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渔政
全椒县渔业,历史上90%左右为天然鱼类,只有10%左右为私人放养,自产自销。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社办水库、塘坝水面使用权归属集体,个体户养鱼基本绝迹。1980年10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放宽渔业政策,改革渔业体制,以集体养鱼为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1982年前后,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全县农村出现了“塘随田走,联户养鱼,专人负责,固定补贴”的既管水又养鱼的渔业生产方式。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联户养鱼又发展为“小水面独户承包,较大水面联户养殖”,以及重点户、专业户“承包养鱼,固定上缴,超产归己”的渔业生产形式(重点户指养鱼收入占全户年总收入50%以上,成鱼商品率占50%的农户;专业户指专门从事养鱼的农户)。现全县12.6万亩可养水面,已承包放鱼达11万亩;其中,152户个体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共承包水面1.82万亩,年产成鱼41万斤左右。
1971年,陈浅公社试办了一个渔场,随后,除古河镇以及周岗、管坝两公社外,全县34个社、镇都先后办起了渔场,统管较大水面的渔业生产。渔场经济上为独立核算,部分收入上缴社、镇。1981年以后,各公社渔场陆续承包给个人,核定指标,固定上缴,超产归个人。
1959年至1966年,国家投资兴建的黄栗树、马厂、三湾、赵店、土桥、上石坝六座水库,其水面使用权归国营水库管理处或管理所,隶属县水利局。1975年元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赵店水库水面养殖权划给国营县水产养殖场,隶属县农牧渔业局;将1964年建立的、原隶属于农牧渔业局的黄栗树渔场划给黄栗树水库。1973年马厂水库也建立了渔场。全县各国营水库1984年渔业生产规模如下表:

二、品种
我县气候,每年有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适宜鱼类生长。不仅适合鲢、鳙、草、青、鲤、鲫、鳊等温水性鱼类的繁殖、生长,同时适宜可作鱼类饵料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浮游动、植物的繁殖衍生,故鱼类品种繁多。据明泰昌元年《全椒县志》记载,当时我县主要的鱼类品种有鲤、鲢、鲫、鳊、鲇、鳝、白鱼、乌鱼、鳗鲡、鳅、鲲,以及龟、鳖、螺、虾、蟹等。300多年来,由于社会动乱,灾荒频繁,渔业生产没有发展。到五十年代末,县内鱼类品种和明代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六十年代,我县开始人工养殖,并注重引进新品种,首先由巢县引进了红鲤。七十年代起,先后从山东济南引进了东北散鳞鲤,从广州引进了日本河内鲫,从江苏启东县引进了团头鲂,从定远县引进了非洲鲫鱼,从滁县引进了细鳞斜颔鲴等新品种。1984年,全县主要经济鱼类共有10科41种。此外,还有甲壳类的虾、蟹,贝类的螺、蚌和爬行类的龟、鳖等。鱼类区系组成大体分为定居性鱼类,如鲤、鲫等;半回游性鱼类,如鲢、鳙、青、草等;回游性色类,如鳗鲡等。县内主要经济类鱼名录如下表:

三、放养
(一)鱼苗人工繁殖
1965年以前,我县培育鱼种完全依靠外地运来的天然鱼苗,鱼苗主要来源于九江以下的安庆、枞阳、无为、和县等江段(获取鱼苗的方法一是张捕,二是购买)。但鱼苗运输常受季节、天气影响,成活率低。加之长途运输花工大、成本高,养殖者积极性不大。1965年国营黄栗树渔场技术人员张克修首次进行家鱼人工繁殖试验,当年繁殖鲢鱼苗74万尾,1967年

又在县水产养殖场继续试验获得成功。1975年全县已有三个国营养殖单位(县水产养殖场、黄栗树水库渔场、马厂水库渔场)和五个公社渔场(十字、白酒、陈浅、中心、广平)繁殖鱼苗。1984年人工繁殖鱼苗达到一亿九千余万尾,除满足本县需要外,还供应和县、含山、当涂、肥东、无为、江浦等县。繁殖品种由单一的白鲢发展到黄鲢、草鲲、青鲲、鲤鱼等12个品种;由本县的固有品种发展到团头鲂、非洲鲫、日本鲫、细鳞斜颌鲴、散鳞鲤、异育银鲫等新品种;由繁殖纯种发展到杂交品种,如白鲢和黄鲢杂交、草鲲和团头鲂杂交、鲤和红鲤杂交等。此外,催产、孵化设备也有很大改进,注射由两次注射改为一次注射,授精由人工授精改为流水产卵,并由人工采集授精卵改为自动流入环道孵化。
(二)鱼种培育
1957年前,我县养鱼主要靠私人从长江挑运一点鱼苗(群众称为麦芒花)放塘,此外,无为,和县也有私人贩运鱼苗和小鱼种(群众称小乌或大麦泡子)来我县零售给农民放养。
1956年秋,县决定在南屏公社花园大队白汪塘筹建国营全椒水产养殖场。1957年春,建造鱼池41口、面积37亩,从无为县聘请12名渔师,购得毛籽一千二百余万尾,当年培育鱼种二百多万尾。八十年代,该场每年培育鱼种三百余万尾。
1964年5月,又筹建了国营黄栗树渔场,次年建成鱼池近40亩,育成夏花70万尾。现年生产鱼种400万尾左右。
1973年,将设在马厂水库附近的原地方国营马厂渔业捕捞队改为地方国营马厂水库渔场,租借马厂公社大陈村十亩水面,培育了大鱼种七、八万尾,当年秋至第二年春,挖鱼池20多亩,培育厦花鱼种四十多万尾。八十年代,年培育能力为四百余万尾。
此外,还有三湾、土桥、上石坝三个国营水库,每年可生产三百多万尾鱼种。
自1971年建立陈浅公社渔场起,至1978年止,全县已陆续建立起35个公社(镇)办渔场和部分生产大队渔场,年产鱼种二千多万尾。
1984年统计,全县共有鱼池879.8亩,其中国营453.8亩,年生产鱼种五千多万尾。
1976年,我县从山东省雪野水库学回网箱培育大鱼种经验后,1977年7月下旬,黄栗树渔场用8×5×3(米)的大网箱两只计80平方米,6×4×2.5(米)的小网箱六只计144平方米进行试验,每平方米按400尾1.5寸鲢、鳙夏花和0.5寸团头鲂投放,计养鱼种近九万尾。经过近四个月的精心管理,11月上旬共起捕大鱼种八万多尾,规格均在四寸以上。1981年8月8日,又试用一亩网箱培育大鱼种,投放夏花25万尾,经过三个月的管理,共得四寸以上大鱼种15万多尾,成活率60%左右。1984年,全县计有8×5×3(米)的大网箱八只,6×4×2(米)的小网箱80余只,年育苗种60—70万尾。
此外,我县农村普遍采用成鱼塘套养大鱼种,十字公社等地还利用农村“烟火塘”培育大规格鱼种,东王等公社也有少数社员利用稻田培育大鱼种。
从七十年代起,育种方式有所改变,普遍采用“小池改大池(五至七亩面积),浅水池改深水池(水深二米左右),漏水池改保水池”的“三改造”措施,三改后的鱼池年育三寸以上鱼种三、四百万尾。
(三)成鱼饲养
1.池塘养鱼
建国以前,农民长期处于个体、分散、落后的生产状态,池塘养鱼只是作为小家独户的一种副业收入,为农业的一种补充。一般是利用家前屋后的小塘放些小鱼,只放不养,粗放薄收。对大水面养殖,百姓无能力,官府无人问。
建国后的五十年代,中央提出“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但当时捕鱼者多,养鱼者少,天然鱼类依旧占主导地位。六十年代以后,池塘养鱼发展较快,1963年统计面积已达6971亩,是建国初期的五倍。
养鱼质量也不断提高,根据“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养鱼法”,实行人工精养,“合理密养,菜草喂养,常年管理”;亩产在四、五百斤左右。
1980年以后,水面实行承包,池塘养鱼有了新的发展。1984年底,全县池塘养鱼面积为49097亩,成鱼产量230万斤。
2.水库养鱼
县内水库养鱼始于六十年代初,1984年,全县98座水库,除铜井水库外,其它97座均可养鱼,可养面积51531亩。
黄栗树水库于1961年开始养鱼,马厂、三湾、赵店、土桥、上石坝五个中小型水库,也于六十年代起相继开始养鱼。社办小型水库大多在七十年代开始鱼类养殖。1984年底,全县水库实际放养面积51316亩,年产成鱼75万斤,主要供外调和出口,少部分投放市场。
水库养鱼初期,因水库多建于良田沃野,库区内有大量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随水冲入库中,浮游生物繁殖旺盛,鲢、鳙饵料丰富,只放不养,产量也很高。随着库龄增长,泥沙沉积和水库储水过深等原因,浮游生物低落,底栖动物种类、数量不能增生,水草也少,加之放养规格不大,数量不足,野害鱼类繁殖反而增多,成鱼产量逐年下降。七十年代中期,采取加大鱼种规格(三寸以上),增放多品种鱼类,常年除野,突击除害,增补无机肥料,水库成鱼产量又逐年增高。1979年至1984年水库成鱼产量见下表:

3.河道养鱼
境内历史上自有拦河闸坝工程起,河道养鱼即成为群众从事渔业的手段之一。我县主要的河道养鱼水域为襄河,襄河伸入县境腹地,建国前即有人利用水位较深的宝林桥等河段投放鱼苗,但因襄河来水面大,无拦鱼设备,稍有流动,鱼苗即顺流而下进入长江。1963年襄河闸建成,1964年开始利用闸上水面养鱼。1965年底设置拦鱼设备,同年起开始在闸上放养大鱼种,轮捕轮放,年平均生产成鱼六、七万斤,最高的1974年产鱼为十万余斤。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工业、生活废水造成),年产成鱼下降为四万余斤。
除襄河河道养鱼外,县内还有马厂河中段的康河坝,管坝河上中段的董家坝、翻身坝、黑老坝,襄河支流石沛河、东王河等河段均有河道养鱼。但都因缺少拦鱼设备,汛期鱼逃问题未能解决,所以河道养鱼业发展不快。
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部分农民利用稻田饲养成鱼,据统计1984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为1308亩。
(四)珍贵水产养殖
1.珍珠蚌
1972年,县水产养殖场和黄栗树水库渔场开始试验河蚌育珠,1975年投入生产,由于珍珠当时在国际市场滞销,生产一年即被迫停产。后珍珠在国际市场再度活跃,1978年县水产养殖场、黄栗树水库渔场和襄河镇渔场再次进行养殖,1980年插片送珠蚌1200只,1981年插珠5650只,年产珍珠十多斤。1979年黄栗树水库渔场、县水产养殖场相继试用三角帆蚌和皱纹冠蚌繁殖幼蚌成功后,年繁殖幼蚌100多万只。但因国际市场对珍珠质量要求较高,1980年下半年,珍珠生产和河蚌养殖再度中断。
2.河蟹
河蟹又名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本地惯称螃蟹。河蟹生活在淡水中,繁殖于河、海汇合的咸淡水处,凡通江的河流、水域都有毛蟹的踪迹。
滁河、襄河过去也出产河蟹,后因拦河建闸,河蟹无法溯行,产量日渐减少,几乎绝迹。1972年6月,先后从上海崇明县捕运蟹苗23斤,分别在黄栗树渔场和官渡公社官西生产队进行人工放养,不到一年时间,每只均重二两以上,黄栗树渔场捕获的最大个体近四两。1972年以来(1979、1980两年未采购到),计从江苏启东县和上海崇明岛采捕蟹苗3407斤,从和县采购幼蟹3593斤,分别投放圩区河沟和大中型水库等重点水域,截至1984年,全县累计生产河蟹四、五十万斤。
3.黄鳝、泥鳅
1981年春,十字公社渔场建成一座20平方米的水泥结构鳝池,以试养黄鳝,由于管理不善,鳝食未能解决而失败。近几年,各地对养鳝颇感兴趣,人民坝1981年建池三座,330多平方米,投放鳝苗8000多尾、480斤。石沛乡石沛生产队一农民,也建鳝池18.5平方米。
此外,1979年至1981年,县水产养殖场还进行过泥鳅养殖试验,石沛乡一农民也曾饲养泥鳅75斤,均因经验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未能广泛开展。
4.鳖
1976年,界首公社渔场试验养殖老鳖,试验面积五亩,试养大小不等的鳖300多只,先后两次试养五年,并产卵见苗,但由于饲养技术水平低,饲料不足等原因,1980年以后停养。
附:全椒县历年繁殖鱼苗培育鱼种和成鱼产量表

四、捕捞
(一)捕捞工具
建国以前,捕鱼一般采用简单的网具和钓具,如拉网、撒网、刺网、滚钩、卡子、鱼叉,也有采用笼子、场、麻罩,以及鱼鹰等。这些简单的捕鱼工具只能在小水面的浅水塘里作业。建国后至六十年代末,因养鱼业不甚发达,捕鱼工具基本无改进。
七十年代随着渔业的发展,县内的捕鱼工具也随之增至30多种,其中使用比较普遍、在生产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有十余种。网具方面有大拉网、剌网(单层剌网、三层挂网)、罾网、撒网、张网、赶网等;钓具方面有小钩、大钩,卡子等;杂具方面有笼子,场生、熟、鱼箔、麻罩等。近年来又发展了电赶、电捕和兜网等渔具。这些捕鱼工具中,有的属流动性质的,用来追捕鱼类;有的是定置性的,置于鱼类回游通道水域中,或者鱼类经常栖息和觅食的场所,截捕或诱捕鱼群。
(二)捕捞方法
小面积的水库和塘坝,一般采用拉、撒、粘,叉、钓等简单的生产手段。大、中型水库,由于库底地形复杂,地势凹凸不平,并遗留建库前的竹、木、房屋以及岩石等障碍物,捕捞困难。1970年前,每次都请江苏六合县捕捞队和临淮关渔业社来帮助捕捞,按产(量)分成。1972年12月,县派人前往浙江省青山水库和新安江水库学习大型水库和复杂地形的捕捞技术,1974年又派六名渔工再次前往实习,基本掌握了大、中型水库的“赶、拦、剌、张”联合捕鱼方法。县水产养殖场、黄栗树水库渔场采用这一方法曾分别—网捕鱼三万六千斤和四万余斤。
五、专营渔业生产单位简介
(一)襄河渔业大队
建国初期,陈浅、赤镇、襄河镇等地居住较为集中的渔民总计270余户,沿滁河一线有水上渔民六十余户。他们常年在滁河、襄河捕鱼,在圩区猎捕雁鸭。经过互助合作化运动,1955年建立三个渔业互助组,1956年分别成立赤镇、陈浅两个渔业初级社,1958年两个渔业初级合作社合并为渔业高级社,1964年改为襄河渔业大队,归襄河镇领导。1968年渔业大队社员开始在陆地定居,于官渡公社西海子圩建屋69间,并接受划拨农田196亩作为生产基地。现在该队有82户、397人,拥有拖船队一个,总载重260多吨,原用于渔业生产的木船57只、141吨,由于缺少养殖水面,经营主要以水上运输为主。
(二)国营县水产养殖场
县水产养殖场现隶属于县农牧渔业局,1956年秋筹建,场部设于南屏公社白汪塘。1957年春开始投放夏花鱼种,当时主要为农民养鱼提供鱼种。1967年场技术人员试验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主要从事鱼苗、鱼种养殖和新品种引进工作,并对全县养鱼业技术作指导。1975年该场在赵店水库建立新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家鱼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自放自捕的一条龙生产。
自1956年建场,该场29年间,共生产夏花和大片鱼种7800万尾;人工繁殖19年间,共繁殖各种家鱼5.2亿尾;成鱼生产11年间,共捕捞成鱼53.8万斤,出售给国家21万斤。
上一篇:第一节 畜牧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