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员及分布
1、中医
民国以前,本县群众治病依靠传统中医。清末至民国年间,铜城和郑集分别形成天长中医南北两个中心。清光绪年间,铜城贡生程玉书以擅长中医内科而知名于当地。民国年间,铜城一带著名中医有林竹停、李承焕、戴星甫、戴宗枢等。外地行医于铜城的中医有徐志良、徐环、欣哲夫、欣如文、欣国模、欣国华、徐曙东、嵇从之、嵇式武、嵇炳文、周杰夫、朱荩臣等。其中欣氏为中医世家,在铜城行医数十年,传授弟子数十人,影响甚深。天长南乡中医以杨旭初、金士善、张泽泉、裘中和、徐文炳最为著名。西乡汊涧的知名中医有吴广玉、赵壁东、薛海峰、陆灼英等。东乡仁和中医有郑传阳、郑履安、李志先,西北乡大通中医有李佑君、吴仲霞等。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夕县中医近百人。

建国以后,中医队伍不断发展,1954年全县医院有中医50人,1965年发展到257人。1985年全县中医中药人员199人,其中中医师59人,中药师8人,中医士81人,其他中医54人。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朱士纯,从医40余年,于内科、儿科、皮肤科深有造诣,临诊以“验、便、廉、稳、准、捷”而著名。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张波善治慢性病、疑难杂症,为省中医学会理事、滁县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县中医院主治中医师何石泉,临诊稳健,善治内妇科慢性病。县中医院主治中医师龚士澄,临诊善辨证探疑,著有学术论文多篇。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许士恒以诊断准确、疗效迅捷而著名。
建国以来,本县中医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近年还自办《天长中医文选》及《铜城中医》两种刊物,作为研讨学术的阵地。
2、西医
民国初年,西医传入本县。开始均系私人经营,零星分布于县城及铜城等集镇。至30年代,全县西医约数十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医院技术人员对提高天长的西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天长广大群众开始接受西医技术。但因西医人员缺乏,且西药价格昂贵,群众患病仍多就诊于中医。抗日战争后的天长县卫生院仅有1名西医师。

1949年全县仅县城、汊涧、铜城各有一两名西医,1951年全县也不过20名。1956年发展到149名。1965年全县有西医技术人员315名,西医队伍初具规模。“文化大革命”初期,西医队伍的发展一度受到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恢复发展,至1981年全县有西医药技术人员445人,其中西医师95人,药剂人员45人,西医士96人,护理人员209人。1985年全县有西医技术人员454人,其中西医师117人,检验师6人,西药师5人,护师10人,西医士87人,护士91人,助产士32人,护理员106人。县内西医人员中,县人民医院杨保堂擅长骨科,张文山精于外科手术,吴章雄对心血管疾病治疗造诣颇深。

全县卫生部门1985年卫生技术人员层次分布
二、医疗水平
本县中医的医疗手段:内科主要用药,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也常用针灸,不少中医医术高超、治疗疑难杂症甚有疗效;外科除根据病情用内服药外,还有拔火罐、熏蒸、敷罨、薄贴、温熨、含漱、塞法、扑粉、探吐、导法等多种手段,疗效显著。
建国后,中医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代表全县中医医疗水平的县中医院,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其内科对脾胃病、肝胆病、慢性咳喘、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有较高的治疗水平。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及晚期癌症病人延长生存期,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讨。皮肤科擅长治疗湿疹、荨麻疹、环形红斑、皮肤瘙痒症及大泡性表皮松懈症、牛皮癣等。妇科擅长治疗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对不孕症的治疗,亦有效果。儿科擅长治疗小儿痘疹、发热、惊厥、咳嗽、腹泻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近年收治肝炎、胃下垂、胃炎、坐骨神经痛等慢性病人颇有疗效。1980年用“麦冬秦艽汤”治疗黄疸性肝炎,获较好疗效,《安徽中医学报》1983年第二期曾予介绍。
建国前西医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一般仅可处理脓肿、发烧、外伤包扎、创面清理,进行外科小手术以及治疗皮肤、花柳科疾病。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卫生部办有淮南医学进修班,学员结业后分往各地保健堂。设于天长地区的保健堂医生技术水平较高,对天长县西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62年县人民医院分设内、外科,以后不断增设各科,1978年以后全县各公社医院亦开始分科。1985年,县人民医院西医各科室医疗技术情况:
内科:能处理哮喘性白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减退,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暴发性流脑,中毒性菌痢并呼吸衰竭。对暴发性流脑的防治有经验,曾在1966年《中华内科》杂志上介绍。
外科:1962年以前只能进行下腹部手术,1978年首次施行贲门癌切除手术获得成功,1981年施行食道中段癌及肺叶、肺段切除术,1984年在江苏肿瘤医院支持下,做了食道上段癌肿剥脱术。
骨科:1977年开设,先后施行椎间盘突出摘除,胸腰椎结核灶清除,股骨头置换,髋关节结核灶清除加关节融合等手术。1979年开展显微外科手术,1980年为一例不完全断臂再植成功,《安徽日报》曾予报道。
泌尿科:1977年开设,可施行肾盂取石,肾切除,膀胱次全切除,前列腺切除等手术。
妇产科:1962年设立,近年来可独立进行子宫全切术,中孕引产等妇产科大型手术,可诊治妇产科疑难疾病。
口腔科:1966年设立,1979年施行断牙再植手术成功,近年可治疗粘液囊肿、根尖囊肿等疾病,可在外科配合下进行唇裂修补手术。1982年开展牙列畸形矫治,颌下腺摘除等手术。
眼科:1970年设立,可施行白内障、青光眼、上睑下垂、斜视等内外眼科手术的治疗工作。
耳鼻咽喉科:1981年设立,可施行扁桃体摘除、乳突根治、上颌窦穿刺、简易整容等手术。
放射科:1959年设科,开始仅作普通胸透检查,1963年可作胃肠摄片,1969年可作胆囊、肾盂造影,1979年后开展了断层摄片,椎管、脑血管造影等X线检查。
检验科:50年代仅可进行常规及肝功能等血液生化检验,1964年开展血糖、血钙、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后陆续开展了食道拉网、痰液涂片、胸腹水涂片、宫颈括片、巨检、活检等细胞学检查。
1978年以后,各区、乡(镇)医院根据各自情况,分别设科。1985年有3所区卫生院可以施行上腹部手术,5所区卫生院均能进行检验、透视、超声波检查、心电图辅助诊断。能施行下腹部手术的乡卫生院有13所,能进行检验、透视、超声检查、心电图辅助诊断的乡卫生院有5所。
建国以后,注重中西医结合。50年代号召中医学西医、西医学中医,不少西医学会了使用常见中草药,中医掌握了西医的基本诊断方法。还经常进行中西医会诊,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胃炎、肝炎等慢性病。
三、门诊、住院
建国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加之医疗卫生条件限制,居民患病就诊率较低。1950年,县卫生院年门诊仅为4673人次,1954年县中药社年门诊1300人次左右。6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人口不断增长,居民患病就诊率普遍提高。1963年县中医院年门诊1.53万人次,1983年县人民医院年门诊量增至8.46万人次。
据1985年家庭卫生服务抽样调查,居民两周内患病的病人门诊就诊率为84.26%,其中去地、市以上医院就诊的占0.35%。当年居民人均在县内卫生机构就诊2.05次,村级卫生机构就诊病人分布最广,占52.42%。

1985年门诊病人就诊分布
建国初期,病员住院治疗者极少,1950年病床利用率仅为39.5%。据1985年家庭卫生服务抽样调查,1984年居民每千人需住院人次为28.21,入院率为22.83%,其中在地、市以上医院住院的占5.71%。住院人数中:因疾病住院的占86.43%,分娩占7.86%,计划生育手术占1.43%,其他占4.28%。


1985年住院病人情况
四、医疗制度
据1985年全县居民家庭卫生服务抽样调查,享受公费医疗者占0.8%;劳保医疗占6.0%;自费医疗占93.0%;其他占0.2%。
1、公费医疗
1949年,县建立抚保委员会,县直机关干部、职工的医药费用均由县卫生院统一掌握使用。1952年,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工作制度,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规定医药费及住院费为每人每月2万元(旧人民币)。1954年改为1.5万元(旧人民币)。1965年5月核定本县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27个,1452人,1956年为221个单位(包括区、乡及学校),1764人。1962年起规定公费医疗经费每人每月1.50元,其中1元拨到单位使用,0.5元留县统一使用。1979年,公费医疗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2.50元,当年全县公费医疗费用为14.36万元。近年来,用公费吃补药,一人公费、全家享受的现象不断出现,以致公费医疗费用不断增加。1981年县人民政府规定,每人每月2.00元拨到单位,县留0.50元统一使用,实行“分级管理、包干使用、节约奖励”。
2、合作医疗
1969年春,本县开始兴办集体合作医疗,并于1970年国庆节实现所谓“全县合作医疗一片红”。合作医疗一般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社员(除所谓“地、富、反、坏、右”)每人每年交合作医疗基金1.50元,按户发给就诊证,按指定地点就诊,药费一般每次限制在1—2元以内,超过部分须经大队研究批报。也有的大队是半合作形式,即“合医不合药”,社员不交合作医疗基金,就诊时交挂号费,并照付药费,免收注射费、出诊费、医疗费等。一般每个大队有1—2名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称“赤脚医生”)。至1978年全县共有集体办的合作医疗点263个,“赤脚医生”848人。1981年,原有的合作医疗逐步改变为村办、联办、乡村医生个体办等不同形式的卫生所。1983年,以行政村设医疗点321个,其中集体办112个、乡村医生联办85个、乡卫生院设点12个、个体办112个(包括家庭组合诊所58个),共有乡村医生856人,其中获乡村医生证书的167人,获赤脚医生证书的397人。1985年,全县乡村医生246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