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全椒,是古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乡。
全椒,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的东部,江淮分水岭南侧,与滁县、肥东、巢县、含山、和县以及江苏省江浦县相邻。境内东西长约58.5公里,南北宽约44.2公里,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人口37万有零,多系汉族,少数为回族和个别其他民族。
全椒,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在14~15.6摄氏度之间,平均雨量为840~980毫米,无霜期221天。
全椒,县境北部为起伏不平的低山区,面积515.4平方公里,海拨高度300米以上的山峰有车毂尖等;中部为连绵不断的丘陵区,面积796.4平方公里;南部为河谷平原,地形平展,面积218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水库、塘坝众多,自西向东有小马厂河、管坝河、马厂河、襄河,分别注入滁河,汇入滔滔不息的长江。
全椒资源丰富。矿藏方面已探明的有马厂的砂金矿和大理石矿,东孙的铜矿,管坝、隆兴的铅锌矿和重晶石矿,以及石沛、草庵的石灰岩矿等。动物方面,家禽畜有牛、马、驴、猪、羊、鸡、鹅、鸭、狗、猫等,野生动物有野兔,野猫、黄鼠狼、雁、雀、野鸡、野鸭、鱼、虾、鳅、鳝、龟、鳖、蟹等。植物方面,农作物有稻、麦、花生、油菜、豆、芝麻、棉花、蔬菜等,旧时栽种的香米稻,“一家炊烟起,合村皆芬香”,是有名的传统产品,林木有松、柏、杉、杨、槐、柳、竹、桃、梨、枣、板栗、苹果等;花卉有菊花、月季、栀子花、金银花等;植物类药材有滁菊花、桔梗、明党参等425种,全椒是名贵中药材滁菊花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县,近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全椒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楚国采邑,汉置全椒县,后建置几经变更,隋复置全椒县至今。目前县辖五个区,37个乡(镇),192个村,2714个生产队。县政府所在地是襄河镇。
襄河镇的地理环境优越,南有“笔峰毓秀”,中有“襄水环清”,是人类生息繁衍和经济活动的较好处所。汉代设治后,人口逐年增多,明清时期,城镇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民国年间,城区范围和建筑无大变化。建国后,襄河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拓宽了街道,建起了一批工厂、机关、学校和商店,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今日的襄河镇已成了楼房林立,绿树成荫,市容整洁,政治、经济、文化设施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县城。
(二)
全椒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部,为国内较富庶地区。经建国后35年的努力,县内国民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988万元,1984年为30659万元;195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64.7万元,1984年为1002万元;1984年全县社会总产值已上升到41342.2万元。
全椒农业经济发达,一向被誉为皖东的“鱼米之乡”,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兼有林、牧、副、渔业的产业结构。在种植方面,主要以稻、麦等粮食作物为大宗,经油作物次之,果木、蔬菜、中药材等又次之。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206万元,其中农业占68.3%,牧业占26.1%,渔业占0.08%,副业占5.47%,林业为零。1984年,农业总产值为20383万元,是1949年的16.9倍;其中农业占74.6%,牧业占12.8%,副业占10.3%,渔业占1.2%,林业占1%。
建国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全县粮食产量仅为9010万斤,皮棉20万斤,油料185.6万斤。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3亿斤、皮棉126.8万斤,油料1823万斤。五十年代后期,由于浮夸风影响,生产遭受了严重挫折,1961年粮食产量竟下降到1949年水平。1961年后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五十年代较好水平。此后十年,虽在耕作制度和生产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生展发展缓慢,直到1972年,粮油产量才接近1955年的水平。1972年以后,我县推行缩小小麦、中稻种植面积,扩大早稻、双季晚稻、油菜,绿肥种植面积的生产措施,农业年年丰收。1973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四亿斤。1974年,全县有29个社(镇)的粮食亩产超过了800斤,21个社(镇)的皮棉亩产超过80斤,达到了国家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但由于长期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种植业结构单一,水稻以外的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减少,造成工本费增大,经济效益不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春起,我县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县率先试行“联产承包制”,1981年全面推开。农业生产由指令性转向指导性,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原单一性的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改变,多种种植经济全面发展。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63545万斤,皮棉总产为785万斤,油料总产为5693万斤。
全椒林业,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叶混交林带的江淮丘陵植被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建国前,官方对植树造林很少过问,境内零星分布的大多是居民点实用树木和山区天然林。抗战中,大片林木惨遭破坏,迄至1949年,全县仅存成片林1万余亩,大多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北部山区,林木覆盖度仅为0.44%。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组织群众参加植树活动和进行常年植树,林木面积逐年扩大。1956年~1961年,又先后建成了孤山、马厂、大山、黄栗树、瓦山五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208220亩。1966年起开办社队小林场,到1980年,全县共办起社队林场189个,经营面积85890亩。1984年,全县森林覆被率上升为12.1%,林木覆盖度上升为16.6%。昔日的荒山秃岭,现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区,合浦、滁全两条干线公路也被绿化成县内的绿色长廊。
建国前全椒水利条件较差,境内仅残留一些历代兴修的塘坝、圩堤、斗门、涵闸、因此,山区、丘陵易旱、圩区易涝。《滁州志》记载:滁河曲折300里,“一遇淫霖,宣泄不及,往往横决为患”。境内有龙山、虎山,民间传说:龙虎争斗,龙胜则布云降雨,浊流滚滚;虎胜则兴风驱雨,遍地赤旱。虽是传说,但却是人民群众对连年灾害的心理写照。据统计,自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至1949年的38年间,全县性的大旱共有五年,大水一年,小旱、小涝17年,几乎年年有灾害。
建国后,五十年代,根据“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县内掀起,至1959年,共动工兴建35座小型水库和黄栗树、赵店、土桥三座大、中型水库。同时,动工修建襄河闸,开挖了新河、跃进河、如意河三条排洪河,并进行了联圩并圩,水利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1971年以后,工程浩大的驷马山引江河道挖通,滁河疏浚工程完成,长江水自此可通过乌江提水站倒灌滁河、襄河,根本改变了旧有落后的灌溉状况。以上工程同时促进了县内电力灌溉事业的发展,到1979年,全县先后动工兴建了十余座电力灌溉站。1980年以后,我县水利工程已基本配套,水利建设的重心开始从过去的以新建工程为主转为以挖掘潜力,发挥现有工程效益为主。
经过建国后35年的努力,1984年,全县共有塘坝28728个,可蓄水11056万方,水库98座,有效库容18910万方。其中黄栗树水库为我省十大水库之一,青山绿水景色宜人,目前正在筹建疗养院和建立旅游风景点。除以上水利工程外,还有拦河引水闸坝工程十座;机械排灌站22座,装机29台、2099马力;电力排灌站189座,装机369台、28318瓩;撇洪河(沟)十条,总长82公里。1984年全县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为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5.5万亩的85.5%。现境内河流、渠道如织,水库、塘坝星罗棋布。如闪光的银龙,晶莹的繁星,装点在锦绣的山乡。
全椒地处丘陵区,有发展畜牧业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建国前由于粮食产量低,畜牧业长期不能得到发展,1949年全县大牲畜仅有21194头,生猪存栏为30288头,畜牧业产值为315万元。建国后,由于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饲养防疫技术的提高,品种的不断引进,畜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1981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县委、县政府提倡猪、禽、鱼“三大养”,涌现了一批禽畜生产“专业户”,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1984年,全县大牲畜存栏数为32450头,生猪存栏数为144986头,家禽饲养量达230万只。
全椒有长达八个月的气温适宜鱼类生长,过去鱼类品种较多但良种少。自60年代开始引进新品种,至1984年我县鱼类品种已增加到十科41种。60年代以前我县渔业生产主要为野生繁殖,天然捕捞。60年代以后,县内的塘坝、水库都陆续投放了鱼苗。1965年,黄栗树鱼场人工繁殖鱼苗成功,结束了我县长期依靠从江沿长途贩运鱼苗、鱼种的历史。1981年后,农村水面承包给个人,池塘养鱼面积扩大,产量逐年提高。1984年底,全县池塘养鱼水面为49097亩,年产成鱼230万斤;水库养鱼水面为51316亩,年产成鱼75万斤。
全椒历代以农为主,工业起步较迟,民国十三年以前,县内仅有几家手工作坊,民国十三年后才陆续办起了三家小型工厂,半机械化生产。1949年,全县工业正式职工24人,产品仅有砖瓦、棉布、铁木小农具和商品粮油四种,产值306.9万元。35年过去了,全椒的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统计,全县共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40个。其中全民企业30个,集体企业210个;轻工业企业152个,重工业企业88个。全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2491万元(净),职工7714人,其中全民4199人,集体3515人。工业产品由1949年的四种增加为柴油机、喷雾器、手扶拖拉机、棉布、饮料酒、化肥、水泥、药品、家具、皮革,皮鞋、服装、建材、玩具等近百种,其中S195型柴油机和552丙型喷雾器分别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皮毛制品、软体玩具、大米、菜籽油和再制蛋先后打入国际市场。198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0275.82万元,利润400万元。
建国前,县内工业主要以匠铺、作坊为主,尚未脱离商业的樊篱,生产落后。经过1953年至1956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手工工场为主体的县内工业。70年代,县内工厂工业开始从手工业中脱颖而出,至1978年,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机、药械、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为主,以轻纺、酿造、制药、水泥、砖瓦、轧花、粮食加工、制革和印刷为辅的工业体系。80年代初,在迅猛发展的农村商品经济的推动下,乡镇工业加快了前进的步伐。80年代中期,乡镇工业、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重心。1984年,乡镇工业企业达180个,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
为了建设一批在商品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具有应变能力,能够创出名牌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的现代工业企业,自1984年起,我县开始在部分工业企业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椒襟江带淮,自古就有航驿道贯穿县境,实为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明清之际商业繁荣,车马舟楫终日不绝。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内忧外患,经济凋敝,以致陆路失修,航道阻塞,交通渐觉不便。清末,津浦铁路的通车,打开了全椒现代交通史的第一页。民国30余年间,县内仅修筑滁全、合浦两条公路,通车里程64.5公里,车少路劣,交通时常中断。水上交通更是无人问津,枯水季节,航道上只能勉强通行四吨以下的小木船。
建国后,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至1984年底,全县共拥有公路44条、551.27公里,正式通车里程406公里,主要路段昼夜混合交通量高峰时达8876车次。1981年,县内干线公路基本上实现了路树林荫化、桥涵永久化、养路机械化、路面黑色化、线型标准化。支线公路和乡村大道配合干线公路形成了密集的地方道路网,全县37个乡(镇)全部睛雨通(客)车。建国后,水运条件也逐年改善,1969年开始,结合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对滁河航道进行了综合治理,1978年基本实现了航道渠化,滁河上可以长年通航100吨左右的轮驳船,1984年,县内河通航里程达128公里,航运点包括上海、南京,镇江,江阴、苏州、芜湖等十余个大、中型港口,机械化船队长年航行在江河上。
1949年,全县仅有非运输机动车两辆,平板车六辆,破旧小木船300余只。迄至1984年,全县共拥有机动车456部,机动船舶142艘。1949年至1956年,全县年平均客、货运量为1.4万人、1.5万吨;1984年全县客货运量为389.33万人、34.88万吨,分别是建国初期的278倍和23.2倍。
全椒明代以前就有驿马邮传,但真正的邮电事业却起始于近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县内第一家邮局开业,始办邮政业务。民国末年,全县邮路总长度仅为100公里,无电信设备。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正式恢复邮政业务,次年又开办了电信业务。1984年,全椒邮电系统已发展成为拥有一个县局、五个支局、18个邮电所、182名职工、11名技术人员,可以办理汇兑、报话、农话、市话、长话和报刊发行业务的综合性邮政、电信部门。1984年,全县邮路914公里,长话电路12条,农话电路612线对公里。
全椒的电业建国前是个空白,1950年第一台12瓩发电机在县城发电,拉开了我县电力事业的序幕。1965年我县兴建了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自此电力事业发展速度加快。1984年,全县共拥有变电所八座,总容量53550千伏安,高低压线路3495.5公里,年供电4008万度,人均用电136度。目前,全县乡(镇)全部通电,有91%的村和80%的生产队安装了电灯,全县人均用电量和乡(镇)村通电比均居全省领先地位。
全椒城镇建设建国前极为落后,稍大一点的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县城,乡镇上仅有零星庙宇、宗祠和地主宅院。建国后,全椒的城镇建设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迄至1983年,全县37个乡镇共建成砖瓦结构房屋200余万平方米,造价8000余万元。建成电影院、剧场、礼堂40余座,其中,700个以上座位的十座。同时,绝大多数乡(镇)都改造了下水道和公共设施,拓宽了马路。1985年普查,全椒县城共有房屋68万平方米,其中工业、交通用房17.8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业用房7.6万平方米,教育、卫生、科研用房3.78万平方米,文化、体育用房0.36万平方米,办公用房3.38万平方米,住宅34.27万平方米。全县共有楼房近200座,约15万平方米。
全椒地处商业都市南京和合肥之间,且水陆交通便利,历代商业贸易比较繁荣。明清之际,全椒商界主要为徽、闽、苏三地客商控制。清末民初,本县商业开始崛起,逐渐取代了客商的地位。当时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粮业、南货业、京广杂货业、布业、五洋业、山货业、烟茶业、竹木器业、麻行业、饮食服务业等,各业中以粮食贸易最为兴盛,仅水路运出的粮食,每年均在10余万石以上。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城内最大的商家为“马益兴”号,该号经营六个行业,雇用人员70余人。抗战开始后,店铺大都关闭,商业贸易一落千丈,至1949年底,全县仅有商家2700户,且多为半农、半商性质的摊贩。
建国以前,县内民族商业长期受到帝国主义经济的压迫。外国商行委托代理人在县内设立货栈,倾销过剩商品,掠夺资源。自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美商美孚公司在县内开设“元浮公司”经营“五洋”杂货起,至抗战前夕,又陆续开办了福隆、心城、永康三公司。民国三十一年至民国三十四年,日本人取代了英美商人,在城内成立了商业组合,倾销日货,掠夺资源,封锁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我县民族商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建国后,我县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结束后,国营、集体商业兴起;整个商业逐渐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共存的体制。至1984年,全县共有百货、五交化、石油、煤建、糕点、糖业烟酒、食品、饮食服务、蔬菜、调味品、盐业、烟草、农机、药材、水产、木材,外贸17个国营公司,职工1598人;供销合作社40家(36个基层社及棉麻、土杂、农资、回收四公司),2109人;合作商店38家,688人;知青商店36家,507人;私营商业3285户,3993人。1984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5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加了9.74倍。对外贸易初具规模,1984年,全县外贸出口收购总值为398.2万元,与开办初的1965年相比,增加了19倍。
全椒建国以前,由于政治腐败,连年战乱,生产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尤其是下层劳动群众,正常年景也常常是“磙子响,锅盖热,丢了镰刀把,再把篮子挎(挖野草)”。荒年更是吃糠咽菜,流离失所。康熙《全椒县志》收录的吴国对《观音粉》诗,即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县灾年百姓的苦难生活:“树皮削尽草根毕,又向山坡凿烂石”;“谁知下肠肠尽坠,饥肠虽饱眼垂泪”。民国二十年大水,全县饥饿冻馁而亡者1140余人。建国前,县内只有少量的砖瓦房屋,95%的人口都住在矮小破烂的草房内。卫生条件极差,县城几乎无一座公用厕所,雨季来临,污水、粪水四溢,臭气熏人。当时劳动就业极其困难,正常情况下每年失业者为全县劳力的40%左右。大年三十,借债惧逼的、公职人员待聘的焦苦万状,本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的传统节日却被称作“鬼门关”。
建国以后,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年改善,特别是1981年起农村、城市相继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县内涌现了不少的万元户。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县人口平均寿命已由1949年的30余岁上升到1984年的70岁。1984年,全县总劳力22万余人全部就业,人均收入400余元。同年,全县人民储蓄总额为2202万元。城镇居民绝大多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部分还住进了配有卫生、水电设备的宿舍楼。80%的家庭分别购置了缝纫机、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自行车、电风扇和各式家具。农村自1982年后普遍盖起了砖瓦房,少数社员还盖起了“小洋楼”,无论是在峰峦起伏的山区、连绵不断的丘陵,还是在平展的河谷平原,无不屋舍俨然,良田美池,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
(三)
全椒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民国以前,县内就有大批不甘心被压迫的下层群众参加了江淮地区的农民起义,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军事将领——汪海洋。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也曾在县内组织反清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椒政治舞台上的斗争更是风起云涌。“五四”运动时期,我县曾连续爆发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教师罢教、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的政治斗争,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腐朽统治。此后,《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在县内秘密传播,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政权横征暴敛,抽丁拉夫,实行“联保连坐”,政权日趋法西斯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我县西王集一带建立了共青团六房户支部,宣传革命真理,引导农民参加革命。民国二十六年,全椒沦陷。为了深入敌后坚持抗战,次年10月起,新四军四支队七、八、九三团和中共皖东工委相继进驻全椒西北山区。在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县内很快建立了“民先”、“农抗”、“青抗”、“商抗”、“妇抗”等抗日救亡团体,以及“抗日人民自卫军”和“抗日动委会”。民国二十八年2月中共皖东工委在我县赤镇建立了省三工作团支部。随之成立中共全椒区委,建立了三户侯和周岗等地支部,党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同年10月建立了中共全椒县委员会,次年6月又在周家岗正式建立了全椒县抗日民主政府,自此,全椒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正确的方向。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周家岗、西王集、枣岭集、孤山等地,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部分,新四军著名军事将领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等人曾在这一带调动千军万马与敌人浴血奋战,发生在我县境内著名的“周家岗反扫荡”,为新四军军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作为路西根据地的前哨,县西北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配合新四军不断粉碎日伪的“清乡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振的进攻,直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全椒为国民党军队所占领,但中共地下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一天也没有停止斗争,在白色恐怖中,许多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次年元月,中共全合工委和全合县总队插入孤山、西王地区坚持武装斗争,动摇了国民党县政权的统治,为全县民众树立了“人民必胜”的信念。渡江战役前夕,我县组织了2万余名民工为解放军修桥、铺路、运送粮草弹药。战役中,组织了一支500人的民兵支前营,随军渡江南下,行程1000公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建国后,全县人民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带领下进行了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一化三改造”、“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经济变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人民正在为建设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新全椒而努力奋斗。
(四)
全椒属长江流域文化发达区,文风昌盛、人杰地灵。胡适曾经说过:“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新文化运动的闯将钱玄同也曾说过:“近五百年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只有《水浒》、《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三部书。”
全椒除诞育了蜚声中外文坛的文学巨匠吴敬梓外,名宿代不乏人,人才辈出。政界人物古代有参知政事张洎、中书侍郎张璪、户部尚书年富等,建国后有副省长苏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青等,军界有上大将军张鼒,都指挥使平安,总兵石文进、何迪华,国民党军事将领王东原、陈金城、李汝和,共产党军事人物时生、田勃兴等;文化界有高僧憨山,祭酒乐韶凤,探花吴国对,诗文家薛时雨,骈文家吴鼒,小说家杨尘因,古天文历法音韵学家张汝舟,心理学家周先庚,木刻艺术家汪刃锋,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教育学博士汪通祺,原子能科学副研究员叶春堂,激光物理学教授冯启元,物理学界权威张贻惠,化学教授张贻侗,中国测量学会理事长王南原,高级工程师范义勇,经济学教授汪尧田,昆虫学博士常宗会,澳大利亚全澳科学研究中心畜牧部主任研究员常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史中兴、江曾培等。
全椒历代著述颇丰,旧志记载,古代全椒籍人的国学著述有近百种。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全椒籍学者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全椒籍人建国后在国内外出版的专著就有《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刃锋木刻集》、《中国经济建设论》、《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商业》、《唐新修本草》、《激光物理学》等4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800余篇。
全椒历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记载,历代诗文集有120余种之多,著名的诗文集有吴鼐的《夕葵书屋诗文集》,薛时雨的《江舟埃乃词集》和吴敬梓的《文木山房诗文集》等。艺术方面,鲁云逵的国画山水花鸟曾参加过巴拿马赛会,金家庆的国画也曾获得全国比赛第二名;吴国对和王城的书法在清代很有影响。传之后世,已经梓行的文学作品,首推《儒林外史》,其次是杨尘因的《新华春梦记》。
建国以后,由于县内专业、业余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35年间,除整理了一批民歌、民间传说外,还创作了一批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参加了全国展出,并在省级以上的出版物上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件,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1985年,吴敬梓纪念馆的建成,更为《儒林外史》的学术研究和开辟新兴旅游点提供了一个前提。
全椒民间艺术丰富多采,有曲艺、歌舞、杂技等。建国前,我县没有一个正规剧团,没有一座剧场,现在除县庐剧团外,另有29个区、乡职业、半职业剧团。建国前我县广播事业是个空白,1984年全县已建成广播专线3209杆公里,附挂线1117公里,入户小喇叭达54054只,入户率为全县总农产的74.3%,有线广播已经成为宣传政策、发展生产的重要工具。七十年代,我县开始有了电视,到1984年,全县已拥有电视机1.2万台,电视放像机30套,临时差转台也于1985年国庆节开播。
全椒是文物之邦,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古代遗迹。据文物部门普查,我县已发现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代的遗址15处,古城遗址三处,古墓群54处,古墓葬290座。已出土和征集的历代文物300多件。此外,县内还有神山寺、国光楼等胜迹四处,周家岗,秋藤树等革命旧址近十处。这些文物、遗址、名胜和革命旧址,再现了全椒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神山寺为唐大历年间所建,其时神山中神山、白石二洞有道士隐居。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在任滁州剌史时写下了《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自然清逸,后人誉之为“绝唱”。自此,山以诗名,神山由此而成为大江南北又一名胜。千百年过去了,神山寺虽经风雨剥蚀,但雄姿尚存。
全椒的教育,也是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县内已有六所书院。民国十九年全县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五所,初级小学23所。此后十余年间教育发展缓慢,学校简破,教育方式落后。建国前夕,全椒仅有中学一所,公立小学27所,私立小学42所,在校学生3120人。
建国后,我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84年,全县共拥有中学43所,教师进修学校一所,在校学生19675人;小学415所,在校学生46150人;多种形式教学点224班,入学儿童2035人;幼儿园(班)348所,在园幼儿8661人。1984年,经省教育厅审定,我县被批准为全省首批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标准县。
我县的教育,历来质量较高。清末和民国年间,在落后的教育条件下,经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全椒中学校培养的学生中出国留学的有30余人,升入高等学校的有100余人。建国后,我县培养的人才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文化大革命”前,平均每年要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0余名。1977年考试制度恢复后至1984年,全县高考、中考升学比例年年都在全地区名列前茅。八年来,我县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407人,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885人;同时,为我县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后备力量,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椒中学学生张明于1986年7月赴英国伦敦参加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获荣誉纪念奖。
全椒历代名医甚多,但建国前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十分落后,迄至民国三十七年底,县内还没有专门的卫生行政、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机构;除一所公立医院外,只有少数私人诊所和中药店。当时,医疗设备简陋不堪,诊疗只靠听诊器、体温计、注射器“三大件”,一般诊所连大输液设备也没有。由于诊费、药价昂贵,普通民众患病只有“听天由命”;加之缺乏科学知识,因而疾病猖獗,瘟疫流行。
建国后,我县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到1984年底,全县城乡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1个,厂(场)、校医务室40个,每个村都设立了一至两所村卫生所或医务室,另有部分私人诊所,全县已形成了县、区(乡)、村三级卫生防保网。现全县有卫技人员804人,其中主治(管)医师16人,医(护)师158人,医(护)士38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40人。全县共设病床669张,拥有X光机、脑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纤维胃镜、眼科裂隙灯等精密仪器200多台(件),医疗用房24000平方米。建国后,我县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能开展肝修补、泌尿外科、脑外科、腹部器官癌广泛切除、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子宫原位癌切除等手术。住院病人的治愈好转率达70%以上,死亡率在1%以下,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我县已完全消灭了鼠疫、天花等病疫;同时,普及了新法接生,新法接生率高达99%以上;妇幼保健网也已建成。随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爱国卫生运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全椒建国以前除武术等民间体育项目外,现代体育极为落后。解放前夕学校仅开展徒手操、荡秋千、滚铁环等游戏活动,球类、田径活动偶尔有之。
建国后,随着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的逐渐形成,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椒的体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学校体育走上正轨,授课和训练项目有田径、球类、体操、技巧、射击、航模等。同时,群众体育也得到了开展,县内经常组织各种项目的群众比赛,增强了人民体质。35年来,我县的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省体院、体校和运动队输送了一批人才。举重、乒乓球队曾多次代表地区参加省级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尤其是举重项目,1984年获得全省业余体校举重比赛总分第一名,五人参加全国比赛,夺得四枚金牌,一人打破一项全国少年纪录。
全椒历史上只有少数知识分子从事天文、数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吴烺的《周髀算经图注》、《勾股算法》、许如兰的《乾象拾遗》,江临泰的《弦三角举隅》、《中星图表》、《浑盖通论》等。
建国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县科研、科普机构相继成立。1984年底,全县共有工、农、林、水、医和基础理论六个学会,以及水产、供电、气象、粮食四个学组。此外,区、镇、乡也普遍建立了科普协会组织。据统计,全县共有会员22148人,在会(组>工作的会员387人。全县科技队伍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978至1984年间,我县共获得地区、省和国家科技成果奖2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社会科学论文15篇,自然科学论文19篇。马厂粮站自行研制的粮食电阻测温器和水份快速测定仪通过国家鉴定,并一度被列为联合国交给我国的“保粮试验”项目。
(五)
建国35年来,全椒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鉴于我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济济的人才,良好的生产基础,因之,仍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七五”期间,我县将系统调整产业结构。农业方面决定根据我县农业区划和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原则,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工业方面,重点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中心,走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改造相结合的道路;实行大、中、小型企业一齐上,近、中、远期项目巧安排,逐步形成以县属工业为龙头,乡镇工业为骨干,户办,联办工业为基础的工业新格局;并逐步完善酿造、机械制造、化工、玩具,日用品和电子六大系列产品,争取更多的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抓好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疏通流通渠道,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商品生产。此外,我们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全力办好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为“四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我们有37万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有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指引,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作为曾经为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全椒人民,也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取得新的成就。
我们确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全椒必将出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