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储
(一)仓库建设
1.国家粮仓
据康熙《全椒县志·卷五》记载:清初,谯楼内有预备仓一所(今城内),左屋七楹,右屋三楹。另有东仓、南仓(黄水塘,今广平、小集二乡间)、西仓(六丈街,今六镇)、北仓,均为明正统年间知县留衢所建,后废圮。明正德间知县潘琮建仓于学宫,名学仓,后废。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朝廷批准滁州等州县建常平仓,全椒乃用预备仓与东仓旧基建常平仓76间,分别为宇、宙、洪、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共26廒和祈谷、廒神两祠,储量1.7万担。太平天国战争以后,仅存十余廒,且年久失修,坍塌多处,不堪使用。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修理旧仓为县积谷仓,自当年下忙起至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止,存田赋附加银所购粮食;民国十六年起,存公学产粮食。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军侵占县城,积谷仓粮食被抢劫一空;第二年,仓房为日机轰炸无存。
抗战期间,全椒境内三方政权并存。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因处于游击状态,所征公粮多分散存于民家,有时也根据武装驻扎情况,集中部分粮食储藏,但一有敌情,立即分散储藏。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县民主政府设于秋藤树期间,曾在该地集中储藏数百吨小麦。
民国三十一年汪伪县政府设田赋经征处,立柜征收实物,仓库设于何宅(今县公安局处),计五间,100余平方米。
县国民政府在民国二十九年以前,只征田赋银钱,不征粮食,无粮仓;此后,因法币贬值,改为征实,遂筹建粮仓。民国三十二年秋,全椒田赋粮食管理处成立时,设粮仓于民房,共三处:马厂仓库,容量100万斤左右;程家市大汪仓库,容量150万斤左右;晋集仓库,容量100万斤左右。
日本投降后,县田粮处随县政府由程家市迁回县城,下设古城(今全椒中学西部)、古河(张仓房)、大墅(民房)、太平(上半村)、马厂(现马厂中学)五个仓库,办理征、储、拨业务。古城仓库储量约20万担,古河仓库约15万担,大墅、太平、马厂仓库各约10万至12万担。另外,民国政府在田赋征实以前,为采购军、公粮,曾设省粮政局。民国三十一年,安徽省粮政局在全椒县西建立两个聚点仓库:湾童仓库(今独山)、万庄楼仓库(今骑龙集),各有200万斤左右的容量。
民国三十八年元月全椒解放,国家粮业经营开始,入库粮食不断增多,仓库建设也逐年增加。
解放初期,征收的粮食多数以户保管,时称“保管户”;少数利用地主家的空屋及旧政权逃亡分子的房屋存储。1949年底,开始将“保管户”保管的粮食并集于古庙、祠堂和民房储存,主要储存地有:县城内的夫子庙、国光楼,六镇的三塔寺,赤镇的大王庙,太平庵的上封祠堂,古河的大王庙、曹祠堂等等。当时,全县共利用祠堂12座,古庙96间,容量约900万斤,以县城夫子庙和三塔寺的庙宇最集中,容量最大,赤镇、古河的大王庙次之。1950年,全县有仓库201个,后由于交通条件限制,经过三次并仓,至1951年元月尚存18个,当时民房储量约占储存总量的四分之一。1952年起,全县陆续修建了一些简易草仓(毛竹搭架、上盖铺草),到1953年秋征前,全县有草仓426间,容量为4120万斤。
随着粮食保管时间的延长,古庙、草仓已不能适应储粮要求,县粮食部门开始逐步增建砖瓦仓库。1953年秋后,首先拆除了赤镇的大王庙,在庙北褚山岗上建造了两幢各50万斤容量的砖瓦仓库,这是我县建国后建造的第一座比较规格的砖瓦结构粮仓。1954年,草仓和古庙利用仓仅剩下八间,而正规粮仓已有九幢。1955年,全县除保留一座三塔寺古庙粮仓(现仍存)外,其余古庙草仓均被拆除,一律为砖瓦、密置结构的仓库所代替。据统计,从1953年到1984年31年间,仅有1955年、1960年、1961年、1966年四年没有建仓,其余年份均有增建,其中五十年代建仓35幢,六十年代建仓15幢,七十年代建仓32幢、油罐13个,八十年代头四年建仓38幢、油罐16个。至1984年,全县粮仓总容量为2.09亿斤,油罐总容量为979万斤。
七十年代,县内各粮站普遍增建“土圆仓”、“石圆仓”(仓身圆筒形,用泥土或石头建墙,上盖圆锥形,稻草、麦秸或荒草顶)作为辅助粮仓。
目前,全县所有粮站均有砖瓦结构、内外水泥地面及水泥晒场的正规仓库,少则二、三幢,多则三、五幢。襄河粮站等站还购置有输送机等机械设备。
2.集体粮仓
农村实行集体化生产以后,各生产队均设有粮仓,五、六十年代多为草仓,也有利用没收的地主房屋储粮(多为砖瓦房)。七十年代起,开始有一定数量的生产队建造砖瓦结构、水泥地坪的仓库。七十年代中期,生产队普遍建造土圆仓、石圆仓,一队一个,或二至三个。粮食储存除初期的种子、饲料外,1969年以后,开始有一定比例的储备粮储存。七十年代,县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此间各队储存了一些水利粮。
1981年后,县内农村普遍实行一家一户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粮仓逐渐折卖给社员所有。
(二)粮食保管
1949年以前,粮食保管无资料可查。建国初期,粮食保管主要防虫、防潮、防鼠,办法有消毒空仓、铺设垫底物,捕捉仓鼠,均为人工操作。当时消毒空仓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氯化钴剧毒药水进行大型密闭熏蒸,由于方法落后,操作时需有公安人员和医生进行警戒、救护。
1954年,县内学习浙江余杭经验,在古河、城区、赤镔粮库进行“无虫仓”试验;同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粮库试行“四无”(无虫、无鼠、无霉烂、无事故)仓库。五十年代末,粮食保管转向“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国库普遍推行“四无”仓库。各粮站在实现“四无”过程中,摸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五十年代起,国库粮食普遍置消防缸、消防桶。1972年,东王粮站根据粮食害虫喜爬高的生活习性,研制出“防虫架”、“防虫雷”(即用浸过敌敌畏药水的丝瓜和棉花球置于粮堆近上方和粮食表层以下二尺深处),取得诱杀害虫的效果,并在全县推广。接着各粮站又相继采用了仓门“防虫槽”、“防虫网”,仓壁“塑料防虫墙”,仓内“防虫线”以及自然缺氧杀虫(薄膜套封粮囤,使囤内缺氧窒杀害虫)、青灰压顶等防虫措施,对粮食害虫的生存、繁殖起了较好的抑制作用。马厂区粮站根据麻雀怕暗的特点,创造出“黑帘挡窗”的办法,各粮站在推广采用时,又作了进一步完善,除挡窗外,在仓门上挂防雀网,下插防鼠板,有效地防止了仓外鼠、雀的进入。此外,对仓内的鼠洞采取药物拌饵料堵塞的办法,基本上限绝了仓内老鼠的活动。1976年秋,各粮站普遍采用“小囤打围堆装法”、“地道式通风法”,既有利于粮食自然降温、预防霉变,又提高了仓库利用率。目前,储粮技术主要有塑料薄膜密封保粮、机械通风储粮、草帘露天堆粮、熏蒸杀虫储粮等。
自1954年推行“四无”粮仓后,三塔寺粮库首先达到“四无”标准,此项工作在滁县专区处于领先地位。1972年起,全县95%以上的仓库均达到“四无”标准,为此,我县连续十年被评为滁县地区“四无”粮仓县,1972年、1973年两次出席国家粮食部在杭州、上海召开的全国“四无”粮仓工作会议。1984年经地、县鉴定,全县“四无”粮站达97.7%,“四无”仓容达98%,出席了商业部召开的先进表彰大会。
五十年代末,国库在推行“四无”粮仓时,注意有选择地在农村建设“四无”仓库;1959年,安徽省粮食厅普查团鉴定我县太平乡小郭生产队仓库符合“四无”标准。1975年县粮食部门帮助全县969个生产队推广“露天泥麦堆”保管小麦种方法(新小麦种晒热后用麦颖子及泥密封保管,秋种起堆,不越冬),起到了很好的防虫作用;以后,各粮站每年均派人到生产队仓库帮助进行查粮、除虫、灭鼠工作。
二、调运
县内生产的粮油除满足本县需要外,大部分调往外地。1949年以来,除1961年、1967年和1969年出现粮食净调入外,其余都是粮食净调出年。净调出量少则四、五百万斤,多则八、九千万斤。油脂除1960年调进外,其余均是调出年,净调出量五十年代为一、二百万斤,八十年代初增加到1100万斤。
建国初,粮食调运全靠滁河、襄河水路,由于河床浅窄,大宗粮食调运比较困难。六十年代,县内公路发展,部分外调粮食由汽车运输代替;县内小宗品种和少量粮食由县粮食局马车拉运。七十年代,县内公路交通已较发达,粮食多由汽车装运。1975年,县粮食局在原马车队基础上建立汽车运输队,有拖拉机两部,随着调粮任务增加,目前已拥有12辆八吨位、十吨位的载重汽车,不仅承担了县内各站粮食的并集任务,而且承担了四分之三运往至县外的粮油调拨任务。
七十年代前期,由于开挖了驷马山引江河道,疏浚了滁河,水运能力大增,县内调往南京、镇江、苏州、昆山、上海等地的大米、菜油、花生等多由水路运出;调运港口有古河港、赤镇港、三汊河港。八十年代,每年约有40%的调运粮油经水路运出。
建国以来全椒县粮油建设及粮油调拨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购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