厂处),后被县公署吸收,成为挂名学校(定名为“城内小学”),每月向县公署领取经费,教授课程仍为“四书”,“五经”。
(六)雨三私塾。邢作霖(字雨三,秀才)设私塾于河湾街,学生20余人。
(七)州门私塾。王熊氏设私塾于县城王氏宗祠(今红栏桥附近原红旗小学),学生十余人,均是蒙童,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度被县公署吸收,后又自办。
(八)潘承炳私塾。潘承炳,县城东门人,设私塾于今县食品厂东隔壁,属启蒙性私塾。
(九)李春涛私塾。李春涛,县城东门人,设私塾于家,一度为县公署吸收,后又自办。(十)朱一民私塾。日本投降前夕,朱一民由外地回县城,接受几家大商人的延聘,在谢元茂裱画店(今宝林路)后,设一临时私塾。
以上是清末和民国期间全椒县十所规模较大的私塾。其次,在城内开设私塾的还有吴黼臣、倪若梁、韩继龚、邱际云、汪嵩、叶国璜、陈仲、车玉堂、江克让、惠镜斋等;在乡村的古河镇有张瀛、陶继弓;大马厂有王稼宗;程家市有张鉴怀、於可卿、石玉泉、孙怡悌;六镇集有刘兆璋;赤镇埠有阮真伯、张焕琼等人。
二、书院
明代,全椒开始设置书院。书院设院董会,由山长主事,并延聘进士、举人任教。学生来源:一是已经入学准备参加乡试考的秀才;二是经童生试合格或相当于童生程度者入院专攻经史准备应考的学子。
明、清时期,全椒有以下六所书院:
(一)南谯书院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戚贤(字秀夫,号南铉,全椒人,嘉靖五年进士)在县东南二里,就旧尼庵辟设书院,前庑后寝,左有聚乐堂。清代圮塌不存。
(二)大观书院
明万历年间,杨于庭(字道行,号冲所,全椒人,万历八年进士)在旧儒学巷(后称金家巷,今新华东路)建立,清代废。
(三)望阳书院
明万历末年,金九陛(字允纳,号樊桐,崇祯戊辰会试乙榜)等人提议,知县杨道臣就樊公祠故址改建,宣讲王守仁(阳明)的心学(良知学说)。清康熙年间,改为“朱文公祠”(朱文公为朱熹的谥号)。
(四)襄水书院
清乾隆年间改朱文公祠为襄水书院。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知县赵晖壁筹制钱3000串,存典生息,为生童月课膏火。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薛时雨捐钱2000串,一半建书院讲堂,一半存典生息作为经费。光绪末年,滁州知州李业林遗产民卫田88石,归为学田。故襄水书院当时的经费比较充裕。
(五)双岩书院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三月,邑人为了纪念曾任御史的金光辰(字居垣,号双岩,又字天枢,崇祯进士)于州门桥(今红栏桥)东建双岩书院。清代废。
(六)井养书院
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因吴姓毁八角井起造私宅,知县陈下令没收吴姓房屋,设立井养书院,清末废。
三、学前教育
建国前全椒县幼儿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直至全椒解放前夕,仅在县城和乡村的少数私塾里带收幼儿,在教育管理上也是一般的小学化、少年化。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幼儿教育,1952年,我县开始在小学增设幼儿班八个,入学幼儿300人,教职工八人,教养员一人。1956年,全县小学附设幼儿班增加到19个,入学幼儿585人,教职工19人,教养员十人。
1958年,我县开始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发动厂办、镇办、社办、队办幼儿教育,当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795个,入学幼儿24485人,教职工796人,教养员317人。但因办学流于形式,随于1956年削减了一批园班,该年全县幼儿园(班)减少为351个,入学幼儿为6860人,教职工为417人,教养员为130人。同年8月全县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全椒县委机关幼儿园创建,有房屋16间,实行全托,招收二至七周岁幼儿60人,每人床铺一张,配备教职员工11人。该园于1962年元月停办。1960年文口和财口幼儿园相继创办,招收幼儿120人,1962年停办。1960年3月县人民委员会在石沛公社兴办一所孤儿教养院,招收孤幼儿200人,配备保育员20人。1963年下半年孤幼儿分别安置好后,该院停办。据1960统计,全县有公办幼儿园八个,民办250个,入学幼儿5483人,教职工328人,教养员115人。1965年,全县有小学附设幼儿班13个,入学幼儿400人,教养员3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小学停课,幼儿园停办。1969年幼儿教育恢复,当年民办幼儿园(班)34个,入学幼儿536人,教养员42人。从1969年至1977年,农村幼托教育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各地采取办“红儿班”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管理和教育。1975年,全椒县棉织厂创办全县第一所工厂幼儿园,入学幼儿30人;随后县柴油机厂、药械厂、县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也相继创办了厂、院幼儿园。
1978年,全椒县委机关幼儿园重新恢复招收三至七周岁儿童200人。开设大、中、小四个班(其中小班两个),有教职员工13人。该园是我县初具规模比较正规的示范幼儿园。1978年至1980年,古河小学、前进小学、古城小学、东王小学、中心小学、广平小学都先后附设了幼儿班,共招收幼儿389人,设大班五个,小班一个,混合班一个。1981年,开展省、地、县三级幼托工作大检查,统计全县一至六岁儿童为32334人,开办幼儿园34班,入学幼儿1289人;托儿所17所,入托幼儿296人。县城入托率为59.9%,全县入托率为4.9%,当年全县保教人员共178人。1982年,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幼儿教育,提出“积极扩大公办,发展民办,促进联办、系统办,鼓励私办”的方针,当年,城镇17所幼儿园中,有六所扩大了规模;此外,农村幼儿园已发展到22所,还开办了44个学前班,92个混合班。1983年6月,滁县地区托幼现场会在全椒召开。1984年,全县共办幼儿园348所,其中县城24所,农村324所。入学幼儿8661人,其中县城764人,农村7897人。
四、小学教育
(一)小学堂
清末,为了贯彻实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开始兴办学堂,由儒学署管理。全椒先后开设的小学堂有南区赤石埠高等小学堂、南区第一国民学堂、集益公学、西北区第一国民学堂、城区第一国民学堂、甲种商业学堂附科、南区第二国民学堂、西南区第一国民学堂等。
此外,这一时期县内还开办求实两等小学堂和虚中小学堂两所私立学堂。
(二)私立小学
建国前,县内规模较大的私立小学有基督两等小学校,存忠国民学校和承君小学三所。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春,基督教美国传教士师古德与中国传教士张芳生由教会拨款在县城开办了城区基督两等小学校,后又在古河镇、周家岗各增设了一所分校。基督两等小学校课程同公立学校,不同的是星期日教堂做礼拜吸收该校学生参加;此外,该校还赠送《圣经》给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民国七年,惠泽滂、李世卿、金作舟、汪德容贷款创办私立存忠国民学校于宝林寺。次年,改为公立,北伐战争期间停办。
民国三十一年,“第五战区第十游击纵队”副司令柏承君,在侵占抗日民主根据地周家岗后,建立“承君小学”,柏自兼校长。两年后,周家岗为新四军收复,停办。
除以上三所私立小学校外,境内还有其他一些规模较小的私立小学,民国三十七年底统计,全县共有私立小学42所。
(三)公立小学
1.建国前国民政府方面公立小学
建国前,城内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城内初等小学校(校名先后改称城区第一国民学校、城区区立第一初级小学校),城东初级小学校(校名先后改称县立第二国民学校、县立第一初级小学校、碧霞宫小学校)、城东第五国民学校、县立第二初级小学校和县立女子小学校(后改称襄滨女小)。
东区有东区教场圩两等小学校、东区第二国民学校。
南区有六所国民学校,其中第二和第四国民学校办学时间较短。
北区有北区第一国民学校。
西南区有西南区第一国民学校。
西北区有西北区第一国民学校。
上述大部分学校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冬日军陷城后停办。
民国二十七年夏,在全县范围内首先开办了三所战时临时小学校,即古河临小、赤镇临小和程家市临小。
民国二十八年春,县改坊为28个乡、镇,设立21所乡中心学校(县城及其附近的七个乡、镇为汪伪控制区,国民政府未设立学校),并实行“管教卫三位一体制”(即乡长兼校长、兼乡队长)。全县322个保半数以上设有保国民学校,也采用“三位一体制”。民国三十二年秋,乡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一律改为专任校长制。
民国三十七年春,并28个乡、镇为18个乡、镇,乡中心小学无变动,仅更改名称。如小集、太平两乡并为小集乡,原小集乡中心学校改称为小集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原太平乡中心学校改称为小集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县城的古城、凤凰二镇合并为襄河镇,原古城镇中心学校,改称为县立第一小学校,原凤凰镇中心学校,改称为县立第二小学校。另设第三小学校于小桥街(今襄河中学传达室及东侧江宅)。
民国二十八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配合省教育厅在我县程家市西街设立安徽省第一中山民校,在古河镇设立安徽省第二中山民校。其课程除按一般小学课程设置外,“公民”教育是其重点。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校均被撤销。
2.建国前民主政权方面公立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夏,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周家岗成立后,首先对周家岗中心学校及附近的11所保国民学校进行整顿改造。
民国三十一年,全二区成立王郢中心学校,下设石沛小学、枣岭小学、四民庵小学、江糟坊小学、潘郢小学。民国三十二年,区域扩大,成立化龙区,增设杨油坊中心小学,下设杨巷小学、三圣庵小学、大郢潘小学和谭墩小学。
附:汪伪方面公立小学
全椒县小学校,成立于民国二十八年,校址设在城内东门大街何宅(今县公安局处)。民国三十年,改称为全椒第一完全小学校,直至民国三十四年秋日本投降后停办。
全椒第二完全小学校,成立于民国三十年,校址设在“庐州会馆”(今实验小学)直至日本投降后停办。
武岗初级小学校,成立于民国三十二年,校址设在武家岗街,民国三十三年停办。
3.建国后公、民办小学
解放初期,全椒县仅有公立小学27所,100个班,学生1480人,教职工169人;私立小学42所,学生1140人,教师47人。
1950年,党和人民政府对原公办小学进行扩建,对私立小学进行改造、调整、合并或联办,至1951年,全县有公办小学37所,民办小学66所,学生7852人。1952年,由于民小转为公办,全县公办小学迅速增至186所,学生增至13109人,教职工增至379人。
1953年,为贯彻“整顿、巩固、发展、提高”的八字方针,根据上级指示和群众自愿原则将公办小学适当合并,并选择一些条件好、师资强的初小开办完全小学。当年全县有公办小学173所,其中完全小学35所。同年还增办两所民办小学,三个班,学生103人,教师三人。该年全县小学有372个班,学生13445人,教师467人。1954年12月,经省批准将肥东县界河乡划归我县管辖,该乡有公办小学三所,教师八人。1956年,为了更多地招收学龄儿童入学,实验小学和古河小学共设二部制五班,多收学生200人。1956年,中央提出“主要靠农业社来办学”。1957年,省教育厅指示,公办小学暂停发展。1958年,省教育厅制定《民办小学暂行办法》,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应当积极发挥群众力量,提倡群众集体举办小学,允许私人办理小学。”1959年,中央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从1956到1959年,全县民办小学每年都有增加,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队队办小学。但由于办学流于形式,1959年,全县民办小学减为38所,民办教师减为55人;全县小学计195所,学生计29019人,教职工计857人。
“三年困难”时期后的1962年,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对小学进行“裁、合、并”,对小学教师进行精简整编。公办小学减少,不少民办小学停办。当年,全县有公办小学158所,民办小学17所,公办教师下降为526人,民办教师下降为21人,在校学生数下降为13956人,儿童入学率为42.9%。1963年,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全县公办小学增至215所,民办小学增至55所,各校学生都有所增加,儿童入学率增长到47.1%。1964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办“简易小学”。同年,教育部又发出通知,取消“简易小学”的名称,要求城镇办“工读小学”,农村办“耕读小学”,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开办二部制、半日制、巡回制、春冬小学、早午晚识字班等。当年开办各种形式的耕读小学248所,入学儿童6471人。同年,还采取调整学校布局,改进教学内容,降低收费标准,扩大贫下中农子女学费减免比例等措施,方便了农民子女入学,使当年儿童入学率增长为59.2%。1965年,全县耕读小学发展到406所,加上公、民办小学,共计671所。教职工增加到992人,民办和耕读小学教师增加到850人,在校学生数为2750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9.3%。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耕读小学纷纷停办,大批儿童失学,“流生”现象十分严重。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农村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城内小学全部下放给工厂、街道、蔬菜大队和县城附近社队办,全部实行民办公助;从而全县所有公办小学均被取消。1971年,恢复县城和区点小学为公办小学,随后又恢复有关公社的完全小学为公办小学。至1976年底,全县公办小学为43所,民办公助小学为1131所,在校学生数为73071人,儿童入学率达98.1%。
1977年以后,农村每个大队确定几所基点小学办成初小,大队小学办成完小。1978年,恢复公社中心完小,并以公社建立小学辅导区。1979年以后,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各地除办好全日制小学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如设立早晚班和半日制、隔日制的教学点,以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文化大革命”前,县城的襄河小学(今实验小学)、前进小学(原宝林小学),古城小学为完全小学,工农小学、水上小学为初级小学。“文化大革命”后,县城所有小学均为完全小学。197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实验小学(原襄河小学)、前进小学、古河小学、马厂小学和武岗小学为县第一批重点小学。
至1984年底,全县共有小学415所,其中乡中心完小34所,村完小198所。各种形式的教学点224班。在校学生数为4615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37%,普及率为96.17%,在校生年巩固率为98.72%,毕业率为96.17%,均超过国家颁布的标准。同年,经省教育厅审定,全县基本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五、中学教育
(一)私立中学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任光谦在石溪乡朱福村创办私立光谦中学校,得到民主人士朱子帆的协助,盖茅屋十余间,设初中两班,学生90余人。民国三十年任病故,学校停办。
(二)公立中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薛葆梿、邱景章等人禀准抽提盐厘票费,加上原书院田租等项,总计银钱3000元,改襄水书院为县立中学堂,学生两班,附高等小学一班。
附1:建国前全县主要小学概况一览表

附2:建国后小学数、学生数统计表

光绪三十年,因“州、县书院只能改为小学堂”,故改校名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招收学生两班,毕业两届。清朝被推翻后学堂再行改制,中、英、算三科必修,音、体、美三科选修。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全椒县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全椒县立中学校,学生三班,学制四年(后称旧制中学)。民国十四年,该校遵令改名为全椒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十五年,由于军阀混战,学校暂时停办。
民国十六年省教育厅颁布《安徽中等教育改造方案》,改四年制为“三·三制”(初、高中各三年),学校更名为全椒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十七年,该校增设一个女子部,12人。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军侵占县城,该校解散。
民国二十七年5月,日军第一次退出县城,因校舍设备遭到严重破坏,乃因陋就简,于当年8月间草草复校。次年4月,县城再陷,学校迁至程家市大孙村。民国二十九年,增设简易师范班(先一年制,后改为四年制初师),培养小学师资。
民国三十四年8月,日本投降,学校又迁回县城。由于原校舍被日军破坏殆尽,暂借用原校址隔壁的女子小学校舍复校,并增加班级。当时计有初一年级三班,初二年级两班,初三年级两班,简师一个班,学生500多人。
民国三十六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全椒县立中学校,学生11班,计500人,直至1949年元月全椒解放。
解放后,改全椒县立中学校为全椒县初级中学,五个班,学生241人,教职工21人,县长王光前兼任校长。至1956年,全椒县初级中学已发展到11个班,学生555人,教职39人,专任教师19人。
1957年,创办古河初级中学,当年招收新生四班,学生180人,教职工16人。
1958年,根据省政府指示,全椒初级中学增设两个高中班,招生82人,改校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这是全椒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同年七月,新建马厂初级中学,招收新生四班,学生182人,教职工16人。
1959年7月,增办界首初级中学,招收新生两班,学生120人,教职工九人。
1960年8月,县委决定将马厂初中、界首初中改为半耕半读中学。学生每年农闲集中学习六个月(自10月20日至次年5月10日,其中节假日20天),毕业班学生在校时间可多一个月。1962年8月,两校均恢复为全日制初中。
1963年9月界首初中停办。
1965年7月,新建太平初级中学(半耕半读),校址设三圣公社太平大队上张村,招收新生两班,学生100人,教职工九人。同年,县又将荒草圩农校学生82人并入该校,作为二年级。
从1964年开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社办走读形式的农业中学增多。这种学校学生学习集中在校,生产分散在队,食宿在家。当年有章辉、大墅、古河、石沛、襄河、赤镇、小集、广平、十字、马厂十所农中,学生400余人。农业中学招生对象是高小毕业生和初中肄业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进行“革命大串连”。当年秋季,各中学停止招生。1968年秋季普通中学初中开始恢复招生。
1969年,根据《人民日报》指出的“小学不出大队,初中不出公社,高中不出区”的口号和省革委会的有关指示精神,全椒中学、古河中学、马厂中学和太平中学下放到公社办,同时取消农业中学。当年底,全县共办普通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数为2781人。同年10月,在十字中学开设高中试点班,招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一批高中生,计40人。1970年春,普通中学高中部恢复招生。
1972年,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41所,其中设有高中班的学校增为十所。在校中学生数为8330人;其中高中30班,在校高中生为1576人。
1976年,各公社中学普遍增班,部分大队完全小学增设“戴帽子”初中班,全县中学已达290班,在校学生数为15421人;其中高中达38班,在校高中生为2213人。
1977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4所,设高中班46个,在校高中生达2732人;1978年,全县初中班353个,在校学生数达21173人,为我县历史上最高纪录,造成中等教育“虚肿”现象十分突出。当年7月,县革委会决定撤并石沛、草庵、广平、新兴、西王五所高中,其中高中部学生转入区点高中就读。
1979年,县委作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调整”的决定:县城建立两所、每区建立一所完全中学,撤销103个大队小学的附设初中班,每个公社建立一所初中。
1980年8月,宝塔初中改制为宝塔初级农业中学。
1981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全椒中学高中部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二年制为三年制普通高中。
1982年8月,经县政府批准,武岗中学高中部改为武岗农技校,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1983年8月,县政府决定城东中学高中部改为城东园艺中学,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同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古河中学、三圣中学高中部,改为三年制普通高中。
1984年8月,经教育厅批准,马厂中学高中部改为三年制普通高中。同年,集资新建“全椒县笔峰初中”,招收初一新生两班,学生120人,教职工七人。
至1984年底,全县有普通完全高中五所,职业高中(含初中)两所,乡、镇初中36所。
附:全县主要完全中学简介
1.全椒中学
安徽省全椒中学(简称“全中”),校址在县城环清东路国光楼西北侧。
全椒中学的前身是全椒县立中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学堂改学校时,定名为全椒县立中学校。民国十四年,该校遵令改名为全椒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二十八年春,因县城再度为日军沦陷,该校迁至程家市大孙村,次年附设简易师范班。民国三十六年,该校增设高中部,改名为全椒县立中学校。次年底,该校有11个班,学生500人。
1949年元月全椒解放,该校高中部被撤销,只有初中五个班,学生241人,学校改名为全椒县初级中学。
1958年,根据省人民政府指示,全椒县初级中学增设两个高中班,招生82人,学校改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随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逐年增加,至1966年,该校有高中五班,初中八班,学生总数为650人,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
自1949年至1966年,高、初中共有毕业生2352人,其中高中毕业生306人,考入大专院校的138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校舍遭到破坏,图书、仪器等严重损失。1969年2月,学校一分为五,除本校留一部分外,其余教师、财产分别下迁到陈浅、十字、石沛、中心四地。1970年,该校招收高中两班,初中六班,恢复了完全中学。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规模迅速恢复和发展,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至1977年,该校有高中八班,初中十班,学生900人,教职工85人。1978年,该校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改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
从1977年至1984年,该校共毕业高、初中学生2800人,为大专院校和高中中专输送合格新生631人,为中师、中专输送合格新生37人,其中1980年高中毕业生段吉民、项辉(女)分别为当年高考理科男、女生全省第一名。
至1984年底,该校计有26班,学生1489人,其中高中13班,学生663人;初中13班,学生826人。全校有教职工135人,其中公办教职工124人,代课教师两人,临时工九人。
建国前夕,该校仅有40多间房屋,破烂不堪,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几乎全无。建国后,经过不断整修、新建和增添图书、仪器,至1984年底,全校已有瓦房619间,面积13528平方米;草房18间,面积305平方米。其中有三层教学大楼两幢24个教室,总面积2444平方米。另有理化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教职工宿舍楼三幢。座落在校园内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光楼,于1981至1983年修缮一新,已作为学校图书室、报刊阅览室,共藏书6000余册,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理化等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已基本齐备。
1984年,该校被县命名为“文明单位”。
2.全椒县古河中学
全椒县古河中学前身是古河初级中学,校址在古河镇北头岗。
该校于1957年8月创建,是我县建立的第二所县级初级中学,当年招收新生四班,学生180人;教职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七人。至1960年,该校增至12个班,学生700人。至1965年7月,共毕业初中学生60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停止招生。1969年学校一分为四,除原校外,分别下迁至大墅、新兴、广平三地与原公社小学合并,设立九年制学校。1970年,该校增设两个高中班104人,至此,学校成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全椒县古河中学。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该校发展迅速,至1984年,有高中四班,初中14班,学生1066人,其中高中生232人,初中生834人;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自1978年至1984年,该校共为国家输送大专院校合格新生173人,中专(技)合格新生32人。
1983年8月,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
古河中学校园宽敞,景色宜人。校舍有瓦房184间,总建筑面积达3149平方米。近年来,又新建了办公大楼,重建了图书室,扩建了体育运动场,修筑了围墙,添置了理化实验设备。该校是我县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之一。
3.全椒县马厂中学
全椒县马厂中学位于马厂街南1.5公里的余村北侧,该校前身为马厂初级中学。
马厂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8月,是我县创建的第三所县级初级中学。当年招生四班,学生182人。1960年8月,该校被改为半耕半读初级中学,有农田300亩。1962年8月,农田归还给附近生产队,恢复为全日制初级中学。至1965年,该校共培养初中学生1120人。
1969年,马厂初中一分为四,除原校外,分别下迁至周岗、西王、管坝三地分设初级中学。1970年,原校增设两个高中班,学生120人,学校办成全日制完全中学,校名改为全椒县马厂中学。
1978年至1984年,该校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51人、中专(技)合格新生24人。
至1984年8月,该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200人,高中毕业生1550人。学校现有11个班,其中高中五班,初中六班;学生614人,其中高中生271人,初中生343人。该校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
1984年8月,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
马厂中学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该校理化实验设备比较齐全,体育运动器材日臻完善,图书收藏量逐年增多,阅读室比较正规,是我县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之一。
4.全椒县三圣中学
全椒县三圣中学,校址设在二郎口街西。
该校前身为太平初级中学。太平初中创建于1965年8月,校址设在当时的太平大队上张生产队。
1969年,太平初中一分为三,先分别下迁至小集、东王两地与原公社所在地小学合并,设立九年制学校。后原校迁至二郎口,校名改为全椒县三圣中学。学校有初中两班,学生100人,教职工十人。1970年,增设两个高中班,招收新生120人。自此,学校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978年8月,该校被确定为县属重点中学。
该校自创办以来至1984年底,共毕业高中生1650人,毕业初中生2120人。自1978年至1984年,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51人,中专(技)合格新生72人。
1983年8月,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
1984年,全校有高、初中十个班,其中高中四个班,初中六班;学生663人,其中高中生255人,初中生408人。该校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校舍有瓦房166间,总建筑面积为3485平方米。
5.全椒县襄河中学
全椒县襄河中学的前身为全椒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西门的原全椒县师范学校旧址。
1970年春,当时的实验小学附设三个初中班(即小学“戴帽”初中班)。1972年春,小学部班级划给前进小学,集中力量开办初中,校名正式改为全椒县襄河中学。1974年春,学校增设两个高中班,自此,该校成为我县又一所完全中学。1978年至1984年,该校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98人、中专(技)合格新生43人。自1970年至1984年,该校共培养高中毕业生1270人,初中毕业生2580人。
1984年,全校有高、初中18个班,其中高中四班,初中14班;学生1245人,其中高中生252人,初中生993人。该校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
6.全椒县武岗中学
全椒县武岗中学,校址在武岗街北。
该校前身为中心中学。中心中学创办于1969年2月,是由全椒中学下迁部分在中心公社设立的,当年招生五个班,学生250人。1971年增设高中班。1974年,高、初中分开办,初中原址未动,高中三班迁至武岗,成立了全椒县武岗中学。1975年,原武岗小学附设的三个初中班合并给武岗中学,至此,全日制完全中学建成。
自1978年以来,该校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2人、中专(技)合格新生33人。
附:建国后普通中学、学生数统计表

1982年8月,该校高中部改办为武岗农业技术学校,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生。至1984年,该校有农技班三个,学生144人;教职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现有四亩多实验基地,主要是种好“三田”(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为教学服务。
7.全椒县城东中学
全椒县城东中学的前身为城东公社农业中学,该农业中学创办于1964年,校址在城东公社陈勾生产队(合浦公路南)。1970年改办为普通中学性质的全椒县城东初级中学(校址迁至原生产队所在地的合浦公路北)。
1981年8月,原十字中学的高中部迁至城东初中,至此,该校已办成完全中学,校名改为全椒县城东中学。几年来,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40人,中专(技)合格新生33人。
1983年8月,该校高中部改办成城东园艺中学,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生。至1984年,该校有园艺班五个,学生174人;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现有15亩实验基地,重点开辟了苹果园和葡萄园等。
附:建国后历年升入大中专院校学生数统计表

六、中等专业教育
(一)师范
1.全椒县简易师范班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全椒县立初级中学校(当时迁至程家市大孙村)附设一个简易师范班,招生50人左右,学制一年,培养小学师资。民国三十三年,简易师范班改为四年制,招生一班,约40人。民国三十六年夏,又招一个简师班,学生54人。民国三十七年秋简师班停办,将学生插入初中班就学。
2.全擞县师范学校
建国后,为了培养一支新型的人民教师队伍,1951年9月经皖北行署批准创办了全椒县初级师范学校(今襄河中学校址),学制三年。当年招收新生一班,学生60人,从小学教师中选拔五人为教职员。1952年8月,又从本县高小毕业生中择优录取100名新生,编成三年制初师一班和一年制速成一班,又从小学教师中选拔六人任教。1953年,一年制速成班改为三年制,大部分学生升级,极少数学生转入滁县初师一年级学习。1955年夏,学生全部毕业,学校教学改为轮训在职小学教师。1956年元月,全椒初师并入滁县初师。同年6月,全椒初师又在南屏山麓重新建立,当年8月在本县招收新生200名,又分别代为来安县、炳辉县(今天长县)招收新生100名,计招收新生400名,编成八个一年级平行班。配备教师18人,职员、校医四人,行政人员三人。
1958年,全椒初师于3、5月份先后有200和100名学生提前分配工作。同年秋,该校除原有两班学生升入初三年级外,又招收初师新生四班,学生200人,中师新生两班,学生80人。当年全校计有学生397人,改校名为全椒师范学校。1959年8月,又招收初师新生100人,四年制中师预备班学生200人,全校计有12个班,学生600人,教职工37人。1960年9月,招收中师预备班新生90人。1961年秋,学校初师部奉命撤销,学生回原籍或就近插入初中班学习,只留一个中师班,学生约50人。1963年8月,中师班(学生39人)奉命附设于全椒中学,改名为“全椒中学师范班”;1964年8月全部毕业。
全椒师范自创办以来,共为全椒、来安、天长等县培养初师毕业生525人,中师毕业生97人。
3.全椒县古河耕读师范学校
为了培训民办耕读小学教师,1965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创办古河耕读师范学校,校址设在古河镇大王庙。学校分期分批培训民办耕读小学教师,每期培训40—50人,时间15—20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培训工作停止,不久,学校解体。
(二)农校
1.全椒县初级农业职业中学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春,在六镇三塔寺筹办“全椒县初级农业职业中学”,利用原有僧舍经修缮后改做校舍,将寺庙附近的农田辟为实验田,并向群众集资,聘请教师十人。同年八月,招收林业、园艺各一班,每班40人。开设国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农业概论等课程。学生实行走读和住校相结合的办法。至1949年元月全椒解放,学校停办,该校部分学生并入全椒初级中学。
2.全椒农校
1958年8月,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一新乡石沛桥(今石沛乡)创办“全椒县初级农校”,当年招收小学毕业生185人,编为四班,配备教职工18人。学校有农田147.1亩,学生实行半耕半读。1959年,招收新生191人。1960年,招收新生182人,当年在校学生443人,教职工40人。
1960年,该校迁至荒草圩,并改校名为全椒农校。1961年停止招生。1963年,将仅有的一个班学生并入定远县严桥农垦学校,该校停办。
3.荒草圩农技校
1964年8月,教育局会同农业局,就全椒农校的原址创办荒草圩农技校,招收小学毕业生50人,配备教职工五人。1965年8月,经省教育厅备案和中等学校统考,又增招高中部学生50(当年在校学生实有82人)。学校开设中学课程,另增设农业技术知识课,教师十余人,农工数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1968年,学生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8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宣布撤销该校。198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给该校1965年入学的高中部学生补发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
(三)林校
全椒林业学校于1965年7月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省教育厅备案)创办,校址设在孤山村。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配备教职工12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回家,学校由孤山林场接管。1968年7月,县革委会成立后,宣布学校停办。1983年,经省教育厅、林业厅批准,给原校学生补发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
(四)卫校
1.全椒县卫生学校
1959年春,开始筹办全椒县卫生学校,校址设在县城古城巷北。同年秋,正式开学上课。全校计有教职员工13人,校舍十间,并附设一个门诊所。在开办期间,先后招收两批学生184人,办了三个班:
助产培训班。1959年秋,从各公社卫生院在职人员中选拔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女学员25人入学,学制半年,主要学习助产知识和新法接生技术。开设的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内科、外科、儿科等学科。半年理论学习后,在县保健站实习两周结业。这批学员结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护理班。1960年秋招收学生57人,学制两年。第一学期学习初中文化课及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第二、三学期增设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护理学、五官科等;第四学期在县医院实习四个月。1962年6月,对成绩合格的38名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由县卫生科分配到区、社卫生院工作,系集体所有制正式医务人员。
中药班。1960年秋招收学生102人,分设两个教学班。第一学期学习初中文化课,后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将学生交给县药材公司(当时为县卫生科下属单位)管理和培训。1961年春,这批学生在石沛菊花场一面学习中药理论知识,一面进行中草药的培植,但因生活困难,大部分学生自动退学回家,药材公司留用十几名学生。1962年春,这批学生也全部被精简下放回乡。
该校于1963年3月停办。
2.全椒县二郎卫校
1965年夏,经省卫生厅批准,筹办全椒县二郎卫校,招收学生49人,大部分为初中文化程度,由社、队推荐,经县批准录取,同年10月1日正式开学。全校有教职员工九人,占地面积13亩,校舍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课程开设了解剖生理学、药物学、微生物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两年,临床实习九个月。
这批学生于1968年9月由县革委会政工组颁发了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回原公社卫生院工作或到大队卫生所任“赤脚医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停止招生,于1971年3月撤销。
3.中医训练班
1962年10月,我县在原防疫站(今八一路冯家巷)举办一期中医训练班。当年招收高中毕业生21人,学制四年,由四名老中医执教。教材采用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共开设18门课程,其中中医基础学12门,临床中医学六门。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三年,临床实习一年。临近毕业时“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批学生被延期至1968年分配工作,定为中医士,系集体所有制正式医务人员。近年大部分被定为中医师,属全民所有制医务人员。
(五)“五·七”大学
1.全椒县“五·七”大学
1975年10月,经滁县地区革委会批准,在白酒棉花原种场创办“全椒县五·七大学”,以场办校,场校合一。开设畜牧、植保两个班,学制两年,当年招生59人,实行“社来社去,场来场去”。该校共配备教师八人,其中公办教师五人,民办教师三人。学员于1977年8月全部毕业,植保专业班学员到中学任农业知识代课教师,畜牧兽医专业班学员到各地兽医站当“赤脚兽医”。随后该校停办。
2.三圣公社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三圣共大”创办于1976年8月。第一期从农民中招收100名学员,在三圣中学开办一个班,教学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边学边治,时间一个月。第二期于同年九月从插队知识青年和农民中招收50名学员,校址迁至三圣中学校办农场(在三圣公社照耀大队和五一大队之间),配备了教务负责人、专职教师、农技员和炊事员各一人。学校有农田100亩左右,还建立了猪场,设有木工组、缝纫组、理发组。学生实行半耕半读,主要学习农业、林业、农业机械等基础知识,学制不一,有的一年,有的几个月。该校于1978年10月停办。
七、业余教育
(一)夜校冬学
民国时期,县城设有民众夜校四所:
县立第一民众夜校。设于县立第一小学内(当时的文庙),教员两人,学生14人。
县立第二民众夜校。设于县立第二初级小学内(当时的南门大街),教员两人,学生38人。
县立第三民众夜校。设于都土地庙,教员两人,学生30人。
私立党光民众夜校。附设在育华小学内,为募捐筹办,每期由教育局发津贴40元,学生一班,28人。
以上几所夜校所收学生,大部分为穷苦失学儿童。据省督学王德玺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视察全椒教育时指出:均为每晚八时至十时上课,设有珠算、习字等课,四个月毕业。
民国二十九年6月,全椒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周家岗成立,为了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同年至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民主政府在困难的条件下采取办冬学的形式,组织脱产干部、武装民兵和农民学习文化和时事政治。
建国初,农民业余教育始终坚持“结合生产、统一安排、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原则,采取“以民教民”的方法,以冬学为主要形式,进行扫盲教育。1950年10月,县教育科举办冬学师资培训班,共培训54名冬师。当年全县共办冬学393班,参加学习1万多人。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配合宣传时事政治,如减租、退押、清匪、反霸、抗美援朝、征粮、土改等。1952年,县扫盲委员会提出“识字的教书,不识字的要上冬学读书”;全县办冬学80所,入学农民4021人。当年12月,各乡进行冬学评模工作,全县评出模范教师37人,模范学员83人,模范冬学15所。
(二)民校
1954年,开始开展冬学转常年民校工作,全县转入常年民校的学员2966人,以学习《农民文化课本》为主。1955年至1956年,农民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县扫盲领导小组提出“不忙多学,小忙少学”的原则,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县编印记工识字课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956年,县、地、省三级先后召开了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县共选出代表83人,并在其中分别选出15名和九名先进代表出席蚌埠地区和安徽省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7年和1958年,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业余办学,利用早、中、晚或其他休息时间,每天保证学习两至四小时。同时,通过“三普”(普遍检查、普遍登记、普遍考试),结合发识字证书,整顿编班,大大地加快了扫盲进度。据1957年统计,全县历年脱盲人数计96590人,当年转入业余高小班学习的3441人,业余初中班学习的595人。1958年4月,县制定了《农民扫盲规划(草案)》,提出当年“10月底成为文化县,春节前成为无盲县”。这种“规划”由于盲目追求高指标,严重脱离客观实际,所以未能实现。但在“万人教,全民学”高潮中,组织假期还乡学生、农业社会计、统计员、记工员15000人,结合生产,把文化送上村、送上门、送到田头场地,起到了一定的文化普及作用。当年入学青壮年文盲计有118862人。1959年冬,全县在15处水利工地上,组织7000多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学习;同时遵循“巩固原有成绩,消灭回生复盲现象,相应发展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做好脱盲人员的转校工作。当年转入高小班学习的3321人,初中班115人。1962年至1965年,各地民校采取小型分散、结合生产、送字上门、互教互学的办法进行教学。学习内容:对文盲要求先学习数字、人名、地名、庄稼名、农活名及各种票证字样;半文盲以学习写作为主,学习写便条及其它应用文,另外还学习农业技术和珠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扫盲机构被撤销,专职干部被调走,工作停顿,农村文盲大量回升。1971年,农村大办“红民校”,当年全县共办“红民校”1700所,全县有1500多名回乡和下乡知识青年担任了“红民校”教师。但由于这一时期教育受“四人帮”控制,“红民校”办得虽多,但流于形式。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全县加快了扫盲步伐。1977年,在对农民文化状况重新调查、登记、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扫盲规划,推广了陈浅公社侯坝沿生产队坚持办好民校的经验。全县开办政治文化夜校2071所,入学人数33395人,其中扫盲班487个,入学人数7850人。1979年12月,为贯彻全国第一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县扫盲工作会议,会后以区为单位进行扫盲大检查。全县共办民校317所,入学文盲、半文盲17556人。1980年冬,对全县100所常年民校进行考核验收。1981年,为了堵住新文盲的产生,全县共办业余小学190所、招生2649人,办扫盲班973个,入学22000人,全县脱盲3600人。1982年至1983年,进一步把普及小学教育和扫除文盲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采取早晚班、半日制、间日制、教学点等多种形式进行办学,重点解决12—15周岁少儿入学问题,堵住新文盲的产生。这一时期,全县推广太平区委的“三包”经验(即乡、村干部包动员入学,学校、家长包巩固学额,教师包成绩合格);同时,对各地扫盲工作实行定期检查,考核验收,并制订了奖惩制度。据统计,两年内共办多种形式教学班224个,入学的12—15周岁少儿文盲、半文盲2035人,经县统一考核,全部达到脱盲标准,其中2010人达到了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
1984年,全椒县在达到普及小学教育目标的同时,各级领导又集中力量进一步抓好扫除16—25周岁文盲、半文盲工作。当年全县共办农民夜校1027所,配备扫盲干部38人,聘请专职扫盲教师946人,入学人数达13616人,其中16—25周岁文盲、半文盲8275人,占该年龄段文盲、半文盲总数9623人的86%。经各区考核验收,16—25周岁文盲、半文盲4325人达到脱盲标准,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42%。为之,全椒被地区确定为1985年首批扫除青少年文盲县之一。
(三)速成识字班
1952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速成识字”教学的通知,县以实验班形式推行速成识字法,学员均不脱离生产。当时开办的有城南农民速成识字实验班、工人速成识字实验班、襄河镇干部速成识字实验班和机关文化学校速成识字实验班。此外,县文教科组织扫盲干部14人成立扫盲工作队,在东王、草庵一带农村进行试点,共开办15个速成识字班,其他区、乡也共成立了13个速成识字班,推广速成识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职工夜校
建国后,全椒县职工业余教育在县工农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由县工会主办,教育工会负责进行业务指导。1950年10月,在县教育科协助下,县工会首先以机关职工为对象,在县城开办一所机关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学员150人,兼职教师两人,以识字教学为主,配合进行时事、政策、生产和卫生方面的教育。1951年,县工会在襄河镇、古河镇试办工人夜校、识字班。当年全县共办职工夜校63班,学员2429人,兼职教师69人。1952年,县工会开办三所机关职工速成识字班,配备专职教师四人,学员75人,每天坚持学习2—3小时。1953年,县文教科积极支持各工矿企业兴办职工业余学校,向他们提供教师、教材、并给予业务辅导。1955年,县直机关办职工文化学校一所,设三个早、晚班,学员142人,当年脱盲59人。襄河镇、古河镇和赤镇共办三个职工学校、十个班,学员285人,当年脱盲65人。县城手工业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设三个班,学员68人。街道办夜校四所,学员288人,当年脱盲58人。1956年,襄河镇、古河镇、赤镇共办职工业余学校八所,学员1155人,配备专职干部一人,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两人。
1958年,又采取工厂以厂、机关以系统办学,或采取联合办学,全县共办职工业余学校六所,19个班,学员1562人。据当年统计,全县职工脱盲达4102人,占原文盲总人数的90%以上。1959年,全县共有职工业余学校七所,21个班,教师35人,其中专职教师五人,学员1643人,当年脱盲864人,其中达到小学文化水平的321人,初中文化水平的181人。1964年,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组织专职干部对襄河镇、古河镇的职工进行文化普查,普查后决定将原有的1048个文盲、半文盲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并要求两年入学,五年基本脱盲。同时,在县直机关开办一所职工业余学校,吸收391名干部职工参加学习。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被迫中断。
1978年,全县厂矿企业共办业余文化学校七所,开设初中班七个,学员283人,高小班14个,学员679人。1979年,全县共办不同类型的职工业余教学班60个,学员4241人;另外,还举办技术讲座四个班,学员115人。1980年,安徽省工农教育委员会向职工提出“全员培训,突出‘双普’”的要求,重点普及初中和初级技术教育,全县开展了以系统或联合为形式的普及教育。据当年统计,我县有县办职工业余高等学校一所,学员17人,专职教师一人;业余中学两所,学员124人(其中高中一所,学员60人;初中一所,学员64人),兼职教师两人;业余小学四所,学员127人,兼职教师四人。1981年至1982年,以系统或单位组织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聘请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作兼职教师,每晚学习两小时,主要补习初中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1982年11月21日举行普测考试,全县3486名职工报名参加,后选拔推荐1500名职工参加同年12月26日举行的统一考试。语文、数学为必考科目,其它四科任意选考一科。这次考试,两科以上及格的有1175人,占实考人数1457人的80.5%,占普测人数的33.6%,超过了当年省、地对我县合格率要求达到30%的标准。
1983年,县职工教育办公室对全县青壮年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登记,全县35岁以下的1968年至1980年初中毕业生,1970年至1980年高中毕业生总计3033人。普查后于当年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即有办学条件的粮食局、化肥厂、酒厂、药厂、柴油机厂、药械厂、轧花厂等单位自行办学,由职工教育办公室组织考试;无条件单独办学的,由职工教育办公室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县城统一办学。当年9月至12月,利用实验小学教室,共开办九个业余文化补习班(四个初中班,五个高中班),学员512人。补习班每星期学习六晚,每晚上课两小时,主攻语文、数学两科。年底考试,有200人初中补课合格,连前累计,初中补习合格率达40%以上。
1984年,在做好职工文化补习工作的同时,还组织职工学习技术,当年县职工教育办公室集中开办11个班,其中六个高中班,三个初中班,一个外语班,一个财会班。县城有806名职工参加学习,共聘请教师31名。据年底统计,全县初中补课合格的有1974人,占应补课对象3033人的65%以上,其中190人顺利地通过了转干考试,39人领到了财会结业证书,83人被输送到各类高校,五名厂长获准了参加了全国厂长、经理经济管理考试的资格。
(五)“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5年8月,县革委会决定厂矿企业兴办“七·二一”工人大学。方针是“开门办学”,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办学形式、学制长短、开设课程等由各单位从实际出发自行决定,教师从工人中选拔有经验的担任,并注意发挥技术员的作用。当年全县办学九所,参加长班学习的116人,参加短班学习的153人。专任教师十人,工农兵兼职教师83人。1976年,全县共有工人大学25所,学员620人,兼职教师190人。因流于形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停办。
(六)电视大学
我县参加电视大学学习的学员,一般要个人申请,经单位批准,然后参加全国电大招生考试,录取后在安徽电视大学滁县教学点学习,半脱产,学制三年,毕业后承认大专学历。
1982年9月,全椒有17人被录取于电大数学专业,14人被录取于电大语文专业。
1983年,中央电大文科经济专业招生,全椒县经委系统选送七人,全部被录取。
1984年,电大理科化工、电子专业招生,全椒被录取19人。
(七)自学考试
1984年11月,安徽省举办首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汉语言文学、党政干部基础理论、财会等专业课程。全椒县报考188人,实考111人,合格65人,约占实考人数59%,其中全科合格的有11人,两科合格的有24人,单科合格的有30人。同年12月,65人分别领到了由省统一签发的单科合格证书。
八、职业教育
(一)全椒县教师进修学校
全椒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80年12月,校址初设斩龙岗(原“五·七”大学校址),教职工六人,其中专职教师三人。该校培训在职小学教职工,学制两年,学员学习期满后,各科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其中师学历。进修学校首届招收43人,中途退学四人,其余39人于1983年7月全部毕业。
1982年9月,学校迁至县城儒林路(原红旗小学校址)。
1983年8月通过考试,择优隶取新学员50人。当年,全校教职工增至12人,其中专职教师六人。同年10月,该校迁至新校址——县城南门外民政局隔壁,有教学楼一幢三层36间,另有宿舍、食堂七间,校办工厂厂房八间。
1984年8月,招收新学员50名。
(二)全椒县护训班
1972年4月至1974年8月,我县在县医院举办了一期护士培训班,招收由区、社推荐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15人,由县医院进行培训。学员在校理论学习一年半,课程开设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学员完成理论学习后,再临床实习九个月,经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
这期护训班的毕业生享受中专毕业生待遇,大部分分配在县医院工作,其中仅有两人被分配到区卫生院。
1978年5月至12月,县医院还举办了一期护理员培训班,招收由区、社卫生院推荐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护理人员14人,学习初级卫校教材,边学理论边实习,经过七个月的培训,仍回原单位工作。
(三)全椒县卫生人员进修学校
1979年8月,我县开始筹建一所卫生人员进修学校,校址设在县医院,搭盖简易校舍十间。全校有教职员工七人,其中专职教师三人,另从县医院聘请兼职教师若干人。
该校从1979年至1984年,共办了四期训练班。
第一期为护理员培训班。于1979年11月开学,共招收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53人,使用中级卫校教材。该班开设了人体解剖学、生理生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和寄生虫知识、基础护理学及护理课程。临床科目有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病科、眼科、五官科和皮肤科。这期只有七个月的培训时间,侧重理论学习,未进行临床实习,后期只安排很少的时间见习。1980年7月,学员经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结业证书,大部分留在县医院工作。
第二期为“赤脚医生”培训班。于1980年12月开学,共招收学员55人,其中“赤脚医生”28人,区、社卫生院招工人员24人,农、林场初级卫生人员三人。该班使用全国卫校统编教材,课程设置与第一期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口腔科。在整个培训期间,侧重于内科的教学。1981年7月,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全部领到了结业证书。
第三期于1981年10月开学,共招收卫生部门招工顶替的学员及安置的退伍军人54人。学习科目与第二期相同。1982年11月,学员结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第四期为医士基础理论训练班。于1984年9月开学,共招收招工顶替人员和退伍军人54名,使用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统编教材。
(四)农技培训班
1980年至1983年,为了满足农民科学种田、劳动致富的要求,各乡、镇都在不同季节聘请农技员、兽医人员及有种田经验的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技培训班,培训回乡知识青年和要求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培训内容有小苗育秧、棉花营养钵移栽、花生地膜覆盖、农药治虫、化肥使用、家禽家畜防疫和饲养等。据统计,四年间全县共办农技培训班410期,培训14800人次。
1984年,各乡、镇先后以开办农技校的形式对回乡知识青年和各种专业户人员进行培训。全县共办农技校15所,入学845人;此外,各地团组织举办190期农技培训班,有11400名回乡知识青年参加培训。在全县各乡农技校中,以八波乡农技校工作较好。该乡农技校于1983年春举办了由生产队长、回乡知识青年145人参加的棉花营养钵移栽培训班,当年秋,全乡皮棉单产由1982年的亩产43斤增加到118斤。1984年,该乡农技校还举办了三期禽畜饲养培训班,培训了165人次,使全乡养鸡专业户由1983年的一户发展到十户,专业户养鸡由原来的275只发展到7035只。
(五)农机训练班
县农机训练班于1977年10月正式成立,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其中训练场地3000平方米。该训练班拥有大中型教练机车三台(上海—50型两台、丰收—35型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小链轨一台,拆装实习S195柴油机两台,教学投影仪一台,以及一些拖拉机教学模型的实物教具。
至1984年底,农机培训班有教职员工八人,其中专职教员两人,已成为我县农机技术力量的培训中心。该训练班围绕为农村培训农机使用、维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配合农机推广这一宗旨办学,自成立以来到1984年七年间,共举办培训班162期,培训出拖拉机手、内燃机手、修理工、插秧机手、农具手、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近两万人次。
(六)职工培训班
1983年,在对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的同时,技术补课也逐步受到各单位的重视,在县职工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厂矿企业单位已开始采用短期培训的形式系统地对职工进行技术补课。当年,全县共举办各种类型短期培训班30期,参加培训的有3000多人次。1984年,各工矿企业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先后举办了18期短期脱产培训班,一股为15—20天。县柴油机厂、药械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县粮食局自编一本约6万字的《粮站购销业务基础知识》教科书,举办了有70人参加的为期20天的全脱产三级购销营业员技术培训班,并进行了考试,因而受到地区的重视和表扬。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