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吴棠
吴棠(~1876),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先世于明代中叶“由徽迁滁,始卜居于滁定盱之三界市。”世代以耕读相守。棠幼勤学,坚苦自力,家境贫寒,尝藉雪光明月看书。弱冠进学(俗称为秀才),旋于道光15年(1835)中江南乡试为举人。五次赴京会议,名落孙山。道光24年(1844),以举人大挑一等为知县用,先后知南河、砀山、桃源县事。
咸丰元年(1851),调清河县不久,丰口决堤,调署(代理)水患严重的邳州知州。3年(1853),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保吴棠,筑长江河堤勤劳出力,以直隶州同知升用。6月,棠母去世,值太平军攻克扬州,丁忧“夺情”,治丧后回任清河,举办团练,修筑圩寨,以防太平军北进。曾得文宗的嘉许:“知清河县吴棠团练乡勇,甚得民心,若令带勇,必甚得力。”
咸丰4年(1854),太常寺少卿王茂荫上疏推荐吴棠,南河道总督杨以增考察,遂以同知直隶州即补。咸丰6年,丁父忧守制,在籍办团练,镇压过境内的棚民起义,以及对捻军作战,以军功而升迁,由知府至道员,遇缺即补。
咸丰9年(1859)三月回清河。翌年补授淮徐道,帮办江北团练。咸丰11年,升任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同治2年实授),督办江北粮台,节制江北镇道以下文武各官。受篆次日为除夕,即处漕督任所清江。遂建石城为县治,筑运河东西两圩为犄角,复建书院,恢复运河粮运,垦荒屯田充饷。主要是对捻军作战,间亦派军镇压山东的幅军和白莲教起义。
同治5年(1866)8月,调补闽浙总督,戎马倥偬未赴任。一年多以后,调任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在任8年,兴建书院,整顿吏治,镇压川黔边境苗民起义。云贵总督刘岳昭曾疏劾吴棠:眷属抵川时夫役3000,仆从需索门包,属员致送规礼。清廷命湖广总督李鸿章驰往确查。李复奏“均无其事”,并说是“川省官场颇尚钻营,吴棠履任后遇事整顿,以致贪污猾吏造言腾谤。”
同治11年(1872)11月,吴棠曾以病奏请开缺,不允,给假两月调养。时过两年,病已渐笃,于光绪元年(1875)11月复请开缺,乃获准允。抱病归里,取道秦豫,自徐而淮。归后九日,于光绪2年(1876)初病逝,卒年60初度。谥勤惠。著有奏稿10卷。读诗一得《望三益斋诗文集》,刊行于世。吴棠以举人大挑知县。10余年间官至封圻,是特殊历史条件的时代际遇。
李泽同
李泽同(1857~1918)字普卿,亦字捕青,明代勋戚重臣武靖王李文忠后裔。世居明光。
泽同幼承庭训,少长博览群书,16岁时入庠,经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授贡生。虽精百家之学,但不染士大夫旧习,故名重乡里。时值晚清政治腐败,国步艰难,泽同深受维新思潮影响,主张改革教育,于光绪32年(1906),创办学堂,名曰缉熙两等学堂,即今实验小学前身。开创伊始,校舍无着,借东岳庙正殿及耳房作教室,原有菩萨砸烂移出。同年秋,迁入捐建校舍,益臻完善。泽同聘请名师授业,并自兼教习,所用教材均以切合时宜为旨。本镇及盱、凤各地人士送子女就读者接踵而来。缉熙学堂男女兼收,同校同班,男女合班之风在盱眙全县(时明光为盱眙县西乡)尚属首创。
泽同薄于名利,乐以助人,凡亲朋邻里有急难者,无不解囊相助。有远房表弟汪雨相入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毕业后两度参加学部复试,其费用不足,泽同慷慨资助,后聘汪为缉熙学堂堂长。
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匪盗骚乱,溃兵滋扰,乡里不安,泽同挺身而出,亲率商团乡练,捍卫桑梓,不避霜露,常深夜独自持械巡逻,明光乃得以确保。
泽同一生著述颇丰,计有《群经诂幼》、《二南浅解》、《秦汉史要》、《历史纲要》、《清地理志》、《府厅州县考》、《明光乡土志》、《明光十六景》(诗作)等。清末民初,屡遭兵燹,藏书及著述几遭焚劫。今仅存《明光十六景》诗作。
吴继光
吴继光(1903~1937),原名吴绍麟,字铁夫。父吴克恒系清末秀才,常以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故事教子,绍麟深受感动,决心以之为榜样,遂改名“继光”。
继光家庭贫困,但有志报国。曾到南京从军,他目睹军阀军队腐败、涣散,深感前途渺茫,毅然返乡。婚后,夫妻赴沪,除学文外,练习武术,骑马、打拳,学得一身本领。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成国民革命政府,准备北伐;继光闻讯后,毅然告别妻子,只身前往,因其才智过人,黄浦军官学校初建时,被选为该校教官,其他教官多是保定军官学校或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他出身行伍,不久放弃教官职位,留校学习,成为军校第一期教官,二期学员,于1925年9月毕业,被分配至北伐军某部任连长。在平定陈炯明、击败孙传芳的征战中,屡立战功,不久升为营长、团长。1933年任陈诚中路军总指挥部少将特务团团长,次年调任18军98师292旅少将旅长。继光身为蒋介石嫡系部队军官,但他生活却很俭朴,平时不穿呢制服、皮鞋,不吃小伙。旅部一些军官,在他的影响下,也都吃起大伙,对来客,也只加一菜一汤,不招待烟酒。他的马,常常自己不骑,让给病员骑用。
继光平时注意维护军誉,他洁身自好,不容部下腐化堕落,严禁嫖娼赌博。行军时不准拉用民伕,如有需要,请地方政府派遣。以送一站路为限,并供应民伕伙食,付给酬金,不准克扣。他带兵有方、练兵有素。一次,陈诚阅兵后对他的特务团训话,吴站在后面,以手势指挥部队,变换队形,进退自如。陈诚感到奇怪,回头一看才明白,深加赞赏。吴部驻防信阳,师长俞济时来检阅时,他仍以手势代替口令。一个连抽到检阅台前,吴不拿点名册,从连长到勤务人员,从一班到九班,一个不漏地点出全连官兵姓名,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叹。他带兵行军迅速,1936年向两广进军,粤汉铁路不能直达,途径岳阳、长沙、湘潭、株州,再向西南到达临武,七天行军千里,速度为全军之冠。
1937年,继光任陆军第58师第174旅旅长,他得知“七·七”事变后,义愤填膺,立即上书军事当局,为国请缨,要求抗日。所部于当年七月底北上,在石家庄与9军宋哲元部会师。不久,他率部开往上海,参加“八·一三”松沪抗战,在战斗中我爱国官兵冒着日军海陆空猛烈炮火,直指闸北、虹口和杨树浦等战略要地。吴旅任务是攻占八字桥敌占据点,他指挥所部先扫清外围,拿下宝山通往上海的铁路桥。日军遂改变战略,8月23日从张华宾、川沙口登陆,企图从侧面包抄上海,迫使我军撤退。我军立即调集部队阻击。激战多日,以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继光虽身为58师292旅少将旅长,但他身先士卒,奋勇直前,攻入罗店镇,在反复拉锯战中,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10月25日,日本军队又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以猛烈炮火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并趁机侵占了大场,从而威胁我方闸北、江湾、庙行一线的侧背。在战局非常危急的时刻,吴将军奉命率部转移到青浦,掩护部队主力撤退。
11月5日,日本军队在杭州湾、金山卫、金公亭登陆,兵分两路,又从两翼包抄上海。我青浦口守军与之发生激战,吴将军亲临前线,坚守四昼夜,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由于受到从上海、松江之敌的钳形攻势的压力,继光遂西撤至白鹤港,继续阻击日军。11月9日,白鹤港对岸敌人在飞机大炮猛烈炮火掩护下,架浮桥渡河西进,吴将军于督师英勇阻击之际,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1949年建国后,继光被追认为烈士。
朱秀余
朱秀余(1917~1943)少年时帮地主放牛。1939年,积极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不久,担任乡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的一天夜间,日军和伪军藏在碉堡里,秀余带领民兵战士30多人,包围了伪军大队长侯宝璜住地,并迅速点燃了火,在伪军慌乱救火时,秀余带着战士冲到屋里,活捉了侯宝璜。
日军占据的太平集据点是一个坚固的碉堡,在一个细雨纷纷的黑夜,他率领民兵战士剪断铁丝网,机智地捉住岗哨,发起了突袭,迅速地消灭并活捉碉堡里的几名日军,摧毁了日军这个据点。1943年,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一次,日伪军用五辆卡车载着抢来的粮食,秀余带领民兵战士英勇伏击,打死几名日伪军。后来,十几名日伪军疯狂地进行还击,朱秀余继续和战士们一起,不停地向敌人射击,突然一颗飞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秀余倒下了,当通讯员抱起他时,他说:“不要紧,快冲上去,把鬼子全部消灭掉。”在身负重伤后,他仍坚持继续战斗,直到顽抗的日军全部被捎灭。为了抗日民族的解放事业,秀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曾将他生前所在的包集乡命名为秀余乡。
夏明
夏明(1919~1944)本县高王乡大夏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淮北区党委抗大学习,1944年任抗日根据地盱凤嘉县古沛区区长。
夏明参加抗日时,他妻子正在孕期,家中无劳力,但他毫不犹豫动摇,他工作机智勇敢,不断提高民兵队伍的战斗力,狠狠打击敌人,使日军和汉奸闻之生畏,在抗日游击战中屡立战功。
1944年秋,盱凤嘉县委负责同志准备派他到盱凤嘉联络处工作,一天,县委派夏明带两名战士护送一位负责同志去淮南路西根据地,当走到凤阳县小溪河、附近安全护送过铁路,完成护送任务后,遭到一名叛徒勾引的伪便衣队的袭击,夏明同志不顾人少势单,英勇阻击敌人,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不幸落入敌手,日伪军对他施以严刑,夏明同志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不吐露任何机密,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杀害于小溪河,年仅28岁。
许言希
许言希(1912~1944),又名延熙,嘉山县嘉山集人。初中阶段辗转于来安、滁县一带求学。1933年,先后应聘在来安县建阳、苏营及盱眙古城等地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言希积极投身于抗日洪流。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农抗会主任、区农抗会理事长、盱(眙)嘉(山)办事处主任和淮南区党委委员。
在盱嘉办事处工作时,许言希作为办事处主任,生活始终保持和大家一样,睡地铺,吃玉米粥、玉米饼,穿的是几件灰布衣。1939年,罗炳辉将军到淮南根据地,言希跟随罗师长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调任甘泉县县长。在调离前,他仍不忘体恤民情,关心群众。古城区梅巷村有一户姓何的烈属,言希检查工作后,立即看望了她,还跑了几里路,找到乡长,一再关照要主动关心和照顾好烈属。1944年12月10日深夜,在甘泉县公道区,言希同志被日军特务突然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言希坚持斗争,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许言希同志牺牲后,甘泉县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淮南行署主任方毅,副主任汪道涵联名写信吊唁,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言希同志亲属致以亲切慰问。
许 午阳
许午阳(1918~1945),1933年在上海加入共青团,193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幼时父母双亡,过着流浪生活。后被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一位老工人收养。
1938年秋,他从延安到达鄂豫皖,在霍邱县从事民运工作。1939年担任中共霍邱县委委员、军事部长。1940年4月,在张灿明带领下,到达江苏宝应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3月,许午阳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支队政委。
到任不久,他和县总队长李占彪组织了一次有名的黄泥岗战斗。1945年6月,又和李占彪同指挥独立营,总共600多人,向日伪据点黄泥岗发起了强攻。黄泥岗的西北高地建有碉堡,内有木村小队长带领的9个日军,加上伪军独立大队长蒲金龙亲率一、三中队共80余人。许、李经过认真分析,制定了“中间突破,各个消灭”的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驻守小街口的第二中队,和独立大队部及所属一、三中队。这一会仗,除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俘虏了伪军独立大队长蒲金龙及其所属八十余人外,并缴获了许多枪炮弹药等战利品。在工作中,午阳经常告诫同志:“我们搞革命,脱离群众就寸步难行,群众工作做好了,打仗时,群众才能成为我们的青纱帐,才能保护我们。
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嘉山总队为了阻截国民党从铁路运兵打内战,午阳带领总队干部战士,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发动了铁路破击战。嘉山的破击任务在张八岭至管店一带。在破击任务中,午阳经常亲临前线指挥战斗。1945年10月2日,许午阳政委和嘉山支队李占彪司令员率领部队对沙河集至管店一段铁路沿线的桥梁、岔道专用线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击,有效地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的前进,在这次破击战取得胜利的时刻,午阳不幸为流弹所伤,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邵 艺 五
邵艺五(1878~1946),字艺五,嘉山县三界人。
民国肇建,艺五考入南京政府担任公职,因家乡土匪啸聚,毅然辞职返乡,不久,他与地方缙绅为阵亡靳姓营长在明光筹建一所“靳公祠”。
艺五曾呈请中国红十字总会(设在上海)救济乡民,红十字总会视察后即拨专款设立难民救济所,为此特颁一枚奖章给他,以表彰其体恤民情之功。
艺五是嘉山县主要创议人,曾邀集有志邑绅吴耀虹、吴新南、程际唐等,为设嘉山县全力以赴。
地方缙绅认为艺五系立县人,公议应以其名为县名,以作永远纪念,但他始终坚持,说:“我之挺身而出创设县治,绝非图个人名利,为向父老乡亲表明我的心迹,就连我的子孙后代也不能在县内谋求一官半职,各位厚爱我心领了,我意仍应以嘉山为县名。”崇高品德感人至探。
1932年11月,经国民政府内政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置嘉山县,县治所在地三界,李蔚唐首任县长。
建县后,艺五及其子女未谋求任何官职,他半学半商,常以书画自娱,为人正直,思想开明,凡有利地方之事,莫不尽心尽力而为之。
何于庆
何于庆(1920~1946),嘉山县旧县镇人。他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1929年在旧县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省立凤阳第四中学招生统考中名列前茅,免费录取。于庆在省立凤阳第四中学读书时,常阅读文茅盾的《子夜》、叶圣陶的《稻草人》、鲁迅的《彷徨》等进步书籍。同时受到了校内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影响,思想亦趋进步。不久,“七、七”抗战爆发,他被迫离校,回到故乡旧县,与胡坦、吴克汝等进步青年以开小盐行为掩护,积极与外地革命同志联系。激于抗日热情,他们还在旧县城隍庙外墙上经常书写、张贴抗日标语。1939年7月,经李乾一(现名王亦纯)、陈一苹(现名洪沛)两同志介绍,于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由组织分配做交通联络工作,负责中共队盱眙特支和津浦路东工委之间的联系。1940年元月,于庆在白色恐怖中,只身到盱城内,在得知朱友群、陈一苹等四名共产党员因敌人要逮捕已转移后,他及时将朱友群爱人、共产党员吴少基转移到旧县,脱离险境。后经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调配,于庆参加了教导队学习,三个月后,被分配到新四军二师担任师长罗炳辉同志的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组织纪律性强,受到首长称赞。1944年冬,组织上又调他回嘉山工作,与吴克汝等同志跟随嘉山支队朱云谦司令员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并参加了攻打旧县镇伪军据点的战斗。战斗结束后,在旧县镇西头召开了群众大会,他满怀抗日激情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扩大了抗日影响,增强了胜利信心。旧县战斗胜利后,嘉山县委决定新设津石、桑戴区,于庆担任津石区委书记。不久,县委又决定在津石、桑戴两区成立工委,于庆担任工委副书记,直接领导在津里松树里一带建筑防御工事,积极展开游击战,打击日伪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庆又被调回新四军二师,担任二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淮南军区设立后,被任命为军区组织科科长(团级)。1946年二、三月间,他的祖父、父亲相继病故,于庆闻知噩耗,悲痛至极,为了人民解放事业,他决意不回故里,并捎信去家表明忠孝不能两全。同年五月间,淮南军区独立旅四团奉命对固守在江苏省六合县东沟镇的蒋军74师58旅173团一个加强连进行反击。于庆由淮南军区派往四团帮助工作,5月18日夜间战斗打响,他主动提出到战斗前线去,经四团团长方志明劝说,他留在团卫生队(即前线救护所)参加和指挥救护伤员工作。在敌人炮火突击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6岁。于庆牺牲后,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肖望东、组织副部长胡坦同志分别在《淮南日报》上发表了悼念何于庆烈士的文章,号召淮南地区的共产党员、指战员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和英勇战斗精神。
张昌富
张昌富(1928~1946),嘉山县管店镇罗岭村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1944年,参加抗日武装盱嘉支队,在抗日游击战斗中,他作战勇敢,不久,担任班长,并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日军投降后,1946年,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9月间,国民党军队一个团向盱嘉支队一个连战士所据守的三界炮台山阵地突然发起攻击,在连指导员陈士权、中队长董祥胜两同志率领下,昌富和排长姚关友、班长杨宗才以及全连40多名战士一起英勇阻击,坚守阵地,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敌人一次次反扑均被坚守高地的战士打退,敌人轮翻进攻中,丢下一具具尸体。但由于敌众我寡,敌人装备好,火力猛烈,连指导员陈士权与中队长董祥胜等均先后英勇牺牲。昌富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后在敌人又一次冲上高地时,昌富用劲拉响身边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三界炮台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为本县人民所传颂。
黄桐
黄桐(1920~1947),嘉山县自来桥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幼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在双塘小学任教,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新四军四支队挺进淮南路东来安县和嘉山县自来桥一带,黄桐参加了抗日工作。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他勇敢、机智,积极做好锄奸保卫工作。1944年,调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黄桐严格要求自己,并经常以“我的缺点不少”加以自警。在外出侦察案件时,经常怀揣《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著作,稍有空闲,墙角处、树荫下就成了他学习的场所。平时他热情帮助警卫员学习,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学文化,并鼓励锄奸队员们要在艰险的环境中接受考验,笃信党的事业一定胜利。他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案件都仔细切磋,从不主观臆断,捕风捉影,有力地打击了敌特,为当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6年元月,国民党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悍然发动进攻。我军主动撤出淮南,黄桐随部队撤至淮北、苏北。在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淮南干部编队后,他奉命北撤到山东,后调华东局社会部工作。
1947年9月16日上午,黄桐同志从人民解放军军官教导总队去华东局社会部汇报工作,途径河南信阳县境时,突遇国民党飞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胡尚勇
胡尚勇(1917~1948),嘉山县自来桥人。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正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濒临危急存亡关头,目睹国家民族面临危难,毅然于1938年离开大学,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到嘉山县总队工作,当时汪道涵首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总队长。杨家恩任副总长,在抗日游击战中,尚勇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不久,新四军五师健儿挺进豫皖苏抗日前线,旋即被调任新四军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不久又调任五师独立一团团长,率领部队,不断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屡立战功。1945年,组织上调他任罗山军区组织部长,同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946年撕毁国共停战、和平建国协议,向各个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在此紧急时刻,组织上调任他为鄂豫皖军区指挥长,率领部队,坚持自卫,不断粉碎国民党军队武装进攻。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尚勇壮烈牺牲,时年32岁。
蒋怀道
蒋怀道(1920—1948),嘉山县古沛乡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盱凤嘉县石门乡乡长、花园湖区区委书记等职。
他在大溪河、小溪河、石门山、司巷、蒲岗、古沛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中,战斗勇敢,不怕牺牲。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本地区坚持革命斗争,打击敌人,因而被反动的地方势力和还乡团视为眼中钉。1946年,在一次行动中,他遭到国民党还乡团的袭击,为了掩护同志,未及时撤出村子,自己不幸被捕,大恶霸贾大树(解放后被镇压)对他严刑拷打,并准备带至凤阳杀害,后经人营救逃出。不久,他带着一袋食盐前往洪泽湖寻找党组织,经组织派遣他回到司巷,任中共花园湖区区委书记,坚持武装斗争,紧紧依靠当地群众,不断地打击敌人。
1948年,国民党军队及还乡团穷凶极恶地进行反扑,清剿地方革命武装。一天夜晚,下着鹅毛大雪,蒋怀道带领小队从司巷江蒲集连夜转移到古沛峰山李,凌晨,还乡队队长李炳鹑(解放后被镇压)带领50多人和一个连的国民党军,逼近黑山杜,把峰山李团团包围,怀道带领13名战士,与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战斗,给敌人以重创,区队战士的子弹也已打光,面对这一情况,他和9名战士仍英勇战斗,最后决定突围。在突围中。蒋怀道中弹英勇牺牲,除3名战士躲进一家宅院,得以保存外,其他6名战士也都英勇牺牲。
当地干部和群众为了纪念怀道等革命烈士,曾将石门山乡改名为怀道乡,以资纪念。
张厚民
张厚民(1908~1949)嘉山县明光镇人(原属明东乡张郢村,今属明光镇),中共党员,1939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牺牲。
厚民自青少年时即博学多识,1939年10月在接到新四军五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汪道涵信同志函后,他怀着为民族解放事业抗日救亡的宏图和决心,立即奔赴嘉山抗日根据地,在汪道涵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民众武装,开展统战工作,动员与组织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救亡。他在小横山等地与汪干等同志一起组织一支抗日游击大队,厚民担任游击大队长,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打击日伪军。曾任新四军5支队10团政治部主任的王善甫同志在《刘少奇在皖东》(中共党史出版社)一书中所撰“刘少奇到盱眙”一文中回忆当时斗争情况说:“在盱嘉地区活动的第五支队第十团,听到少奇多次指示的传达后,明确了斗争方向,提高了斗争情绪,掀起了扩军热潮,进行了反摩擦的思想教育。扩军工作,在短短的两三个月中就组织了半塔附近的王福生、漳溪附近的宋恩克、石坝附近的刘常、紫阳的阚征沙、明光附近的张厚民等游击队……,并逐步和老部队合编,把第十团原有的五个连六、七百人的小材,迅速扩编为3个营、10个连,共2000多人枪的大团。”
1941年至1945年间,厚民同志先后担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所辖的漳溪区区长、津石区区长,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并带领地方武装随同朱云谦同志(盱嘉支队司令、建国后1980年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攻打旧县镇日伪军据点,取得了辉煌战果。1945年,厚民按照党组织决定,担任淮南路东军区利华贸易公司经理,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筹集部队所需武器弹药竭尽努力,不辞劳苦奔波于敌占区和根据地之间,经常往返路东和路西,在自来桥、仇集、盱眙、六合等地为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军需甩品。1946上秋,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大举进攻,新四军二师健儿北撤之际,厚民率领工作人员,用骡马驮着利华贸易公司经营所得资金亲自送到部队,为部队提供了宝贵的军需供给,受到领导赞扬。厚民随军北撤之际,在到达山东烟台后,因膀部受伤而住院治疗,愈后,按组织决定迅速赶到大连,为部队后勤和军工生产夜以继日地工作,并担任了兵站站长。
在此期间,厚民流落在家乡的妻子谢克芳、女儿张瑶备遭磨难,谢克芳因系随军家属,曾协助部队照顾伤病干部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坐过牢,女儿也被亲友收养。
1948年至1949年春,厚民先后担任兵站站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航运大队长(团级),在全国即将解放前夕,他在随军南下之际,回到已解放的安徽合肥和家乡明光,见到了亲友和妻子及女儿,短短的相聚之后,因革命工作需要,厚民迅速随军南下,参加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积极地完成了航运大队的战斗任务,为渡江战役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后,厚民同志不幸牺牲,年仅42岁。
附汪道涵同志为革命烈士张厚民同志所题写的碑文
碑文
张厚民烈士之墓
汪道涵题
张厚民烈士,安徽省嘉山县明东乡人。生于1908年,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历任游击大队长、区长、兵站站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航运大队长等职。张厚民烈士在抗日战争中,为皖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游击战争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南下在渡江战役中奋不顾身,光荣牺牲,华东军区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厚民烈士夫人谢克芳女士积极支持革命。战争年代随军,为护理我军伤病干部作出贡献,多次受到嘉奖,1992年元月病逝,合墓于此(经胡坦同志审阅)。
周朝珠
周朝珠(1897~1959),字合元,自幼家境贫寒,父亲以雇工、包烟、做挂面为生,后始富裕。1921年,他进入安庆中学读书,毕业后回自来桥经商。1940年春,建立嘉山抗日民主政府,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带头将家里房子腾出一半给抗日政府办公,凡对抗日有利之事,他都带头去做并积极献款,组织各界人士慰劳抗日战士。政府推行民主政治,发动减租减息。周朝珠是工商业者,又兼有土地,他毫无顾虑地带头响应党和政府减租减息号召,以身作则,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方联络工商界人士共同抗日。他还将自己的儿子周宗仕送到部队参加抗日,被誉为开明士绅。当成立淮南路东八县参议会时,他被选为路东八县参议员,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学志
王学志(1931~1960),嘉山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所在的明东乡东风大队地处丘陵,常遭干旱威胁,他带领群众积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1960年6月1日傍晚,忽然刮起大风,暴雨即将来临,安装在明东乡黄郢村东水井高架上的风力螺旋急速旋转,如不采取措施,将发生严重事故。此时,王学志正在附近,他立即跑到井前,抓住调动方向的绳索,不顾危险,用力关闭。由于离合机失灵,用了很大力气,也无济于事。时风大、天黑,他紧紧抓住绳索,防止井架倒塌,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他的脸上。突然,一声巨响,飞转的螺旋坠落了,正打在他的头部,为了抗旱打井,为了集体利益,学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中共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表彰他的临危不惧、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和先进事迹,号召全县党员和干部向他学习。
王钧璧
王钧璧(1914~1962),女,嘉山县明光镇人。她少年时勤奋好学,后入上海光华大学读书。在光华大学读书时,她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情景,思想受到震动,一面学习,一面积极参加进步活动。“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钧璧激于抗日救国热情,于1937年秋冬,从上海奔赴成都,又转赴西安,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因她与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熟悉,很快被安排去革命圣地延安。到达延安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央机关工作。于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她积极努力,认真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1943年,与林伯渠同志结为伴侣。从此,她除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又多了一份重担,就是自觉地担负起照顾林老的重担。担负中央领导工作的林伯渠同志已年近古稀,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又异常繁重,钧璧认为自己如能在生活上照顾好林老,也是自己对革命事业的一份贡献。1945年秋,林伯渠同志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钧璧同志也随同前往,在紧张而繁忙的国共两党谈判中,钧璧妥善照顾与协助林伯渠同志全力进行谈判。建国后,钧璧担任中央纺织工业部监察室副主任,后调任中央组织部任处长。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学习,谦虚谨慎,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不断进步、忠于党和革命事业的优良品质和作风。1962年2月,因病逝世于北京。
汪雨湘
汪树德(1878~1963),字雨湘,嘉山县明光镇人。家世清贫,三代庸商,21岁时,参加清朝最后一届乡试,考入泮为秀才。不久,由滁州熊鞠生介绍回盱眙县保送去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经纬学堂附设安徽速成师范班。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积极参加罢课运动,并担任本校纠察队长,思想上“愤恨清廷更甚”。旋经四川籍同学李誉龙介绍参加同盟会。毕业回国返盱,遭到官绅排斥,愤然回明光。不久,考进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相继担任宿州志成师范、湖南长沙楚怡初等学校教员。为了在家乡开展教育,后又离开长沙回明光担任明光缉熙两等小学堂长,其间在学部复试获奖。辛亥革命爆发,雨湘立即前往安徽著名革命党人柏文蔚处,以柏文蔚为军长的第一军团组成后,雨湘被委任为秘书。
安徽旅宁教育会成立,他担任评议部长,并当选为赴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教育会议代表,回皖后,担任安徽通俗教育报社主计兼编辑。1914年,任芜湖甲种农校理化教员,“五四”运动爆发,雨湘和二农师生一起,掀起一场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斗争风暴。1920年雨湘回明光,担任学务专员兼首席校董。1921年改任芜湖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同年秋,调任滁县省立第九师范校长。他以身作则,为师生做出榜样,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不久完成了教学楼工程。后又调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因军阀马联甲督皖,雨湘愤而辞职。不久又任盱眙县教育局局长兼安徽省立第九中学校长。时各县教育经费都从地方学产筹措,为堵塞漏洞,他积极整理教育款产,反对挪占、克扣教育经费,触怒了官绅刘荣甫、陈佩九等。刘等收买打手,闯入县教育局,将雨湘背部殴打成伤。主持正义的教育界人士组织了“汪案后援会”,迫使当局责令肇事者赔礼道歉。后雨湘回到明光,与三界地方士绅邵艺五等积极提出呈文,请求设县。1932年11月嘉山正式设县,县治所在地三界。李蔚唐首任县长。雨湘担任县财委会委员长,负责管理公学产,并积极整顿地方财务,成效卓著。不久又因触犯地方官绅,被解职回明光。为编纂一部嘉山县志,他与省通志馆取得联系,查阅馆藏历史资料,并积极采访,编纂《嘉山县志手稿》,在两三位助手协助下,历经数年完成手稿十八卷。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雨湘在长子汪道涵的进步影响下,带领全家及亲友共20余人,离开明光前往延安。到西安后,为避免发生意外,他与子女商量,忍痛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还有同行的秦其谷、李正恩的孩子,由道涵送至西安育婴堂,然后奔赴延安。到达延安后,受到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雨湘经党组织分配至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任秘书长,在厅长刘景范支持下,办了多期训练班,亲自授课,为民政厅和各机关培养了一批人才。1941年,延安市参议会进行选举,雨湘当选为延安市参议员,随即又当选为延安市政府委员,并负责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工作。在延安期间,一边工作,一边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纺纱、开荒,积极鼓励与支持子女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1948年,他跟随中央机关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按照雨湘的几次申请和他老而弥坚、革命意志愈加坚定的高度觉悟、表现,经安子文和张曙时两同志介绍,并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同志曾打电话问他当时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儿子汪道海:“你对你爸爸入党有什么意见?”汪道海向周恩来同志汇报说:“他早就要求参加共产党,请中央决定”。建国后,汪雨湘虽已72岁高龄,仍要求中央派他到华东地区工作。到华东后,悉心研究水利和农业,收集了黄河、淮河水利资料,提出许多建议,并将他带到延安后保存多年的《嘉山县志手稿》于1959年献给中共嘉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他曾深有感慨地说:“我在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一辈子中,能够在晚年跟着共产党走,并把全家带到革命阵营里,走上革命的道路,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张百锷
张百锷(1900~1964),本县苏巷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盱凤嘉县县长兼总队长。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农业厅副处长、处长等职,一九六四年因病逝世。他和刘起源、董铨、王成文等一起先后为开辟和坚持盱凤嘉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3年他进入淮南区党委党校学习,聆听了刘少奇、谭震林、张云逸、罗炳辉、张劲夫等领导同志的报告,政治水平和领导革命斗争的策略水平日益提高。1947年,百锷担任盱凤嘉县县长兼总队长。他带领部队不断地和国民党军队频繁战斗,他身体不好并患有肺病,经常吐血,但仍坚持不离开部队,与干部、战士一起,行军时,有时骑马,有时实在支持不住就坐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盱凤嘉地区,东临女山湖,西傍花园湖,北依淮河,南靠津浦铁路,方圆百余里,战略地位重要,铁路沿线的明光、石门山、大、小溪河和五河、盱眙等地的敌人经常向盱凤嘉地区侵犯,百锷带领盱凤嘉县总队战士,坚持斗争,依靠人民群众,保卫人民利益和抗日胜利果实,不断地开展武装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战斗中,他善于掌握战场情况变化,及时抓住战机,消灭敌人,他指挥进行了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爱兵如子,深受干部、战士爱戴。建国后,先后担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处长等职,在领导工作岗位上,他呕心沥血,积极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戴锡可
戴锡可(1918~1965),女,嘉山县人,中共党员。幼年在家乡学校读书,1935年考入凤阳师范高师,后在安徽第五临时中学高中毕业。读书期间,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产生积极投身革命的愿望。1940年3月,她毅然离开父母和家乡,奔赴本县山区涧溪、自来桥,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日。是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抗战处于困难时期,日、伪、顽三方夹击,1940年,在反顽斗争胜利后,刚刚建立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斗争环境复杂,战斗不断,锡可被分配到自来桥、仇集、涧溪等地从事群众工作,她虽出生于封建家庭和知识阶层,但在工作中能密切联系群众,不怕吃苦,为了抗日事业,积极宣传与发动群众,先后担任自来桥区委副书记、书记,县妇抗会理事长、津浦路东妇抗会理事等职。
日、伪军为蚕食抗日根据地,经常纠集兵力进行扫荡,她与其他同志一道带领区武装民兵与日伪展开游击战,她常常冒着危险,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群众坚决执行“三七分租,二五减息”等政策,组织群众做好支前,加强基层民兵、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成绩卓著。1941年,她担任区委书记时,怀孕在身,孩子刚生下来,未等满月,即将孩子寄放在群众家里,自己又投入紧张的反扫荡,动员群众筹集军粮、军鞋,参军、参战。通过艰苦工作,群众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增强了,我军的兵源也不断得到补充和壮大,为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经常给民兵和干部讲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著作,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她为贯彻党的方针,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经常向上层知识分子、地方士绅、工商界人士宣传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政策,使各行各业敢于开业做生意,青年知识分子也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对巩固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冬,她进入淮南党校参加整风学习,翌年秋,被调至盱眙县旧铺区任区委书记,除抓好全区工作,还抽出时间作系统的农村调查研究。
抗战胜利,党中央为适应形势需要,决定建立苏皖边区人民政府,锡可调任边区政府工商管理局调研科副科长。1946年秋,北撤至山东沂蒙山区根据地,调任土改工作队队长,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秋,又转到山东省胶东根据地从事土改工作,发动群众参军,保卫胜利果实。同年冬,她又随军转移至东北大连一带。自1948年春至1952年,先后调任胶东行署工商局科长、安徽省人民银行人事科科长,浙江省人民银行人事科科长,兼浙江农业银行军事代表等职。后又调上海,任华东工业部益民工业公司经理,力改造旧企业,发展生产,积极工作。1953年春,调任轻工业部食品局办公室主任,1963年调任中共中央工业部巡视员,终因长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1965年于北京逝世,时年47岁。
李吉行
李吉行(1900~1966.7),字和兑。明光镇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留校任文学院干事、助教、讲师。并曾兼任安徽公学国文教师。抗日战争爆发,举家随中央大学迁重庆,在柏溪分校讲授国学概论。抗战胜利后,同时在南京中央大学和无锡江南大学任教。
1947年秋,他应明光士绅及校友会的邀请,兼任嘉山县初级中学校长。遂从中央大学聘请一些进步学生到嘉中任教,其中有中共党员、新青社员,民盟成员。他们教书育人,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成立学生会,举办读书会,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1948年,嘉中有五名女生相偕离家,奔赴解放区,未果。是个轰动一时的事情。
1949年初明光解放,李吉行任嘉山中学副校长(校长由县长兼任)。旋调任滁州中学校长。从1953年起,先后在蚌埠、合肥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担任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兼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当选为安徽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6年7月谢世。
李吉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旧中国度过的,现实的教育,使他的思想日趋进步,支持自己的子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在他任嘉中校长期间,以其社会地位和威望,敢于抵制国民党县党部在学校中的活动。同时为保护校中进步教师的安全,派人将被国民党通缉的皇甫孝仁护送出境脱险,免遭厄运。他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人才,桃李芬芳。
程今吾
程今吾(1908~1970),嘉山县津里镇人。少年时代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曾就读于本县明光小学和徐州中学。1929年,他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读书,经常深入学校附近乡村,为贫苦孩子办识字班,任“小先生”,是陶行知提倡大众化教育的热情宣传者和实践者。晓庄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浙江嘉兴九溪中学、广东大埔百侯中学、安徽蚌埠、亳县等地中学和贵池乡村师范学校任教。1933年夏,今吾接受陶行知先生的推荐,到广东大埔县,参与恢复百侯中学的工作。当时他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却奋力追求进步,向往革命,深受学生的爱戴。他在上课时,很少讲授课本中的文章,大量选读的是鲁迅的《野草》、高尔基的《海燕》、《我的大学》和《给初学写作者的一封信》等课外读物。在他的影响下,象《毁灭》、《铁流》、《士敏士》、《资本论大纲》、《唯物辩证法入门》一时都成了进步学生争先阅读的热门书。此外,他还通过学校办的小工厂、小农场、以及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对此,杨应彬深有感慨地回忆说:“我是程今吾的学生,自从1933年受到他的直接教育以来,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他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个启蒙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今吾奋起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于1938年正式参加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失学失业青年工读服务团党支部书记、团务委员兼教务主任,湖南辰溪县委组织部长,广西桂林“生活教育社”党支部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从1941年至1943年冬,根据党组织的决定,今吾又担任陶行知先生在抗战时期创办的育才学校研究部主任(校址在重庆北碚草街子),成为陶行知先生的得力助手。1942年,端午节将近,一天,育才学校的邻居不慎失火,重庆市国民党当局诬指育才学校失火,要以违禁法令拘捕陶行知先生。这时,今吾挺身而出,说:“学校的事,陶先生已委托我办,你如要拘捕学校的主人,我去!”今吾在关键时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气节颇为感人。
1944年,今吾离开重庆,到达他久已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担任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校长。该校座落在延安枣园附近山沟里,条件差,设备简陋。尽管当时物质条件相当困难,但他毫无怨言,总是说:“物力的困难,并不能阻止工作,在进步的政治条件下,我们都有发挥劳力,克服物质困难的自由!”解放后,1949年冬,今吾调到中央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副校长。在工作中,他忠于职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的建设人才。1964年,今吾作为中国教育界的代表,出席了“北京科学讨论会”,为发展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加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年动乱,一场浩劫。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程今吾同志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1978年9月19日,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作出决定,彻底为程今吾平反昭雪,并高度赞扬今吾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198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之际,由北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程今吾教育文集》。
胡力群
胡力群(1920~1974),嘉山县紫阳乡人。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紫阳乡乡长,积极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在工作中,他按照上级关于“在反扫荡中,区不离区,乡不离乡”的指示,带领武装民兵同敌人不断周旋,坚持战斗,先后取得反扫荡战斗的胜利,后由于负伤,遂转移到洪泽湖。湖中环境艰苦,无粮无药,伤口只能用盐水洗,喝湖水,吃鸡头菱角。3个月后,伤口未愈,他又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到达苏北,找到了盱眙、凤阳、嘉山党组织,遂参加了盱眙、凤阳、嘉山县武工队。1947年盱眙、凤阳、嘉山武工队随部队转移至山东渤海寿光,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力群积极投身于土改工作,发动群众,搞好土改。1948年,他经县组织派遣随军南下,又回到盱眙、凤阳、嘉山县,担任紫阳乡指导员。此时,国民党地方武装和还乡团向紫阳一带不断清剿,力群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摸清敌人活动规律,发动群众在高咀、魏摆渡等地一举捕敌5人,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坚持根据地和迎接解放,坚持斗争,英勇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公安区员、区长、区委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县人保组副组长、党组副书记、县民政劳动局局长等职。党内曾先后当选为中共嘉山县委委员、县委常委。他热爱政法事业,为加强本县法制和政法部门建设,辛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正祥
徐正祥(1955~1979),官山乡林场村桃园队。1969年毕业于姚郭小学,在校成绩优异,曾被评为“三好学生”,1976年,正祥积极报名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83254部队服役期间,他热爱部队生活,积极刻苦参加军事训练。一年后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被誉为学习雷峰积极分子。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他积极要求参战,1979年6月15日,奔赴广西边境。 8月,投入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英勇杀敌,表现了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而不怕牺牲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战斗中,正祥荣立“三等功”。1979年9月间,在又一次激烈战斗中,他英勇牺牲,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场上。
1979年10月,徐正祥牺牲的消息传到了他的家乡本县官山乡,官山乡党委、政府主持召开了徐正祥烈士追悼大会,号召全乡人民向徐正祥烈士学习。
姚正陆
姚正陆(1956~1979),本县紫阳乡魏渡村人,1976年11月应征入伍,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正陆少年时,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并经常帮助五保户老人挑水、做事。少年时代,他从《董存瑞》、《上甘岭》等影片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1976年积极报名应征入伍,不久担任副班长,在部队参加师团射击比赛中多次获得优秀成绩。1979年初,当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他怀着保卫祖国的崇高愿望,连续写了十几封请战书,经批准后奔赴前线。在广西军区独立师某部,他担任“尖刀班”班长,代理二排排长。在“横模”战斗中,姚正陆所在尖刀班担任主攻二号阵地任务。1979年2月17日凌晨6时,战斗打响了,阵地烟雾茫茫,他与同班八名战士一齐向敌阵地前进,离目标约50米处,正陆和另一名机枪手迅速冲向山头,并压住敌人火力,突然,从敌人暗堡里飞出一串子弹,击中他的胸部,当战友们将他抢救下来时,他提醒战友:“暗堡,暗堡……”正陆烈士遗骨被安葬在防城县滩散乡烈士陵园,经部队领导机关批准,授予姚正陆烈士二等战功。
武明
武明(1919~1980),嘉山县柳巷乡人。
1940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家乡宣传和组织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和主张,为建立抗日民主基层改权作出了积极贡献,于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副区长、区长。1949年,任本县潘村区区委书记,不久调任嘉山县副县长。1952年秋,他和盱眙县委副书记鲍晴、嘉山县绍晴(团县委书记)率领盱、嘉两县一批干部和民工数千人前往五河县参加治淮工程,担任盱嘉治淮总队队长(鲍晴、绍晴分别任政委和政治处主任)。开挖与疏浚崇潼河,使内外水分流,解决沿淮两岸洪涝灾害。开挖泊岗引河工程时,武明兼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后调任滁县专区监察处副处长。1957年至1964年任嘉山县县长、县委副书记。始终保持廉洁奉公、联系群众、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积极认真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1964年调往地区工作,自1970年至1972年他先后担任滁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草委会主任、地区农林局、农业局副局长。1979年10月武明同志离职休养。
胡石峰
胡石峰(1914~1980),原名胡尚洁,嘉山县自来桥人。
石峰早在青年时期于南京中学读书时就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比较进步。后又赴上海交大附中读书,当时的交大附中秘密中共党员多,思想进步的师生也多。石峰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生活,直接受到马列主义思想影响,思想进步很快,后来回至家乡,在自来桥小学任教。此时,学校有几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石峰亦深受影响,工作更加积极,不久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在学校师生中经常宣传马列主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了直接参加革命工作,石峰与几位青年一起奔赴延安。1938年到达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根据党的委派,胡石峰带着党的指示为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扩大抗日力量,深入到阎锡山军队内部,从事改造阎锡山旧军队工作,他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坚决贯彻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工作。
1939年夏,由于蒋介石、阎锡山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石峰遵照党的指示,撤离阎锡山军队,到了晋绥解放区从事根据地建设和为党培训干部工作。先后任晋西抗战学院干部处主任、晋西行政干校教务主任、县民政科长、副县长等职。他身体力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努力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对革命卓有贡献。
建国前后,胡石峰先后在《晋南日报》编辑部主任,重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学部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第七中级党校校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四川省委理论刊物常任编委。1961年调任中央对外文委研究室副主任。1964年又调任驻外大使馆文化参赞。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在“文革”中,胡石峰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他怀着高度革命热情,坚持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陈一民
陈一民(1914~1981),又名陈联士,本县司巷乡后陈村人。小学毕业后,考入凤阳师范。1937年担任小学教师,耳闻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他忧心如焚。在校一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面积极联系思想进步教师。1937年底,当日本已侵占南京,侵略战火即将燃烧至家乡时,一民与同校教师陈一苹等并带领自己两个侄儿陈国梅、陈国枢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元月,一民到达延安后即进入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经党组织派遣到达淮北区党委,被分配在锄奸部工作。不久又被任命为盱凤县委情报联络站站长(联络部长)、县公安处长。由于他注重调查,善于联系群众,作风深入,积极主动掌握敌情,在打击日、伪、顽,坚持盱凤嘉抗日武装斗争中做出了积极贡献。1944年,调任盱凤嘉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委。他不畏艰险,和县委、县政府其他领导人一起坚持武装斗争,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民继续领导和坚持盱凤嘉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和还乡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46年8月,他随军北撤至东北,不久组织分配他到大连做兵工生产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为生产武器、弹药,保障解放战争军需供应辛勤工作。建国后,陈一民被调至北京,继续从事国防机械工业工作。不久被任命为中央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逝世后,第八机械工业部在八宝山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张爱萍同志参加追悼会并致悼词。
刘仲民
刘仲民(1919~1984),字长昱,嘉山县自来桥张山村人,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祖辈务农。少年读私塾,由于家庭困难,后辍学进店学徒,不久,又务农。1938年在日军侵略我国,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和金石、周正渭等进步青年在自来桥成立了“青年抗日协会”。1939年,新四军五支队东进,汪道涵率领的战地服务团到达自来桥。仲民和金石、周正渭一起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党支部,仲民担任组织委员。
1940年春,日军向自来桥等地进攻,国民党嘉山县长周少藩准备逃跑。仲民跟随汪道涵到朱山港和周少藩进行了面对面的说理斗争,以争取周参加抗日。周逃离后,成立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经上级委派,汪道涵首任县长。仲民担任自来桥区民兵大队长,他积极投入抗日武装斗争,战斗勇敢,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多次被评为民兵模范。在坚持抗日武装斗争、组建自来桥民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抗日武装。1946年北撤以后,在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中,他先后担任连、营、团指挥员,战功卓著。
全国解放不久,仲民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办公室副主任。为部队的组织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辛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文革”中他受到种种迫害,被下放到新疆石河子农场,但他毫不妥协,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坚持斗争。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彻底平反,被调回北京,又满腔热情地投入总参工作,因积劳成疾,1984病逝于北京。
董铨
董铨(1921~1985),嘉山县古沛乡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离开管镇五临中至古沛,与中共盱凤嘉工委书记丁明志取得联系,积极为新四军筹集粮食,组织抗日游击队,并参加举办青年训练班,建立民运工作团。同年3月,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董铨先后担任古沛区委宣传委员、区长、区委书记。9月,盱凤嘉县办事处成立,董铨调任办事处秘书,积极协助办事处主任刘起源扩大武装,巩固根据地。由于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出色,为巩固盱凤嘉抗日根据地立下功绩,曾受到张爱萍同志称赞。不久他调任县委宣传部长、民运部长。1943年秋,董铨当选为盱凤嘉县县长。1946年8月,又奉命赴淮北泗宿县任县长。泗宿县地处淮北津浦路东中段,此时正受国民党重兵威胁,于危急之际,董铨到任即和县委书记柏瑞秀组织全县民工抢运粮食和伤病员。在遭受敌人袭击,同上级失去联系时,他临危不惧,艰苦跋涉,北撤到山东。1947年后,他先后担任华东后勤办事处二大队大队长、山东渤海益寿县委副书记、华东党校南下干部中队指导员等职。1949年5月到上海,参加接管工作,担任中共上海郊区工委组织部长,后任郊区工委书记,积极投入上海市郊区工作和土改运动。1955年10月,他列席参加了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为中央编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提供上海市有关资料,书中有五篇是由他执笔或参与领导写作的。“文革”十年动乱中,他处境恶劣,仍坚信党:“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要相信党。”粉碎“四人帮”后,他主动承担了上海市十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水稻育种,把科技人员凝聚在共同目标下,取得了预期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组织上为他彻底平反并任命他为上海市农委副主任,市人事安排小组成员,他更加勤奋工作,在上海农业系统干部中深入进行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拨乱反正。1982年,他当选为上海市出席党的十二大代表,光荣出席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8月退居二线,担任市农委顾问,仍继续发挥余热,满腔热情支持新班子工作。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魏文伯在挽词中称颂董铨“精神永存”。
李平衡
李平衡(1929~1986),嘉山县明光人。194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8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东大学干事、山东大学助理员、科员、助教,山东海洋学院讲师、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研组组长、副教授、院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李平衡于高中毕业后,194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1949年2月,上海尚未解放,他即由上海经南京、浦口、滁县,不顾艰辛至济南进入华东大学学习,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他积极学习革命理论,从而在政治、思想上得以不断提高。他一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信马列主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服从组织分配,服从革命工作需要,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在山东大学和山东海洋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中,虚心向老教授和专家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关心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竭诚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革”十年浩劫中,他对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十分关心。粉碎“四人帮”后,他衷心拥护并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更加勤奋努力,于198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夙愿。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做“好本职工的同时,还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理事、山东省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青岛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市哲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工作,并撰写和发表了许多宣传马列主义和加强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文章。1986年8月,他因公出发,在四川不幸逝世。
周正渭
周正渭(1914~1987),嘉山县自来桥人。出身于贫苦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家务农做工,1937年抗战爆发,正渭激于爱国热情,和金石、刘长煜等青年一起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5月抗日健儿新四军五支队及战地服务团挺进皖东来安、嘉山自来桥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正渭和刘长煜、金石等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在汪道涵同志率领的战地服务团组织指导下,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革命道理,政治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发动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斗争。同年6月,经汪道涵介绍,正渭与金石、刘长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经新四军五支队党组织批准在自来桥正式建立嘉山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正渭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在群众和青年中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和刘长煜等同志一起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发展民兵,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春,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自来桥建立,汪道涵首任县长。此时,抗日民主政府发布布告尚没有大印,一时又找不到刻字的人,正渭自告奋勇,仔细认真地动手刻制了一枚“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大印,抗日民主政府的主张和政策得以及时传遍山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服从组织分配,从事后勤与经济工作,为发展生产、保障部队供给和人民生活需要辛勤工作。他不畏艰险,在革命困难关头,毫不动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省轻工业厅处长、省盐业公司经理(副厅级)。在工作中密切联系干部、职工,作风踏实,保持和发扬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晚年,他还积极记述自己参加革命的斗争经历,经常语重心长地用历史教育后代,教育子女。
桑和柱
桑和柱,(1932~1956)嘉山县大郢乡人,中共党员,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5月在对敌斗争中光荣牺牲。和柱于嘉山县中读书时,平时学习用功,爱好体育活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心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班级服务工作。1948年底,嘉山县中南迁,桑和柱追随思想进步的校长李吉行,在南京,桑和柱和许多爱国学生一起不畏国民党的镇压,多次参加罢课和游行示威,南京尚未解放,桑和柱即设法渡江,回到家乡明光。在嘉山中学复课中,他积极协助学校,组织同学学习政治,开展宣传活动,曾被选为学生会主席。1949年8月,桑和柱参加革命工作,不久,随军到达四川省凉山地区,积极参加剿匪反霸,先后担任甲谷区副区长、区治安调解委员会主任、汉区工作队队长、美姑县雷波总工委组织干事、美姑县建设科科长和临时区委书记等职。在凉山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同志同甘共苦,不畏艰险。他多次在信中告诫在家乡的妹妹,要从家庭走出来,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在凉山地区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为适应新的工作,他抓紧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彝族语言,由于他和彝族父老们关系融洽,很快学会了彝族语言。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1956年5月25日,少数反动的彝族奴隶主买通了混进革命队伍的两个彝族人,把他骗入敌人的伏击圈,正当桑和柱同志指挥小分队向敌人发动进攻时,一直跟随着他的两个彝族人突然向他开了枪,他的右手当即被打断,和柱同志怀着无比的愤怒和仇恨,用牙齿咬断了插在腰上手榴弹的导火索,他的左手接着又被打断,手榴弹在他的身上轰然爆炸了……和柱同志壮烈牺牲。
桑和柱同志牺牲后,当地彝族父老无不非常悲痛,凉山地区美姑县人民政府为革命烈士桑和柱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美姑县烈士陵园。
毛梓敬
毛梓敬,(1898~1984)原籍江苏泗洪县,1946年迁至嘉山县明光定居。建国后曾任明光第五联合诊所所长、嘉山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1958年起在安徽中医进修学校、省中医学院执教。后任省中医学院附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不久被选为省中医学会理事,并任省中医学院顾问。毛梓敬在古稀之年,政治上仍不断追求进步,在中医医学上,不断钻研与提高。1975年,在他75岁高龄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愿望。
毛梓敬青少年时攻读四书五经,后随父学习中医,22岁起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建国后,更加积极地从事中医医疗和中医科研、教学工作。在他一生从事60余年医疗工作中,对医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许多疑难病症患者解除痛苦,治愈了许多患者。他热心为病人诊治的精神,深受人们赞扬。他曾挽救过一垂危病妇,病妇患伤寒数十日卧床不起,连请数医,未能奏效,后经毛梓敬诊断为大结胸一症,遂以大结胸汤投之,药进刻许,腹内轰鸣,顷刻泻下胶腻粪水许多,连服3剂病情稳定缓解,后进糜粥,加以调养,不久治愈。他还积极热心培养中医人才,以自己长期积累之临床经验,言传心教,从不保守,为发展祖国中医学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医德高尚,廉洁从医,以治疗病人为己任,不以地位高低和是否送给钱、物待人,深为群众称赞。他精通中医医学理论,擅长内、妇、儿科,对调理性疾病尤有独特见解。晚年仍老当益壮,热心为病人治病,在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整理六十余年临床经验,所撰写的部分论文和医案,曾在省内外中医刊物发表,有《常用防病治病单方及验方》、《论湿热与湿温病的鉴别》、《毛梓敬临症验案选集》等论著存世。1984年于合肥病逝。
孟荣山
孟荣山(1900~1988)字长庆,山东费县人,1948年迁至嘉山,长期从事医疗工作。
1949年至1966年,他曾任管店中医联合诊所所长、管店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任县医院针炙门诊部副主任、院务委员,县政协委员。
他13岁即随父学医,21岁时开始运用针灸为人治病。解放后,他得以发挥中医和针灸专长,为人民服务。在县卫生部门主持下,先后举办两期针灸培训班,为本县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在教学中,他悉心言传身教。荣山一生从事医疗工作六十余年,为人们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在实践中,他认真总结针灸治疗经验,不断提高针灸技术水平,同时深入收集与探索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性能。为发掘和利用中草药为人民健康服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针炙和内、妇、儿科和加工丸、散、膏、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晚年,他不顾年高体弱,仍积极为群众诊病,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精心诊断,从不敷衍,且不计酬谢,他的高尚医德深为人们敬佩。
在他80寿辰之际,县政协曾为他祝寿,体现了党和人民对他辛勤从事中医工作的重视。
王其富
王其富(1968~1989),嘉山县自来桥乡桥镇村平桥生产队人,共青团员。1973年9月至1983年7月他就读于自来桥中心小学,1983年升入自来桥初级中学读书,1986年6月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战士。其富出身农家,学生时代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以助人为乐。在初中读书时,一位同学有病不能行走,他把这位同学背送回家;邻居刘大爷行走不便,他主动给送水,挑不动就用瓦罐拎;平时学校桌凳坏了,他积极参加修理。每逢学校劳动,不仅自己带工具,还将自家工具借给路远同学。一次学校清除建筑垃圾,要求每个同学清运一担土,他用板车拉了好几趟。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雷锋小组”,经常上街打扫卫生,帮助影剧院清理场地。平时尊敬老师,入伍后,回家探亲时,首先登门拜访老师。早在小学读书时,其富就想着将来能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保卫祖国出力。初中毕业后,虽然父亲身患胸膜炎和肺炎,妹妹年幼,家中急需劳力,有的同学说他家庭困难,劝他留下来,还有的说,部队一个月就那么点津贴,在家稍微动动手也比在部队强。他说:“家庭确实需要我,可国家更需要人保卫,报效祖国是青年人应尽的义务。为了这,哪怕一分钱也不要,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他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毅然报名应征入伍,积极投入保卫祖国的行列,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入伍后,被分配在某部炮兵旅,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和政治、文化学习,不久担任班长(下士军衔)。1989年5月底,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学潮,煽起动乱,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宣布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6月3日晚9时,正当部队准备入城平息反革命暴乱时,上级命令炮兵旅迅速派出人员去领运防暴器材,其富等6名同志抢先报名,坚决要求执行这一艰巨任务。他们与其他同志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仓库装好车,立即返回,在他们所乘车辆行至定慧寺东边路口时,被一伙暴徒围住,石块、汽水瓶、钢筋棍雨点般打来,其富等战士不顾个人安危,用身体紧紧护住车上的器材。当车子绕过层层障碍,冲出包围圈返回时,战士们身上已多处负伤,领导准备把他们留下,换一批人去送往天安门广场,但他们不顾领导劝阻,表示决不留下,坚持带伤将防暴器材继续前送。6月4日凌晨1时许,他们乘坐的车辆途经翠微路口时,再次遇到暴徒和不明真相群众的拦截。为不撞伤群众,他们冒着危险减慢了车速,一伙暴徒乘机向车上扔石块、燃烧瓶和火把,由于车的左后轮被暴徒设置的三角钉扎破,车身倾斜翻倒。穷凶极恶的暴徒蜂拥而上,更加疯狂地向车上投掷燃烧物。整个汽车被烈火吞没,油箱爆炸,被挤压在车内的其富等6名战士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王其富等六位烈士以“共和国卫士”的荣誉称号。由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签署的命令说:“王其富等6名同志是在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战士,入伍后,他们努力学习,思想进步,立志为捍卫党和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命令指出:“王其富等6名同志是我戒严部队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中涌现出的英雄群体,是全军干部战士的榜样和楷模。全军同志都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献身国防,尽心尽职的革命精神。”所在部队党委决定追认他为共产党员。
李栋国
李栋国(198~1989),嘉山县三界镇人,1977年至1982年在三界中心小学读书,1982年9月就读于定远县刘铺初级中学。1986年11月,应征入伍,不久担任副班长,(下士军街)。1989年6月4日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中壮烈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李栋国烈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授予李栋国烈士以“共和国卫士”荣誉称号。入伍前,李栋国家住三界镇,父亲李堃是基层供销社负责人。李栋国在小学读书时,在家庭和老师的教育下,就乐以助人,看到小同学担水吃力,就主动帮助挑水。冲厕所时,小便池堵塞,他用手去掏;遇上风雨天气,他常去教室关门窗。在他10岁的那年冬天,他看到街坊80多岁的孤寡老人张奶奶到结冰的井台上打水很不方便,就主动去帮助张奶奶把水缸打得满满的。他和哥哥金国一道帮张奶奶打水,干了一年。李栋国初中毕业后,要求报名参军,在家庭会上说;“哥哥叫李为国,姐姐叫李爱国,我的名字中也有国字,我就是要求去保卫祖国。”家里人见他十分坚决,都支持他的行动。入伍后,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立志为捍卫党和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1980年5、6月间,极少数长期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制造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在党和国家人民处于危急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宪法规定,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接到参加戒严命令之前,李栋国已被批准回家乡“定亲”,他得知部队要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消息后,主动推迟了回乡“定亲”日期,积极要求随部队行动。1989年6月3日晚9时,正当部队准备入城平息反革命暴乱时,上级命令炮兵旅迅速派出人员去领运防暴器材。王其富、李栋国、徐如军等6同志抢先报名,要求执行任务,与其他同志一起,克服困难,快速赶到仓库装车,立即返回,车行至定慧寺东边路口时,被一伙暴徒围住,用石块、汽水瓶、钢筋棍袭击,李栋国、王其富、徐如军等战士不顾安危,用身体紧紧护住身上器材,冲出包围圈,又坚持带伤将防暴器材继续运送。6月4日凌晨一时许,再次遇到暴徒和不明真相群众的拦截,向车上投掷燃烧物,汽车被烈火吞没,油箱爆炸,被挤压在车内的李栋国、王其富、徐如军6名战士壮烈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王其富、李栋国、徐如军等6位烈士以“共和国卫士”荣誉称号。
徐如军
徐如军(1968~1989),下士班长,共青团员,嘉山县管店镇人。1986年11月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徐如军9岁入管店小学读书,1982年考入管店林业总场附中读书,他平时热爱劳动,在小学是班级劳动委员,每周末,总是组织同学把教室打扫干净。少年时的徐如军就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一次管店林场电器被盗,他及时向有关部门检举了作案者。其父徐永明参加过抗美援朝,系二等甲级革命残废军人,徐如军从小立志当一名战士。入伍时,他特地将“徐如海”改为“徐如军”,决心做一名合格的战士。在执行戒严任务时,他对班里战士说:“这一次情况太特殊了,好人坏人一下很难分清,我们参军时就宣誓要热爱人民,现在是考验自己的时候了,我们要尽一切努力维护人民子弟兵的形象!”5月20日部队开进途中,被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围住,前后达十几个小时之久,战士们耐心向人们宣传解释,讲清部队维护首都正常秩序的意义,他们又踊跃参加了“热爱首都,热爱首都人民,热爱青年学生”的活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首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6月4日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6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指出:“王其富等6名同志是我戒严部队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中涌现出的英雄集体,是全军干部战士的榜样和楷模。全军同志都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献身国防、尽心尽职的革命精神。”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