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线路:民国14年(1925),始建明光邮政支局,邮政业务属蚌埠邮政分局。明光邮政局设于明光镇大巷口小楼内。民国29年(1940),汪伪嘉山县政府设于明光,在明光设立明光电信营业所。抗日战争胜利后,邮政局及电信业务机构未变,有10门台式交换机一部,办理电报和长途电话业务,县内邮路4条16个投送点,大部份山区和偏僻地区邮寄信件很不方便。建国后,1949年,全县邮电机构,除明光设有邮政支局和电信所外,信件投送点增多,1951年邮员合并,首建嘉山县邮电局,并增设1个支局,2个邮电所。1969年邮电分设,县邮政局和电信所分别办理邮电业务。1973年9月,邮电体制改革,邮、电两局合并。随着交通事业发展,为便利群众,县内区、乡、镇都建立了邮政代办所。至1983年,本县邮电局下设7个邮电支局及12个邮电所,县内电话杆路大大发展,长度共达466公里,明线654对公里,农村邮路由建国初期的4条16个点,增加到330条208个接转点。1985年来又有所发展,至1990年,全县邮电支局、所、共达33个,线路和接转点亦增加近一倍。
二、投递线路:本县各区、乡、镇邮电支局及所属邮电所和线路分布为:管店支局:下辖卞庄邮电所,管店至卞庄,管店至横山,管店至三关。农村投递线路129公里,18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60门,实装48户。
三界支局:二条邮路,三界至贾巷,三界至老嘉山,农村投递路线82公里,12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50门,实装34户。
张八岭支局:下辖嘉山集邮电所,三条邮路,张八岭至矾山,张八岭至嘉山集,嘉山集至伊集,农村投递路线115.5公里,18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50门,实装24户。
涧溪支局:下辖白沙王、自来桥两个邮电所,四条邮路,涧溪至鲁山,涧溪至官山,自来桥至白云寺,自来桥至涝口,农村投递线路148公里,24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50门,实装22户。
苏巷支局,下辖津里、女山湖两个邮电所,4条邮路,苏巷至大郢、苏巷至焦城圩、津里至苏巷,女山湖至山北,女山湖至明光,农村投递线路172公里,27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30门,实装22户。
桥头支局:下辖古沛、司巷两个邮电所,4条邮路,桥头至司巷,司巷至保龙,古沛至姚陈,古沛至高王,农村投递线路104.5公里,23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50门,实装13户。
潘村支局:下辖紫阳、柳巷、泊岗三个邮电所,五条邮路,潘村至紫阳(甲),潘村至紫阳(乙),潘村至太平,潘村至浮山,泊岗至老尧,农村投递线路189.5公里,29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50门,实装23户。
石坝邮电所:(直属县局),二条邮路,石坝至钟落,石坝至包集,农村投递路线65.5公里,12个投递点,电话总机容量30门,实装12户。
县城至郊区四条邮路:明光至魏岗,明光至洪庙,明光至马岗明光至明东,农村投递路线141公里,21个投递点。

至1985年,县邮电局下辖7个邮电支局12个邮电所,县内电话杆线路长度322公里,明线线路长度480对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共1493公里,共310个投递点。至1990年,邮电支局、所增至33个,1990年完成业务量220万元,业务收入178万元,全面完成了各个邮电机构的业务计划。
三、邮政业务
(一)投递:建国前后,县内邮件投递负荷较重。因邮路要道多,属丘陵地区,公路失修,通往各区、乡、镇班车、晴开雨阻,所以当时邮件多靠步班肩挑。
1949年至1958年,明光至潘村、明光至涧溪邮件,运输由汽车站委办(1958年以后,由我邮专人押送)。明光至柳巷、泊岗邮件由蚌埠局转水路运输。明光至旧县步班对跑。明光至涧溪(1949年至1955年),在涧溪支局与盱眙局交换邮件。
县城明光市内投递由两人分段步行,1958年,县政府机要通信机构划交县邮局后,到各支局邮件,普通邮件与机要文件分袋封装,由专人押送。
1958年,并乡成立人民公社,各区分别建立邮电支局(所)。随着交通事业发展,县内邮路由步班改为汽车托运或自行车班,投递速度加快。
1982年,本县共有邮路30条,接转点208个,农村投递日单程270公里,邮路平均日行程45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为1084公里。各支局、所用于投递工作的自行车36部,县邮电局县城市内投递。随着投递量增长,由2个投递段改划为5个投递段,用于投递自行车6部。至1985年,全县共有邮路24条,接转点240个。农村投递路线为1493公里,县邮路平均日行程294公里。至1990年,接转点增至300个。
(二)汇兑:建国前,汇兑为汇票寄来,汇款定额,按票面价值收汇和兑付。建国后,1949年,取用英法式的汇兑方法,汇款人将汇款收据,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就凭汇款收据到当地邮局兑款,1950年底改用定额汇票汇兑,所谓定额汇款,就是汇票上所有一定的金额,票面有壹元,贰元、壹拾元、贰拾元,买好后用挂号信寄给收汇人。收汇人收到后,到当地邮局兑款。1952年后,又改用苏联式汇兑方法,即汇票与存根的骑逢处所有百元、十元、元、角、分的金元,收汇时间用剪刀从骑逢处按汇款金额剪刀,剪好后收据和存根都可看出汇票金额,收款将汇票挂号寄收款人,至当地邮局兑款,1957年始,使用由我国自行设计的汇兑方法,即汇寺人填写汇款通知单,邮局业务人员开发票,一份收据交汇款人留存,一份随汇款通知单由邮局内部邮寄对方局。
汇款种类,按照传授方式区分,有普通汇票和电报汇款两种。电报汇款通过电报,通知对方局,1950年,本县汇票收入806元,1958年3783元,1982年19700元,1982年与1950年相比增长22.9倍。1955年,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0年汇票收入比1982年增长2倍多。
(三)报刊发行:建国前,明光邮政支局不办理报刊订阅,1949年至1953年,办理订阅报刊和批转报贩零售两种发行方法均同时采用,1954年起,始改为邮电局订阅,1956年,邮局除办理报刊零售业务,1977年,开始大批出售报刊,1980年至 1984年,将报刊零售业务全部交邮电系统待业青年小组经营办理。所刊多以机关单位订阅。1977年后,各类报刊陆续复刊,创办种类增多,除机关、厂矿、学校外,个人订阅大量增加。1985年,本县报纸发行量比1953年增加5.3倍,刊物发行量增加了14.4倍。至1990年各种报刊发行量比1985年增长近2倍。
(四)代办业务:除开办邮件、包裹、汇兑、发行四大业务外,开展了代办业务:
(1)代售印花。
(2)代收售货价,代私人或商店、工厂代购买商品或产品业务,购货、包装、运输由邮电局办理,1957年因邮政业务增加,停办该项业务。
(五)收送机要文件:1957年7月,该项工作交县邮电局办理,设置机要室,按机要通信规定,机要文件,均在县邮电局机要室寄送,文件出进口全由滁县局经转。本县邮局自1958年至1982年,收寄的投递机要文件共43980份,未发生失密丢失等事故,达到了保密要求。1983年至1990年期间收寄、投递机要文件近2万余件,亦未发生失密、丢失现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