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蓄水工程
(一)小型塘坝
本县司巷乡有著名的汉塘、陈塘、楚塘等塘坝,相传为明代所兴修。柳巷、浮山等地民国年间亦兴修了部份水利灌溉和排涝工程,县境内小塘小坝居多。
本县设置后,官府为多征收粮赋,也倡导农民兴修水利,但很少投资。而由农民自行开挖小塘小坝。
民国34年(1945)至37年(1948)外籍人口不断流入本县,大片荒地被开发利用,塘坝数量增长。建国后1949年统计,全县实有小型塘坝18487面,蓄水容量 2800万立米,多数塘坝长期失修,形成破、漏、残、浅的状况。在县人民政府和各区、乡规划与组织下,本县小型塘坝工程得逐步恢复与发展。1950年冬至1951年夏,县建设科组织10人工作组,先后在洋桥乡(现马岗乡曹庄村)、大夏乡(现高王乡大夏村)、大郢乡进行塘坝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塘坝年久失修,淤深70公分至1米,无涵、漏水,渗水塘坝占55%,断埂或埂坡坍塌占30%。1951年冬,县、区、乡党委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动群众整修塘坝、添置塘涵、堵好塘漏、停垦还塘,逐步恢复塘坝蓄水能力。为了给分得土地的农民改善生产条件,县建设科委托县砖瓦厂烧制砖涵23万节,县人民政府投资1500元,银行贷款528572元,供销社办理远销,解决了部分塘坝缺涵问题。
1953年大旱中,塘坝普遍见底,受旱面积达70余万亩,农业大幅度减产。地、县拨出23万元(折合稻子310万斤),以工代赈,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挖深塘坝,加高培厚塘埂,并以肥沃塘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4年本县遭遇二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山洪暴发,数百面小型塘坝被冲毁。当年冬修集中恢复水毁工程,新建塘坝300余面。其中有35面蓄水5~10万立米的大型塘坝(大山塘、岗陈大坝、黑鱼冲、李大塘等)。1956年县水利科组织30余名水利技术人员成立水利普查队,对全县小型塘坝进行逐个丈量、登记。为适应农业合作化,采取边普查、边规划,推动各地水利兴修。
1957年夏,全县拥有小型塘坝19758面,塘坝总面积65030亩,平均塘面积3.29亩,平均蓄水深1.06米,总蓄水量4200万立米,可灌溉农田366222亩。其中浅塘8355面,占塘坝数42.5%,其灌溉面积占灌溉农田47.8%。较好的塘坝2658面,占13.5%,灌溉面积仅占灌溉农田的10.55%。1957年,小型塘坝工程向挖深塘、建大塘的方向发展。1958年,水利战线摊子铺大,塘坝工程开工7000余面,由于劳力集中到大型工地,塘坝工程按施工要求完成不多。1959年塘坝工程除在本县山区继续扩建、新建,在丘陵岗地提水灌溉工程与中、小型水库不断增加,小型塘坝数量处于停滞,塘坝有所减少。1985年统计,全县实有塘坝16682面,较1957年减少3076面,蓄水量6900万立米,较1957年增加2700万立米。1986至1990年“七五”期间,本县每年冬春都在重点水利工程兴修同时,坚持以小型为主,当年受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原有塘坝继续进行整修,加强工程配套和管理,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继续开挖一些小型塘坝,增加蓄水能力。1990年全县各区、镇、乡村集中一部分劳力兴修了当家塘坝5.25面,新增蓄水389万立方,增加灌溉面积5.88万亩。
(二)小型水库
1955年以前,我县无小型水库。1956年农业合作化进入西潮各乡、村普遍成立高级社,积极要求兴建小型水库增加蓄水灌溉。县水利科对小李水库与燕子湾水库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对“小横山水库群”与“石门山水库群”进行设计并开工兴建。同年动工兴建还有团山凹、金大坝、石沟子、官塘刘、姚凹、上王等多处小型水库。1957年小型水库继续向面上扩展,先后开工有曹大山、龙王港、花园港、斩龙港、梅花港、甄港、柳条沟、魏洼、黄泥港、石塘坝、老龙港、菜坝、羊港、大地凹、马腰、月季坝、巴斗赵、活水桑、沙坝、东高、乌龟墩等处工程。1958年在“大跃进”贪大求快思想指导下,水利工程摊子铺大,本县集中施工三处:水利一团在分水岭水库施工;水利二团在分水岭至石坝的丘陵区河网上施工;水利三团在洋桥乡岗、丘、湖综合治理试点工地施工。各人民公社全力发动大搞水利,水库、塘坝、圩堤一齐上,其中小型水库近百处。包括:山高、许河、坝头蒋、东洋、小秦凹、井王、三八、妇女、苏小港、棺材港、老母猪港、周港、大港、鸡心港、罗后冲、青年、和平、陡山、董塘、跃进、黄郢、死牛地、陶桥、赤塘、包郢、丁庄、熊吴、大麦凹、牛大坝、狼洞港、花彭山、吴冲、月牙、陈郢、宋花良、大勇、小郭、狼头坝、李大塘、上祝、草坝、老唐、菜冲、良山、红专、小沉、小黄、黑泥冲、黑北、井泉、梅山等。60年初期,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群众在休养生息,小型水库工程处于停滞状态。1966年1967年连续两年大旱,小型水库工程以司巷乡、横山乡为重点又出现了高潮;先后开工的有龟山甲、楚塘、沙北、沙南、黄大山、雪山、庙冲、大石坝、楚南、龟东、反修、石王、陈家坝、团结、赵集、农场、横山、小禹、长吴、下马、梨花、西陶、曹坝、尹冲、马城、倒桥、芝麻港、凤凰、武岗、汤冲、后冲、万庄、红星、洪郢、文庄、沛西、清水桥、龙窝、友谊、石门口、毛浸眼、孙冲、陈塘、西陶、林西、段庄、大宋、黑鱼冲、大港、赵港、龙江、二候坝、秋西等,兴建水库热潮延续至1978年大旱。1979年农业进行改革,实现包产到户。 80年代开始小型水库工程处于脱险、加固、配套阶段,逐步向完善、多功能方向发展,1987年全县拥有小型水库165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150座。
(三)中型水库
本县共有中型水库四座。
1.分水岭水库
水库位于白沙河上游、白沙王乡姚郢附近,处于江淮分水线的北侧。接纳鲁山南麓、中、小嘉山东麓、杏山北麓及乌石山的来水,集水面积1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3739万立米。灌溉下游白沙王、涧溪、鲁山、包集、官山、津里6个乡12.2万亩农田。水库始建于1958年10月,分三期完成最终规模。于1980年5月16日全部竣工。
2.石坝水库
水库位于县城明光以东14公里,石坝河的上游,石坝镇的西端。接纳上滁岗地及小横山的来水,集水面积5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946.8万立米,灌溉下游石坝、魏岗、包集3个乡及明东、苏巷少量农田,设计灌溉效益3.6万亩。
水库大坝是均质土坝,坝长1300米,堤顶宽5米,堤顶高堤48米,最大堤高 19米。
石坝水库始建于1959年11月。至1960年冬大坝工程完成到顶高42.5米,顶宽2.0米,迎水坡1∶2.5,背水坡1∶1至1∶1.4,共完成土方13万立米。1961年冬至1962年春在大坝东头建灌溉涵一处,底高38.5米,并进行东干渠施工。1966年至1969年设计标准完成大坝工程。1985年大坝背水坡进行加宽加固,大坝顶宽加至5米,并在42米高程设有一道平台宽2米,全面进行了草皮护坡,同时进行了渠道延伸与灌区建筑物配套工程。至1987年底灌溉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尚未达到设计要求。
3.林东水库
水库位于管店镇以东5公里藕塘冲附近,接纳中、小嘉山西麓,小横山南麓来水,集水面积5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1430万立米。灌溉下游管店、卞庄、石坝、魏岗、城郊、明东等66个乡4.86万亩农田。水库大坝系均质土坝,坝顶长 550米,顶宽5.0米,坝顶高程69.5米,最大坝高25.5米,坝顶设有防浪墙,墙顶高程70.7米,大坝迎水面设有干砌石护坡,并在58米高程设有一道平台宽2.0米。平台以上边坡为1∶2.5以下为1∶3,大坝背水坡在54米高程设有平台一道宽2米,平台以下是护坡式倒滤体,坡比是1∶3,平台以上边坡为1∶2.5,全部用草皮护坡,做有浆砌石纵横排水沟。
罗后冲水库的渡槽一处长100米,石方切岭10处长5000米,渠道建筑物138座。
水库始建于大旱的1966年12月,经过连续施工至1981年完成了最终设计,实现了现有规模。渠系工程自1971年开始突建,罗岭隧洞长688米,1971年开工, 1974年建成。西廖隧洞长430米,1972年秋开工1974年冬完成。耿西隧洞长170米,1974年春开工,1975年秋完成。罗后冲渡槽长100米,1974年开工,1974年完工,渠道土石方1973年冬开工,1975年完成;渠系建筑物1980年开工,1981年完成。
4.燕子湾水库
水库位于县境南端,张八岭以东3公里,清流河上游小燕子湾西侧。接纳严集以东金条洪以南的来水,集水面积33平方公里,灌溉下游张八岭以东,清流河主河以西,洪石沟水库以上21.9平方公里农田2万亩。其中可以自流灌溉的14000亩,提水灌溉6000亩,总库容1390万立米。
库始建于1956年冬,至1957年冬完成大坝工程。1958年完成渠道及其建筑物工程。1965年为多蓄水多灌溉,溢洪道底加高到52.2米,并在大坝顶上加做了防浪墙,墙高1.1米。
1966年大坝普遍进行加高培厚。经1975年河南省大水之后,1976年本县对水库大坝又进行一次加固加高培厚,完成了现有的规模。
附表:
本县中型水库情况统计表

二、机电提水灌溉工程
解放前仅有城郊下赵村由私人筹建机械提水灌溉一处,购进12马力柴油机2台。解放后,1953年大旱,县水利科学筹建戴巷与下赵两外机械灌溉站。1954年建成戴巷机站,装南昌产15马力柴油机2台,配用8K.25型水泵,灌田600亩;下赵站装12马力卧式柴油机3台,配用蚌埠产水泵,灌田700亩。
(一)山头王电力灌溉站
山头王电力灌溉站是我县第一个电力灌溉站。位于女山湖西畔桥头乡境内山头王南侧。进出水位分别为11.5到27.5米,净扬程16米,均已达到标准。设计流量21秒立方米,控制3.16万亩土地;设计装机10台,实际装机8台,440千瓦;灌溉0.6万亩农田。1969年兴建,1971年6月基本完成。
二级站位于一级站北3000米,莆子岗南大井山下。设计从27.2米提水至40.5米高程,净扬程13.3米。进水池底高25米,厂房底高28米,出水池底面高39米,堤顶高41米,均达标准。设计流量1. 05秒立方米,控制面积1.61万亩;选用 12sh——19水泵,设计装机5台,275千瓦,实际装机4台套,220瓦,灌溉效益达0.8万亩。1985年又在桥头西山建井王二级站,装机2台11O千瓦,灌田0.5万亩。全灌区干支渠总长55.25公里,实已开挖27.3公里,建公路桥4座,拖拉机桥4座,生产桥3座,渡槽各2座,长420米。节制分水闸5处,放水斗门19座,共完成渠系建筑物37处。财政投资21万元,灌溉效益1.4万亩。
(二)涧东电力灌溉站
涧东电灌站位于女山湖东畔大郢乡涧东村,引女山湖水,分三级设站。1971年冬兴建,1973年发挥效益,设计灌溉面积4.27万亩,其中水田2.57万亩,一级站受益0.57万亩,已安装130千瓦电机5台。二级站于1974年基本完成,安装75千瓦电机6台,配14sh—28水泵,灌溉进水位28.2米,出水位42.85米,净扬程14. 65米。
(三)戴巷电力灌溉站
戴巷电灌站位于女山湖中南部东畔苏巷北面,自女山湖堤水,分两级灌溉。始建于1971年冬,1973年完成并发挥效益。灌溉苏巷乡农田3.73万亩。
(四)李庄电力灌溉站
该站分两级设站,一级站位于潘村镇小李庄庄头;二级站在潘村乡赵庙西首,引女山湖水提灌潘村乡岗区农田2.7万亩,系小(一)型电站。
(五)山高电力灌溉站
是二级提水站,分山高一级站、辛岗二级站及西潘一级分站。设计灌溉马岗乡 6个村及横山、城郊2个乡部分土地,共3.42万亩和后薛圩排涝0.6万亩。
(六)五一机电灌溉站
原为机械灌溉站,引女山湖水,分二级提灌。一级站为排灌结合站,位于明东乡五一村杨畈。1960年动工,1963年完工,原安装4120型60马力柴油机9台,配用166丰产50水泵,因负荷重,改用4135型80马力柴油机。1985年机改电,安装 75千瓦电机4台,55千瓦电机1台,抽水扬程自11.8米至20米,抽水流量2.2秒立米,灌溉五一、赵府村农田0.6万亩。
(七)周岗电力灌溉站
该站原为机械灌溉站,位于邵岗乡,地处女山湖末尾安淮圩南端荷花池畔,分二级提水。一级站位于周岗,1959年动工兴建,1962年完成。安装水泵8台,配 4120型60匹马力柴油机。灌溉进水位12米,出水位27.5米,扬程15.5米,灌溉流量1.1秒立米,灌溉效益1万亩,其中水田0.6万亩。
(八)紫阳灌溉站
该站引女山湖水,分二级提灌。1969年开工,1972年完工。一级站在钱西村西圩,设计安装东方红75马力柴油机12台,实际安装柴油机9台、水泵9台。设计灌溉面积1.19万亩。进行部分机改电后,安装55千瓦电动机3台,仍保留原安装柴油机8台套,总抽水流量2.42秒立方米。
二级站位于魁量庄西,1971年冬开工,1972年建成。设计安装东方红75马力柴油机8台,实际安装5台。进水位26.78米,出水位39.6米,设计灌溉面积2.58万亩。
(九)芦咀机电灌溉站
位于女山湖西芦咀村,灌溉高王、古沛2乡农田4.4万亩,其中水田2.8万亩,设芦咀一级站,燕登山、古沛、马庄三个二级站,引女山湖水灌溉。1966年4月动工兴建,1978年4月基本完成。芦咀一级站安装4125型80马力柴油机3台,12sh——9水泵13台。1986年进行局部改电时,后安装55千瓦电动机3台,原8台套柴油机全部更换成4135型80马力,抽水总流量2.42秒立米,可灌农田3.5万亩。古沛二级站位于马郎山,安装上海产东风4135——80马力柴油机,1台,配用水泵2台,进水高程25.9米,出水高程38米,净扬程12.1米,渠道长2.3公里,灌溉设计效益 0.512万亩,马庄二级站位于古沛马庄村。
(十)东李电灌站
位于女山湖西岸,小型国营电灌站。由芦咀电灌站统一管理,分两级提水, 1960年建站,1962年使用。
(十一)陈郢电灌站
位于女山湖西岸古沛乡陈郢村西,规划三级提水。灌溉古沛以南徐岭以东至女山湖边,南与山头王灌区接壤,总灌溉面积5万亩。1969年动工。1978年大旱,在陈郢一级站装机4135型80马力柴油机8台,灌溉面积860亩。二级站装机 4135型80马力柴油机2台,灌溉面积600亩,并开通一级灌溉干渠,长2.4公里。
(十二)保龙圩电灌站
灌溉司巷南部保龙山以北、邢家大沟以南农田,分三级提水并与黄大山水库、龟山甲水库灌区紧密结合。一级站设在钟家庄兼做保龙圩的排涝,抽水自12米至 18.5米,扬程8米,装机4台220千瓦。二级站设史纪庄东山头,装机4台180千瓦,抽水自18.2米至30米,扬程11.8米。三级站设黄大山水库旁,装机1台22千瓦。灌溉火烧附近农田。
保龙一级站灌溉司巷乡南部农田12635亩。
(十三)扬前电灌站
位于司巷乡花园湖畔,引花园湖水,灌溉小集以北团山朱以南40米高程以下农田23788亩。
三、引淮工程
(一)工程规模
本县女山湖引淮灌溉工程,是于1978年大旱时大规模引淮抗旱中,经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万里同志实地勘查后确定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即利用原有河道、湖泊进行蓄引,经多级提水以灌溉定、凤、嘉三县百万亩农田,在主河道上分别建立女山湖、山许、池河镇三处枢纽工程,对水量进行控、提、排。其中一段枢纽工程对我县影响大,二级(山许)枢纽工程可解决本县横山乡和马岗乡农田灌溉。女山湖一级枢纽工程共分三部分:节制闸及其上、下封闭堤与上“下拦河坝;翻水站及其引水涵洞、引水渠和排涝干沟;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
工程于1978年11月底动工,1979年4月基本完成上、下封闭堤及排涝干沟和上、下拦河坝及闸站基础土方工程。翻水站与节制闸于1980年6月底完工验收,船闸工程于1980年9月动工,1982年元月完成,并进行竣工验收。上、下游引航道人工开挖部分于1980年11月开工,1981年5月底完工。其机械开挖部分 1983年5月开工,同年底完成。自1980年冬至1984年5月,先后完成上下封闭堤、上下拦河坝、上游引航道干砌块石护坡工程。从13.9米护至16.1米,除主体工程外,尚有上游淹没区菜岗、人民排涝站2座,装机4台,320千瓦,抽水流量4. 0/秒;上游引航道3米,跨双曲拱桥1座,排涝干沟便桥及小安淮圩排涝涵洞2座,丰收圩排圩闸1座和圩内排涝沟与拱桥2座。投资26万元。
大闸枢纽工程由滁县地区水利局工程队负责施工。翻水站、机电设备安装和船闸设备由省建筑安装公司安装,配套建筑与砌石护坡由县水利局工程队施工,县水利局大闸管理所管理。管理所有宜林面积50亩,宜鱼水面340亩,次年与女山湖鱼场合作养鱼12万尾,并附设招待所。
(二)水利效益
控制闸:于旧县镇东端岗末梢,并将女山湖入淮孔道堵死,大闸可紧紧控制女山湖水位。闸为开敞式,闸底高11.0米,门顶高14.8米,共18孔。每孔净宽7.0米,闸长143米,最高洪水位16.04米,闸下水位15.52米,泄水流量2610立米/秒。女山湖设计最高蓄水位14.5米,相应蓄水量2.16亿立米。为满足本县灌溉需水,现行控制水位13.5米,相应蓄水量1.12亿立米,水面积100平方公里(折合 15万亩)。为本县沿湖提水灌区提供可靠水源和保护安淮圩内农田自流灌溉提供了可靠保证。对发展水产也提供15万亩稳定水面,并有利于沿湖航运,改善了旧县至王咀和抹山至明光27公里航道。
翻水站:设计安装180千瓦电机12台,配用360ZLB——70水泵。单机流量2.5立米/秒,实际安装电机10台,水泵12台。能在大旱年引淮河水进女山湖,保持女山湖水位稳定,还可以解决安淮圩内5万亩农田的排涝。
航闸为六级航道标准,闸室长100米,宽10米。每半小时可开运转一次;每次可通过1000吨,起到蓄水、航运两不误作用,保证航运稳定。改善了旧县至洪山头 7公里航运。
四、防洪工程
本县北部低洼平原地区,面临淮河与湖泊,背靠岗丘、山岭,既受河湖泛滥威胁,又受岗丘洪水袭击,历年水灾频繁。
(一)潘村凹地治理工程
沿淮河干流右岸与女山湖之间的潘村凹地。是本县最大一块低凹平原。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原是一片广阔的草滩,沿淮较高滩地有部分耕地与住家。民国20年(1931)大水冲毁浮山至小付庄一段防洪堤,造成大沟口、大金沟、小金沟三处决口,淹掉大片草滩及沿淮屋房,民国21年(1932)大旱,女山湖干涸,潘村凹地干竭无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地方士绅傅新武、阚(lp_55_03) 良、阚正业及开明士绅周步池等人经办,以工代赈,以完成方数发给面粉,兴建一条自浮山经林庵、柳巷、石庙、陈台、老窑、阚台、双炮楼向西折向苏庄,全长近百里的防洪堤,仅能防护一般年景一般洪水。抗日战争初期,傅新武等人又征用潘村、紫阳一带民工万余人自大沟口经过北崖、鲍圩、赵台子、丁坝建成孙胁支堤,全长20华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潘村等地,建立民主政权后,1943年,由张守基率领群众,堵复了大沟口决口,挡住淮水进入潘村凹地,保护了沿淮高滩地。
1950年,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本县广大人民全力投入了大规模的治淮工程。1950年本县部分干部民工参加了淮南尹家沟疏浚。1951年成立盱嘉治淮总队,本县动员数千人和一批干部参加五河县漴潼河疏浚工程,开挖了新河,解决淮水泛滥成灾。对潘村凹地水灾治理发挥一定作用。
1950年大水,全县被淹农田18.2万亩,潘村凹地经加高培厚支堤,保住农田2万亩,同时以工代赈疏浚扁担河(自旧县镇经西滩至新河头入淮)。后因芦苇繁茂地下水位高,无法施工而搁置。1951年由县建设科负责动员柳巷、泊岗、沿淮三乡民工以每方土0.25斤玉米兴建自丁坝南至乔台岱阳堤,长4800米,及三叉河至沿淮乡中台下排涝干沟,三叉河至柳巷、大金沟的开宽挖深工程。
1952年,在滁县专区地委、专署领导下,嘉山、凤阳、定远、肥东、全椒、滁县、来安、盱眙、天长上工民工9万人,另调集劳改犯4万人,共13万人,开挖泊岗引河。至1953年5月完成小付庄至阚台子7.3公里的泊岗引河及老窑至下草湾、西泊岗至大柳巷两处拦河,切断老淮河,实现了治淮“内外水分流”方案规划要求,使潘村凹地一分为二,泊岗乡位置由淮河南岸变为淮河北岸。
1953年6月泊岗引河工程结束。经治淮委员会批准与主持成立嘉山县治淮总队,负责小柳巷圈堤及骑龙集切滩(从林庵经小李涧李沟,邓庵、杨洼至双炮楼入淮的分洪道)工程测量与施工,后因方案变更,未能施工。
1954年6月30日至7月4日连降暴雨,淮河、女山湖水位猛涨,潘村凹治淮堤防很低,苏堤(双炮楼至苏庄堤段)顶高仅14.2米。7月6日10时女山湖水漫堤进入潘村凹地及新建成的岱阳堤与孙拐支堤,县、区、乡紧急动员2000民工进行紧急防汛抢险,保住了春玉米丰收。7月18日淮水继续上涨,浮山流量超过一万秒立米,水位达18.14米,为保障淮河大堤安全,本县防汛民工撤防后,分别在林庵险段、马大沟口险段漫堤行洪,行洪决堤宽度分别为1040米及365米,行洪流量约2500秒立米。潘村凹地行洪不久,接地区防汛指挥部通知,淮北大堤五河县毛滩决口成灾,为确保泊岗圈堤安全,潘村区进行紧急动员,全力加高培厚泊岗圈堤。经过一周的奋战,石庙至小沟长11000米堤防加至顶高18.5米,顶宽3~4米,内外坡1∶2较可靠堤防。1954年秋,本县再次成立治淮总队。完成浮山经柳巷、阚台,双炮楼至苏庄的圈堤及老咀至潘村下吴沟口护岗河,全县动员10000民工,至 1955年5月按计划全部完成。至此潘村凹地被分割成:泊岗圈堤、潘村湖、东西涧及苏庄(双炮楼至苏庄堤防)外滩、浮苏堤。
1955年,总队动员10000民工,完成自孟台至岱阳长12公里的中心排涝干沟及护岗河上老咀、苏庄、范滩、池口、庙庄、李庄、陈庄大坝7座木排架生产桥。同年秋,潘村湖农场用斯大林80号拖拉机,进行大面积垦植,共开垦农田3万余亩。
1956年,潘村湖由于完成浮苏圈堤,抗御了洪水,保住小麦收成。在抗洪中,潘村全区动员5000民工,日夜防汛抢险,浮苏圈堤经受严竣考验,安然无恙。沿淮右岸所有行洪堤,全部决堤行洪,仅保住最后一个行洪区——潘村湖,内水位也高达 13.6米,被淹农田4万余亩。根据洪水中苏堤对池河来水形成的倒比降,及女山湖风浪冲击,淮委委托淮建工程队于是年冬组织3千人加高培厚苏堤,堤顶加至17.4米(加高0.7米),顶宽5米。潘村湖农场在圩内开沟、建桥。
1957年为逐步完成防洪排涝体系,潘村湖分别在太平沟、杨洼、苏拐三处建防洪排涝闸,为潘村湖的分区排水打下了基础。三叉河以南中心干沟的两侧,潘村湖农场完成区内的沟、涵工程。
1958年在“一大二公”思想指导下,潘村湖100平方里内部治理工程,经规划,设立。1个机械排灌总站,装机58台4640马力,抽水流量32.44秒立米,站址由吴沟口移至李沟口,当年完成长宽各100米深5米的进水池。
潘村区动员劳力5000人兴建自苏拐向南至王咀对面柳滩,经白泥沟、荷花池的北缘、东缘,南夹河口折向东至小码头的堤坝。顶高15.3米,顶宽3米,共保护农田2万余亩。
1959年对苏堤外滩的治理实施了,以实现女山湖与七里湖分开入淮。由蚌埠专区组建工程指挥部,钱亦山副专员任指挥,第一期工程有新池河左岸钱滩圩,由潘村区组建民工团施工,当年建成。顶高16米,顶宽3米,保护农田4000亩。1957年,太平、紫阳、潘村三乡组织10000名民工,兴建了安淮圩。西自苏堤,东至小码头,全长14.9公里,完成土方120万方,圩顶高16.5米,顶宽4米,圈进荷花池、对龙圩等七处小圩,总面积36平方公里,群众称之为“丰收圩”。1977年,于安淮圩南端天河梢建机械排涝站,装机10台,800马力,国家投资9万元。1978年,经地区设计,省批准,在女山湖镇建“女山湖抗旱引淮工程一级枢纽”,包括建控制闸一座,船闸一座,翻水站一处,引水涵洞一座,形成大安淮圩。利用翻水站(装机10台,1800千瓦),兼做安淮圩排涝。1982年,群众自筹资金,对沿女山湖堤防进行块石护坡与混凝土护坡,1983年竣工。1985年,建钱滩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4台, 220瓦,增强了安淮圩防洪排涝能力。
东西涧:位于浮山至大沟口淮河右岸堤防南侧,背后承接紫阳山东麓与北麓来水,受淮河漫滩淤积影响及陈庄大坝的堵塞,形成东西两涧(原名为于穴湖)。东涧接紫阳山阳东麓来水,积水面积18平方公里;西涧接紫阳山北麓来水,积水面积13平方公里,涧内地势低洼呈盆地形,常受洪水侵袭。1955年,随着浮苏圈堤建成,开通东西两涧排水通道——护岗河,拆除陈庄大坝,新建陈庄大桥(九孔木结构)等66座木桥,1座钱桥,另于新庄南做切岭工程,沟通东西两涧,并在窑头至新庄筑横格堤,减少洪水灾害。1971年,对东西涧进行规模宏大的治理工程,于大沟口两侧建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5台,775千瓦。1985年,增加装机6台,930瓦,沿东西两侧岗地18~20米高程开挖撇洪沟,总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利用状况:凹地栽植芦苇6000亩,保护农田2000亩。1988年又进行大面积旱改水治理工程。本县北部沿淮淤砂平坦地区初步完成“三一沟网”化排沤水工程。
沟湖:位于浮山以上淮河右岸,湖地仅有农田,自然村庄全部分布于岗地。 1954年、1956年两年行洪。1957年,为便于行洪区管理,遂将柳湖乡划给五河县。现湖内还保留浮山乡小镇村2.2平方公里,农田2200亩。1976年,建成柳沟湖机械排涝站,装机2台,160马力,不久完成机改电工程。
(二)池河圩区治理
池河源于肥东县流经定远,在大横山脚下流入我县,又在三叉河汇入南沙河进入狭长低凹地带,至明光穿过津浦铁路在抹山脚下注入女山湖。我县境内横山至抹山全长36公里,由于河道运行于岗丘地区,因而比降较大。河床弯转迂回,加上集水面积较大,所以较难治理,开发较迟。三叉河以上大体为河道的凹岸是圩,凸岸是岗,以下则为两岸是圩。明光铁路桥以上集水面积3470平方公里,洪水出现机遇较多,其中较大的有:1950年水位很高,1954年水位17.78米,流量1760秒立米。1980年水位18.19米,流量1370秒立米。这一段建圩最早是大庙圩,始建于1952年,随后相续建起曹庄、沈湾、板桥、后薛、马岗、西高、西潘、东潘、坝西10处圩堤,保护面积24.23平方公里,农田25000亩。10处圩中较大的有坝西、后薛、大庙圩,保护农田各5000多亩。除西高圩外,其余圩保护农田1000多亩。圩顶高程:曹庄圩18米,其他均19米以上,坝西圩22米。
明光铁路大桥以下低凹地原有五一圩(又名李老九圩)、华昌圩(在现菜岗圩内)、大兴圩。1952年,兴建五四圩、洪庙圩、戴湾圩。1958年后,相继完成人民圩、菜岗圩,都是沿河筑堤,河道弯曲,河床狭窄,此段池河弯道,俗称“九道湾”。圩堤矮,堤顶高约166米,泄洪能力差。1979年夏,完成明光池河公路桥下一段裁弯取直工程。
排涝工程建站最早的戴湾圩。1957年建排涝站,装机1台,20马力。1960年建五一机械排灌站,装机8台,480马力。1980年分别在蔡岗圩、人民圩建电力排灌站,各装机2台,160千瓦;同年,红旗圩建电力排灌站1处,装机1台,55千瓦,抽水流量0.43秒立米。后五一机站进行机改电,装机5台355千瓦,抽水流量2.2秒立米。
池河沿岸谷地狭长,积水面大,洪水势猛,河床弯曲,河面狭窄,仅能通过约 350秒立米洪水,较大洪水即漫滩成灾。1990年,为彻底治理池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经过反复认真研究做出决策,组织成立池河治理工程指挥部。于1990年11月拉开池河治理工程战斗序幕。全县集中10万民工,投入各种机动车辆、机具5000多台进行施工,取直九道湾,开通6.2公里长的主河道。新挖一条4公里长的护城河,新架河堤总长20多公里,共计土石方160多万方,共投资 1500多万元,加上继续完成的配套工程,基本上解决了池河治理工程中的主要问题,达到排灌通畅,防洪排涝、利于农业生产的规划目标。
(三)涧溪河治理
涧溪河发源于本县信山北麓及中、小嘉山东麓,在变儿城汇合。流经白沙王,沿河两岸谷地平坦,水灾频繁。1958年,率先建成南湖圩,1961年建成王郢圩(越湾圩东部)、九塘圩,并在南湖圩建机械排涝站1处,装机2台120马力,抽水流量 0.8秒立米。1972年从燕口桥经鹤雀窝至越湾开挖新河1条,长4.7公里,底高 12.5~12.7米,底宽40米,堤脚距110米。建涧溪新河公路桥1座,并兴建周郢、桑庄、张郢、南湖、越湾圩。1976年,从九塘筑堤至赵郢,建成广粮圩(实为围湖造田,将原来大厂湖一部围圩耕地)及块石护坡工程。在九塘圩、广粮圩内各建工泵站1处,装机两台40马力。1978年,改建机械排涝站,分别装机4台80马力。1985年,沿河8处圩堤全部建成电力排灌站,解决了排涝问题。1985年底至1986年在南湖、越湾、广粮圩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对涧溪河不断地进行各项治理工程,结束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历史。1989年至1990年,对涧溪河又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治理,集中涧溪全区人力,奋战两个冬春,完成了涧溪河治理工程,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沿湖开发
本县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与凤阳县共有):总面积约17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3%,均位于岗丘之间。出口于淮河,湖岸线曲折漫长,形成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湖湾、套地,湖水位涨落于13.2至15.2米间,最高达16.5米。对沿湖套地治理,建国后,持续进行了以下工程:
1.保龙圩:位于花园湖东南隅,始建于1952年。圩堤北自马家湾下岗咀,直对小溪河出口,再沿河道右岸向上至史记。圩长3800米,保护面积4平方公里。1958年进行复堤工程。1972年进行全堤加高培厚,并开挖沿岗撇洪沟,并使圩堤向南扩展到保龙山下,保护面积达4.66平方公里。1974年,圩内建成污工排涝站,装机4台80马力,开挖从金中家桥以下一段排涝干沟。1986年至1987年,圩内建成电力排灌站1处,装机4台220千瓦,圩堤顶高18米,顶宽3~4米。建成圩内部分灌溉网络,实现稻收2000亩。
2.汴湾圩:位于女山湖西侧,处于桥头、洪庙两乡之间,保护面积2.3平方公里,地面高程13~17米。于1957年开工,完成临湖段堤防1300米,开挖南北沿岗两条撇洪沟。1987年,圩内均进行加高,圩外为水产养殖区。
3.焦城圩:位于女山湖东侧,处于抹山与焦岗之间的套地。1956年开工,保护 13米以上面积2.56平方公里。1962年,进行加高培厚,增建排涝涵洞2座。1975年,发动全乡劳力,在原有圩处新筑圩堤1条,顶宽4米,顶高16.5米,保护面积扩大到4.9平方公里。1976年,由于原堤沉陷,再度加高,做了块石护坡工程,并在圩南抹山脚下建机械排涝站1处,装机7台250马力,1987年,对圩堤进行加高培厚,并在圩内建电力排灌站,装机1台55千瓦,圩内开挖排涝干沟。
4.王郢圩:位于女山湖向淮河出口的三城河畔,处于右岸岗地头咀与丁庄之间,接女山东麓与邵岗以北10余公里来水。1958年开工,从头咀至丁庄筑圩堤1条,在女山脚下建董塘水库1座,拦蓄3.4平方公里来水。该圩因未建排涝站,排不掉内水致工程失败。1976年,对该圩加高培厚并做部分块石护坡,扩建董塘水库,开挖南北两条洪沟,又因上述原因,致工程二次失败。目前,圩内农田除少量改成养鱼池外,其余农田尚未开发。
5.津里西圩:位于七里湖南端,圩长3.3公里,沿170.5米高程岗地开挖撇洪沟1条,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1976年开工,属围湖造田工程,1977年完工。在庙台建排涝站,装机2台160马力,配用16丰产50型泵,抽水流量0.9秒立米。并建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4台,320马力,配用16丰产50型水泵,抽水流量1.8秒立米。
五、电力排灌站
本县属皖东丘陵,近40年平均降水量在940毫米左右,大部分集中在5~9月,径流量年际间和季节间变化大,经常造成旱涝灾害。自1951年至1988年38年中,出现了12个旱年,8个涝年,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故电力排灌负荷一直是本县农村用电主要负荷。自1971年农村用电始至今,已建成35/0.4——3千伏直配电站4座,总装机34台,容量5600千瓦。其中:东西涧电站6台,单机容量155千瓦;苏拐电站10台单机容量155千瓦;山许大闸(35/3千伏)8台,单机165千瓦;女山湖翻水站10台,单机容量180千瓦。同时逐建10/0.4千伏电站107座,总装机258台,容量15709千瓦。其中潘村供电区拥有59台,容量4127千瓦;苏巷供电区668台,容量3537千瓦;古沛供电区33台,容量2015千瓦;鲁山供电区30台,容量1245千瓦;明光供电区51台,容量4220千瓦;三界供电区装机容量512千瓦。对解决本县中南部丘陵灌溉和潘村湖地区及池河、涧溪河、女山湖、七里湖沿岸圩区排涝及南部山区提水灌溉,确保农业丰收,发挥了一定作用。
附(一):嘉山县沿河(湖)圩堤简明表


附:(二)嘉山县1988年主要电力排灌站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