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蔬菜
据旧志记载,民国以前,我县主要蔬菜品种有白菜、青菜、黑菜、芹菜(分白芹、青芹)、芥菜、油菜苔、菠菜、韭菜、苋菜、生菜、莴苣、茼蒿、萝卜(分红萝卜、白萝卜)、茄子、菜瓜、南瓜、丝瓜、笋瓜、瓠子、葫芦、匏瓜、扁豆、刀豆、辣椒、葱、蒜(分大蒜、小蒜)、姜、薤,以及野生的荠菜、蘑菇(旧志称雷打菌)等。民国年间蔬菜品种无增添。
建国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引进,蔬菜品种逐渐增多,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引进的品种较多,到1984年,全县蔬菜可分为十个类型54个品种,如下表:


除以上十类54个品种以外,还有群众喜食的食用菌类和野生蔬菜:蘑菇、木耳、地踏皮、芦蒿、荠菜(俗名野菜)、野小蒜等。
五十年代以前,全县蔬菜生产面积仅为一千亩左右。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政府号召“瓜菜代”(口粮不足,用瓜菜代替),各地种植胡萝卜、白菜的面积增大,1962年统计为10453亩。六十年代中后期,蔬菜面积有所减少,1968年统计为4900亩。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城镇人口增加,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大,1974年统计全县蔬菜面积为12301亩,1980年上升为19397亩,1983年是历史上最高年份达27686亩,1984年为19844亩。农民种蔬菜除自食以外,剩余部分均挑运至附近集市出售。由于襄河镇、古河镇人口集中,又多系非农业人口,仅靠四郊农民供菜显然不足,故有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菜农。五十年代前,襄河镇郊区有菜农18户,1954年成立了襄河蔬菜初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襄河蔬菜大队。到1984年共有16个蔬菜生产队,770户菜农,587亩菜地,年产蔬菜995万斤。古河镇在五十年代也有七、八户菜农,人民公社化后成立了两个蔬菜队,现有菜农200户、137亩菜地,年产蔬菜200多万斤。
二、瓜果
(一)瓜
我县的瓜类有西瓜(分桠叶花西瓜、白皮瓜、黑油篓、核桃纹)、甜瓜(分面瓜、糙瓜、芝麻酥和羊角蜜)、打瓜(分小籽打瓜、大籽打瓜)。西瓜、甜瓜产地以丘陵区为主,山区次之,圩区较少。打瓜主要取籽,产区以古河、蔡集、章辉、新兴、石溪等地为主。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全县每年种瓜面积约500亩左右,1964年发展为1892亩,1972年上升到3732亩,1973年至1979年年均四、五千亩。1980年以后,由于城市瓜籽炒货销量剧增,打瓜种植面积相应扩大,1981年全县瓜地面积为15349亩,其中打瓜面积14647亩,年产打瓜籽203万斤;1982年瓜地面积为16719亩,其中打瓜面积15027亩,年产打瓜籽178万斤;1983年瓜地面积13616亩,其中打瓜面积11259亩,年产打瓜籽118万斤;1984年略有下降,瓜地总面积8745亩,其中打瓜面积6675亩,年产打瓜籽78万斤。西瓜与打瓜籽除在本县销售外,还运销芜湖、马鞍山、南京等地。
(二)果
建国前到五十年代前半期,除山区有少量的枣、杏、李、花红、板栗等自然生果树外,家前屋后、埂边塘侧也有零星果树种植,主要品种有桃、李、杏、梅、梨、枣、柿、石榴、板栗、花红、樱桃、葡萄、枇杷、银杏等。五十年代后半期,国营林场、园艺场和社队集体林场相继建立,开始成片栽植果树,并不断从外地引进新品种:1959年、1960年引进了砀山酥梨、怀远石榴、肖县葡萄、辽宁苹果;1966年从新疆引进核桃(因管理不善,没有发展成片,只有零星栽种);1977年引进开化梨和花红;1978年引进桔子(原栽种五亩,因气候不适,现尚存两亩,1983年产桔500余斤)。现全县果树品种有苹果(有小国光、大国光、红国光、祝光、金帅、元帅、白粉皮、黄魁、红玉、金冠、六月早、青香蕉、甜蕉、旭光等)、桔子(有华中早熟——17、温州蜜桔)、梨(有砀山酥梨、砀山黄梨、砀山鸭梨、青皮酥、马蹄黄梨、金盖酥、闹花甜、巴梨、山梨等)、枣(有大枣、酸枣)、葡萄(有白沙、林洼、牛奶葡萄、玫瑰香、癞葡萄等)、桃(有白桃、毛桃、水蜜桃)、核桃、花红、樱桃、山楂、无花果、板栗、石榴、银杏、桑葚、李、杏、柿、枇杷等19个。
五十年代,全县栽种果树面积近千亩,年产干、鲜水果30万斤左右。六十年代栽种果树面积均在千亩以上,最多的1967年达1809亩,年产鲜果37500斤,干果(板栗等)4300斤。七十年代果树栽种面积最少的1971年为1073亩,最多的是1972年为2187亩,其余均在1500亩以上。1976年为1777亩,年产干鲜果66万斤。八十年代前半期果树面积在2000亩以上,年产干、鲜果100万斤左右。1984年为2451亩,年产干、鲜水果107万斤。
附:峨嵋园艺场简介
峨嵋园艺场于1959年春建立,场址在广平乡境内的合浦公路两侧的梅花垄上,有果园地900亩,农田18亩,职工145人。主要生产梨、苹果、桃、葡萄、柑桔等水果,年产果品50万斤左右。
三、茶叶
据《安徽通志》记载,我县历史上曾生产过“南谯茶”,作为贡茶进贡京都,但早已失传。重新进行茶叶种植是在建国后的1958年,当时从皖南调运部分茶苗在马厂林场试种失败。1971年,又从福建调进3000斤茶籽在瓦山林场试种,长势较好。1972年国营瓦山林场成立茶叶专业队,1977年专业队从林场划出,成立国营瓦山茶场,专门从事茶叶生产。在瓦山林场种茶成功后,全县山、丘地区多数公社、大队也相继建立茶场,至1975年全县有16个公社共建立茶场52个,后因部分地区土壤不适宜,加之管理不善而逐渐淘汰,至1979年还剩有37个社队茶场。
我县生产的茶叶,以炒青绿茶为主,条形紧结,色泽翠绿,茶味浓郁,主要产地在县西北山、丘地区。自1971年瓦山林场试种106亩后,1972年全县即发展到1015亩,1973年上升为6855亩,1974年第一次产干茶计1100斤。1975年全县茶叶面积为7134亩,年产干茶8597斤;1976年茶叶面积9000亩,年产干茶17260斤;1977年以后,由于部分社队茶场淘汰,茶叶生产面积逐年减少,但成熟的茶树产量却不断增长,1977年的茶叶产量为59700斤。1981、1982、1983三年产干茶均在10万斤以上,最高的1982年为12.7万斤。1984年全县种茶面积4220亩,年产干茶9.47万斤。茶叶质量以龙山茶最好,管坝、隆兴、三合、复兴等地次之。
附:国营瓦山茶场简介
瓦山茶场于1977年建立,场址设在隆兴公社境内。现有茶叶初制车间12间、400平方米,简易摊青间五间、145平方米。制茶机械有连续杀青机两台、锅式杀青机一台、揉茶机六台,解块机一台、瓶炒机两台、毛火滚筒两台、15吨烘干机一台、干燥机五台,并备有风选机、抖筛机、圆筛机、滚切机、拣梗机等。全场有职工43人,茶园226亩,农田十亩,年产干茶2.5万斤左右。
四、麻
我县种麻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苎麻、苘麻。建国后,五十年代后期从六安引进大麻;六十年代中期,从江苏、浙江引进黄麻;七十年代后期,又从广东引进红麻。八十年代,县内麻类主要品种为苎麻,其次是苘麻,以及少量的红麻。
据《安徽通志》记载,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我县麻皮产量为19万斤。建国后的五十年代,生产麻地面积一般在三、四千亩,年产麻皮30余万斤。六十年代麻地面积减少到1000余亩,年产麻皮十万斤左右。七十年代基本保持六十年代的水平,八十年代前半期略有下降,一般在800亩左右,年产麻皮八万斤上下。1984年为792亩,总产8.5万斤。
五、其它
(一)糖料作物
县内糖料作物主要为甘蔗和甜菜。甘蔗历来虽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五十年代多数年份在百亩以上,产甘蔗20万斤左右。最多的1954年,种植面积为315亩,年产甘蔗94.4万斤。六十年代初,农民以“吃饱肚子为主”,主要种植粮食和瓜菜,甘蔗几乎无人种植。六十年代后半期,恢复甘蔗种植,直到七十年代末,种植面积始终没有达到五十年代水平,一般年份都在二、三十亩,最多七、八十亩。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甘蔗种植面积略有增加,1983年统计为355亩,年产甘蔗58.8万斤。1984年为444亩,年产甘蔗100.5万斤。
甜菜我县无栽种历史,1958年引进,试种甜菜118亩,因天干加上管理不善,实收58亩,总产四万余斤,此后即无入栽种。
(二)薄荷
我县于1964年从上海引进试种,初期发展较快,1969年全县种植面积为1000余亩,年产薄荷油15531斤。因生产管理与炼油技术较复杂,因之,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年种植面积一般在三、四百亩,年产薄荷油4000斤左右。1975年油产量下降为3325斤,1976年仅为1200斤。1977年以后开始回升,1978、1979年种植面积千亩以上,年产油一万余斤。但终因生产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种植面积再次减少。1980年为660亩,产油8900斤;1981、1982年仅有少量种植;1983年以后已无人栽种。
(三)烟叶
历来都有少量种植,主要产地在县西北,面积多则几百亩,少则几十亩。产量很不稳定,亩产干烟叶多达百斤以上,少则几十斤不等。1974年全县种烟面积400余亩,年产干烟叶六万余斤。由于我县植烟技术差,烤烟质量不好,销路不畅,故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八十年代基本绝迹。
(四)蓖麻籽
农民主要利用田埂、塘埂、渠道埂隙地零星种植,没有统计面积,产量也不稳定。1966年为历史上收获最多的一年,总产蓖麻籽17万余斤,近年来每年总产不足万斤。
此外,我县农民种植葵花籽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多是利用空闲地零星点种,收获主要自己食用,少量拿到市场上出售。
近年来,我县还引进过留兰香、甜叶菊、蔺草等进行试种,均没有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养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