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2年,县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并于各区、乡、村成立相应组织,全县城乡培训卫生员439人,当年组织爱国卫生演讲会和“乘凉晚会”1000多次,并利用戏剧、展览、幻灯、标语、漫画等多种宣传形式,将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到全县城乡。当年以灭蚊、灭孑孓、灭蛆、灭蝇、灭鼠的“灭五毒”为重点,共修建垃圾箱88个,新建厕所127个,修缮并迁移旧厕所1139个。1953年,县卫生防疫委员会改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56年,县成立除“四害”(苍蝇、蚊子、麻雀、老鼠)指挥部,举办除“四害”及挖蛹技术训练班13次。各区、乡和县直各单位也建立相应组织,组织少年捕雀突击队177个,在全县开展卫生突击周、突击月活动5次。1958年县城各街道配备了清洁工,几大集镇也相继建立了清洁组。此后,爱国卫生运动声势更大,党员、团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多次开展突击周、突击月活动。消灭“四害”,修建厕所、疏通下水道、改良水井,对环境卫生的改进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浮夸虚报除“四害”成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四无”(无蝇、无蚊、无鼠、无臭虫)单位。
1962年以后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消灭疾病为中心,一般利用节、假日,发动干部群众开展清除垃圾、积肥、大扫除等活动。1963年,发动各行各业制定卫生公约,机关以每个星期六为清洁日,集镇以逢集为清洁日,并在不同季节开展不同活动,春季以消灭过冬蚊蝇,夏季以预防肠道感染,秋季以灭鼠保粮和冬季预防呼吸道感染为中心,至1965年,爱国卫生运动已取得明显收效。
“文化大革命”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瘫痪,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无人过问,加上基本建设不考虑排污、用水等设施的配套,全县不少居民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1977年天长镇成立卫生管理所。1979年,恢复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布《关于加强城乡卫生管理的通告》,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交通、社会、治安、市场、卫生5个秩序的整顿,以铜城、汊涧、天长镇为重点,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1980年3月为杜绝传染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全县饮食行业的服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9月22日至10月22日,全县农村以灭鼠保粮、“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改炉灶、改畜圈、改厕所、改环境卫生)”为中心,集镇以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为重点,开展了声势较大的卫生突击月活动。此后,每年均组织多次卫生大检查,检查对象包括机关、厂矿企业、街道、民居等,并组织区、乡(公社)自查,评出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落后单位予以批评以至罚款。1981年天长镇卫生管理所有清洁工人31名,当年疏通下水道1000多米,添置了洒水车。1983年结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广北京市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经验,天长镇以北门街道为试点,由各单位筹款1万余元,自修门前道路2900多平方米。
1985年,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减少以至逐步消灭老鼠、苍蝇、臭虫及其他害虫,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和努力抓好农村“两管五改”。当年印发《爱国卫生简报》8期,发放卫生宣传画200份,放映卫生知识科教影片15场次,于主要街道设立卫生宣传牌,各乡村共建卫生宣传栏32个。全县分别在元旦、春节、“五一”和国庆等节日开展大规模的卫生检查,评出220个卫生先进单位和950个“卫生之家”。全县灭鼠86万只,人均灭鼠1.66只,还建立了鼠皮加工车间。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