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蓄水工程
(一)小型塘坝
建国以前,历代官府为了多收粮多征粮,时而也倡导农民兴修水利。只是限于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和生产力水平,一般只能兴建小型塘坝、涵洞和圩堤,费用主要靠私人捐助。民国期间,省建设部门也偶而拨给少量工赈款兴修地方永利。民国后期,县设有建设科,兼管交通、水利,但实际是挂名领薪,很少过问。
据旧县志记载,明代,全县有塘57口,坝22个;清代,有塘58口,坝23个。民国初年,有塘61口,坝26个,详见下表:
1.塘



民国以后,由于外籍人口的不断流入,大片荒地被开发利用,塘坝数量随之增多。据1949年统计,全县实有塘坝28000个,灌溉面积11万余亩,其中灌溉面积500亩以上的塘坝84个。但是,由于兵连祸结,瘟疫横行,农业生产得不到发展,因之塘坝也长年失修。到建国初,全县有30%的塘坝埂坍塌,55%塘坝埂渗漏,100%的塘坝淤积严重。较大的塘坝如高塘、白汪塘等,几乎丧失了蓄水灌溉的能力。
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遵照毛泽东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按照“以蓄为主,蓄泄兼施”的治水方针,本着“民办”和“公助”的形式,对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塘坝分年进行整修、挖深,并逐年兴修了一些新塘坝。1954年调查统计,全县整修和新建的塘坝总数为3.28万多个,除肥全坝、芦子坝、翻身坝、晋家坝等几处较大的拦河引水工程外,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塘坝工程还有新兴乡驼龙坝、大官塘,岗杨乡林杨坝,张岗乡董家坝,高庙乡朱宣坝,黄集乡东西坝,晋集乡周大坝,蔡集乡余家坝、孤塘,卜集乡大官塘,峨嵋乡江大塘,兴云乡清水塘,郑桥乡黄泥坝,马山乡杨家坝,枣岭乡海塘,大韩乡石坝,刁冯乡人民坝、八波塘,黄庵乡泥坝潭,三圣乡大牧塘,花园乡王官塘、白汪塘等22处。合计灌溉面积为44824亩。1958年,塘坝总数上升到36968个,蓄水量达到7000万方。
七十年代初,在县内提出的“扩大面积攻总产”的口号下,部分塘坝被废改田种上水稻。据1973年水利大普查统计,全县塘坝减少为26435个,被废塘坝1万多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制止和纠正这一倾向,塘坝数略有回升。1980年水利资源调查统计,全县塘坝为28728个,蓄水量11056万立方米。其中蓄水万方以上的塘坝2082个,总蓄水容量4885万立方米;分布于城东区378个,武岗区367个,太平区545个,古河区427个,马厂区358个,襄河镇三个,荒草圩军垦农场四个。
1958年以前,因县内无较大的灌溉工程,农田灌溉主要依赖于小型塘坝,有效灌溉面积1949年为11.41万亩,1957年为16.40万亩。1958年以后兴建了一批水库,凡水库灌区内塘坝的利用效益随着水库灌溉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减弱,据统计1962年全县塘坝有效灌溉面积下降为10.54万亩。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随着水库、机电站的增多,以及配套工程的逐年完善,灌溉效益的不断增大,加之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灌溉要求的提高,故大多数水库、机电站灌区内的塘坝只能起到灌溉调节作用。1975年以后至今,全县塘坝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6万亩。
(二)水库
1953年县内首先在黄栗树乡兴建了林洼水库。1955年起又根据“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先后开始兴建清水塘、神山一库、清水河、大牧塘、吕小坝、神山二库、山王、大白塘、孙小坝、官渡、神山三库、蔡桥、官山、大胡、蔡坝、八波塘、白汪塘等17座小型水库(多数是在原有塘坝的基础上进行加高、扩建成库)。1958年到1959年,水利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当时提出“雨水蓄起来,河水拦起来”;“土不下山,水不出村,当地下雨当地存”等口号,全面开展小水库兴修。仅两年时间,动工兴建的扰有上石坝、杨岗一库、花园、黄洼、瓦山、上陶、三八、永丰、郭冲、拂晓、大尖山、小罗、跃进、牯牛塘、四节冲、杨山、北山、杨岗二库、丰产、锥子集,耿桥、柏山、二陈、横塘、苏山、周庄、谭冲、高庙、小张、小尹塘、骑龙、西刘、下王、王坝、复兴等35座小水库(复兴水库于1962年被洪水冲垮,一直未修复)。此外,这一时期,县内还开始动工兴建黄栗树大型水库和赵店、土桥中型水库。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县内又有费洼、王郢、二郎、金牛、东高、赵洼、倒兴集、蒲塘、罗榨、何洼、大谢、彭庄、胜利、齐心、董洼、陈谭、洼李、光辉、关郑、小范、门头张、王洼、黄庄、中许、铜井、刘郢、红旗、龙山、隆兴、中赵、新光、上郑、夫子岭、小梁、兴云、马山、沈山、努力、大坝、何小桥40座小型水库,以及马厂、三湾两座中型水库动工兴建。其间,1966、1972、1976、1977四年破土动工的水库工程占六、七十年代总数的一半以上。八十年代初,又兴建了马桥水库。1984年统计,全县共有大型水库(总库容1亿方以上)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000万至1亿方)四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0万至1000万方)18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0万至100万方)75座,总计有效库容18910万方。
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库,一般只重视枢纽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灌区配套工程的建设,因此,灌溉效益不大。1965年,全国水利会议提出“大寨精神,小型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治水方针,因此,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全县各大、中、小型水库均先后动工开挖灌溉渠道和兴建配套建筑物,使绝大多数水库发挥了效益。全县原设计有效灌溉面积为72.34万亩,这一时期,实际灌溉面积已达到62.74万亩。全县国营大、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简明情况如下:
1.黄栗树水库
坝址位于襄河上游,黄栗树村附近的蚂蚁山与鹰嘴石之间。
该水库系省水利厅设计,国家投资兴办的工程。该工程上游集雨面积为262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89亿方,兴利库容1.03亿方;淹没黄栗树、周岗及滁县李集三乡土地3.5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但由于上游淹没赔偿问题没有全部处理好,蓄水位受到限制,兴利库容实际只能达到8200万方。水库坝埂为土石混合坝,坝顶高程58.2米,宽五米,最大坝高32米,最大坝长270米,内坡1∶2.4—1∶3,外坡1∶3—1∶3.5。坝顶另建有浆砌块石挡浪墙,墙高1.1米。
早在建国初期,省水利局即派遣勘察队来全椒黄栗树一带实地查勘建水库条件,接着又派测量队测量了该处地形。1952年,省在黄栗树没立了水文站,开始收集水文资料。1954年开始进行地基钻探。经过两年时间的资料收集、分析,以及苏联地质专家、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肖南生等人实地考察,均认为此处岩层破碎,特别鹰嘴石处有一条宽约四、五米的断层,渗水量大,加之坝埂基础处有八米深的沙层,不易清基,致使该工程迟迟不能动工。
1959年,省属龙河口水库施工,采用坝底不清基,于大坝上游坡底用粘土铺盖防渗成功。根据这一经验,同年冬,黄栗树水库开始破土动工。该工程由副县长秦少良任指挥,从全县抽调了7000多名民工,迄至1961年春,完成大坝海拔高度50.5米,土方20余万方。此后,撤去民工,由省水利支队1400余名劳改犯继续施工,到1965年5月,按原设计大坝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坝顶高程达55米,顶宽五米,砌浆块石防浪墙高一米。大坝在45米高程以上的上下游坡度为1∶2.42;45米高程以下,上游坡度1∶2.5,下游坡度为1∶3。上游库底粘土铺盖层长120米,厚1.0—1.5米。水库灌溉涵洞建于坝埂南端,直径二米,涵底高程36米,马蹄形混凝土结构。溢洪道选于坝埂北端,建于鹰嘴石山头北侧的山洼中,切岭长260米,最大切深19米,底宽10米,底高程45.8米,下接土渠衔接老河河槽。
由于溢洪道施工是采用大爆破法切岭,一次装药72吨,爆破扬弃土石50%以下,剩余由人工清理成型。因此,两岸岩层遭受破坏,每遇大雨,时有塌方,故于1974年开始进行陡坡弯道护砌工程建设。1976年滁县地区水利局又按照河南省林庄1975年8月暴雨雨型,重新编制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将溢洪道底板全部用混凝土浇铸,并用平连拱挡土墙加高岸墙达54米高程,右岸退坡建环山公路,切岭尾部增做混凝土跌水,下接砌石护坡明渠。同时在溢洪道北150米处的石灰窑山洼增开50米宽的非常溢洪道,辅助排洪。1978年再次将大坝加高培厚,达到现在标准。
1963年开始兴建灌区配套工程,至1966年计开挖总干渠一条,长8.9公里;干渠八条,长130公里;支渠56条,总长206公里。渠道配套建筑物主要有分水闸、节制闸、渡槽、涵洞、倒虹吸、跌水、桥梁等共951座。可灌溉黄栗树、石沛、八波、城东、谭墩,草庵、白酒、中心、武岗、官渡、南屏、东王、小集、三圣、赤镇、广平等乡的部分或大部分土地。此外,水库上游还建有周岗电站,提水灌溉周岗部分土地。1966年水库开始受益,计算有效灌溉面积为34.12万亩,平均每年实际灌溉27万亩左右。
迄至1984年,黄栗树水库全部工程共完成土石方444万方,其中砌石方49530方,混凝土方5100方,使用国家投资1001万元。
2.马厂水库
马厂水库位于马厂河上游,马厂街北三公里处的大塘李村附近,集雨面积81平方公里。设计枢纽工程有均质土坝、泄洪兼灌溉涵洞、溢洪道、泄洪堰、灌溉进水闸等。该工程于1965年开始施工,1968年完成。现坝顶高程61米,最大坝高21.2米,最大坝长1765米,坝顶宽五米,内坡1∶2.5—1∶3,外坡1∶2.5—1∶3,挡浪墙高30厘米。计算总库容4020万方,兴利库容2535万方,最大淹没面积9000多亩。溢洪道建于坝埂右侧,为开敞式,底宽50米,底高程59米。1976年渡汛时又将溢洪道增宽到230米,底高程降为58米。灌溉兼泄洪涵洞为方形、两孔,单孔面积为1.6×1.6平方米,底高程46米。

1966年至1968年配套开挖了东、西干渠及支渠,共48条,总长258公里,建设大小建筑物1087座。在西干渠建有喻河,永丰一、二级抽水站;东干渠建有董洼一、二级抽水站;上游复兴乡还建有小型抽水站。马厂水库于1969年开始受益,自流和提水灌溉复兴、马厂、黄庵、小集、三圣、广平、卜集、大墅、黄集、蔡集、古河、新兴、石溪等乡的部分或大部分土地,总计11.84万亩。近年来由于引江提水站之一的卜集电站建成,卜集和广平两乡在水库水量不足的情况下,不需马厂水库供水。
该工程共完成土方298.6万方,砌石方4.2万方,混凝土788方,使用国家投资260万元。
3.三湾水库
三湾水库位于管坝河上游,上湾村附近。水库上游集雨面积74.6平方公里。设计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6米,另浆砌块石挡浪墙高一米,最大坝高19米,最大坝长1360米,坝顶宽4.5米,内坡1∶2—1∶3,外坡1∶2—1∶3。计算总库容4172万方,兴利库容2365万方,淹没面积约一万亩。
1966年冬开始大坝施工,由古河区动员5000余人挑土筑坝,1969年大水灾后,又动员滁河沿圩区的古河、卜集、广平、赤镇、官渡等乡的受灾群众近2000人,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兴修三湾水库,完成了大坝工程。
水库溢洪道开挖于坝埂东端,底高程43.5米,宽30米。1976年渡汛期又于坝西端增开非常溢洪道,宽100米,底高程43.5米,进口处临时筑一米高土埂,以抬高蓄水水位。灌溉涵洞分东、西两个,均为浆砌块石拱箱涵。东涵兼泄洪,孔径为2.2×2.5平方米,底高程35.5米。西涵孔径为1.2×1.5平方米,底高程36米。该水库可灌溉大墅、黄集、古河、章辉、新兴、石溪等乡11万亩农田。1969年、1977年,开挖东、西干渠各一条,长20公里;支渠13条,长71.5公里。此外,还修建了渠道配套建筑物共133座。由于经费不足,现灌区配套尚不齐全,上游管坝抽水站至今未能兴建,因之,目前实际灌溉面积仅为9.25万亩。
该工程共完成土方166万方,砌石方3万方,混凝土715方,使用国家投资款161万元。
4.赵店水库
位于全椒县城西南、赵店河上游的赵店村,来水面积为32.2平方公里。
建国初期,库址为一口大坝。1959年开始对坝埂进行加高培厚。1962年又在原有基础上,由省水利支队第二大队投入近500名劳改犯进行施工,再次加高培厚坝埂。1966年县组织武岗区、城区及襄河镇民工近万人参加大坝施工。1977年最终组织受益区民工加固大坝,按大坝设计标准完成了该项工程。现坝顶高程33米,顶宽四米,最大坝高13米,最大坝长1400米,内坡1∶2.5,外坡1∶2.5—1∶3,总库容1723万方,兴利库容723万方,淹没面积5600亩。
1962、1966年施工期,曾兴建南、北、中涵洞三个。北涵灌溉兼泄洪,圆涵直径1.2米。中涵原为两孔,由于施工时所填泥土与涵体结合不牢,穿箱漏水,1974年汛期坝顶外侧突陷,经及时降低水库水位和在涵洞前部打上围堰,才保住大坝安全。同年冬至第二年冬,对该涵洞进行翻修,堵死一孔,留下一孔,直径为1.5米,作大水年泄洪备用涵;南涵孔径为0.8×1.2平方米,为单一灌溉用涵。
赵店水库的溢洪道位于坝埂南端,底高程28.9米,宽10米,1976年又在其右侧增开宽50米,底高程29.5米的非常溢洪道。
1972年至1973年开挖了北干渠,长13公里。1973年至1974年开挖了南干渠,长10公里。按设计可灌溉白酒、中心、武岗、南屏等乡土1.73万亩土地,但由于南、北干渠未能按设计标准开挖,而且配套建筑物也不齐全,效益不能全部发挥,实际灌溉面积仅1万亩左右。多余蓄水,根据襄河水位,每年襄河排放一、两次,配合黄栗树水库,确保襄河闸闸上水位,为县城居民提供清洁用水。
全部工程共完成土方63.2万方,砌石1.6万方,混凝土135方,使用国家投资65.6万元。
5.土桥水库
位于界首乡土桥村,集雨面积37平方公里。1959年秋动工,1960年春建成了一座顶宽1.5米、顶高程20.5米的小型蓄水坝。由于筑坝泥土中含有大量冰块和杂质,再加上土质差,压实不够,小坝蓄水后,多处出现渗浸和漏水。1966、1972、1976年三次加高培厚。使坝顶高程达到26米,坝顶宽六米,最大坝高10.8米,坝顶长度957米,内坡1∶2.5,外坡1∶3。
该水库溢洪道建于坝埂西端,为开敞式两级跌水,进口底高程19.3米,宽18米。为临时抬高蓄水水位,1982年又于进口处增做沙心、水泥砂浆粉面的溢流堰形滚水坝,堰顶高程20.5米。
水库设计总库容1495万方,兴利库容800万方,淹没面积4100亩。但由于大坝护坡、溢洪道等工程未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蓄水位只能达到20.5米高程,兴利库容仅为465万方,实际淹没土地为2700亩。
该水库的灌溉渠道是利用土桥东、西两旁的撇洪沟,支渠尚未开挖,通过撇洪沟自流灌溉面积可达5000亩。此外,该水库上游建有土桥、韦庄、光明三个抽水站,可提水灌溉7000亩土地。
土桥水库迄至1984年总计完成土方36.3万方,砌石5470方,混凝土450方,使用国家投资31.9万元。
6.小(一)型水库简明情况表



二、引水工程
(一)引江
1969年,位于和县乌江镇附近、驷马山分洪河入江口处,由省水利厅设计、施工、管理的大型电力提水站开工。1971年竣工受益。该提水站设计十台机组,实际安

装六台,单机容量1600瓩,单机流量每秒21立方米。通过提水站提引(长)江水,灌入驷马山分洪河(此时应叫引江水道),倒流滁、襄河(1970至1972年,在滁河与襄河汇合的三汊河处,兴建了襄河口节制闸,有效地控制了闸上滁、襄河水位),使滁、襄河水位适时得到调节。在正常月份,一般保持七米左右高程,抗旱季节,保持在八至九米高程。
由于长江水倒流入滁、襄河,为我县两河沿岸的农田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促使原有提水站的改建和配套工程迅速进行;同时鼓舞了沿河社队修建新的引江提水站的热情。自1971年起至1979年止,两河流域有大潘、新河、大孙,柏陈、军民、苏姚、宋畈、卜集、汪畈、城北、晋集、小坝湖等提水站陆续动工兴建。到1984年,全县新建、改建的大小引江电力提水站100座,总装机247台、22199瓩;机械提水站一座,装机三台、240马力。总计灌溉流量计每秒95.7立方米,可灌溉农田49.4万亩。全县引江配套工程简况如下:
1.国营襄河口节制闸
襄河口节制闸位于襄河河口,由拦河节制闸、船闸、引水河道三部分组成。地区水利局设计并组织施工,我县承担52万方建筑物基础和引水河开挖土方任务。该工程1970年开工,1972年竣工,建成节制闸七孔,单孔净宽七米,闸底高程3.3米,闸顶高程14米,最大排洪流量每秒300立方米。闸门分上,下两层,电动卷扬机启闭。船闸位于节制闸右侧的老河道上,船室宽12米,长100米,一次过往船只100吨位。船闸上口有“八”字形闸门控制,电动螺杆启闭开关。
该工程竣工后,交省驷马山工程管理处管理。
2.军民电力排灌站
军民电站设计为一、二、三级站。
一级为排、灌结合站,位于界首乡杨庄村,因与原杨庄军垦农场共同受益和负担,故取名为“军民”电站。该站1972年冬筹建,1973年春开工,1976年建成并受益。一级灌溉引水,自白果树处切襄河埂开引水渠,经西观圩、四联圩至后河,再穿马圩至一级站进水口,全长10.5公里。站内装机六台,单机容量155瓩,配28ELB—70型轴流泵。水泵室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压力水箱两级串连结构。排涝时六台水泵同时发挥效益,灌溉时则两级串连,只有三台泵流量输入灌溉出水池。计算排涝流量每秒八立方米,排涝范围包括界首乡与杨庄农场的王圩、马圩,及陈浅乡的全部圩田,总共2.2万亩。现因排涝渠道尚未开挖,只能排除王、马圩4900亩的水涝。该级站设计灌溉水位为22米高程,灌溉流量每秒为四立方米,除为一级站出水渠以下10600亩岗畈田进行灌溉外,主要为二级站提供水源。
二级站位于界首乡段庄村附近,1976年动工兴建,1978年建成。装机六台,单机容量115瓩,配20Sh—28型离心泵,出水高程34米,提水流量每秒3.12立方米,可灌溉界首乡农田29600亩,并为三级站提供水源。
三级站位于界首街北侯郢村,1978年在原土桥水库二级站基础上改建。该站装机两台,计150瓩,配16″丰产—35混流泵。出水高程45米,提水流量每秒0.7立方米。在正常年份土桥水库水源充裕的情况下提取水厍库水,大旱年份则提取二级站送来的长江江水,主要灌溉界首、十字二乡北部的岗垄地,总计6900亩。
3.五里墩电灌站
五里墩电灌站,设计为一、二、三级站。
一级站位于城东乡路西村附近,1966年春开工,1967年建成。装机五台,单机容量75瓩,配有16″丰产—35混流泵,单机流量每秒0.3立方米。原设计提取襄河闸闸上水,最低进水位9.5米高程,1972年改为提取襄河闸闸下长扛水源,设计最低进水高程八米,出水高程20.5米,灌溉城东乡7000亩土地,并为二级站提供水源。
二级站位于十字乡路西村,建于1967年,装机四台,共300瓩,配有16″丰产—35混流泵,出水高程32米,提水流量每秒1.08立方米,灌溉城东、十字两乡17400亩土地,并向三级站送水。
三级站位于十字街西约300米处,建于1971年,装机两台计150瓩,配有与一,二级站同型号水泵,出水高程38.5米,提水流量每秒0.5立方米,灌溉十字、谭墩两乡2300亩高岗地。
4.城北电灌站
1978年,我县遭遇大旱,水库,塘坝全部干涸,群众求水心切,在中共城东区委的领导下,自筹资金开工兴建城北电灌站,后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投资57.2万元帮助完成全部工程。
兴建城北电灌站,事前未经过详细规划设计,只是迫于旱情,想通过建设一、二、三级站将襄河的长江水提送到上石坝水库东干渠,然后向下灌溉八波、城东、石沛、谭墩四乡近4万亩农田。但是,以上灌区范围均在上石坝、黄栗树两水库自流灌区范围内,一般年景,以上两水库库容基本可以满足灌溉要求,故城北站建站至今,受益很小。
一级站位于县城北二华里的八波乡和平生产队,1978年开工,1979年建成。设计装机十台,现实际装机七台,单机容量75瓩,配置14Sh—28离心泵,进水位八米高程,出水位25米高程,单机流量每秒0.27立方米。建站以后,最多同时开机二至三台,灌溉八波乡5000亩左右土地。二级站位于城东乡西王庙村附近,1979年开工,1980年建成。设计装机七台,实装六台,计450瓩,配置16″丰产—35混流泵,出水高程36米,单机流量每秒0.3立方米,一般年景很少开机。
三级站位于石沛乡高井村北,1979年开工,1980年建成。装机三台计225瓩,配置14Sh—28离心泵,出水高程48.5米,总流量每秒1.05立方米。由于建站后一直未发挥作用,加之管理不善,198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机电设备撤走,机房、管理房屋拆除,只保留进、出水池,一旦遇到大旱,可临时装机抽水。
5.柏陈电力排灌站
柏陈电站位于官渡乡柏陈村附近,靠近滁河岸边。设计以排为主,排灌结合,1973年开工,1975年建成。装机三台,总容量465瓩。配置28ELB—70轴流泵,单机流量每秒1.35立方米。官渡乡的如意河以东,虎皮、罗圩以西,官渡水库以南的圩田均可受益,受益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1.05万亩。
6.苏姚电力排灌站
苏姚电站设计为两级站。一级站为排灌结合站,位于官渡乡苏姚村附近,1974年开工,1976年建成。设计出水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压力水柜加竖井结构,原计划装机七台,单机容量130瓩,配置20Sh—19A离心泵。但由于当时机电产品紧缺,实际只安装55瓩和115瓩的单机各三台,配置14Sh—28A及20Sh—28离心泵各三台,总装机容量510瓩,灌溉流量每秒二立方米,排涝流量每秒2.3立方米,未达到设计要求,准备在有条件时更换机组,提高排灌能力。
一级灌溉引水自大罗村附近拦切滁河河埂,开挖引水渠,经西海子圩至一级站进水池。设计进水位6.5米高程,灌溉出水位21米高程,主要向二级站送水,一级站自身无灌溉土地。排涝出水位16米高程,排除的涝水,通过如意河进入滁河。排涝范围包括官渡乡如意河以西的圩田,总计6.7平方公里。
二级站位于中心乡葛庄村附近,1976年冬开工,1978年完工。设计装机八台,单机容量75瓩,配置14Sh—28离心泵,现实际安装六台,出水高程33米,出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该级站主要提水至黄栗树水库三分干渠,通过三分干渠灌溉中心、武岗、南屏、官渡等乡农田,总共5万余亩。
苏姚一、二级站灌溉设计意图是:遇到大旱年份,黄栗树水库水量不足,由苏姚电站提引长江水予以灌溉,一般年份,则由水库放水自流灌溉。
7.宋畈电力排灌站
宋畈电站设计为两级站。一级站位于赤镇乡宋畈村附近,为排灌结合站,1974年开工,1975年建成。装机三台,共225瓩,配置14Sh—28离心泵。设计进水位6.5米高程,从杨墩拦切滁河河埂建进水涵,引滁河河水穿西海子圩至一级站进水池。设计灌溉出水池采用浆砌块石竖井式结构,出水水位21米高程,灌溉流量每秒1.05立方米,灌溉赤镇乡信心行政村4000亩土地,并为二级站提供水源。排涝出水位16米高程,排涝流量每秒1.2立方米,经三张撇洪渠入跃进河,下泄滁河。排涝范围为赤镇乡跃进河以东圩田,约四平方公里面积。
二级站位于上郑村附近,1978年抗旱时建成。装机两台,共110瓩,配置14Sh—28A离心泵,出水高程33米,出水流量每秒0.5立方米,提水至黄栗树水库四分干渠,灌溉赤镇乡信心,宝塔两行政村6000亩农田。
现由于该站引水渠尚不配套,效益未能全部发挥。
8.大潘电力排灌站
大潘电站位于赤镇街东约500米处的滁河岸边,设计以排为主,灌溉为辅。1971年冬兴建,1972年建成。装机两台,共260瓩,配置20″丰产—50混流泵,出水设计采取落井式建筑结构,出水流量每秒1.04立方米,受益范围为赤镇东、跃进河西的圩田,计3600亩,排水面积4.75平方公里。由于受益区内地形起伏落差大,加上外来客水,排涝流量不足,上、下游用水矛盾较大。为此,信心行政村于1982年又在受益区上游庙李、张桥两地兴建了两座小型排涝站,增加排涝流量每秒0.75立方米,基本解决了用水矛盾。
9.上九连电力排灌站
上九连电站位于赤镇乡曹埠村,原设计为机械排灌站,以排为主。1959年冬开工,1962年建成。该站安装80马力柴油机五台,配置了PV—50型轴流泵,1974年更新为PVA—50轴流泵,1975年改柴油机为电动机,配置55瓩立式电动机五台,单机流量每秒0.65立方米,水泵室为连拱式浆砌块石结构。
该站设计受益范围为赤镇以西、新河以东的所有圩田,计2.1万亩,排水面积20余平方公里。由于本站装机量偏小,不能及时排除圩内积水,1972年新河、大孙两站建成后,将侯家、戴都、宝善三个圩的积水直接排出,不再进入上九连站,减轻其排涝压力。现上九连站尚有孙庆、大朱.小朱、红草地等12平方公里排水面积,配合队办的童墩、王湾、陈湾、大朱等小型排灌站,排水流量每平方公里达到0.4秒立方米,基本满足了排涝要求。
10.大孙电力排灌站
大孙电站设计为两级站。一级站位于赤镇乡山李村附近,为排灌结合站。1972年9月开工,1973年7月建成。灌溉通过上九连站进水闸引滁河水,过红草地交叉工程至大孙进水池。进水位6.5米高程,出水位22米高程。计划装机三台,单机容量130瓩,配置20Sh—19A离心泵,单机流量每秒0.51立方米。但由于当时机电产品紧缺,实际安装是125瓩电动机,影响水泵功率,1981年更换了一台160瓩电动机。
该站排涝范围为宝善、戴都两圩7.5平方公里面积,排除的涝水进入大孙撇洪渠经赤镇入滁河。灌溉为赤镇乡大孙、宝塔两行政村8600亩农田,同时为二级站提供水源。
二级站位于三圣乡林山头村附近,1973年7月开工,1974年建成。装机三台计165瓩,配置14Sh—28A离心泵,出水高程32.5米,出水流量每秒0.87立方米。提水入黄栗树水库赤镇支渠,灌溉二郎口以南,三圣、赤镇两乡8000亩农田。现由于二级站渠道断面没有达到设计标准,故效益尚未全部发挥。
11.新河电力排涝站
新河电站设计为两级站。一级站位于广平乡路嘴村,为排灌结合站,1972年9月开工,1973年7月建成。计划装机四台,单机容量130瓩,配置20Sh—19A离心泵。实际安装三台,单机容量125瓩,出水流量每秒0.51立方米。
灌溉水源由新河闸引滁河河水,进水位6.5米高程,出水位22米高程,灌溉广平乡新河行政村8100亩农田,并向二级站供水。排涝范围为侯家圩、三圣散水滩计6.13平方公里面积,排除的涝水经新河排入滁河。
二级站位于广平乡邰伦书村,1973年开工,1974年建成。装机五台共275瓩,配置14Sh—28A离心泵。出水高程33米,出水流量每秒1.45立方米。提水至黄栗树水库二分干渠,灌溉三圣、广平两乡前冯、项集、浦北、下陶四个行政村16500亩农田。
12.东王河电灌站
东王河电站是在1978年大旱中临时兴建的抽水站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建设该站主要迫于旱情,计划从襄河提水入黄栗树水库西干渠,补充水库水量,故该站实际是预防大旱年的一座备用站。该站设计为两级。
一级站位于白酒乡下坝村、襄河右岸,1978年冬开工,1980年建成。计划装机12台,实际安装十台,单机容量75瓩,配置16″丰产—35混流泵。设计进水位八米高程,出水位19米高程,出水流量每秒四立方米,送水进入东王河。此外,东王河西张村附近建有拦河坝,以抬高水位将水接送至龙塘桥,为二级站提供水源,自身仅灌溉5000亩农田。
二级站位于草庵乡龙塘桥村附近。1979年开工,1980年建成。计划装机15台,实际只安装十台,单机容量75瓩,配置14Sh—28离心泵,出水高程36米,出水流量每秒2.7立方米,送水进入黄栗树水库一分干渠后,倒灌至西干渠,灌溉白酒、草庵、小集、东王等乡5.5万亩土地,并为汤陈电灌站提供水源。
13.汤陈电灌站
汤陈电站为一、二两级站。一级站位于小集乡汤陈村,原为机灌站,1964年兴建,1968年建成。安装200马力和300马力柴油机各一台,皮带式传动16″丰产—35水泵五台。由于该型号柴油机生产年代久远,耗油量大,经常出故障,故于1971年在八里变电所建成后,改柴油机为电动机,配置75瓩电动机五台,分别带动原五台水泵。1979年又增一台同型号机组,总装机六台,计450瓩。设计从黄栗树水库西干渠提水,遇大旱年黄栗树水库储水不足时,由东王河电灌站供水。灌溉进水位35.5米高程,出水位45.2米高程,灌溉流量每秒2.4立方米,除向二级站送水外,另可灌溉小集乡16300亩农田。
二级站分设汤陈、史黄垄、平塘三地。
汤陈二级站靠近一级站,1965年兴建,1966年建成。原安装80马力柴油机一台,1972年改为55瓩电动机,配置16″丰产—35水泵,出水位53.8米高程,流量每秒0.4立方米,灌溉2700亩;史黄垄二级站位于东王乡史黄垄村,1964年兴建,1965年建成。原安装80马力柴油机三台,配置16″丰产—35水泵,出水位53.1米高程,灌溉流量每秒1.2立方米,灌溉农田6300亩。1966年东王乡倒兴集水库建成受益,该站部分灌区变为水库自流灌区,故于1972将原站改小,三台柴油机改为一台55瓩电动机。1978年大旱后,又增加一台机组。平塘二级站位于小集乡平塘村,1971年兴建,1972年建成。安装55瓩电动机一台,配置16″丰产—35水泵,出水高程53米,灌溉流量每秒0.4立方米,灌溉农田2500亩。
14.卜集电力排灌站
卜集电站设计为一、二、三级站。一级站位于卜集乡林嘴村附近的滁河边,以灌为主,排灌结合。1977年3月开工,1978年建成。该站装机六台,总容量930瓩,配置28ELB—70轴流泵,排灌总流量每秒7.4立方米。设计灌溉进水位6.5米高程,出水位15米高程。出水干渠至任庄分为东、北两条,分别向郝张、西石两个二级站送水,一级站自身仅灌溉孙小圩及大官塘以下1000余亩圩田。排涝范围主要是陈家圩及其以上滩汊,计4.8平方公里面积。二级站分设郝张、西石两地。郝张二级站位于卜集乡郝张村附近,1978年兴建,1980年建成。设计装机十台,单机容量185瓩,配置20Sh—19离心泵。但由于当时机电设备紧缺,机泵未能配套,改用215瓩电动机代替。设计进水位14.5米高程,出水位33米高程,单机出水流量每秒0.56立方米,灌溉33米高程以下的广平、卜集、黄庵三乡5万亩农田,并为康东、康西三级站提供水源。出水池原设计为竖井加渡槽结构,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缓建,加之已开挖的出水干渠断面不足,故目前只有五台机组发挥效益,而且向北送水仅达谢店,只能灌溉广平乡2万亩土地。西石二级站位于卜集乡西石村东,1978年3月开工,1979年5月装机出水。原计划安装两台115瓩电动机,实际只装一台,配置20Sh—28离心泵,出水高程28米,流量每秒0.52立方米,灌溉峨嵋、古城两行政村1万亩农田。
三级站位于康河坝上游东、西两侧,东侧名康东站,靠近黄庵乡大黄村;西侧名康西站,靠近大墅乡池庄村。均于1979年兴建,1980年建成。东站装机七台,总容量700瓩,配置14Sh—19A离心泵,总流量每秒2.2立方米。西站装机四台,计400瓩,水泵型号与东站相同,总流量每秒1.25立方米。两站设计进水位均为28米高程,正常年景提取康河坝水,遇大旱年份则依靠郝张二级站供水。出水高程46米,分别送水入马厂水库东、西干渠,以补充马厂水库水量的不足。
15.汪畈电力排灌站
汪畈电站设计为一、二、三级站,1978年秋三个站同时开工,至1980年先后受益。
一级站位于古河乡汪畈村,以灌为主,排灌结合。计装机五台,总容量775瓩,配置28ELB—70轴流泵。设计灌溉进水位6.5米高程,出水位15米高程,出水流量每秒4.9立方米,分东、西干渠送至队办的下於小站及陈庄二级站。该站自灌15米高程以下的1.4万亩土地。排涝流量每秒6.15立方米,排涝范围包括民新圩、侯李圩等地总共12.5平方公里面积。
二级站位于古河乡陈庄费村西。设计装机五台,实际安装三台,单机容量240瓩,配置24Sh—19A离心泵,出水高程33米,出水流量每秒四立方米,灌溉古河、蔡集两乡3.6万亩土地,并向三级站送水。现因灌区支渠尚未开挖,故效益未能全部发挥。
三级站位于黄集乡吴庄村,装机四台计400瓩,配置14Sh—19A离心泵,总流量每秒1.44立方米。在马厂水库西干渠水源不足时,由该站提水至44米高程进马厂水库西干渠的大张、大杨、小邹等支渠,可灌溉2.5万亩农田。
16.小坝湖电灌站
小坝湖电站为两级站,1979年元月开工,1981年建成。一级站位于新兴乡小坝湖村附近,设计装机三台计465瓩,配置28ELB—70轴流泵,从滁河一级站(省属)大王闸闸上引水,进水位13.5米高程,出水位23米高程,出水流量每秒3.69立方米。该站提水进肥全坝东干渠,一则利用肥全坝渠系向下游灌溉,一则向二级站供水。
二级站位于新兴乡小高村南,装机六台,计600瓩,配置14Sh—19A离心泵,设计出水位38.5米高程,出水流量每秒1.86立方米。在三湾水库西干渠水源不足时,提水进三湾水库石溪支渠,倒灌至水库坝下,供岗李电灌站提水灌溉。
17.晋集电灌站
晋集电站分三级。一级站位于石溪乡何头晋村东,1979年开工,198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暂时停建,1982年恢复建设。设计装机六台,单机容量155瓩,配置28FLB—70轴流泵,水泵室为浆砌块石结构,两级串联,进水位6.5米高程,出水位22米高程,出水流量每秒4立方米,灌溉古河、石溪两乡3000亩农田,并向二级站提供水源。
二级站位于石溪乡曹庄村,1983年开工,1984年建成。设计装机五台,实际装机三台,单机容量215瓩,配置20Sh—19离心泵。出水高程37米,出水流量每秒1.68立方米,灌溉石溪、新兴、黄集三乡的3.7万亩土地,并计划向三级站供水(三级站计划建于黄集乡大蔡村,设计装机两台计110瓩,灌溉1.4万亩土地,因无经费至今尚未开工)。
社队兴办的小型电力灌溉站共41处,装机客量为1810瓩,灌溉容量为8.5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为28550亩,机电排灌站共23处,排涝面积为20680亩,灌溉面积为45660亩。
(二)引河
我县境内有小马厂河、管坝河、马厂河、襄河四条主要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滁河。建国以前,只在既窄又浅的管坝河上兴建了董家坝、林杨坝、黑老坝、晋家坝四座拦河引水灌溉坝,在马厂河河口筑有一座芦子坝。
建国以后,1951年于小马厂河兴建了肥全坝;1952年冬整修加固了芦子坝坝埂,并兴建了排洪道;1956年在管坝河下游又兴建了一座翻身坝,并建设了晋家坝的排洪道;1957年以后,在马厂河中、下游兴建了康河坝、中心坝;1959年冬动工兴建了襄河闸。自此,全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基本被拦蓄,平均每年可引水灌溉农田45860亩左右。其中四座国营拦河引水闸坝建设情况如下:
1.肥全坝
肥全坝位于章辉集西四华里湾王村附近的小马厂河上,集雨面积287平方公里,由省水利厅设计,全椒、肥东两县共同施工。其拦河土坝于1951年冬开工,1952年完成。坝顶高程26.5米,最大坝高10.5米,最大坝长80米,坝顶宽六米,内坡1∶2.5,外坡1∶3.5。并在拦河坝上游西岸兴修了一条平均高度1.5米,长为一公里的防洪堤,该坝可拦蓄水量300万方。
此外,1951年在修筑拦河大坝的同时,还动工兴建了中排洪道,1953年竣工。排洪道底高程22.5米,二级跌水注入老河河槽。排洪道进口建12孔泄洪闸,单孔净宽2.4米,闸门用“葫芦”启闭。泄洪闸设计最大溢洪水深2.8米,最大安全通过泄洪流量每秒250立方米。1954年大水,洪水流量达每秒370立方米,泄洪闸泄洪能力不足,致使拦河坝被冲垮。1955年又重新修复,并增建了西排洪道,规模与中排洪道相等。
1952至1953年开挖了东、西干渠,总长11.5公里;并兴建配套建筑物109座,自流灌溉章辉、新兴、石溪三乡西南一带1.8万亩平湖地。1964年又在该坝上游兴建了大高抽水站,可提水灌溉5000亩岗垄地。1970年三湾水库建成受益后,因该库水源充裕,保证率高,肥全坝的自流灌区全部位于三湾水库灌区内,因之,自七十年代起,该坝仅处于三湾水库的辅助灌溉工程地位。
肥全坝工程总计完成土方20.9万方,砌石7055方,混凝土250方,使用国家投资30.4万元。
2.芦子坝
芦子坝位于马厂河出口处,集雨面积234平方公里。建国前,此处曾建有拦河土坝,但无排洪设施。1952年冬,兴建开敞式溢洪道一处,宽20米,底高程12.9米。1958年为抬高蓄水水位,一面加高加固拦河坝,兴修两岸防洪堤,使堤坝顶部高程达到16米;一面在原溢洪道进口处改建九孔排洪节制闸,闸门用葫芦启闭,单孔净宽二米,控制蓄水高程14.5米,蓄水量50万方。排洪闸最大泄洪水深2.1米,最大安全泄量每秒90立方米。
该坝建设初期,灌溉范围西自古河民新圩,东抵广平於花圩计9500亩沿河圩田。后随着各乡村水库、机电站的陆续建成,农田灌溉标准与要求不断提高,芦子坝已不能满足需要,灌溉范围逐年缩小,现在仅灌溉本坝两岸的蔡集、卜集两乡4160亩圩田。
3.康河坝
康河坝位于马厂河中游、西蒋村附近,集雨面积137平方公里。1957年冬兴建拦河坝,坝高13米,坝顶高程33米。同时,在马厂河东岸兴修防洪堤,堤长1200米,堤高二至三米。该坝右端为红沙石岗坡地,被切深七米,切宽20米,建成开敞式溢洪道,向下100米接老河河槽,溢洪道底高程27.2米。
1962年夏大水,拦河坝决一大口,防洪堤也多处决口,西蒋村大部分房屋被冲毁。同年冬至第二年春修复拦河坝,加固了防洪堤堤埂,并增宽溢洪道到50米,最大安全泄量达每秒350立方米。拦河坝蓄水高程29米,蓄水量150万方,自流灌溉黄庵、黄集、蔡集三乡的友谊、新安、大曹、钱李等行政村部分湖田,计6500亩。1978年,又在该坝上游的大黄和池村附近分别建立了康东、康西两座抽水站,将康河坝余水抽送到马厂水库东西干渠,补充水库水量的不足。
4.襄河闸
襄河闸位于襄河中游、县城东部、合浦公路线上,上游集雨面积662平方公里,为桥、闸两用。1959年冬开工,1963年建成。节制闸共六孔,单孔净宽四米、闸底高程六米,闸门高六米。常年蓄水位11.5米高程,蓄水量180万方,可自流灌溉城东乡永宁、联合、千佛庵、杨桥四个行政村4500亩农田;并为五里墩一、二、三级抽水站提供水源,为县城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汛期,六孔闸最大安全泄量为每秒420立方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孔闸门最大启闭重量20吨,启闭台高14米,计安装六台30吨级的手摇卷扬机,1965年高压电接通后改手摇启闭为电动启闭。该闸建成后经多次洪水检验,现六孔泄量不足,每遇大水,闸两端公路均被淹没。
(三)引塘、库
除前节所记由滁河、襄河提引长江水源的机、电灌溉站外,全县还有依赖水库、塘坝水源的小型电力提水站65座,总装机73台、3496瓩,灌溉面积为64320亩;机械提水站20座,总装机25台、1799马力。灌溉流量共每秒22立方米,可灌农田8.98万亩。
三、防洪排涝工程
(一)防洪
我县自西南到东南的滁、襄河沿岸,有140平方公里低洼、平坦地区,经常为洪水所害,古人曾采取筑堤圈圩的方法,来抵御洪水侵袭。据全椒旧志记载,自明到清,西南至卜集,东南至陈浅,有大小圩(圈)36个;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西南延伸到古河,增加了35个新圩。至此,全县共有王圩、马圩、东官圩、肖官圩、兴隆圩、羊角圩、叶庆圩、西观圩、徐家圩、郭家圩、新圩、谢家小圩、马家圩、西兴圩、钱家小圩、张官圩、陈家小圩、官塘圩、港西圩、东观圩、万春圩、长庆圩、孙庆圩、唐米圩、谢家小圩、羊角圩、何家小圩、蒲团圩、陈家圩、柳家圩、小胡圩、新圩、壮圩、闻家圩、虎皮圩、罗圩、张巴圩、石城圩、新桥圩、中圩、二子圩、莲花上下圩、黄花圩、神策圩、宝塔圩、米家圩、大朱圩、小朱圩、宝庆圩、侯家圩、吕家圩、教场圩、赤许圩、戴都圩、孙庆圩、高许圩、孙家小圩、襄城圩、冯家圩、高家圩、於家花圩、东西芦子坝圩、再安圩、六房李圩、徐家圩、蒲草圩、姚小圩、任家圩、小李圩、河沿童圩、姜小圩共71个圩(圈)。建国初期统计,全县有大小圩83个半(陈浅乡肖官圩,全椒与滁县各占一半),除少数散水滩滩地外,古河以下滁、襄河沿岸的所有低洼地带都围圈成圩,内外圩堤埂总长280多公里。但堤埂均较单薄、低矮,仅能抵御一般洪水,稍大一点的洪水即会造成漫堤或决口。
建国后,全部圩堤堤埂都先后进行了加高加固,并新筑十多个新圩。1954年大水,圩堤倒缺上百处,破坏严重,当年冬季和第二年春季,圩区全部劳动力都集中起来,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全面进行堵口复堤,计填堵缺口124个,修复崩塌堤段71处,复堤总长65699米。广平至赤镇20余公里的滁河河堤普遍加高50厘米,低处则加高一米。沿河的主要堤段,堤顶宽增加到二至三米,堤顶高程接近或超过1954年洪水水位高程。
1958年结合兴修新河、跃进河、如意河三条排洪河,开始在官渡、赤镇,广平三个乡圩区进行联圩并圩[将小圩(圈)联并成大圩],此后,特别到七十年代,各圩区均效法实行,计兴修撇洪河(沟)11条,将全县83个半小圩联并成22个大圩,削减内圩堤堤埂120公里,缩短了汛期防汛线路。联圩并圩后的圩(圈)情况如下表:


1969年冬,由省水利厅勘测设计,滁县、巢湖两专区的全椒、滁县、定远、来安、和县、含山、巢县、肥东八县共同施工的驷马山分洪河工程开工。设计滁河自和县金银港向南经深井、大姚、切开驷马山至江浦县石桥,由乌江镇附近入长江,全长29.5公里。分洪河河底高程3.5米,最高山头切深32米,河底宽30米,最大泄洪流量每秒500立方米,计算土方1670万方,开石30万方。我县动员民工5.5万人,负责全线最为艰巨的岔河沿至下油坊段的施工任务。该段切深32米,全长3.2公里,需完成土石方367.6万方。当时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尹敬宗、生产指挥组负责人姜自才等住地指挥施工,至1971年6月底全线完工,7月1日正式分洪。自此,每年汛期,滁河三汊河以上来水,即通过驷马山分洪河直下长江,加快下泄速度,减轻了洪水对陈浅以下滁河两岸圩区的压力。
1974年,仍由省水利厅勘测设计,滁县、巢湖两专区的全椒、和县、含山、巢县、肥东五县共同施工的滁河自金银港至石溪乡大王村段(全长68.6公里)河道的疏浚、拓宽、切弯工程开工。设计河底高程3.5米(原5.0—7.5米);河底宽赤镇以下为35米(原15米),赤镇至古河为20—16米(原15—10米),古河至晋集为10米;河口宽180—220米(原80—90米);最大安全泄洪量赤镇以下为850秒立方米(原350秒立方米);计算土方1602万方。
我县负责兴修跃进河闸至胡家圩段,全长25公里,外加35公里导流沟共土方1020万方。自1974年冬开工,分三期施工,全县七万多人参加兴修,至1978年元月,按设计标准全面竣工(同时期巢湖专区四县也完成了施工任务)。现滁河北岸(全椒境)堤埂,自三汊河以上堤顶高程达到14.3—17米,超过历史最高洪水水位一米左右;堤顶宽六米,内外坡1∶3,增强了抗御洪水的能力。

我县除滁、襄河洪水对圩田造成威胁外,大面积的丘陵区冲、涧来水也经常给圩区造成灾害。建国后的五十年代中期,县内即开始有计划地开挖撇洪沟,分片进行规划治理:
1.襄河以东片。包括界首、陈浅、城东三个乡的全部圩田。该地区的北部丘陵区有两条主要溪涧,一条是谭墩乡与十字乡之间的大冲。每到汛期,山洪经该冲流至县城东新塘坝后,一部分经西坝入襄河,大部分经分路碑流入内圩,出营门高后进入教场圩,与另一条主要溪涧土桥大冲来水汇合。汇合后再分为两股,一股经袁港入襄河,另一股从谢大桥、金大桥、古城闸三处分别入滁河。如此穿圩而过,十有九次造成涝灾。
1955年,开始整修西坝,截堵新塘坝上游来水,使之不再东流而全部排入襄河。1972年于土桥冲东、西两侧开挖两条撇洪大沟;东撇洪沟长24公里,设计排洪流量每秒37立方米;西撇洪沟长十公里,设计排洪流量每秒52立方米。两条撇洪沟将土桥冲上游及两侧岗坡迳流全部截入沟内,使之不再入圩而分别排入襄河及滁县的汪郢新河。1976年又兴修一条谢大桥排洪河,全长2.5公里,排洪流量每秒四立方米,将土桥东、西两条撇洪沟之间的13平方公里面积的来水截入河内再排入滁河。
2.官渡至赤镇间。包括官渡乡全部,赤镇乡部分圩田。圩田北部自西向东有四条溪涧,1958年以前,赤镇东北、二郎口以下的上戚大冲来水经西教场流入圩内,与洼子扬、三户姚村附近的两条小溪汇集,再与官渡西北、中心集南柿园大冲来水合为一股流入海子圩,于沟口闸及丁拐村处入滁河。
1958年,动工开挖跃进河、如意河两条撇洪河:跃进河长5.5公里,排洪流量每秒40立方米;如意河长2.4公里,排洪流量每秒50立方米。两河将上戚冲与柿园冲及其间来水截入河内,再分别排入滁河。1974年,于柿园冲下毛曹村至孙家沟段开挖一条导流沟,长9.9公里,排洪流量每秒30立方米,将武岗以南岗地迳流截入滁河。
3.赤镇至程家市间。包括广平乡和赤镇以西全部圩田。该区内有程家市东官桥湖大冲,二郎口西潘朱大冲。1958年以前,两冲来水全部入圩,经红草地向东至赤镇西港沟入滁河。
1958年,开挖了长11公里的新河,设计排洪流量每秒100立方米,将两大冲来水截入新河后排入滁河。1971年由二郎口南三圣寺向赤镇开挖一条导流河,长11.6公里,排洪流量每秒32立方米,将二郎口以下岗畈区来水截入滁河。
4.蔡集至古河间。包括蔡集、古河两乡全部圩区。圩田上有大徐、西刘、上盛等岗冲来水穿过内圩汇入胡家滩,再经圩内港沟排入滁河。此外,马厂河来水流至芦子坝后,有部分经李桥村也流入胡家滩。
1952年,芦子坝排洪道和李桥闸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马厂河来水不入胡家滩。1975年结合汪畈排灌站灌溉渠工程,开挖了东至上於、西至蔡桥的两条灌溉、撇洪两用沟渠,将丘陵区来水截入后引入排灌站的引水河(即丁字河),再排入滁河。
(二)排涝
1953年前,圩田积水要在外河水位低于圩内地面的情况下通过涵闸、斗门自流排出,故在筑堤、圈圩时即同时集资修建涵闸、斗门。据旧县志记载,明邑人费际泰曾募捐倡修官渡圩石闸,该闸是我县较早的、在当时也是较大的除涝工程,几百年来,一直发挥作用,虽几遭毁坏,又几经修复。直至建国初期,该闸仍为莲花、海子、周顾、黄花等十数个圩(圈)排除积水。
1951年,官渡乡兴建了沟口闸和胡墩斗门;1952年又兴建增产闸。此后,赤镇、广平、卜集、古河、陈浅、南屏等乡也先后兴建了童墩、宋楼、官坝、陈家圩、胡家圩、谢大桥、古城等排涝闸和一些小型涵洞、斗门。
1952年,县购买机船一只,配置30马力柴油机和水泵,沿滁、襄河流动抗旱和排涝,开创了我县机械排涝的历史。
1959年至1963年,我县又兴建了赤镇公社上九连、官渡公社下九连、冻浅公社袁港三座固定机械排灌站,使用机械排涝。
1966年陈浅乡东方红电力排涝站动工,后又陆续新建和改建(机改电)一批电力排灌站,到1984年,全县有大小电力排涝站24座,总装机49台、2623瓩;机械排涝站一座,装机一台、60马力。排涝流量计每秒19.6立方米,加上引江机、电排灌两用站,总排涝流量达每秒60.5立方米,全县140平方公里面积的圩区均可受益。古河以下圩区排水模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每秒0.4立方米,陈浅乡达到每秒0.5立方米。两座国营机、电排涝站建设情况如下:
1.东方红电力排涝站
东方红排涝站位于陈浅乡金大桥,1966年秋开工,1968年建成。该站装机六台,单机容量55瓩,配置20ELB—70轴流泵总流量每秒3立方米。原设计为排、灌两用,后因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建成,长江水进入滁、襄河,陈浅圩区基本可以自流灌溉,故现只排不灌。排涝范围为东官圩、万春圩,计1.05万亩土地,排水面积计11平方公里。
由于该站站址淤泥层较深,施工时基础处理不好,机房及建筑物均出现裂缝和轻度位移,使机泵不能正常运转,效益不能全部发挥。后社队群众自筹资金在东观圩的贺村、周庄,万春圩的街东、井村等地兴建小型排涝站,辅助东方红站进行排涝。
2.袁港电力排涝站
袁港排涝站位于陈浅乡袁港村,1961年兴建,1964年建成。内装两台60马力和两台80马力柴油机,配置16″丰产—50混流泵,排涝流量每秒1.6立方米。1974年改为电动,装配电动机四台,单机容量55瓩。原设计为排、灌两用,现只排不灌。排涝范围包括西观圩、四联圩共1.4万亩土地,排水面积16.25平方公里。由于排水面积过大,该站装机不足,近几年社队群众又陆续兴建了王桥、五七、曹村、公庄、四联圩、大王六座小型排涝站,辅助袁港站排涝。
社队兴办的小型机、电排涝站共23处,排涝流量每秒15立方米,排涝面积43030亩。
四、其它工程
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山区为防止水土流失,曾在45度以上山坡做谷坊279道,石垒梯田52亩。圩区在滁、襄河迎冲顶溜地段建块石护岸22处,长1815米。
1961、1970、1974三年,先后在襄河闸以及马厂、新光,黄栗树等水库建设四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装机六台,150瓩。后由于水源不足,加之高压电输入,襄河闸和马厂水库发电站分别于1966、1974年拆除。
1975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要求:水利兴修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具体内容有六项:(1)地面平整,保水、保土、保肥;(2)深耕深翻,改良土壤;(3)遇旱有水,遇涝排水;(4)保证防洪安全;(5)沟、渠、路、林配套;(6)粮棉超《纲要》。根据这个精神,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姜自才负责,动员全县人民投入治水改土工程,两、三年时间,在16万亩冲、湖、圩田中开挖了田间排、灌沟渠,消灭了白水冬沤田;同时将部分丘陵岗坡地建成了水平梯田。经治理后的农田,基本达到“田成方、渠成网、路成线、树成行”的要求。
1978年大旱,为节约灌溉用水,实行科学用水,开始进行喷灌试验,迄至1984年,陆续在南屏、八波、城东、界首、三圣、三合、复兴、草庵等乡建立了流动喷灌试验点,并在襄河镇蔬菜队建立了三处固定喷灌点。总装喷灌机153台、645马力,喷灌面积计15170亩。
附表一:建国后历年冬春水利兴修工程量统计表

附表二:建国后历年国家投资水利事业经费统计表单位:万元

附表三:建国年若干年份水利工程效益表单位:万亩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