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代,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学田的租金。据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均曾置学田,此后历年均有增加。
明清时部分生员(廪生)膳食由朝廷供给,此外,经费来源尚有:学生缴纳的学费、募化款、地方士绅捐赠等。清末试行新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仍为学田及省、县拨款和学费,据宣统元年(1909)统计,教育经费岁入6230元,岁出4601元。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仍为学租及各种附加税、捐赠等。民国初期学租收入由县政府财委、建设科统一拨给县劝学所使用。民国8年(1919),由县劝学所直接掌管。民国14年全县教育经费为36180元。民国18年,全县县立、区立学校经费皆由县教育局统一分拨,学校不收学费。民国20年,省教育厅对全省教育经费情况进行调查,天长平均每人负担教育经费0.36元,居全省第二位(全省平均数为0.115元),当年教育经费收入61108元,支出61064元。民国22年,《安徽省各县乡(镇)保小学暂行规程》规定,保小学开办费及经常费由各保自行筹集,无法筹集者由县补助,补助期不得超过两年,乡镇小学开办费及经常费由县支给。民国23年年支出为36571元,民国26年为54452元,民国28年为26067元。
民国37年根据省政府《地方国民教育经费整理及增筹办法》,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隶属县政府,其经费列入县预算统筹支给。解放前夕,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教育经费拮据,除募捐、筹集外,只得向学生征收各种费用,诸如学费、讲义费、体育费、图书费、报刊费、卫生费、杂费、损失费、实验费等,名目繁多。县中学每个学生每学期缴学费达681500元。
建国初期,学田收入仍为教育经费主要来源,县政府文教科设专门机构,负责学田税利征收,将各地学田粮食就地集中,于砻坊折换大米,统一分配给当地教师,作为薪金。1952年土地改革后,教育经费由国家统一拨给,1982年起教育事业费实行包干,由县财政列支,县教育局统一包干使用。1984年起教育经费包干到区乡财政。
国家历年拨给的教育经费均有增加,但教育经费占县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不大。1953年教育经费16.5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22%。1985年为446.6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28.3%,是年,全县在校学生共94043名,人均占有47.5元。

几个年份国拨教育经费情况
除国家直拨外,教育经的其他来源有:群众集资、学校勤工俭学、学费收入等。
建国初,因教育经费紧张,政府曾组织群众集资办学。1952年铜城、汊涧群众各献大米2500多公斤,支援当地学校修建校舍。1955年县政府采取国家投资和群众集资相结合的办法,对河口小学、川桥小学、金集小学、城北小学进行维修和改建,同时新建两所小学。1980年,为加速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建好学校,造福后代”的集资办学号召,县成立集资办学领导小组,群众筹集的资金随经济逐步好转而逐年增加。

全县1981—1985年集资建校统计
1958年,全县各学校全面贯彻勤工俭学方针,1959年部分学校开始创办工厂、农场,收入逐年增加。1982年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全县校办工业历年产值利润

1972年以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上一篇:第八节 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