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道
(一)驿道
春秋战国时期,全椒至昭关(含山境)一线为吴楚疆界,设有燧、墩、堡类烽火建筑(民间称之为“烟墩子”)。自秦入汉,战乱渐平,烽火建筑沿线道路渐被改造成驿道以传递文书、信件,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驿站裁撤,成立全椒邮政局,驿道成为单一为交通服务的车马行人道。全椒的古驿道共有两条:
1.由滁州乌衣经全椒至庐州驿道
路线:乌衣——界首街——全椒城——白酒岗——小集——六镇集——黄家庵——大墅街——章辉集——石梁头渡——巢县栏杆集——庐州——安庆。
该驿道全椒境内有六驿(即今六镇),原有青石老街,东西入口各有一关隘,题额分别为“人登古道”和“以固吾圉”,皆石刻,立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
2.由滁州经全椒至和(州)巢(州)驿道
路线:滁州南门——南腰铺——十字路——全椒城——南屏山——武家岗——官渡——和、巢、含(州县)。
(二)地方道路
1.历阳古道
为全椒南通和州(历阳)的古道,该道从官渡圩石闸沿旧南区驿马塘埂直通和州。明代全椒人金光极在《重修驿马塘桥并筑圩堤记》中述:“迷沟西为后河官渡,(全)椒与和(县)界,各分河之半,故浮舰步筏皆半置,合便行者。滨河而堤……,圩堤之直达渡口者,为古历阳道。实洪都、汊口、岷(闽)之(要)冲,不独大江南北上游诸郡已也……。官民贾旅往来必由此堤。”
该古道线路为:滁州城——全椒城——后河铺——夹山关——香泉——和州。
2.全含古道
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记载:“含与椒邻,而含山官民商往来,道必出椒之程家市。”该道在今二郎口与程家市之间。
该道线路为:全椒城——白汪桥——斩龙岗——赵店——封家岭(太平庵)——程家市——官坝桥——牛村渡——含山县境。
3.全巢古道
今卜集乡赵家埠渡为全椒通巢古道必经之所,巢全接壤,巢之首镇柘皋商业繁荣,与全椒古河镇贸易往来频繁。
该道线路为:全椒城——白汪桥——赵店——封家岭——程家市——永安桥——大石桥渡(再安)——巢(州、县)境。
4.阴陵古道
为我县北通定远的古道,民国九年《全椒县志·山川志》记载:“石臼山,(县)西北七十里,通定远大道……。”
该道线路为:全椒城——石沛桥——五善桥——石臼山——池河入定远县境。
5.通外县的其它古道
(1)经许店、杨庄、东观圩、汤泉通江浦古道;
(2)经县西北八十华里的梅子岭(长山岭)通凤阳古道;
(3)经三汊河通滁县乌衣的古道。
6.县内古道
神山寺、三塔寺为江淮名寺,旧时香火繁盛,文人墨客往来游乐,久之而成通道。
(1)神山寺古道由全椒城经白汪桥、斩龙岗、白酒岗、华兴集、草庵至神山寺。
(2)三塔寺古道由全椒城经白汪桥、五里井、斩龙岗、白酒岗、张罗厂、小集至三塔寺。
二、公路
(一)公路建设
1.干线公路建设
(1)滁全、全乌公路
明清以来,全椒商业贸易、物资进出口主要通过都会南京,交通虽有襄、滁水运维系,然枯水季节运输极其艰难。陆路交通虽有秦汉以来遗留下来的两条驿道,但早已废弃,崎岖不平。清末,津浦铁路通车,全椒一地的行旅往来,货物邮件的进出,部分改经乌衣火车站中转,由于通滁的路质差,车推驴驮、肩挑步履极其不便,如遇雨季,更是苦不堪言;因之,急需修筑县城至津浦铁路线上站点——滁县、乌衣的公路,以利交通。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全椒县国民政府建设局征得滁县县政府的同意,利用原有土大道,两县共同修筑滁(县)全(椒)、全(椒)乌(衣)公路,因地方经费无着,乃令沿途坊村分段承修。民国十九年公路路基完成(宽二丈),但因经豪绅、地主坟山、池塘路段修筑时阻力极大,因之,修成的公路弯曲而狭窄,形如鸡肠。两年后,县奉命修筑滁巢公路时才陆续在路基上铺上一层碎石,同时修了几座木桥,埋设了一些涵洞,民国二十五年简易路面完成。然而,全乌公路界首至乌衣段位于滁县境内,因该县得益不大,省建设厅一再令饬,却迟迟不予动工,此路段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就修筑合浦路之便补建而成。
修成后的滁全公路全长28公里,其中全椒境内(腰铺至全椒城)12.5公里;全乌公路全界段全长12公里。
建国以后,全椒县政府多次组织人力对滁全路进行整修。1955年7月合浦路修复工程完成后,省交通厅即委派技术人员来县,利用整修合浦路培养的一支开山、铺路、架桥队伍投入整修滁全路工程,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即完成了这条长10.5公里(经裁弯取直)、宽3.5米的石子公路,沿途架设木桥一座,涵洞22个。1974年至1979年县内又动员民工将滁全路拓宽为16米,并铺设了沥青层。1980年全部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完工后路长9.83公里。
(2)滁巢公路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元月,省建设厅提出修筑滁(县)巢(县)公路计划,路线由滁县经全椒,和县至巢县,全长118公里。滁巢公路全椒段长15公里(县城以东沿用滁全公路未计算在内),由县城经武家岗至官渡滁河沿。民国二十一年动工修筑路基,8月底完成路基土方。次年春,沿途陆续修建了四座石台木面涵桥,完成了全部涵洞工程,并铺垫了碎石路面层。公路修至官渡河沿后,由于该处河宽100多公尺,桥梁工程浩大,非一县力量所及,被迫停工。抗战中,已修成的公路,桥涵无人维修,渐告坍废。
建国后,由于合浦、巢柘公路、宁芜铁路以及长江航运的畅通,滁巢公路的修筑在一段时间内意义不大,为此武岗至官渡公路经多次修复,被改为县内支线公路(仍按干线公路接养)。
(3)全浦公路
由全椒经许店、甘李、杨庄、古城坝、蒋夏、汤泉直下江浦的全(椒)浦(江浦)公路,是本县修通江苏最早的公路。该路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春勘测,9月开工兴建,次年3月完成路基,7月铺成简易碎石路面,年底相继建成了古城坝、蒋夏两座中型木结构公路桥。民国二十六年初,该线正式通车,但不到一年,日军侵占南京,国民党“焦土抗战”,撤退时炸毁了古城坝、蒋夏大桥,通车停止。
(4)合浦公路
合(肥)浦(口)公路旧称“国道”,是我省连接外省的重要干线公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中央国民政府认为浦口至合肥是首都(南京)通往中原的唯一要道,试图利用原合(肥)巢(县)公路经含山、和县、江浦至浦口,但由于该线多数地段地势低洼,汛期需借舟济渡,极为不便。为此,省建设厅改变原议,决定取道全椒至浦口,利用原全乌公路全界(首)段作为合浦路的东段,同时计划整修全椒至合肥的古驿道(庐州古道)作为该线的西段,但迄至抗战胜利,该路始终未能修成。抗战中,日伪政权为了掠夺资源,曾强迫沿路居民修复全浦公路(计划为合浦路东段),但路面破烂,一直未曾通车。
抗战胜利后,安徽省会移至合肥,当时淮南铁路尚未修复,自南京至合肥的交通需多次中转;且国民党急欲发动内战,鉴于军需,省五区专员公署奉省府令,兴建合浦公路西段。省公路局于民国三十四年10月派邹楠工程师来全椒查勘,认为西线利用原全巢路县城至武岗段连接太平庵、二郎口、古河至合肥工程简易。同年12月9日,省公路局又派刘文工程师来县查勘线路东段,改变了拟用全(椒)江(浦)路作基础的原订计划。原因是滁全交界处至滁县蒋夏的8.4公里路段抗战中全部被毁,原古城坝和蒋夏两座桥梁也在战争初被炸塌,修建费用极巨;再加之沿途均属圩区,堤岸高耸,取土难,开便道更难,如降低圩堤,数万亩农田则成泽国。为此,刘文工程师提出了合浦线东段改循古驿道由许店经界首、乌衣至浦口(费用比原计划节省90%)的方案,得到了省公路局的批准。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省府饬令沿途各县按照线型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5%、路基7.5米、路面三米、临时木便桥的标准赶修。确定后的合浦公路在全椒境内长度为57公里(修筑时可利用老路17公里)。当时合浦路的修筑费用由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拨给面粉500吨,分配各县为征调民工之用。7月底,省公路局完成了全部路基、涵洞和部分桥梁工程,年底草率通车。由于经费支绌,沿途尚有店埠、古河、峨眉三座桥梁没有修建;同时路面质量低劣,仅铺垫一层砖渣碎石,厚度不足十公分,很不安全。据1947年11月20日《公正报》记载:“省公路局以合浦路为首都通往中原唯一要道,为华中战区补给主要干线,于10月抢修通车,12月加铺路面,由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一运输处合肥办事处增开直达对开快车一辆,途中除在古河停留半小时让旅客用膳之外,各站概不停留。”由于新路便桥,次年雨季,不时倒塌,勉强通车一年,不久,全椒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3月,人民解放军进抵全椒及沿江各县,全椒县人民政府奉江淮四分区支前司令部命令,修补包括合浦公路在内的县内公路、桥梁,支援大军渡江。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为恢复生产,于1949年底至次年2月发动义务民工修补古河、峨眉桥、武岗三段公路,共用去石子800立方。迄至1955年的四、五年间,每年秋后,合浦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都要动员民工修复毁坏严重的路基和桥涵,采取无水则修河底行车道,有水则架设简易木便桥的方法维持运输。
1955年2月,省人民政府因合浦路一直不能通畅,影响苏皖两省物资交流和经济往来,因此,成立了以省交通厅为领导的合浦公路修建委员会;并命令合浦路沿线的肥东、含山、巢县、滁县、全椒五县组建工程大队:全椒段工程大队长由副县长秦少良担任;负责该段工程的专业工程队伍为省公路局第二、第三工程队,工程师宋玉平、宫有安。“建委会”决定在原路基础上,按路基7.5米、路面3.5米,平均每公里30~50米碎石整平层、五厘米厚碎石级配面层。桥涵载重汽(车)八(吨)、净(距离)四(米)过渡式工程整修。全路总整修长度为185公里,全椒段为57.2公里(经历次改造,迄至1984年裁弯取直为55.6公里),占总任务的33%。全椒县人民政府于2月底发动了12000名民工,3月动工,4月即完成了路基土方和路面材料,6月间合浦线各段工程相继完工,全线通车。
1969年,省革委会来函指示:“合浦公路全椒段一定要抓紧抓好,要赛过江苏才好。”县革委会奉命组织民工将原3.5米宽的砂石路面进行拓宽,拓宽后的路基为12—14米,路面为6米,并首先在城东至县城之间试铺了一公里的渣油沥青表处层。1970年沥青路面加铺工程正式开始,迄至1975年止,全椒段57.2公里路面全部铺上了沥青。1969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型超重车辆增多,高峰期车辆达1224次/日,使建成时间不长的沥青表处层过早龟裂,交通常常阻塞。根据速一路情,1978年又按八米宽路面、14~16米宽路基再行拓宽,并加铺了灰土层补强,路况有所改善。
1981年,合浦公路基本实现了“五化”(路树林荫化、桥涵永久化、路面黑色化、线型标准化、养护机械化);但在平曲线上,有的路段尚不符合二级路标准,特别桥涵及纵坡仅达三级,纵坡起伏不顺,汛期多处路段淹水,车辆受阻,事故也逐年增多。1982年,县交通志编写小组在实地调查县内驿道搜集修志资料时,根据八十年代合浦路交通阻塞的现状,提出利用原庐州古道开辟新线,古为今用,全程可缩短24公里,以现有交通量计算,车辆行驶费一项,每年可为国家获取纯收益近1000万元。改线工程于1984年被列入省建设工程计划。1985年这条被定名为“312”国道的高速公路于4月勘测结束,5月正式进入设计阶段。1986年10月1日,在全椒城东中学后山举行开工典礼,破土动工。
2.支线公路建设
(1)接养支线
全椒县内所有支线公路都是建国以后修筑的。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1951年秋,县成立了修路委员会,动员太平,古河、马厂、城区近4万名民工上路,仅用七天时间,即拓宽了县城——石沛、古河——西王、赤镇——马厂的土大路,共完成土石284.96万方。由于时间短,拓宽后的道路线型标准极低,难以通车。
1955年合浦、滁全两干线公路修复通车后,县委根据国务院《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从1956年起,五至七年内,基本建成全国地方道路网”的规划,动员区、乡、社组织人力修筑地方公路,全县除民工外还动员干部186人,道班工人26人。1956年2月15至25日,十天时间,全县各区、乡总出勤48.7万工日,完成土石38.23万方,共修筑了县、区、乡间简易(土)公路20条185公里。同年,县委对县内公路进行规划,决定以合浦路为骨干,建成由县城——黄栗树——周岗——西王——大墅——古河——县城的大循环,和由县城——郑桥——三合——复兴——马厂——小集——白酒——县城的小循环公路网,以构成全县五个区的循环通车和车船衔接分流运输。按规划第一阶段重点修筑全西、古西、赤复三条公路。1975年10月,即完成了三路所有的桥涵和路基土方工程,后因工程量过大(总长度127公里),一时难以完成,转而集中力量修筑赤复公路。11月10日,赤镇至复兴沿线八个乡组成了两个铺路队,总计1200人,用了一个半月时间,修成了全县第一条晴雨通车支线公路,全长37公里,于12月底正式完工(1965年赤复线延伸至西王,改名为赤西线)。
1958年“大跃进”期间,提出“通车公路拖带化,农村运输车子(板车、马车)化”,县内组织各种交通工具进行一条龙运输,因全县仅有滁全、合浦两条干线和赤复一条支线公路可以晴雨通车,不能适应繁忙的运输要求。为此,县内的民工建勤代表工和修路专业队用1958、1959两年时间加速修筑全周、古西公路。但由于当时要支援津浦铁路复线工程和“大炼钢铁”,筑路劳力大都被抽走。1959年年底,粗糙地完成了古西、全西、全黄三条砂石路工程,该年县内晴雨通车公路达91公里(三路总长为54公里)。
1958年至1970年。县内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黄栗树、马厂、三湾水库相继动工兴建,造成公路多处中断,以致1956年制定的公路网规划一时无法实现。为了不使全西、赤复、古西三线中断,影响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县委决定,由县水利部门赔偿经济损失,并由县交通局主持改线工程。改线后的赤复公路绕道两公里,古西路绕道一公里。但全西公路因黄栗树水库水面宽阔,一时无力架桥而中断,县内支线公路改由县城——二郎口——马厂——复兴——西王——古河——县城进行循环。
1964至1975年,县内由公社自筹资金、就地取材,修起了大章、武荒、复三、程卜、全东、段陈、古黄七条公路,总计57.6公里,但质量不一,正式批准通车接养的只有大章、复三、古黄、全东四条路38.3公里。
由于五、六十年代县内大都是以群众运动的方式修筑公路,线型标准较低,少数公社一直不能实现晴雨通车。自1974年起,县内组织民工、专业队,用了五个冬春,先后完成了段陈、全曙.全谭、弧周四条公路的改造工程,总长度48.5公里。1978年底经省交通
附:1984年全椒接养干支线公路概况表


局批准接养,从而实现了全县38个社、镇全部晴雨通车。
1983年,周岗大桥建成,次年,中断25年的全西公路恢复通车。迄至1984年底,全县共修建了接养支线公路17条,总长度249.44公里,1956年规划的大循环公路营运自此实现。
(2)未接养支线
迄至1984年底,全县剩有24条总长度为240公里的支线公路尚未被批准接养,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1956年全民动手修筑的20条土公路,经逐年改造提高,其中有16条已改建为泥结碎石晴雨通车公路,相继由省交通部门批准接养。剩下马厂——管坝、县城——草庵、黄庵——大墅、白酒——小集四条35.22公里公路因自然基础差,地方财力、物力限制,虽经改造,但线型标准低,一直未能批准接养。
二是1975年至1976年结合滁河疏浚工程,县内乘机进行圩区公路建设,修建了荒草圩——官渡——赤镇——卜集的荒卜路32.47公里,解决了全椒道路网断头问题,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圩区属青马肝土土质,短期无财力铺垫砂石,晴通雨阻,因之,尚未被批准接养。
三是1978年县内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拓宽改造了襄河闸——谢大桥、黄栗树——三合、周岗——小李集(滁县)、一棵松——马塘湖、张竹园——曙光、界首——路井、十字——瓦屋扬、白酒——葛庄、黄庵——黄集、黄庵——程家市、五里井——荒草圩、中心——张灯、王洼——三合、复兴——隆兴、隆兴——章辉、新兴——窑上、新兴——汪阮、黄集——圣李、武岗——斩龙岗19条土公路172.31公里,线型标准低、路况差,未被批准接养。
3.乡村大道
1978年前,本县村队间皆为自然型羊肠小道,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和日用品的进出,全靠挑抬。
1977年,中央提出“建设大寨县,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田成方、路成线、树成行)”。1978年起全县乡镇村队组织劳力,自筹资金,集中起当地的泥瓦木石工匠,自行设计施工。1981年以后,农村商品生产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乡村公路的建设,迄至1983年底,全县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队队通(土)公路,每村都有单车道,机动车辆直接进村。全县共修了三公里以上的土公路54条208公里,和县内其它干支线公路配套,组成了密集的公路网。但乡村大道多为土质,只有少数自然基础较好的可以晴雨通车,大多数乡村大道均是晴通雨阻。
(二)公路绿化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县内修筑滁全公路。民国三十七年合浦路通车,全椒县国民政府曾两度接省府令种植公路行道树,但有令无行。建国初,仅有滁全公路上的十字路、县城、南腰铺三地街头路旁种植有零星刺槐。
1955年合浦路修复通车后,根据《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县内开始进行公路绿化。省交通厅公路局从南京购买白杨树苗分发给沿线群众种植,但由于栽后无管,成活甚少,整个合浦路全椒段57公里路面只有峨眉桥、界首、县城三段近四公里成林(1975年已更换为其它树种)。
1959年,县内再次发动群众栽种行道树,在滁全、合浦公路全椒段及各乡镇大小道路上共栽起双行和多行行道树120万株,全县植树里程达398公里。1961年以后干线公路树权收归国有,行道树由道班栽种管理(每个道班都配有绿化辅助工一名),无道班养护的支线公路树权划给社队,由乡社栽种收益。但六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一样,仍然是重栽轻管,树虽栽了,但年年栽年年无。
七十年代起,县委把公路绿化工作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72年底,组成了一支44人的参观团赴涡阳学习公路绿化,并确定由县革委会副主任蔡筱波分管此项工作。1973年1月,县革委会在二郎口召开了“全县公路绿化动员大会”,针对五、六十年代的教训制定了公路绿化措施,并明文规定:凡须拓宽和改线的公路,一律要先工程后绿化;五、六十年代行道树主要是刺槐、白杨,生长期长、成活率低,一律更换为法国梧桐和水杉,按干线双行、支线单行、有护路埂地段增植一行的标准栽种;坚持检查验收制度,从育苗、栽植到管理,严格把关,不合格的责令返工;县、社成立绿化委员会,队成立绿化小组,户户制定护树公约;选派专业护林员,由社队付给劳动报酬。会后,县革委会又发出布告,制定了“一二三”制度,规定“毁林一棵包栽三棵,罚款两元”,保证了公路行道树的成活、生长。
迄至1975年,全县65公里的干线公路(不包括武官路)都栽上了法梧和水杉,支线公路和乡村道路也由乡社组织人力自栽自管,种上了法梧、水杉、大白杨、小白杨、柳树和松柏。1984年底统计,成荫的公路有滁全、合浦、段陈、全谭四线83.43公里,已植树未成荫的支线公路(不包括乡村道路)472.14公里,合浦路中心集段和滁全路十字路段绿化为全县之冠,大部分地段树木交盖,已经成荫。当车辆自滁县、南京、合肥方向开来,一入全椒县境,便满目葱翠,使人顿觉精神一爽。
(三)公路养护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合浦公路通车,国民政府安徽省公路局合肥公务段始在该线柘皋至西葛101公里路段设置流动道班一个,仅有锹、镢等简单的手工工具和一辆破旧的马车。
1951年,合浦、滁全线临时通车,全椒路段设一临时道班,负责巡视公路险情,修补坑槽,以维持少量私商汽车通行。1955年8月,全椒正式成立养路机构——淮南运输管理局第四公路管理站,下设三个道班40余人,分养合浦线西葛至古河97公里路段,仅有简单的手工工具和板车。1956年,第四公路管理站改名为第四养路工区,隶属淮北运输局蚌埠管理站。1958年,公路养护划归县交通科领导,养路工区与汽车站合并。次年,赤复、古西、全黄三支线通车,全县养护里程增至139.8公里,道班劳力不足,为此,建立了乡社常年专业护路组,总人数102人。年底,县内通车干支线公路基本上达到“七无”(无露骨、无坑槽、无桥涵跳车、无桥涵损坏、无路旮堆集物、无标志缺少、无绿化缺棵)标推。
1959年、1960两年,在全国公交系统技术革新运动的推动下,县内道班工人对简陋的手工工具进行了“革新”。他们自己设计,制造出土制洒水车六部、卸料车70部、扫砂车九部、木板钉齿拖拉器五部、平浪刀三部、抽水机两部、刷毛车两部、铺装车两部、碾土器三种、小四轮马车三部,总计十种105件(都是木结构)。但由于这些土制机械既不科学,又不经济,使用不久,均被淘汰,工人们又重新使用起简单的手工工具。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养护材料短缺,工人们发扬了主人翁精神,自采、自运、自养,先后在南屏山和程家市开辟了石料场,同时,到处拣砖碴、铲草刮沙寻找代用材料。当年,共采运沙石1080立方米、混合材料380立方米、砖碴60立方米、煤屑110立方米,保证了车辆的运行。1961年9月,全省公路片区大检查,全椒因主要干线公路无坑槽、露骨,车辆时速可达35公里,受到了省交通厅的表扬。10月,全椒养路工区与汽车站分开,成立了公路管理站,其时,全县道班工人91人,养护里程为159.8公里,养护桥梁40座、406.94米。次年,道班工人增至112人,平均每人养护里程为1.6公里。县站下设12个道班,干线七个,支线五个。1962年冬,在县委领导下,利用冬闲,全县道班工人一起上路。指导1590名民工整理了全县各干支线的路肩、路面和排水沟,总里程67.7公里。当年,全县优质路达52.5公里,占总养路里程的33%。
196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县内实行了“道群结合”(专业养护和社队保养结合)的养护体制,至6月底,共包养了11条公路170公里,28个公社的139个生产队与养护部门签订了合同。4~11月,公路部门共付出包养经费9925元,但由于社队生产忙,常常数月无人上路;再加上一些路段养护材料供应不及时,路况日下,公路上到处坑槽,包养时间不长,古西、赤复两线先后中断。1969年起,取消“道群结合”,改为常年代表工养护制度(1984年又改为合同工制),拿固定工资,恢复专人养护,路况重新好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路管理站部分工人卷入了派性斗争,公路和养护工具损坏严重,但多数职工能坚守工作岗位,在县交通局的领导下,先后把县内十余座木桥改造成石拱桥。1972、1973两年,养护工人又在县油路指挥部的领导下,参加了合浦、滁全路沥青路面铺设工程。1977年前后,合浦路因大型车辆过往增多,沥青路面龟裂,1978年起,县公路养护部门配合县委发动民工建勤,完成154700工日,将原路基拓宽为14~16米,同时对油路进行了灰土补强(每公里过筛细土2700吨,石灰300吨拌匀)。由于工程量大,在省公路部门的帮助下,对原有的养路工具进行了更新,改完全的人力养护为半机械化养护。共配齐工程车五辆、大型拖拉机四辆(50马力),履带机一辆、10~12吨压路机三台、轮式压路机一台、A4—3式压路机两台、四轮车九辆、手扶拖拉机五辆、沥青洒播机三辆、洒水车两辆、柴油机一台、破碎机四台(1984年除四轮车增至19辆外,其它无大变化),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质量。1981年4月,省交通厅在全椒召开了全省公路工作现场会,实地验收,改造后的合浦路车辆时速达到45公里,较1969年提高了50%,平均每百公里耗油节约了5.14公升。于此同时,1979年县内还发动民工建勤,完成529200工日,对支线公路进行全面整修,道班工人参加了领工。至1981年底,共整修支线公路264.64公里,土路24条296公里,保证了38个社(镇)晴雨通(客)车。
1982年3月,在县人民政府的倡导下,养护单位开展了建设文明路、文明道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武岗道班率先做出成绩。1982年以前,该养护段好路率仅为60%,1983年省地交通部门检查时,好路率上升至94%。3月省电视台为该班拍摄了电视新闻,6月省交通厅在全椒召开了全省养路部门创建文明道班、文明路现场会。随后,甘肃、吉林、辽宁、湖南、江苏、河北六省和本省六个地区及部分县、市交通部门600多人来县参观。12月2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千人大会,授予武岗道班“文明道班”称号,颁发了证书和锦旗,并集体记三等功一次。迄至1984年底,全县29个道班有八个达到文明道班标准,全县接养公路316.57公里,好路率达69.43%,干线公路达83.37%,支线公路达62.66%。
(四)路政、监理
1955年前,县内无路政、监理工作。
1955年,合浦、滁全公路修复通车,初,营运车辆少,路政、监理业务统由县公路管理站代办。凡车辆年检、驾驶员年审,均由该站填表报送专区车辆监督所办理。当时车辆稀少,事故不多,除重大事故报请监理所处理外,一般事故均自己处理。养路费用也由管理站经收,主要征收对象为马车。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随着公路里程的增长,营运量的增长,交通工具逐渐向拖带化、大型化、载重化、高速化发展,事故增多。为了保障行车安全,1962年公路管理站抽专人从事路政、监理工作。1975年路政、监理工作人员增至三人。1976年正式成立了全椒县交通监理站,专事车辆管理。1984年监理人员增至七人,路政工作仍由公路管理站分管。1981年该站有路政人员四名,次年,站内单独设置路政股。1984年底,公路管理站路政股和县交通监理站合并,成立了全椒县公路交通监理所,下设路政、技术、安全三股。
路政业务范围:征收车辆养路费;严禁在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建筑房屋、搭棚盖房、开挖渠道、埋设管道、电缆、电杆等;制止在公路和公路排水沟内摆摊、堆物、打场、晒粮、放物、种植,以及任意设置路障,妨碍行车;督促施工单位在公路附近伐木、采石和从事其它危险作业时采取安全措施,不得损坏公路和堵塞交通;凡影响视线,妨碍行车安全的一切障碍物,负责清除;在公路弯道、城镇出入口、交叉道口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设置并及时更换交通标志号。
监理业务范围:负责每年对县内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一次检查、审查;负责办理驾驶员考核和车辆入户;负责对违章驾驶和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五)公路营运
1.设施及工具
(1)车站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滁全公路通车,停车点设在红栏桥东(今县人民法院附近,露天)。民国二十六年冬,车站设在夫子庙(今全椒中学西)广场。民国三十四年秋,合浦公路运输处成立全椒汽车站,在县城东门新街(今儒林一路)租赁房屋一间作为站房,以供售票、候车,内有滁全路行车时刻表一张。民国三十六年7月,合浦线通车,在县城、古河设立车站各一个。
1951年县成立联运公司,职工九人。1953年公私合营,成立了全椒县客运站,职工五人。站房设在全椒中学东两间瓦房内,占地面积54平方米。1954年在南屏山脚下破土兴建站房,1956年建成,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设有旅客候车室、母子候车室、首长候车室、图书室、包裹寄存处、问询处、公用电话处、零售部、售票房和货运室,职工12人。1974年,营运量增大,经省、地汽车公司批准拨款18.3万元,在原址重新改建新站房,新站包括候车厅、票房、包裹房、零担房、播音室和小卖部,总建筑面积1741平方米;另有停车场4000平方米。候车厅设置座椅100张,售票厅布置有时刻表、票价里程表、行车路线图,五个窗口同时售票。

建国后,在县站建设的同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还陆续成立了区(镇)分站、乡社代办站;并兴建了小型站房。迄至1977年底,总投资6.42万元,兴建了古河、程家市、二郎口、武岗、马厂五个分站站房,总占地940平方米,均为砖瓦混合结构。1978至1983年,又投资7.45万元,先后建起了黄栗树、中心集、大墅、章辉、复兴、孤山、隆兴、西王、管坝、蔡集、卜集、界首、太平庵、东王、黄庵、小集16个代办站,全部为三间一厢砖瓦结构,总建筑面积1334.2平方米。
1958年前,全椒汽车站隶属于淮南汽车运输管理局,年底划归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1963年成立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全椒汽车站隶属该公司领导。1984年,全站共有正式职工40人,临时工、代办员73人。
(2)车辆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滁全公路完成路面工程,全椒县国民政府从南京招来私人小客车一部,营运于滁全公路上,全椒始有汽车出入县境。民国二十三年,商民陈昌华等从南京购回七座小客车一部,这部小客车为全椒县属汽车的始祖。民国二十六年底全椒沦陷,该车撤往后方。次年,汪伪全椒县政府四区区长王德安购买客车一部。又一年,董某增购小客车两部从事私人营运。与此同时,汪伪“华中铁道公司滁县营业所”派驻全椒客车两部,以图垄断滁全线客运业务。民国二十九年前后,“马益兴”号在县城经营布店、广货店、机米厂、鸡蛋厂、烟土店,木行,为图货物进出方便,自购货车两辆,闲时偶而对外营运。此外,民国末年古河镇商会会长杨石云有货车一部,客货两用。民国三十七年初国民党军队溃逃,将全椒私营汽车全数劫持江南,仅全椒县国民政府留有一辆日本产货车,一部美国造小型吉普车,1949年初被解放军江淮独立旅收交皖北行署。
1951年,滁县私营汽车联营办事处在全椒驻有小客车一部,1953年增驻货车三辆,往返于滁全线。1952年,县供销社购进货车两辆,一辆是日本尼三99AT型,另一部为美国产雪佛兰GM型。1957年,淮北汽车运输分公司驻滁县的第三汽车队,首次接受国家解放牌新型货车五辆,分驻全椒一车。1958年大炼钢铁,客货运量陡增,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汽车二队派驻全椒客货车辆十余部,货车均带拖挂,车型主要是吉尔、解放、嘎斯、道奇、尼三、丰田、万国;客车均系以上车型改装而成的25~30座小型客车。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汽车二队,每月均派驻全椒货车十余辆(货流量大时达20余辆),客车15部左右。1978年驻全椒的省属客车发展到29部、货车发展到15辆。1979年12月,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六汽车队于全椒成立,1980年元月1日正式担负起全椒专业客货运输业务。六队成立初,拥有货车16辆、客车23部。1984年底该队客车发展到38部,其中通道车四部;货车19辆,包括拖挂在内,总计150个吨位。
1958年,县政府工交科购进改装的11座、18座小型客车各一部。1964年,县政府又从安徽日报社购进道奇牌小型轿车一部。1965年,省交通厅通令全省,由交通部门接收社会车辆,县属汽车除县政府轿车外,全部移交给省汽车运输公司滁县分公司。1967年因“造反派”武斗,轿车被毁报废。1969年,商业部门调进特种车一辆。1970年,县内因兴办“五小”工业,社会车辆有所增加,该年县内拥有县属货车四辆、小型客车两辆、特种车两辆。
1971年起,为发展地方运输业,县成立了交通局车队,当年购进江淮牌货车八辆、24个吨位,县属货车总数为15辆。1974年,县搬运公司也购进江淮牌货车两辆,当年县交通部门有江淮车十部、30个吨位。1975年县交通局汽车队已拥有江淮车11辆、33个吨位,搬运公司有江淮车五辆、15个吨位。1976年,县搬运公司又增加一辆“江淮”,第二年增加两辆“大罗马”。1979年至1981年,县内交通部门车辆无增,县交通局车队五辆江淮牌货车均被淘汰。1982年至1984年,县搬运公司购进“东风”(带拖挂)车15辆,古河、赤镇搬运站也购买了三辆跃进牌货车。此间,县交通局车队撤销,江淮牌汽车全部报废。1984年底,县属交通部门拥有货车28辆、127个吨位,拖挂15辆、60个吨位。
1975年起,县粮食局为了粮食调运方便,陆续购进货运车辆,1975年该局车队拥有汽车八辆,1984年底拥有“东风”(带拖挂)车12辆、96个吨位。此外,七十年代初,全县36个公社陆续购买了汽车,多数系江淮牌,少者一辆,多者两辆。国营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也开始陆续购置“江淮”、“东风”、“罗马”等型号货车,以及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生产的小型吉普车。1984年,县委和政府又购进上海牌和伏尔加牌轿车各一辆。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980年起,县内已开始出现私人购买人民公社、企事业单位的车辆从事公路运输,但仍立原单位户头。1982年抽点统计,仅马厂区就拥有私人汽车57辆。1983年,长春汽车制造厂专为滁县地区个体运输专业户生产解放牌货车200辆,年底,县内拥有私人汽车84部、254个吨位。据年报统计,1984年私人汽车已经发展到134辆、406个吨位。
2.营运
(1)客运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全椒县国民政府从南京招来私营小客车一辆,颠簸于滁全公路上,这是全椒最早的客运。滁全线28公里路程,每客票价一元,轻便货物运价面议,凑足七人开车,每日往返一至两趟。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民陈昌华购车一辆,参与滁全路客运。
日伪统治时期,全椒一地除有王德安和董某两辆私车在滁全路招揽旅客外,另有华中铁道公司滁县分支营业所的车辆在县内垄断客运市场。该所车辆每日上午从滁县开出,下午返回,售票员随车售票,使用铅印固定客票。
民国三十六年9月30日,合浦线通车,每日由浦口、合肥两地对开客车一辆,自合肥至全椒票价为22万元、至古河为13.9万元(法币),固定班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从山东、徐州南下支援渡江战役的部分私商汽车滞留浦口,生计无着,由滁县行署组织开办了浦口至全椒(县城)、古河的客货混合班车,每天一个班次。1951年,由私车组成了滁县私营汽车联营办事处,迄至1955年底公私合营前,全椒客运业务大都由该处经营,每日在滁全线上对开一两个班次。1954年全县客运量为2.313万人,88.814万人/公里。
1955年,合浦路修复通车,恢复了客运业务,每日从合肥开浦口、滁县各一个班次,当日往返全椒境内,沿途停靠古河、二郎口、程家市、县城、界首五站。此时,合浦、滁全两干线公路因路况差,通车不正常,1957年起,始改为晴雨通车。
1958年元旦,全椒第一条支线公路赤复线通车,加上滁全、合浦两线,每日县内有18个客运班次,客车可达赤镇、小集、六镇、黄庵、马厂、复兴等地。1959年增开全(县城)石(沛桥)、古(河)西(王)线,班次增加至24个,通车站点增加了石沛桥、管坝、隆兴、西王、孤山,当年客运量为21.862万人、736.417万人/公里。
1965年,赤复、全石两线晴雨通(客)车。第二年,县站日客车班次增至34个,营运站点56个(县内36个)。1970年前后,增开大(墅)章(辉)、复(兴)三(合)、古(河)黄(集)、全(县城)东(王)、全(县城)荒(草圩)五线。1976年,全县营运站点达114个,其中县内站点73个,县站每日有92个班次。当年客运里程为776公里,其中县内291公里,客运量为107.599万人/公里。
1978年,县内增开全(县城)黄(栗树)、全(县城)草(庵)、全(县城)赤(镇)、全(县城)周(岗)、全(县城)西(王)、全(县城)陈(浅)、全(县城)卜(集)七条路线,全县36个公社自此实现社社通(客)车。当年,县站日起点车27个班次,过路车36个班次,往返183个班次。
七十年代初,为了方便农村旅客,陆续在荒草圩、马厂、古河、西王、大墅、章辉等地设置驻点车,次日凌晨返回县城。1984年,驻车站点增加为赤镇、卜集、古河、大墅、章辉、管坝、西王、复兴、周岗、马厂十站。
1984年,县站日发起点车82个班次,路过车44个班次,日往返203个班次。客运线西至信阳,北至淮阴,东至扬州、上海。其中起点车,全椒至滁县九个班次,至合肥两个班次,至南京三个班次,至巢县两个班次。县内设有44个客运停靠点,客运通车里程达310公里,平均站距为3.97公里。全年客运量为374.66万人,7532.14万人/公里。
(2)货运
建国前,全椒仅“马益兴”号有货车两辆,运输自家工厂和店铺的原料、产品、货物。
1951年,县成立联运公司组织货源,货运业务多由滁县私营汽车联营办事处承接。
1952年,县供销社自购货车两辆,运输社内商品物资。1953年,成立公私合营全椒客运站,货物运输由客运站代管。当年由于粮油实行统购统销,货运量增大,全年完成0.659万吨、27.658万吨/公里。1954年元月1日,组成国营滁县运输公司,自此,县内货物均由国营车辆承运,实行“统一运价、统一调度、统一货源”。1949年至1954年,为国家经济恢复时期,主要运输救灾物资。1956年对私改造完成,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多,货运内容主要是运进农业生产资料和基本建设材料,运出农副产品。1958、1959两年大炼钢铁,交通运输主要为工业服务,运输工具不足,试行货运列车化,多者一辆主车牵引13辆三吨挂车(可行的只能一主一挂)。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汽车二队派车往来于全椒和六合冶山之间,拉运铁矿石和其它冶金材料,县内农副产品外运困难。1958年货运量为4.78万吨、周转量184.104万吨/公里,其中80%都是冶金材料。
1962年,国家能源紧缺,车辆(包括客车)多安装木炭代燃炉。1963年大庆油田出油,始解决了油料问题。1962年起,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交通部门改变了1958年以来“轻短途、重长途,轻零担、重整批,轻支线、重干线,轻农业、重工业”的经营思想。1964年,交通运输工作正式转入支农轨道,国家交通部提出“农、轻、重”的运输次序,当年运输支农物资4万余吨、100多万吨公里。主要货物有粮食、油料、生猪、家禽、柴油机、喷雾器、化肥、农药、木料等。
1970年起,县内兴办“五小”工业,棉织、化肥、磷肥、水泥等厂陆续购买了厂车,小宗货物均改为厂车运输。1972年前后,农村人民公社、县交通局、县搬运公司、农林场站也相继购买了车辆。省属专业运输部门独家经营的地位开始被逐渐削弱。为了控制运输市场,1975年由交通局、搬运站、汽车站三个部门抽人联合办公,成立了全椒县联运办公室,重申“三统”原则。当年,全县货运量为11.88万吨、582.26万吨/公里,其中县属车辆的运输量和周转量已占全县总运量和总周转量的22%和20%。
1977年联运办公室撤销,恢复车站货运室,以负责交通系统专业运输车辆的货源组织、车辆调度工作。1979年12月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六队成立后,车站货运室仍负责货源组织工作,车队调度室负责车辆安排。
1980年起,由于农村商品生产的兴起,一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成为运输专业户,专业运输部门独家经营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专业部门改变了过去“官商作风”,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提供优质服务,争取货源:一是改善服务态度,做到“三上门”,即组织货源上门、送车上门、收费上门;二是召开货主座谈会,广泛征求货主意见,不断改进经营方式;三是签订运输合同,对签订合同的货主做到三优先,即“优先安排计划,优先派车,优先运输”;四是站队联合成立“组货”小组,到厂矿、企业组织货源。1984年,全县货运量为13.58万吨、878.3万吨/公里,县属货运量为7.01万吨、413.36万吨/公里,已占全县总运量和总周转量的51%和48.2%。1960年,滁县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始办货运零担业务,营运滁县、合肥、全椒等八个站点。1969年,全椒正式开办零担货运业务,建立零担货房,滁县汽车运输公司二队两部零担货车轮流跑滁全、滁合、滁全宁三线。1974年,新建零担货房占地100平方米。1977年,零担货运增办定远、扬州、天长等站点。八十年代起,零担货运量增大,月运60余吨。合肥至上海、无锡、苏州,上海至合肥的零担货车均在全椒停靠,古河、二郎口两分站也均受理零担货运业务。
全椒县1949—1984年汽车车辆及营运一览表


三、桥梁
(一)古桥
全椒境内分布着大、小五条河流,总长度230余公里,建有桥梁以利通行。
据康熙《全椒县志·桥梁》记载:县内当时就有木、石结构桥37座(应为38座,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载:县西北60里有“凤凰桥,明初建”,该桥康熙《全椒县志》漏载),名为:积玉、奎光、高公、陈世良、贺橹、兴塘坝、永安、朱留、马家、新坝、年家、湖陂、凤凰(又名珍珠,位于城内)、三思、赭间、积善、宝林、白汪、府城岗、枣岭,张家、凤凰(又名“六丈”,今六镇附近)、永济、林家坝、石梁、鹅栏、青龙、玉桥、路家坝、官坝、东栅、中栅、西栅、拖板、石浒、江家、石碑。
清代中晚期,县内官私修建桥梁较多,民国九年《全椒县志》统计,民国初年县内的桥梁已增至62座。
沿用原名的有积玉、兴塘坝、永安、朱留、马家、新坝、年家、湖陂、凤凰(城内)三思、赭涧、积善、宝林、白汪、府城岗、枣岭、张家、凤凰(六丈)、永济、石梁、鹅栏、青龙、玉桥、路家坝、官坝、东栅、中栅、西栅、拖板、石浒、凤凰(明初建,县西北60里)31座;改名的有涌金(康熙年间名“奎光”)、州门(康熙年间名“高公”)、太平(康熙年间名“贺橹”)、郑觉(康熙年间名“江家”)四座;增建的有杨家(县东15里)、殷家、王家(县东20里)、罟纲、杨家(县北20里)、乔张、袁莽、坝周、大石、龙塘、谷林、积古、纪家、五善、茶庵、永寿、黎家、大胡、翕济、石沛、王家(县西北45里)、夏家、柏家、玉泉、永安坝、大成、太平(县西北70里)27座。
其时,康熙年间38座桥梁已有陈世良、林家坝、石碑三桥圮废(以上62座桥梁方位见康熙《全椒县志》和民国九年《全椒县志》)。
1982年县交通局编写交通史志,对县内的古桥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尚存古桥12座,有遗迹可寻的五座。
1.现存古桥
(1)石桥
原名积玉桥,一名市石桥,今通称石桥。据康熙《全椒县志》记载:“传为汉初已有,宋嘉祜元年(公元1056年)邑人吴讼暨僧行悦建(应为‘重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修,弘治年间续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桥圮,向各坊募资重建,得银币14000元,值辛亥革命,暂停;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始瓷桥址,八年10月兴工,11月告成。石桥原为平拱桥面,冬日冰滑,民国三十五年前后,桥面两侧被改为石阶。
石桥为沟通县城东西门的主要津桥,庐州古(驿)道穿过该桥。全椒初有公路时,该桥曾短期作过公路桥,今仍有少量机动车辆过往。
石桥届石拱桥,造型美观,现测孔径为3×12米(三孔、孔径12米,后类同,不再加注)、全长41米、高9.6米、宽4.2米。
(2)新桥
原名奎光桥、涌金桥,今通称新桥。该桥为明代全椒籍人金光辰、县令孔尚则募建,后坍圮。清道光末年,邑人程锡龄、印大烦、江锡璜、刘元楷等捐修。咸丰年间兵燹再圮。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续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增修桥面及桥栏。
新桥与石桥相距500余米,东西对峙,锁钥襄流,两桥之间为滨水而立的国光楼,景观极佳。该桥为石拱桥,孔径为3×8.58米、全长49.3米、高8.4米、宽4.1米。县内初建公路时,为便利汽车通行,将拱型桥面垫平并浇上柏油。1984年,县内又一次对新桥进行改造,安装了大型水泥平板,加宽了桥面,增加了人行道。目前,全(椒)——周(岗)公路客货汽车和县内机动车辆仍需通过新桥。
(3)宝林桥
宝林桥位于城内西门,一直是县城通往西北各乡镇的主要津桥。据民国九年《全椒县志·桥梁》记载:“明崇祯间,县令方永昌建敌楼于宝林桥,掘得碑额一块,刻‘宝林门桥,赤乌二年立’”此桥修建年代可能为东汉末年(按:赤乌为吴主孙权年号)。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该桥将圮,地方人士募款维修,次年冬修成。维修时又发现石刻一块,上有“元至正辛已仲冬,宝林寺住持佛光、慧明、无尽三僧劝缘重建”字样,可见宝林桥应建于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以前,以此计算,至今也有640余年了。
宝林桥为石拱桥,现测孔径为3×10米,全长40米,高9.4米,宽4.2米。
(4)红栏桥
红栏桥为单孔桥,原名高公桥、舟(州)门桥,位于城内东门,旧时庐州古道上,为县城通向县东乡镇的重要津桥,现今,全周公路汽车仍经过该桥。
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邑人高志密等人筹建,故初名高公桥。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被洪水冲塌,县令吴羽文督人重修,咸丰年间遭兵燹渐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再次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洪水冲毁桥身,县建设局募捐重建木桥,并增添红漆栏杆,该桥遂改名红栏桥并沿用至今。
(5)拖板桥
民国九年《全椒县志·桥梁》载:“拖板桥,钮家巷(今城内仙鹤巷)口,襄河支流(上)。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邑人吴、杨崇募建,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增筑(桥头)石岸。”
此桥旧时为县城通向北乡各集镇的桥梁之一,水涨时常没于水中,行人则绕道红栏桥出城。
拖板桥为石板平桥,共五个方形桥孔,现测孔径,座中孔1×2米,边孔2×(1.5+1)米,全长27米,高2.5米,宽2.0米。
(6)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县城东门外里许,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曾造橹于此,故名贺橹桥。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全椒城人风俗正月十六“走太平”即走此桥。
太平桥为旧时滁州至庐州古驿道必经桥梁,滁全、合浦公路建成初,公路经过此桥,后公路改道,该桥闲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后,国民政府全椒县建设局曾整修过太平桥。
太平桥为石拱型单孔桥,孔径为1×4.5米,全长5.0米,高2.0米,宽4.0米,建国后改为木面桥,后在桥面上增铺了砂土。
(7)兴塘坝
桥兴塘坝桥北距太平桥一华里,为石拱型三孔桥,中孔孔径1×5.2米,边孔2×4.3米;桥长17.1米,高1.7米,宽4.2米。
兴塘坝桥于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由邑人高志密修建,初为木桥,民国年间被改为石桥。交通方面作用同太平桥。
(8)白汪桥
白汪桥位于县城西门和平砖瓦厂附近,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由邑人王镐募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集资重修。旧时为通庐(州)孔道上的重要津桥,建成至今500余年从未倾塌。
白汪桥为石拱型单孔桥,孔径1×8米,全长15.8米,高7.0米,宽4.1米。
(9)石沛桥
石沛桥位于城北十公里的石沛桥(集)街首,全周公路车辆通过该桥。民国九年《全椒县志·桥梁》载:“石沛桥,(城)北20里,通定远大路。清顺治间,邑人吴国鼎倡众捐建;光绪季年,桥面毁坏,邑人刘汝功、王其鑫重修。”
石沛桥为半圆单孔石拱桥;今测孔径7.0米,全长8.0米,高3.9米,宽5.2米。
(10)王公桥。
王公桥是全(椒)和(州)驿道上的重要津桥,位于官渡北二里许,石拱、单孔,孔径3.0米,桥宽3.5米,拱端刻有“王公桥光绪二十四年建”。
建国后,桥被镶宽,现武官公路仍经该桥。
(11)永安桥
永安桥位于今卜集乡魏庄村前,昔时为全(椒)含(山)古道津桥,桥为单孔砖拱,孔径3.0米,桥宽2.5米,现为乡村大道交通桥。桥址处原立有石碑,刻有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字样,民国年间碑被盗没。
(12)一里桥
一里桥又名郭大桥,旧时是县城至和县乌江及江浦的必经桥梁,石拱单孔,孔径6.5米,桥宽4.0米,现位于县城至陈浅的支线公路上。
2.有遗迹可寻的古桥
有遗迹可寻的五座桥为路家坝桥、官坝桥、永寿桥、郑觉桥和翕济桥,前三者均于清末塌毁(路家坝、官坝桥位于程家市附近,永寿桥在大墅街境内)。后两者建国后因交通、水利工程一被淹没,一被拆除。
(1)郑觉桥
郑觉桥位于今草庵乡境内,旧名江家平桥,明万历年间邑人江以东、江以清修建。建国后建成襄河闸,襄河水位提高,桥身没入水中。
(2)翕济桥
翕济桥又名峨嵋桥,原为梯形单孔石拱桥,东西各有石阶20余级,边长十米。建国后修建合浦公路,建新桥(也名“峨嵋”),旧桥拆除。
(二)今桥
1.人行便桥
县内除上述古代桥梁外,民国年间民用桥梁建筑无所建树,仅自然村社河沟港汊搭有一些简易的土木结构便桥,长度均在五米以下。建国后的历年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便桥的建设。
五十年代,县内共修建人行便桥八座,总长167.50米。其中中型桥梁两座:一是位于章辉乡境内的山陈大闸闸桥,长40米;另—是位于广平乡境内滁河支流上的新河闸闸桥,长33米。两桥和五十年代修建的多数桥梁一样,均为永久性石砌墩墙、钢筋混凝土板梁桥。
六十年代,县内共修民用桥六座,长136米,多为石拱桥。其中中型桥梁一座,长38米,横跨于大墅乡大万渠上,系石拱桥。
七十年代全县修建民用桥21座,长377米,其中中型桥两座:一座西王桥,长40.2米,位于西王至祠堂高的土大路上,系石拱桥;另一座肥全坝桥,长57米,位于章辉乡境内,系石墩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八十年代初,为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乡村公路配套工程建设兴起,共修建小型便桥八座,总长103.5米,多为石拱桥。
连水利桥在内,截至1984年止,建国后全县共修建五米以上的便桥240余座,总长3000多米;其中中型桥梁五座,长208米。
2.公路桥
(1)干线公路桥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全椒始有公路建设,迄至1949年的20年中,共兴建合浦、滁全两干线公路桥六座,长105米,多为木结构桥。其中古城坝桥为中型木桩木面桥,长70米,抗日战争初期被破坏。该桥位于界首、陈浅乡交界处。
为了便利汽车通行,在修建上述六座木结构桥的同时,还将原有民用古石拱石梁桥,改建或重建为木桩木面、石台木面桥,总计十座,长65米。
建国后,为了恢复合浦、滁全两线通车,1955年起,共改建两线公路桥12座,长162.86米。改建后的桥梁大多为净宽四米,载重等级主车八吨,过渡性木排架结构桥。其中中型桥梁两座:一是古河桥,木排架结构,全长48.46米,位于合浦路95.6K处;二是峨嵋桥,长38.4米,木桩承台钢筋混凝土桩墩贝雷式钢架桥,位于合浦路88.4K处。
此外,五十年代末还修建了蔡桥,长六米,为半永久式石台木面桥。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过渡性桥梁不能适应运输的需求,很不安全。六十年代初,开始将木结构桥梁分批改建为石拱桥或钢筋混凝土面桥。十年中,共改建桥梁十座,长148.9米;公路改线增建桥梁三座,长65.55米。其中襄河大闸桥为中型石拱六孔桥,长38.1米,载重15吨,位于合浦路52.6K处。

七十年代,县内又改建干线公路桥三座,均为中型桥梁,总长194.2米。其中,古河大桥架于滁河上,为石台钢筋混凝十桩墩双曲拱桥,长95.6米,改建于1967年,完工于1970年,为县内最大的公路桥。峨嵋桥为石台钢筋混凝土桩墩双曲拱桥,长64.2米,位于合浦路88.4K处,改建于1974年,完工于1975年。鲤鱼桥为石拱桥,长34.4米,位于滁全路17.4K处,改建于1970年。此外,公路改线和开修渠道,新建桥梁四座,长55米。
1984年底统训,全县共有干线公路桥20座,长463.65米;其中中型桥四座,长232.3米。
(2)支线公路桥
1956年起,在兴建县内支线公路时开始修建一些过渡性木排架石台木面结构桥。1961年统计,五年中全县共兴建桥梁20座,总长223.4米。
六十年代,县内新建支线公路桥三座,长87.5米,其中位于古(河)石(溪)路上的晋家坝桥为中型石墩钢筋混凝土板梁桥,长42米。因赤(镇)西(王)路改线,增建了童糟坊桥,长25.8米。此外,改建桥梁三座,总长71.5米,其中位于赤(镇)西(王)路39.5K处的黎桥为中型石拱桥,长39.2米。
七十年代,新建桥梁15座,长256米。其中中型桥两座,长64米,均在段(庄)陈(浅)路上:大胡桥为石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30米;石庄桥属石台双肋双曲石拱桥,长34米。同时,改建桥梁11座,均为石拱或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总长177.78米。
1980年至1984年,县内兴建桥梁六座,长175.8米;改建桥梁一座,长32米,大多为石拱和钢筋混凝土桥。新建的桥梁中,位于全(县城)周(岗)公路上的周岗大桥属中型石墩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83.3米,为县内第二大公路桥。改建的龙塘桥长32米,位于赤西路12.7K处,为中型钢筋混凝土灌柱桩墩台工字梁微弯板结构桥。
1984年底统计,全县共有支线公路桥39座,长850.3米,其中中型桥六座,长260.5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