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学创作
我县小说创作,清代以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代表。民国时期,有杨尘因的章回小说《新华春梦记》,揭露袁世凯的丑史,曾轰传一时。杨还著有《江湖廿四侠》等。
解放后,本县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并在省级或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主要作品有《夜渡滁河》发表于《人民文学》1959年第5期,《八怪成仙》发表于《安徽文学》1979年第4期。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我县专业和业余作者共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16篇,以及故事等数篇(不包括在外地工作的全椒籍人的作品)。
清代,是全椒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吴国对著有诗集《诗乘》数十卷;吴檠著有《咫闻诗抄》;吴敬梓著有《文木山房集》(包括赋);金兆燕著有《棕亭诗抄》、《曾云轩诗抄》;吴烺著有《杉亭集》、《春华小草》;金望欣著有《清惠堂诗集》六卷;薛时雨著有《藤香馆诗删存》;王城著有《青霞仙馆诗集》等。
民国年间以后,县内诗歌创作低落;建国后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诗歌仅有十余首。
我县戏剧作品不多,建国后较突出的有新编历史剧《吴敬梓》和《冒尖户的喜事》,发表于《戏剧界丛刊》和《大型现代戏》上,其中《吴敬梓》一剧由滁县地区京剧团演出,中央文化部派员来县观看。
附《儒林外史》的主要版本与对其的部分评论
一、版本
(一)中文版本
建国前的版本主要有:
1.卧闲草堂本(嘉庆八年),是现存版本中最早的;2.艺古堂本(嘉庆二十一年);3.清江浦注礼阁本;4.群玉斋活字本;5.齐省堂增订本(同治年间);6.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版本等。
建国后的版本主要有:
1.作家出版社1954年9月版本;2.作家出版社1955年4月版本;3.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1月版本;4.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62年版本(张慧剑校注);5.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线装本;6.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蒙文版本;7.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月影印本(共四册)。

(二)外文译本
1.英文《儒林外史》,由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为55回全译本,北京外文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1963年,1973年又印第二版和第三版。原有吴组缃写的“序言”,程十发插画。美国纽约格罗西特与邓拉普出版公司于1972年重印了这个译本,同时加入夏志清撰写的“导言”。
2.德文《儒林外史》,由杨恩森与格哈德、施米特合译。由诺亚·基彭霍伊尔与弗里德里希·明科维茨加工润色,是55回的全译本,1962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魏玛古斯道夫·基彭霍伊尔出版社出版。
3.日文《儒林外史》55回全译本,由冈本隆三与稻田孝先后译出。冈本隆三译全书的前26回,1944年由东京开成馆作为译本“上卷”出版。稻田孝继冈本隆三后译完全书的后29回。1960年平凡社合为一书出版。
4.俄文《儒林外史》,由沃斯列辛斯基译,为55回全译本,由乌·塔斯金校对,1959年由莫斯科国家文艺出版社出版。
5.越南文《儒林外史》55回全译本,由潘武和汝成合译,河内文学院文化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
6.法文《儒林外史》,为55回全译本。
二、评论
(一)国内部分知名人士的评论
1.鲁迅:“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2.陈毅:《儒林外史》以讽刺著称,这一独特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
3.郭沫若:“一史缋儒林,燃犀烛九阴。谢除脂粉态,活跃斗筲心。贬俗前无古,传真始有今。施罗笔调在,暴政岂能喑。”
4.冯至:“《儒林外史》是我从青年时就非常喜爱的一部小说,该书的思想境界并不下于它同时代的《红楼梦》。”
(二)英、美、德、法、日、苏等《大百科全书》关于《儒林外史》的评论
1.《英国大百科全书》第十卷(1980年版)评论:“清朝时期的中国文学:吴敬梓(1701—1754)撰写的反映他所处时代现实生活的小说《儒林外史》,共55回,是一部杰出的讽刺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以封建社会的一个浪荡公子为中心,把许多故事贯串起来,不论对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的描绘,都远远超过了前人。”
2.《美国大百科全书》第六卷(1975年版)评论:“中国小说的发展:《儒林外史》由一个个精彩的讽刺故事组成,它对后来的中国讽刺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德国迈耶大百科全书》第五卷(1972年版)评论:“中国文学:产生于十八世纪的社会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著,它是一部使人喜爱的颇负声望的名著。”
4.《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第五卷(1978年版)评论:“中国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它由一个个生动的短篇故事组成。作者吴敬梓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他通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由于官吏的僵化而造成的极端腐败的社会,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和出卖灵魂的人物。”
5.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第十四卷(1975年版)评论:“《儒林外史》的结构仿效《水浒传》,是采取许多故事相接连的形式,这种形式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以暴露社会现实为主题的小说。它的登场人物大半是读书人、名士、官吏、诗人、学者,也包括市井细民和非凡的英雄,许多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它的文笔看似平淡而满含讽刺,在一连串如波浪起伏的故事里,从各个侧面反映出18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风貌。”
6.《苏联大百科》第二十一卷(1953年版)评论:“中国文学:在叙述体文学方面分出了短篇小说体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和吴敬梓(1701—1754)的《儒林外史》一样有名,它具有民间神话的性质等,奠定了发扬于《儒林外史》的讽刺文学的基础。”
二、艺术创作
全椒的绘画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较为鼎盛,著名的画家有鲁云逵(赤镇人)和金家庆,鲁的国画山水花鸟曾参加过巴拿马赛会,金家庆的国画曾获得全国比赛第二名。建国后,县内的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也从事了大量的创作。七十年代,是我县美术创作比较繁荣时期。1968年,合肥师范学院艺术系分配学生一名来我县文化馆从事专业美术工作。这期间,县文化馆美术组多次举办学习班,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材。其中,有两名学员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一名考入了省艺术学校美术班,一名考入省轻工业学校工艺班,一名考入六安师范美术班,四名考入滁县师专美术班。此外,我县有一批作品参加了省、地展出。仅1975年一年,我县就有九幅作品参加了省展,其中,农民唐宗杰创作的巨幅水粉《大战驷马山》影响较大。美术干部陈乐生除对学员进行指导外,自己也创作了近十幅作品,其中,水印木刻《友谊》和黑白木刻《攻关》分别赴挪威和西班牙展出。
全椒籍的著名版画家汪刃锋的创作宏富,发表在全国务大报刊上的木刻、国画作品数百件,其中以木刻《高尔基像》和《嘉陵纤夫》最为著名,《高尔基像》藏于苏联东方博物馆,得到高度评价。他在创作上继承发扬了中国木刻的传统,擅长以粗犷、豪放的手法,简洁而坚定的笔触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画面,各式线条紧密配合,黑白分明适宜,富有金石韵味。
全椒的书法,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有吴国对和王城等人。吴国对的书法“兼右军松雪所长”,碑版为时人争相摹拓。建国后,县内出现了一批书法爱好者,部分作品参加省以上展览,少数获奖。近年来,年青书法爱好者大量涌现,我县作者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参加过中日书法交流展和中日硬笔书法作品联展。全椒籍书法家有刘子善,全国书协会员,曾获全国业余书法竞赛一等奖。
七十年代以后,结合新闻报道,我县出现了一些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并有部分作品参加过全国展览。全椒籍摄影艺术家有金光群,摄影集有《江山多娇》、《中国古典名园》等。此外,建国后我县的歌词、歌曲、相声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有一定的数量。
上一篇:第七节 展览
下一篇:第九节 文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