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五十年代以前,全椒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社会条件的制约,长期沿袭传统的、粗放性的耕作制度。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油料、棉花为辅。在粮食生产中又以水稻生产为主,一般年景,水稻产量约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耕作制度多数为一年一熟,只有部分良田采用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具体情况:圩田和湖冲田一般实行冬沤休闲,一年一季中稻,收割后即耕翻灌水,沤田过冬。有少数低洼田块,收割以后不加耕翻即灌水沤田,直到第二年初夏栽秧;岗垄早地及瘠薄塝田,多数只种一季山芋或玉米、棉花、豆类等,秋收后耕翻休闲,冻垡越冬;塝田,一般是水稻——小麦(或大麦、油菜)。大豆(或玉米、山芋)——小麦(或大麦、油菜)的一年两熟制,也有小麦——套花生一水稻的两年三熟制,少数田块一年只种一季棉花。旱粮作物普遍采用间套种的方式,一般为小麦和豌豆混种,麦田沟边套种蚕豆,玉米田内套种大豆、豇豆、棉花田内套种芝麻、绿豆等。
五十年代前期,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农业“三改”措施后,全县一麦一稻,一麦一(山)芋(或玉米、杂豆)的一年两熟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55年,午季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已由推行“三改”前的264164亩(1952年)增加到491767亩,增长了86%。1955年,全县推广推行、套种19万多亩,旱改水17046亩;同时还进行了双季稻的示范栽培,全县共栽种双季稻12000亩。正常年景,双季稻可比单季稻每亩增长100多斤。但由于当时品种不配套(早稻主要是“五十子”、“六十子”,晚稻是“小红稻”),加之受到农业气候、水利、肥料、劳畜力等因素的局限和影响,当时的双季稻两季亩产也只有400—450斤,与一季中稻产量相比增加不多,因此,双季稻推广速度不快。到1957年,全县栽种双季早稻32160亩,但双季晚稻仅栽种了17937亩,而真正有所收获的只有5826亩,每亩平均产量仅80斤。故双季稻只在县内连续试种了三年,至1958年终止。
六十年代的耕作制度基本上与五十年代相同,虽然从1963年起,县内重新开始栽插双季连作稻,但面积始终很小。1964年,由安庆、芜湖引进了红花草、苕子、紫花豌豆等绿肥作物。1965年,县委副书记冯骏提出“一麦加三早(早稻、早山芋、早玉米),苕子、红花草”的耕作措施,绿肥作物发展较快。到1967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已达64703亩,“一肥一稻”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37%,为七十年代推行大面积种植绿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十年代,县内耕作制度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当时主要推行“两个适当缩小”(缩小小麦、中稻种植面积),“四个适当扩大”(扩大绿肥、早稻、双晚、油菜种植面积),实行以“一肥两稻”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两熟制。1977年,全县冬季绿肥面积发展到241190亩,比1967年的64703亩增长3.7倍,小麦则下降为103505亩,比1969年的237724亩下降56.5%;而双季稻猛增到148729亩,占水稻总面积的33.7%。这一年双季稻和冬季绿肥都是全县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小麦种植面积则是建国以来最少的一年。七十年代后期,县内又推行“油菜下湖冲”(包括大冲口沤水田、湖田、圩田),实行“一油一稻”水旱轮作的一年两熟制。1977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为71435亩,比1969年的13137亩增长5.4倍。耕作制度改革的结果,使粮食得到大幅度增产,但在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农活集中,人、畜力不足。有些土地,特别是一肥两稻田,土壤休闲时间短,浸水时间长,耕耙次数少,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一些不良的变化。
八十年代初,“一肥两稻”面积急剧下降,两熟制的内容由“一肥两稻”改变为“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为主。1981年,全县油菜面积扩大到139220亩,小麦面积也回升到146454亩,而绿肥和双季连作稻只有11377亩和13741亩。1983年以来,一年两熟制内容又再向“一油一杂”(杂交稻)、“一麦一杂”发展。1984年,全县午季小麦为27.6万亩,占午季作物面积总数的66.6%;油菜13.8万亩,占午季作物面积总数的33.3%;秋季种植杂交水稻18.6万亩,占水稻面积总数的37.5%。1984年还推行在油菜茬田移栽营养钵培育棉(花)苗,改一年一季棉花为“一油一棉”。这年,全县种棉花78085亩,其中15957亩实行了“一油一棉”。
由于耕作制度的变革,耕地的复种指数也随之发生变化:1950年全县耕地复种指数为102.2%,1952年为135.2%,1955年为163.4%,五十年代末为150%左右。六十年代复种指数比五十年代下降20%左右,始终保持在130~140%之间。七十年代又逐渐回升,1977年耕地复种指数已达155.2%,1981年为149.1%,1984年上升到164.6%。
二、作物品种
(一)种类与分布
建国以前,我县主要作物有籼稻、糯稻、大麦、小麦、荞麦、山芋、玉米、高粱、豇豆、黄豆、绿豆、青豆、红豆、黑豆、米豆、豌豆、蚕豆、花生、油菜、芝麻、棉花等。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主要分布在县南部圩田以及县中部、北部酌冲、湖田地区。麦、豆及其它经、油作物约占30%左右,分布在全县岗、塝旱田区。建国后的五十年代中期引进了马铃薯。六十年代末,荞麦已很少有人种植。七十年代后期,高梁、豇豆、红豆、黑豆、米豆等种者也少。八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3%左右(其中山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4%左右,丘陵区占63%左右,圩区占23%左右),一般安种在圩、冲、湖田及水源条件较好的塝田区。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2%左右(其中山区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县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2%左右,丘陵区占63%左右,圩区占15%左右),七十年代以前,小麦一般安种于岗、塝田,七十年代以后,小麦种植开始进入了经过治理的圩、冲、湖田。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其中山区棉花占全县棉花种植总面积的18%左右,丘陵区占72%左右,圩区占10%左右),一般安种在岗、塝田及部分湖田。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1%左右(其中山区油菜占全县油菜种植总面积的19%左右,丘陵区占63%左右,圩区占18%左右),茬口安排与小麦相同。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左右,(其中山区花生占全县花生种植总面积的16%左右,匠陵区占72%左右,圩区占12%左右),一般安排种在岗塝田及部分湖田。其它旱粮及经、油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8%左右,主要分布在山、丘区的岗坡地及部分塝田。
(二)品种
1.水稻
建国以前有五十子、六十子、八十子(即50、60、80天成熟)、早纤科、中纤科、早壳稻、红壳稻、湖南鲜(又叫湖南白种)、三粒寸、叶里青、芒王白、香米稻、垫仓糯、扫场糯、水叶糯、鱼子糯(又叫红壳糯)、大尖粘、七月熟、黑牛筋、谷粒黑等。当时,农民多为自选、自留、自用,品种难以更新。建国以后,国家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各地农民育种专家先后选育了大批农作物优良品种,其中部分良种通过各级农业部门推广到我县。30多年来,县内水稻良种推广工作大体经历了土种改良种、高秆改矮秆、低抗改高抗、常规改杂交四个阶段。五十年代初期,推广早稻良种主要为五○三、南特号、莲塘早;中稻良种主要为胜利籼、中农四号;淘汰了原有的早稻土种五十子、六十子和中稻土种三粒寸、红壳稻等。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又推广了早稻陆财号、莲塘早3号、中稻399(后定名“南京1号”)、南京5号、南京6号、岩汤800粒、川农422、6132以及中粳桂花球等;更新了五十年代初推广的品种。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是高秆水稻改矮秆阶段,早稻推广了矮脚南特号、团粒矮、先锋1号、矮南早1号、朝阳1号、金小青早、二九南1号、矮辐9号等。中稻推广了珍珠矮11号、珍珠矮12号、二九矮7号、广场矮6号、国际稻8号(又名“科字6号”或“691”)等。中晚粳稻有黄壳早二十日、黄金锦、农垦58等。七十年代水稻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先后推广的早稻有二九青、辐育1号、竹莲矮、矮大头、辐早2号、广陆矮4号、红梅早、广陆银、文选1号、圭陆矮3号、圭陆矮8号;中稻有爱武、泸成17、成都矮、南京14号、广选3号、扬籼5号、田基度、大谷矮3号、雷风青、五八矮3号。中粳及晚粳稻有鼓浪粳、泗稻5号、东方红1号、武农早、沪选19、农垦57、日本晴、南粳7号、南粳8号、南粳15号、双丰4号、农虎6号、桂花黄等。糯稻有江丰3号、桂花糯、京引15、虹糯等。1976年,进行杂交水稻示范栽培,全县共栽杂交稻240亩。当年秋县,内派人至海南岛南繁制种1200斤带回推广。八十年代初,水稻白叶枯病大流行,又重点推广抗白叶枯病的水稻良种,主要有国际24、国际26、国际36、BG902、BG910、桂朝二号等。近两年来,大量栽培具有高产、高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良种汕优六号;随着粮食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引进了一些优质米水稻良种密阳23、水源258、里里338等。
2.麦类
我县五十年代曾推广小麦良种骊英1号、金大2905、中农28、滁县白和尚头、南大2419,更新了建国前长期沿用的三月黄、紫秆麦、排麦、小红皮、大黄皮等老品种。六十年代推广的小麦良种有吉利麦、阿夫、华东6号、荆州1号、内乡5号等。七十年代推广有矮秆早、钟山2号、钟山6号、万年2号、墨他(墨西哥小麦“他诺瑞”)、鄂麦1号、武麦1号、文革1号、扬麦1号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推广的小麦良种有扬麦1号、扬麦3号、扬麦4号、宁麦3号、宁麦6号等。我县历来种植的大麦均为芒大麦(俗称瘪大麦),七十年代推广过早熟3号、214等。此外,我县历史上还有种植元麦(俗称米大麦)的习惯,主要是紫皮元麦,七十年代推广过757、矮秆齐等。
3.棉花
五十年代前,我县种植的棉花主要是中棉(习惯叫“小籽棉”)。五十年代初推广美(国)棉花良种德字531,中期推广美(国)棉岱字14号、岱字15号。六十年代后期,曾推广过鄂光棉,但很快被淘汰。八十年代推广徐州514、徐棉6号。从六十年代至今,我县种植棉花长期以岱字15号良种为主。
4.花生我县历来种植的花生为蔓生型(睡秧子)大窝子和直立型(站秧子)二窝子。六十年代推广山东伏花生,逐渐取代了本地土种。七十年代推广过油果花生,八十年代推广白沙1016和粤油551。目前仍以山东伏花生为当家品种。
5.油菜
我县历年种植的都是本地的小油菜,虽然在六十年代推广过胜利油菜(甘蓝型),七十年代推广过山东大油菜(白菜型),八十年代初推广过广德76—1、滁油1号(均为甘蓝型),但种植面积都不太大,目前仍以本地小油菜(白菜型)为主。 6.山芋
我县五十年代前种植的山芋有白皮白心、白皮黄心、红皮白心、红皮黄心等。五十年代中期推广胜利百号山芋,六十年代推广华东52—45山芋,但时间不长,又为胜利百号所代替。近两年,东王、章辉等地引进徐薯18进行示范栽培,效果较好。
7.玉米
我县原种植的是本地小粒玉米,五十年代推广白马牙、金皇后,六十年代推广火燥子,七十年代引进杂交玉米丹玉1号。
其它如绿豆、红豆、豇豆、高粱、爬豆等小杂粮,沿用土种,没有什么变化。
在推广农作物良种的过程中,本县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也在县内从事一些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均未通过国家鉴定,仅在县内试种,推广时间不长,种植面积也不大。选育的主要良种有:“全椒一号”小麦,“无果枝棉花”,早稻“72—79”、“珍辐早”和中稻“全马一号”。
三、作物栽培
(一)水稻
1.催芽
五十年代以前,我县水稻采用“走水芽”方法催芽。具体过程是先用稻草将稻种打成“稻包”,放入池塘里浸泡3—4天,捞上来用清水淋一淋,让其自然发热后定期淋水,待稻芽萌发后(习惯叫做“破胸露白”),再松包放在室内堆捂。这种催芽方式的缺点:一是容易造成稻种混杂;二是如稻包内馊水未能淋清或淋水不及时,极易导致高温伤芽(习惯叫“烧包”);三是稻包内的稻种因内外温度不同,湿度不一,催出的芽有长有短,生活力强弱不一。五十年代中期,县内开始推广“旱捂芽”。方法是将稻种放在水缸内(后来改为水池)浸泡3—4天后,捞出放在稻箩中淋清馊水,堆在室内或室外(稻种堆下垫稻草、芦席,稻种置于席上,上面再复盖芦席和稻草),定期淋水和检查温度,待稻谷萌发后,内外翻动。用这种方法催出的稻芽整齐健壮。
七十年代,县内普推广过“地窖催芽”、“温室蒸汽催芽”和“5406菌肥催芽”等方法,但这三种催芽方法使用时间都不太长,目前仍以“早捂芽”为主。
2.育秧
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大板秧田”育秧,方法是:水整田,不开沟,一片板,水播种,水育秧。由于这种方法“秧板”大,难以整平,稻芽下地后有的入泥太深,一时不能出苗,常常被闷死;有的因板面不平,低处稻芽被淹,高处稻芽受干,容易烂芽和干枯,成秧率低;此外,大板秧田进行追肥、治虫、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也不甚方便。因此,县内从五十年代即开始推广“合式秧田”湿润育秧。方法是:水整秧田,让土壤澄板一、二天,然后再排水、开沟(沟宽一尺左右),做成宽四至五尺的平整田块;播种后苗床“现青”前一般不灌水,“现青”以后,要浅水勤灌,遇有低温、寒流要及时将水灌满,防止秧苗冻死。
七十年代,我县推广双季稻,早稻普遍推广“广场薄膜育秧”。方法是:选择一块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场地或埂头做小苗床,先将苗床地面铲平,两边用泥做埂,埂高四至五寸,两头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小山墙”。以上工序完成后,再将苗床铺上一层一至二寸厚的塘泥,将塘泥抹平后,播上稻芽。然后,再在苗床的纵向用竹竿或草绳搭成屋脊式棚架,上盖薄膜,待秧苗生长12—15天、苗高3—4寸后,再将秧苗连塘泥铲起移栽到大田(习惯叫小苗带土移栽)。此外,七十年代还推广过“通气秧田”育秧,即将“水做秧田”改为“旱整田块”:首先将秧田做成四至五尺宽的苗床,床面土块打碎整平,施足基肥,再播下稻芽;稻芽播下后,用过筛的灰土粪复盖,厚度以不见稻种为宜;然后往田沟灌水,水深平床面。“通气秧田”的好处,一是下虚上实,土壤透气性能好,有利于秧苗根部伸长和呼吸;二是旱育水养,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温度,促使秧苗生长发育。1977年,我县还推广过“温室蒸气无土育秧”,全县每个大队都建有一个全屋式或半屋式温室,每个生产队都建有一个半地窖式土温室;也还有采用“水直播”的办法,即不经过育秧,直接把稻种撒播下田;但两法效果较差,较少采用。
1984年起引进推广杂交稻“两段育秧”技术。这种育秧方法的工序是:首先在苗床(或温室)育成小苗,称为“秧苗阶段”(苗床选择背风向阳的空地,宽四尺,长度不限;四周做埂,两边埂高0.5—0.8尺,两头埂高1—1.2尺;苗床底铺五寸左右厚的塘泥或锅墙土;三丈长的苗床一般播下八斤稻种);待稻芽长出二叶一心的小苗时,再将小苗带土移栽到“寄秧田”,继续培育多蘖壮秧,称为“寄秧阶段”(移栽小苗按行株距3×2寸,每穴栽两苗,每亩约10万穴);最后,在小苗“寄秧”40—45天后,再分棵向大田移栽,每棵保持四个蘖,每亩栽10万棵基本苗。采用“两段育秧”可以节约稻种(八斤稻种可寄秧0.5亩左右,栽大田五至六亩),提早成熟,秋苗素质好,增产效果显著。
3.插秧
五十年代以前,我县每亩秧田播种量少为三、四百斤,多达四、五百斤。秧田播种量大,育出的秧苗细弱质差,栽插时每簇少则七、八根,多的十几根。移栽后返青慢,发棵迟,稻穗小。从六十年代开始,推广稀播壮秧,少本栽插,改变传统的密播多本插秧的办法。目前每亩秧田播种量常规稻种已下降到200多斤,杂交稻种仅有四、五十斤。栽插时单簇苗数显著减少,常规稻种为五、六根,杂交稻种仅为二根。五十年代以前,一般为白水插秧,很少施肥。六十年代开始推广用化肥“打耖口”,用磷肥“蘸秧根”。“打耖口”是在插秧前,每亩撒硫酸铵15斤左右,或碳酸氢铵20至30斤,用耙连肥带泥耙平后再插秧。“蘸秧根”就是栽秧时先把秧根放在磷肥水里蘸一下再插。七十年代,不少农民除继续采用“耖口”肥外,还采用“二合一”混合肥作基肥(即每亩用过磷酸钙50至60斤,碳酸氢铵30至40斤的比例混合),这样秧苗返青快、不害黄、分蘖早、穗头大。
栽插密度。传统方式为“一尺挂两头”(即株行距在1尺左右),每亩少的数千穴,多的一万余穴,基本苗少,产量低。五十年代开始推广“小株密植”。七、八十年代,稻田的栽插规格为:早稻株行距3×5寸(或4×5寸);中稻常规种为3—4×6寸;杂交稻则为3×7寸(或4—5×6寸)。
4.水浆管理
五十年代以前,农民认为“水稻、水稻,离水不兆”,其实稻田长期浸水,阻碍养分分解,不利根系发育,影响分蘖。从六十年代开始,推广浅水勤灌,适时烤田。方法是:水稻栽插活棵后,灌上浅水淹根;分蘖初期结合推薅和排水轻烤;分蘖盛期再排水重烤一次,以促进茎秆健壮,增强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二)小麦
1.选种
五十年代以前,农民选种方法主要是“筛选”和“风选”两种。五十年代开始推广泥水选种,其方法是:选用粘性较大的泥土,放入缸内,加水搅拌,待泥水匀和后,放入新鲜鸡蛋,以测定泥水浓度,以蛋体露出伍分硬币面积大小为宜。泥水配好后,将麦种放入泥水中(连稻箩置入)用棍棒搅拌麦种,将漂浮在上面的瘪麦、野燕麦、毒麦等杂质捞去,如此反复二至三次即可,然后再将麦种放入清水淘洗干净(选稻种也可用此法)。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又恢复了五十年代前的选种办法。
2.播种
六十年代以前,小麦播种一般为撒播。六十年代起推广条播和棉田“二垅靠”种麦(即秋种时,在整理后的田块,条播一行小麦,次年春,再在麦行两侧套种棉花)。由于多种原因,推广二、三年重又恢复撒播。七十年代中期推广“四改种麦”,即窄床改宽床(改床宽为12尺左右,圩田、冲湖田8—10尺),宽沟改窄沟(过去用木犁拖沟,沟宽多在1.5尺左右,改用大锹抽沟,沟宽1—1.2尺),浅沟改深沟(沟深由原三、四寸改为床沟五、六寸、边沟六、七寸,腰沟八寸左右),粗播改细播(过去边耕地边撒种,土垡大,麦籽深浅不一,出苗不匀。细播就是耕后碎垡,粗粑再播,播后细粑)。
3.施肥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各地于早春普遍在麦田撒施硫酸铵、碳酸氢铵等化肥。由于化肥撒施在麦田表面,日晒、雨淋,损失严重,利用率低。七十年代中期,推广化肥穴施。方法是:先用棍棒在麦棵间捣洞,洞深1—2寸,将化肥施在洞内,然后用脚踢土盖洞,化肥(尤其是碳酸氢铵)的损失大大降低。
(三)棉花
1.浸种
历来棉种在播种前只用冷水浸淘一下,再用草木灰搓拌,拌后即播。五十年代开始推广温汤浸种,此法既利于棉种早萌发、早出苗,又可借高温杀死附在棉种上的多种病菌。方法是:用三份开水兑上一份凉水(习惯叫“三开一凉温汤浸种”),水温约在65—70摄氏度,然后将棉种放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边浸边搅拌,浸好后再用草木灰搓揉即可。
2.播种
我县历史上棉花一般是在麦棵内撒播套种,棉床宽为15尺左右,但大床撒播不利立苗,有碍排水,田间管理不太方便。五十年代开始推广窄床条播。目前棉床宽约2.8尺,条播棉花两行,少数岗坡地为4.5尺播种三行,也有6.5尺播种四行的。在麦棵内撒播套种,密度难以掌握,一般每亩只有2000多株。推广条播后,行距一般为二尺左右,株距八至十寸,每亩苗数在3000株左右。
1956年,曾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由于当时方法不科学,措施不得力,推广效果不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推广制钵器制钵,塑料薄膜苗床育苗移栽,效果较好。
3.整枝打杈
五十年代前,棉花播种后任其生长,疯枝多,养分无效消耗多,落花、落蕾、落铃严重。五十年代开始推广“脱裤腿”、“抹赘芽”、“摘边心”、“打顶心”等技术。“脱裤腿”就是在棉花现蕾后,将第一果枝下的疯枝、子叶等除去。“抹赘芽”是在棉花现蕾开花后,不断抹去果枝基部果节上生出的赘芽(幼嫩的疯枝)。“摘边心”是在果枝上果节长到一定数量后,将边心摘去,以防其继续生长。“打顶心”是在立秋、处暑间棉花果枝有一定台数后,将其顶心打去。
(四)花生
五、六十年代,花生播种一般沿用传统做法,即于小麦收割前在麦田内套点花生。七十年代初,推广花生条播技术,并采用磷肥作基肥。当时,古河农技站农艺师陈荣谟研究出“花生条播壅针”的办法,在全县示范推广,效果较好。其方法是:花生改点播为条播,行距一般为一尺左右,株距七至八寸;在花生盛花时,用锄头将花生行间泥土壅于根部,以发挥第一对侧枝优势,提高结果率。
(五)油菜
1984年以前,一般都是在整理后的大田带肥点播。1984年开始推广育苗移栽,即在9月中、下旬将菜籽带肥播种于大田,到10月下旬,待菜苗长至五、六片叶子时进行移栽。移栽时应施足基肥,到下年3月前后再追一次氮肥。
(六)山芋
历来是冬季挖地窖贮种,清明前后在田间露地育苗。由于育苗迟,加之田间土温低,山芋发芽慢,大田栽插时间晚,产量低。如果遇到春雨低温,往往会导致烂种,影响栽插。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温床育苗,使大田山芋栽插期提早20天以上。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质坚实的地方作苗床,床深1.5—1.7尺,宽五至六尺,床长随需要而定(一般二丈左右),下铺干燥的碎牛粪和碎稻草作酿热物,踩实后浇上人畜粪尿,上盖细灰土粪。然后照此再铺设一层,待填满一尺左右后,上铺细肥土,土上排列芋种,山芋种上再铺盖湿润的细土。然后在苗床上搭架,用稻草盖严保温。待酿热物发酵增温后,注意调节苗床温、湿度。齐苗后,所盖稻草日揭夜盖,防止烧苗。苗高2—3寸后,揭草炼苗,苗高4—5寸后即可剪苗栽插。温床育苗由于床温难以控制,种薯萌芽、幼苗生长仍较缓慢,用种量也比较大。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县内又开始推广火炕温床育苗,节约了种薯,并有效地控制了山芋黑斑病。方法是:选择与以上相同的床址与规格(苗床深度1.0—1.2尺即可),在床底四周挖一条深三寸、宽四寸的火道,南端通至床外烧火堂,北端通至床壁出烟道。火道上盖士坯或块砖,封严泥实后,再于苗床上铺七至八寸厚混有土杂肥的湿润的细肥土。惊蛰前后将山芋种排上,再盖细肥土一至二寸。苗床上用竹竿、稻草搭盖保温,并烧火增温(一般用干牛粪、碎草等为燃料),使苗床温度保持在25至30摄氏度。待山芋苗长到五至六寸,再将苗的绿色部分剪下,栽在温床内再次育苗,故又叫火炕温床二次育苗。
1975年,我县省劳动模范、马厂公社九连大队沈诗明研究出“山芋藤越冬育苗”。做法是:选择床址要求与温床育苗相同,苗床长10—20尺,宽4.5—5尺,床深2.5—2.8尺,苗床北边加土埂高四尺左右。床上铺以干牛粪、豆颖、碎稻草或棉籽饼等酿热物,厚约1.5尺左右,踩实后上盖七至八寸细肥土。霜降前从大田剪下健壮无病的新鲜芋藤插于温床内,株行距4×5寸,浇以定根水,待活棵生根后再浇以稀薄的腐熟人粪尿。立冬前后如遇低温,床上需覆盖薄膜保温,越冬期(大雪至立春)尤其需要注意保温防冻。当苗床内温度在十摄氏度以下时,应喷水促使酿热物发酵增温。早春应视床外温度和芋苗生长状况揭膜炼苗,气温回升后及时追肥,加速芋苗生长,待苗藤长到六至七寸后,即可剪苗春插。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主要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苗床做法与上述温床基本相同,床内填入少量的秸秆、牛粪、人粪尿等酿热物。床四周做成北高南低的挡风墙,用塑料薄膜盖成半屋式。出苗前密闭增温,出苗后逐渐揭膜炼苗。
(七)玉米
玉米在我县历来靠自然传粉,受精率不高,空头严重。五十年代中期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了结实率,增加了产量。方法是:在玉米扬花时采集上部雄花花粉,立即用一漏斗状授粉器(下有筛状小孔)在抽丝的玉米棒上抖动,花粉粒从筛状孔落在玉米捧的花丝上,达到人工授精目的。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人工辅助授粉除个别地区还在进行外,多数地区仍靠自然传粉。
附: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气温评价
(一)水稻
水稻是一种喜热好水的农作物,温度在10—40摄氏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发育,但以日平均气温24—26摄氏度最为适宜。我县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如下表:

我县的气候条件,基本能满足早、中、晚稻生长发育对温度的生理要求,分述如下:
1.早稻
早稻分双早和单早,双早前茬多为绿肥和冬闲田,单早前茬多接油菜。
催芽。我县早春气温偏低,不能满足早稻发芽需要,多采用人工控温催芽的方法,先浸种后催芽。催芽时掌握高温(35—38℃)破胸,适温(30—25℃)催芽,低温(当时气温)晾芽。泡种催芽季节一般在3月底4月初,于播种前七至十天进行。
播种。据试验,水稻播种至出苗,温度为12摄氏度需14—20天,12—15摄氏度需7—13天,15—20摄氏度需4—6天,小于12摄氏度易烂芽死苗。我县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十摄氏度的初日为4月1日,80%保证率为4月6日,早粳即可始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的初日为4月10日,80%保证率为4月14日,早籼即可始播。由于春季天气多变,早稻播种时要选冷尾暖头抢晴播种。从1965年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秧和七十年代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技术以来,使早稻播种期提前七至十天。
移栽。早稻栽插最低温度,大苗要求15摄氏度,我县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摄氏度的初日为4月26日,80%保证率为5月3日,早稻即可栽插。小苗带土移栽要求温度不低于12摄氏度,故始栽期可适当提前。
分蘖。据试验,移栽至分蘖日期,日平均气温在24摄氏度以上需11天,低于21摄氏度则需25天,20摄氏度以下不利于早稻分蘖。我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摄氏度的初日为5月21日,因此5月下旬始是早稻分蘖的适宜季节。
幼穗分化。水稻幼穗分化最适宜温度为25—28摄氏度,最低温度籼稻为21—22摄氏度。其关键时期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1—14天),若遇连续低温,将导致颖花退化,空瘪粒显著增加。我县双早多在6月20日前后始穗,而6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多大于23摄氏度,故能满足其要求。
抽穗至成熟。水稻抽穗开花最适温度为25—27摄氏度,籼稻不低于22摄氏度,我县6月下旬即达到这一温度。水稻灌浆成熟最适温度25—28摄氏度,我县早稻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熟,这一时期日平均气温均能满足这一要求。早稻品种感温性很强,其发育速度主要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它一生要求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的积温大于2400摄氏度才能生长良好。对有效积温的要求,一般播种至成熟为1130—1250摄氏度(因早、中、晚熟品种而异)。我县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的积温达到2400摄氏度,多在7月21日后,7月底可达到2690摄氏度,有效积温(4月4日后至7月底)也达到1193摄氏度,故能满足双季早稻对温度的要求。不过育秧阶段气温多变,最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秧,可以减少低温烂秧。单季早稻播栽期比双早迟,而气温也逐渐升高,故能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
2.中稻
中稻的前茬多为油菜、麦类、豌蚕豆和少量冬闲茬,但因前茬成熟不一致,收获期长,故中稻的播栽期也相应拉长。在品种上近几年又推广杂交稻,杂交稻比一般中籼对温度的要求要高。
播种。中稻播种期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时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15摄氏度,并逐日升高,有利于中稻育秧。
移栽。一般从小满前后始栽,至6月中旬,其时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20摄氏度,十分利于栽后返青、分蘖和幼穗分化。
抽穗至成熟。其时间在8、9月份,这一段时间的日平均气温在29—20摄氏度之间,基本上满足中稻这一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3.晚稻
(1)单季晚稻。于5月中、下旬播种(此时日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栽插(此时日平均气温为25—27摄氏度),8月下旬至9日上旬抽穗开花(此时日平均温度为27—23摄氏度),10月份成熟收获(此时日平均气温19.5—15摄氏度)。因此,单晚的各个生育阶段,我县具有较适宜的温度条件。
(2)双季晚稻。多为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至立秋前移栽,其时温度条件适宜于晚稻秧苗及其栽后返青、分蘖的需要。双晚在抽穗开花时若遇低温(粳稻20摄氏度以下,籼稻21摄氏度以下,杂交稻23摄氏度以下),即会影响授粉,空秕粒显著增加,造成减产或失收。我县双晚多用中、晚粳品种,故20摄氏度的终日是晚稻安全齐穗的临界期。据气象资料:9月21日,是我县80%保证率为20摄氏度的终日,这一日期可作为我县双晚安全齐穗的截止日期。双晚灌浆成熟期虽气温日降,但到10月中旬,我县日平均气温仍在17摄氏度以上,基本满足双晚稻的最低温度要求。故10月下旬至11月初双晚仍能正常成熟收获。
评语。从我县年气温变化规律看,单季早稻、中稻、单季晚稻气温条件较好,而双季连作稻较差;此外,双早育秧和双晚抽穗往往遇到低温干扰,也会造成一定损失。
(二)小麦我县属南方冬麦区、长江流域早、中熟冬麦亚区,适宜种植半冬性和春性迟熟品种,其春化阶段的温度要求为0—12摄氏度,历时10天—20天,我县历年冬季温度条件都能满足。具体要求为:
播种、出苗。小麦发芽最适温度为15—18摄氏度,最低二摄氏度。据试验,播种至出苗15—18摄氏度需6—7天,12—15摄氏度需十天,温度愈低,需时愈长。小于二摄氏度不能出苗,大于20摄氏度出苗快,但苗弱。我县多年日平均气温15摄氏度终日为10月22日,80%保证率为10月15日。12摄氏度的终日为11月5日,80%保证率为10月27日。而我县小麦播种期多安排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时温度条件比较适宜,一般播后7—10天即可出苗,迟播者十天以上才能出苗。
分蘖、越冬。小麦分蘖最适温度为13—18摄氏度,2—4摄氏度分蘖受抑。小麦播后,气温日趋下降,年前分蘖期的日平均气温多在13摄氏度以下。出苗至越冬约有一、二个月时间,早播的可达5—6叶、2—3个分蘖、4—6条次生根,一般的也可达3—4叶、1—2个分蘖。
日平均气温在三摄氏度以下小麦进入越冬期。越冬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历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出现在这段时间。零下十摄氏度以下(极值)的年份出现的机率为29.2%,最低为零下15.5摄氏度。由于小麦能抗零下20摄氏度低温,所以适时播种的小麦都能安全越冬。如早播春性大的品种,往往会遭遇冻害。
返青、拔节、抽穗。小麦返青最适温度为6—10摄氏度,最低要大于三摄氏度。我县达到这一温度往往在3月中旬以后,而小麦返青日期多在2月中旬,因其时日平均气温已大于三摄氏度,小麦开始生长发育。
小麦拔节最适温度为12—16摄氏度,最低十摄氏度,我县3月中、下旬即达这一温度,小麦进入拔节期。
小麦抽穗最适温度为18—20摄氏度,我县5月上旬可达到这一温度,小麦4月中、下旬孕穗,4月下旬、5月上旬抽穗,气温较为适宜。
开花、灌浆、成熟。小麦开花至成熟最适宜温度17—22摄氏度,我县5—6月初,日平均气温为18—24摄氏度,比较适宜小麦开花、成熟。小麦灌浆成熟期,如遇日最高气温大于32摄氏度、14时相对湿度小于25%、风速每秒三米的干热风,即会引起高温逼熟而受害。据全椒气象资料,我县5月份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2摄氏度的机率为58.3%,而伴有相对湿度小于25%、风速大于每秒三米的年份占25%。因之,四年一遇的干热风对我县小麦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往往造成高温逼熟而减产。
(三)山芋
山芋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为:育苗适温为28—30摄氏度。因我县早春气温低,育苗又多在3月上中旬,故采取人工温床育苗方法,以满足薯块发芽出苗的温度要求,扦插期最适温度18—20摄氏度,最低15摄氏度。据观测,扦插后15摄氏度五天发根,20摄氏度三天发根,27—30摄氏度一天即可发根。我县春山芋4月下旬始栽,气温已基本保证发根成活。夏山芋多在麦收后(6月上旬)到7月份栽插,在这个时期内早栽高产;茎叶生长要求温度16—35摄氏度,块根形成要求温度21—29摄氏度。我县夏季温高,山芋茎叶生长旺盛。入秋气温日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形成。
(四)大豆
大豆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为:发芽期适温25—30摄氏度,最低8—10摄氏度;生长期适温22—27摄氏度,最低16摄氏度;开花结荚期适温25—28摄氏度,最低23摄氏度。我县3月底至4月初可达到大豆发芽的最低温度,此时,大豆即可春播。我县大部份为夏播大豆,即在麦收后芒种至夏至间播种(6月上、中旬),此时气温高,出苗快。大豆春播7月中、下旬成熟,夏播10月上、中旬成熟。我县气温条件能满足大豆生育阶段的要求。
(五)棉花
棉花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为:
播种——苗期。棉花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摄氏度,最低10—12摄氏度。我县播种多在4月中、下旬,其时温度基本满足。播种至出苗的天数取决于温度高低,根据所需有效积温推导我县棉花出苗天数为:4月6日播,需16天出苗;4月11日播,需12天出苗;4月16日播,需11天出苗;4月21日播,需十天出苗;4月底播需九天出苗。但播后若遇低温阴雨易烂种烂芽。
苗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最低20摄氏度。据观察,棉花出苗后出现第一片真叶:14摄氏度需20天,16摄氏度需14天,20摄氏度需十天。我县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摄氏度的初日为4月26日,80%保证率为5月3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摄氏度的初日为5月21日,80%保证率为5月26日。因此,棉花播种出苗后,一般在5月上、中旬出现第一片真叶,5月下旬以后,棉苗即旺盛生长。
现蕾——开花。出苗至现蕾要40—45天,现蕾至开花需25天左右,现蕾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6—30摄氏度。小于19摄氏度不利于现蕾,稳定通过19摄氏度要25—30天方能现蕾。我县5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即达19摄氏度,6月上、中旬普遍进入蕾期,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开花时,高于30摄氏度会影响开花结铃。我县7、8月份为高温阶段,日平均气温大于30摄氏度的年份不多,但日最高气温大于35摄氏度几乎年年都有,连续天数少则一天,多则26天,极端最高气温达41.4摄氏度,若伴有伏旱、夹秋旱,将会造成棉花大量落蕾、落花、落铃。
结铃——吐絮。棉花结铃至吐絮的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一般50天左右吐絮。温度降为20—24摄氏度,则需60—70天吐絮。小于20摄氏度,则要更长时间才能吐絮,甚至不能正常吐絮。我县棉花结铃吐絮期的气温由高向低过渡,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摄氏度的终日为9月26日,80%保证率为9月21日,所以7月20日前结的伏前桃和8月15日前结的伏桃,9、10月份均能正常吐絮,8月底前结的秋桃,部分在10月底11月初正常吐絮;以后再结迟铃皆不能正常吐絮,多为僵瓣。
(六)油菜
我县油菜品种多为白菜型,其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为:油菜播后,日平均气温大于三摄氏度能萌动发芽,但根芽生长缓慢,出苗不正常;12—15摄氏度出苗正常;18—25摄氏度出苗迅速。据试验:温度大于20摄氏度,播后3—4天出苗;16摄氏度,7—8天出苗;8摄氏度,10天出苗。我县油菜播种季节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多在21—16摄氏度,故播后能正常出苗。出苗后温度在10—16摄氏度,4—5天长一叶;6—9摄氏度,7—8天长一叶;5摄氏度以下,10—15天长一叶;一般年里能长出6—8片真叶越冬。播种过早,年里抽苔开花;播种过迟,苗小叶少,易遭冻害。
油菜现蕾抽苔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十摄氏度以上,抽苔后进入花期,要求日平均气温12—20摄氏度之间,最适温度14—18摄氏度。十摄氏度以下开花减少,低于五摄氏度开花停止。我县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即达10摄氏度,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可达12摄氏度,宜于油菜抽苔开花。但有41.7%的年份4月上旬终霜,8.3%的年份4月中旬终霜,伴有最低气温五摄氏度以下,对油菜开花不利。油菜结实和角果成熟期,要求气温18—20摄氏度,我县5月初即可达到这一温度,故油菜多于5月上、中旬成熟。
(七)花生
花生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为:花生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5—27摄氏度,最低温度12—15摄氏度。据试验资料,播种至出苗,日平均气温13.4—15.6摄氏度需27—29天;20.2—22.4摄氏度需10—12天;大于25摄氏度需7—8天。我县花生播期分春播和夏播两种,春播多在4月中、下旬,夏播多在5月上、中旬,这期间日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5—20摄氏度,基本满足花生发芽出苗的温度要求。
花生开花下针最适宜温度为25—28摄氏度,低于22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开花量显著减少。出苗到开花,早播的要一个多月,迟播的也需20多天,我县花生一般于6月份进入花期,此时日平均气温已达25摄氏度,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荚果发育成熟的适宜温度为25—33摄氏度,我县7、8月份的气温均在花生荚果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所以花生是我县适生的油料作物。
四、改土施肥
(一)改土
在我县农业生产的历史上,不良土壤主要有青沙泥田、青马肝田、粘盘黄马肝土、澄白土等。这些土壤有效养份含量低,土壤粘重、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建国以后,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土壤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青沙泥田和青马肝田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圩区、湖田、岗丘间的低冲田。这些耕地历来采取冬沤法,亚铁等还原物质多次生潜育化严重,水稻栽插后,僵苗不发,稻谷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沤水田种植冬绿肥,改变多年的冬沤习惯,但因缺少经验,绿肥长势不好。到了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加之开挖大量的排灌沟渠,降低了地下水位,产量不断增长,面积逐年扩大,最高年份绿肥种植面积达24万余亩。七十年代后期,改种油菜,不仅每亩可获二、三百斤菜籽,而且油菜的叶片、花瓣、根茬留在土壤中,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由于菜田需大量施肥,减少后茬水稻的施肥量,达到改土、增产的双重效益,群众誉此为“改造沤水冲,油菜打冲锋”。地处圩区的官渡乡、冬沤青沙泥田面积大,泥脚深(不少田块的烂泥层厚度在一米以上),无法耕耙,他们采用“免耕法”播种油菜,效果很好。方法是:水稻收割后,排干田水,开挖纵横沟渠,格田成方。每块田宽八尺左右,田沟宽一尺,沟深八至十寸,便于沥水。开沟时,沟泥散在田块上面,再将泥块打碎散开晒垡、打宕。油菜播种前不耕不耙或只耙不耕,菜籽亩产可达200多斤。
据县内各地经验,改沤种油菜要做到:(1)深沟沥水;(2)施农家肥和增施化学磷肥;(3)适当早播,力争壮苗越冬。
黄马肝土多分布在县内岗地。由于地势起伏不平,而且多半无埂,土层及肥料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少,孔隙小、粘性大、结构差,群众形容它是“有水一团糟,干了赛钢刀”。因之,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或山芋、棉花、豆类等旱粮作物,亩产玉米仅为数十斤,鲜山芋近千斤,棉花十余斤。近十几年来,采用平地改土,增施有机肥料,播种绿肥(主要是苕子),修筑田埂,实行水旱轮作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理化性状逐步改善,土地肥沃度增加,农作物产量有所增长。
澄白土,俗称淀白土,主要分布在地势稍高的湖田及部分塝田。这类土壤呈粉粒状,有的还含有铁锰结核,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少,无水难耕难耙,灌水耕耙后极易沉淀,群众有“淀白土隔夜不栽秧”之说。这种土壤播种玉米、豆类、棉花等旱作物难以立苗,栽插水稻后,又坐棵不发。由于土壤板结,作物根系不发达,追施肥料后农作物也难以吸收利用。其改良方法与粘盘黄马肝土相同。
此外,我县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还有:(1)烧上包子。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县内秧田(尤其是早稻秧田)多半冬干,群众将翻耕后的秧田土块堆在一起,垒成许多小土包,下留空洞,放置碎草、干牛屎点火闷烧(不出火焰)。这样做的好处,一可烧酥熟化土壤,二可借高温促进养分分解,三可提高土壤温度。(2)豆科作物与其它作物轮作(豌豆、蚕豆与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的好处:一是豆科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养分;二是豆科作物的落叶、残茬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三是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3)豆科作物和其它作物混种或套间种。常见的有豌豆与小麦混种,麦田沟套种蚕豆,玉米地套种豇豆或黄豆,山芋垄上套种绿豆或红豆。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是豆类能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二是各类作物高度不同,可以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4)留高茬,耕血桩。不少地方群众在收割油菜、水稻等作物时,把根茬留得很高,并且边割边耕(俗话叫“耕血桩”),秸秆还田。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二是边割边耕,不等作物根茬组织老化即翻入土壤中,容易腐烂分解。
(二)施肥
1.农家肥
七十年代以前,县内农业生产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主要有:(1)人畜粪尿。我县农民每户都建有厕所,储存粪尿,有的农户把厕所与猪圈建在一起,让猪粪尿也流入人粪池内。施用人畜粪尿一般每亩为10—15担(若作追肥用则需兑水三至五倍),施入土壤中肥效快,农作物易吸收;(2)厩肥。厩肥即利用家畜圈栏作肥场,堆铺干土和碎草,定期将牲畜粪尿和土铲出堆制而成。厩肥肥效平稳,一般用作基肥;(3)饼肥。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等。饼肥用作肥料,肥效迟缓、平稳。有的粉碎后洒水堆捂,用作基肥,有的粉碎后,放在粪池内沤制,兑水点播菜、麦;(4)草木灰。农民将烧饭后锅膛内的草木灰单独存放或和土杂肥混拌在一起制肥。草木灰的肥效快,养分易流失,多半用作水稻播种后覆盖秧板用,也有用作蔬菜基肥;(5)土杂肥。人们常把扫地的垃圾,家前屋后的肥土、烧锅后的草木灰混堆在一起,捂熟后用作基肥,或棉花、油菜播种后的盖籽肥;(6)锅墙土。过去农民多用土坯砌锅、砌墙,数年后折下来打碎作肥料。锅、墙土由于年限不同,养分含量也不一致,农民多半用锅,墙土作秧田基肥;(7)草皮肥。堆制草皮肥是我县农民多年的习惯,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前期,每年开展群众积肥运动时,农民便在田头、路边铲堆草皮制草皮肥。方法是:当夏季野生杂草比较柔嫩时,连根带土铲下堆捂。土堆顶部做成凹形,经常不断地浇灌人畜粪尿,四周用泥糊实,让草皮发酵分解。一月左右翻堆、捣碎再捂。也有的地方将草皮晒干后堆起来,一层草皮一层烂稻草,堆好后放火烧制(习惯叫“烧草皮”),烧时不出火焰,烧后打碎堆捂。草皮肥一般用作基肥;(8)塘泥。每年冬、春季节,结合水利兴修,挑塘清淤,将塘、坝、沟水排干沥尽,将淤泥挑入麦、菜田内,铡成小块,待冬干冻酥后,再散在麦菜根部,既可保暖防冻,又增加土壤肥力(也有春季捞塘泥下秧田作秧田基肥)。
2.绿肥:
五十年代以前,割青肥(群众称之为“打秧草”)较为普遍,也有种植紫花豌豆、大麦作绿月巴的,但面积很小。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红花草、苕子、柽麻等绿肥,面积仍然不大。六十年代除种红花草外,还推广过“稻田养殖红绿萍”,试种过紫穗槐、草木樨、黄花苜蓿。七十年代,绿肥发展快,主要有红花草、苕子、紫花豌豆,还有大麦、蚕豆、柽麻、绿豆(麦收后种绿豆作栽晚稻的短期绿肥)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由于化肥的施用,绿肥面积逐年减少。五十年代以来,我县绿肥种植施用情况如下: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一般于立秋至处暑间套种在稻用里,稻子收割后开沟排水,次年四月份,红花草盛花时期耕翻灌水沤腐,后栽插水稻。鲜草亩产一般为三、四千斤、新鲜的红花草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0.4%、0.11%,0.35%;
苕子,又名兰花草,一般在10月份播种,次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盛花时期耕翻,灌水沤腐后整地栽插水稻,或旱捂后整地播种棉花。鲜草亩产4000斤左右,新鲜的苕子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0.56%、0.13%、0.43%;紫花豌豆,一般在10月中下旬整地作畦播种,次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终花时耕翻,灌水沤捂后整地插秧。鲜草亩产一般为二、三千斤。新鲜的豌豆秸秆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0.51%、0.15%、0.52%。
据经验总结,绿肥施用必须注意:(1)绿肥要充分腐熟后方可安种农作物,否则绿肥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碍于农作物的生长;(2)绿肥一般作稻田基肥为好,如作旱地基肥,要加强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3)绿肥中磷肥含量偏少,用绿肥作基肥,要适当增施磷肥;(4)绿肥中氮素含量较高,因此绿肥的施用量不可太大,否则易引起农作物疯长,一般每亩鲜草施用量以2000斤左右为宜。
3.化肥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县国民政府曾引进少量美产硫酸铵试用失败。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县内开始示范和推广硫酸铵。六十年代后期,硫酸铵渐为其它化学肥料所取代。硫酸铵一般作种肥、基肥、追肥用。1955年,县内开始推广过磷酸钙(群众称“磷肥”),使用至1984年。过磷酸钙主要用作基肥,也有用1%左右的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六十年代开始小批量施用硝酸铵,一般用作旱田追肥,不作水田施用。七十年代开始大量施用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用作水、旱作物的基肥和追肥,而不作种肥施用。碳酸氢氨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但不作种肥施用。七十年代末,开始施用复合肥,有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两种,主要用作基肥。此外,还施用过数量有限的氮素化肥氨水、氯化铵、钙镁磷肥、骨粉、氯化钾,以及硼酸、钼酸铵等。
据资料记载,我县化肥施用量为:1952年五吨,1960年675吨,1970年4339吨,1980年22652吨,1981年39637吨,1983年47802吨,1984年54843吨。自七十年代以后,由原来以农家肥为主而转入以化肥为主。
化肥的施用方法也不断变化:五、六十年代主要作追肥提苗用;七、八十年代已大量用作基肥;五、六十年代推广过水稻田用化肥(氮肥)“打耖口”(又叫施面肥),“磷肥蘸秧根”;七十年代棉田“沟施”、麦田“穴施”化学肥料;此外,棉花用尿素、磷肥进行叶面喷肥;八十年代推广过油菜花期喷硼肥,小麦灌浆期喷磷酸二氢钾等。
4.细菌肥料
五十年代曾大量推广过根瘤菌肥,即在花生、大豆、豌豆等作物播种前,将根瘤菌粉和种子拌匀后播种。农作物出苗后,根部的根瘤菌增加,可从大气中固定更多的氮肥,供豆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还推广过土法生产的“5406”、“920”菌肥,八十年代,在稻、麦、棉作物中施用生长激素“卅烷醇”,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广泛施用标准“920”菌肥。
五、植物保护
(一)机构
建国以前,县内没有植物保护机构,也无专业植保技术人员,广大农民缺乏植保知识,以致农村有“蝗虫打、结虫(稻苞虫)梳,窝心虫(稻螟虫)没奈何”之说。作物的病、虫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建国以后,植物保护机构,专业植保技术人员也从无到有,逐步健全配备起来。1956年春,县农业局开始在城南乡封巷村建立病虫测报点;1963年县农科所正式确定专人进行病虫测报,并开始编印《全椒县病虫情报》;1965年在南屏乡李马村成立病虫防治工作站,1971年又将该站改建为全椒县植保植检站,负责全县的病、虫测报和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植物检疫工作。
(二)病虫防治
1.主要病虫害
六十年代以前,威胁我县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水稻有稻螟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习惯统称“窝心虫”)、稻苞虫(习惯叫“结虫”)、蝗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小麦有秆锈病(习惯称“下丹”)、线虫病、黑穗病、麦圆蜘蛛;棉花有蚜虫、红铃虫,棉铃虫、盲春蟓、金刚钻、叶跳虫、卷叶虫;杂粮有豆天蛾、玉米螟、山芋卷叶虫、山芋黑斑病;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习惯叫“白土蚕”)等。1956年小麦秆锈病大流行,全县35万多亩小麦全部发病,严重成灾的达26万多亩,因灾损失小麦2468万斤,该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5斤,不足1955年的一半。1958年夏,滁河沿岸的荒草圩、官渡、赤镇、广平等地发生蝗虫,受灾面积17667亩,虫口密度每平方米三至五只,各乡共动员12000余人,灭蝗13980斤。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作物良种的不断引进,施肥水平的日益提高,耕作制度的逐渐完善,农作物病虫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主要病虫害转为次要的,甚至绝迹;而一些次要的或过去没有发生过的病虫害,则转为主要的病虫害。八十年代威胁我县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水稻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稻飞虱;小麦有赤霉病、秆锈病、白粉病、麦蚜虫;棉花有立枯病、炭疽病、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盲春蟓、棉叶蝉;油菜有菌核病、霜霉病;旱粮有豆荚螟、玉米螟;地下害虫有地老虎。1982年,全县水稻白叶枯病大流行,成灾18.48万亩,占当年水稻面积41.6%,减产5170万斤。
此外,尚发现有棉花枯萎病与毒麦,系属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
2.防治方法
五十年代对各种病虫提出“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因此,对病虫的发生量、发生趋势未加考虑,增加了病虫防治成本,杀死了害虫的许多天敌,同时有些害虫增强了抗药能力,以致越防治,越严重。七十年代提出了“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以及防治指标法(如水稻三化螟的每亩卵块数在30块以上,稻纵卷叶螟造成百丛水稻有15片以上的叶片初卷,纹枯病发病率分蘖期在10%以上,才需进行药剂防治),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五十年代曾普遍推广冬季铲田埂,以减少病虫的冬季转株寄主。对水稻的白叶枯病、纹枯病采用推广抗病品种,浅水勤灌,中期适时烤田,后期控制氮肥等措施。对稻螟虫,五十年代,采用在秋播田拾稻根,或烧或沤制肥料;沤水田则做到冬不淹垡(灌浅水)、春不露脊(灌深水)以冻死、淹死越冬螟虫,降低越冬虫口密度。七十年代推广“万家灯火”,进行点灯诱蛾,消灭成虫。对麦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则采用清沟沥水、防止湿害、氮肥早施等办法。对棉花、花生、油菜等病害,则注意轮作换茬。山芋则采用两次高剪苗,防止黑斑病。
(2)种子处理。水稻、小麦普遍采用泥水选种,以清除因病害造成不饱满种子及小麦线虫病粒。对患有白叶枯病的水稻及黑穗病的小麦种子则采用1%石灰水浸种。棉花普遍推广“三开一凉”温汤浸种,呋喃丹或“3911”拌种。五十年代对豌豆蟓、蚕豆蟓普遍采用开水烫种。
(3)药剂防治。五十年代初,药剂的品种、数量很少,农民一般用石灰粉、稻草灰等于受害苗田上风向田内撒扬。此外,还用烟草石灰水、桑叶水、土制棉油乳剂(棉油、肥皂、口碱三项加水拌和)等防治棉花蚜虫,收效甚微。1952年开始使用“六六六”,“二二三”乳剂。五十年代末使用“1605”、“1059”等高效有机磷杀虫剂。六十年代中期,县植保站建立后,在各类作物生长期间,根据植保站的病虫测报,凡达到防治指标的,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目前我县普遍采用的药剂为石灰硫黄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液、敌诱酸钠、五氧酚嗪、代森锌、代森铵、稻脚青、多菌灵、敌枯双,杀枯净等;杀虫剂为“六六六”粉(1%、1.5%、6%粉剂和6%可湿性粉剂)、滴滴涕乳剂、“八八九”乳剂、敌敌畏、乐果、1605乳剂、1059乳剂、甲基1605与“六六六”混合粉、乙基1605与“六六六”混合粉、敌百虫、呋喃丹、毒杀酚、苏化203、杀虫醚、杀虫双等。
(4)生物防治。七十年代曾推广过杀螟杆菌、苏云金秆菌、白僵菌、金小茧蜂。八十年代初用井岗霉素等益菌、益虫,防治农作物病虫。
此外,我县各地农田中,还有大量的害虫天敌,如青蛙、蟾蜍、瓢虫、稻田蜘蛛、寄生蜂、寄生蝇、蚜狮等。
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是我县病害防治的重要内容,方法:一是将病区收获的籽棉全部用硫酸脱绒和2000倍“402”药剂处理;二是将棉田改种水稻三年以上;三是病区的棉秸、落叶就地焚烧。我县对毒麦的防治办法:一是麦收前人工在田间拔除烧掉;二是在小麦播种前用泥水选种,将飘浮的毒麦捞除。
(三)杂草防除
我县农田杂草种类繁多,水田有三棱草、牛毛毡,野荸荠、鸭舌草、稗草等;旱田有捶棒草、爬根草、蓼子等。这类杂草生长在田间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阳光,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品质。对于这些杂草历来采用水推、旱锄、手薅等办法清除,但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果并不理想。七十年代后期及八十年代初,试用敌稗乳剂、杀草丹、2—4滴丁脂、除草醚等化学药剂防除农田杂草。1982年在全县十个公社、23个点的252.2亩田块上进行试验,秧田防治效果为70—90%,大田为80—95%。但化学药剂除草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目前仍以人工除草为主。
六、农作机具
建国以前,犁、耙、栽、割、打场、车水、挑抬等各类农活均为手工操作,人畜同劳。犁田耙地用木犁木耙,牛拉人扶,挖土用大锹,锄地用锄头,收割用镰刀,脱粒用石磙、连枷、禾桶,车水用水车,运粮、运草、运肥用扁担,箩筐、独轮车等。
建国以后,1953年我县从凤阳调进八英寸新式步犁47部,但因农民使用不惯,推广不开,只能在农场试用。1955年,又调进双轮双铧犁21部,以及喷雾(粉)器近300架。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迅速在农村展开农具改良运动”的指示后,县内试制了小麦、棉花条播器,玉米脱粒机,圆盘耙,脚踏水车等等。由于试用效果不明显,同样未能推广开来。六十年代中期,县木器社、铁器社等单位又改良试制了吸气水车、铁管水车、明口镰刀等,推广面也不太大。但同时期调进的人工脱粒机推广较快,当时全县共有脱粒机464台。其次农业运输工具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其时,县内农村共有胶轮手推车82辆,平板车780辆,圩区农用船133只。七十年代初,县内开始推广机动脱粒机,1971年为57台,1972年为149台,1974年已达200台。1976年,县内成立了农机研究所,该所先后研制改革了一些农具,主要有机滚船和化肥深施器,但因使用可靠性差而被淘汰。此外,该所还承担了县内农机具推广工作,1977年该所推广了上海——I型插秧机,因机械使用可靠性差,推广不开;1979年引进机耕船,在圩区和湖冲田试用;1980年又引进两台湖北——74型插秧机,使用性能较好,但由于当时我县农艺水平的限制,再加上田块小、田埂窄、道路不畅,农民不愿购买,推广工作于1980年中断。
机械排灌在我县发展较早较快,自1952年购进第一台起,到1953年全县已发展排灌机械为15台379马力。五十年代末,已拥有61台717马力。经过六、七十年代的努力,到八十年代初,除零星分散的动力机外,全县建成的永久性机、电排灌站星罗棋布,人力水车已基本消亡(详见水利章)。
县内耕作机械发展较迟,1958年秋国家调来我县三台热特——35轮式拖拉机,在太平庵建立全椒第十个国营拖拉机站(1961年迁往荒草圩),1963年2月撤销。1966年,国家再次调拨我县中型拖拉机12台(其中轮式拖拉机十台,东方红——54链轨式拖拉机二台),机具和机务人员配套,并拨款于县城重建县拖拉机站,开始代农机耕,直至1972年县政府决定将拖拉机下放给人民公社。
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农村拖拉机发展较快,但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和田间运输,真正用于机耕的较少。1974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7混合台、2697马力,手扶拖拉机169台、2038马力,机引犁、耙123部,实际机耕面积26658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4%。1984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35台、10481马力,手扶拖拉机1552台、17909马力,但因承包到户,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因之,机耕面积近乎为零,耕田耙地仍为人畜同劳。
七、农技推广机构简介
抗日战争以前,县国民政府设有建设科,主管全县农、林、水等项工作。建设科下设农业推广所及其附属农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全椒后,农场的房屋、器材、牲畜、林木等焚毁无存。抗日战争胜利后,建设科下设蚕桑指导所,民国三十六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所,同时在县城东郊重建县农场。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少,经费不足,加之一直处于战争年代,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建国以后,县人民政府设置专管农业的局级职能机构(详见“党政社团”章“政府”一节),负责全县农业技术的指导和推广工作。同时,于1950年春,在县城城郊建立县农场,从事技术示范工作。1952年春,又建立了县植棉指导站。1954年3月,植棉指导站与畜牧兽医站合并为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并确定四个乡为全县推广农业技术韵重点乡:城南乡推广棉花种植技术,铜井乡推广小麦种植技术,沙石乡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小集乡推广农业“三改”经验。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955年设古河、大山(1956年改为城区)、孤山(1959年改为马厂)三个区农技站;1956年设太平区农技站,1966年城区农技站随着行政区的重新划分,分为城东、武岗两个区农技站,全县共设5个区站。在此期间,随着县行政领导部门的分合变化,区农技站的称谓也不断变化,直至1984年合并为区农牧渔业技术推广站。
七十年代初,还建立了社队一级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机构——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形成了从县到队的四级农科网,直至1978年解散。1983年改人民公社体制为乡、社体制后,乡设立农业服务公司,部分大队建立了植保专业服务队,生产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科枝示范户,开创了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的新路子。
此外,还先后建立了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马塘湖良种示范繁殖场、白酒棉花原种场、杨庄农场、县植保植检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种子公司等国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别负责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技术的引进、示范、培训、指导和推广工作。
附表一:全椒县1949—1984年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统计表

附表地二:全椒县1949—1984年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统计表面积:亩 单位:亩产:斤
决和:担




附表三:全椒县1949—1984年棉花、油料生产情况统计表面积:亩
单位:亩产:斤
总产:担


附表四:全椒县1949—1984年农业总产值及构成统计表单位: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