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天长素称鱼米之乡,粮油市场历来繁荣,米、麦、稻、豆畅销扬州,南京、镇江、无锡、上海等地。建国前,粮食贸易都为私人经营,私营粮行(六陈行)和从事粮油加工的各类作坊遍及全县各个集镇,少则数家,多则数十家。此外,还有一支主要从事粮食水运的船帮和陆运的挑夫(箩行)。
天长虽是产粮区,但建国前由于战祸不断,加之官府压榨、粮商盘剥和自然灾害,城乡常闹饥荒,许多农户常年“瓜菜半年粮”。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鼓励农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增长。根据地的粮食除保证军民食用外,还大量销往敌占区,换回军需民用的紧缺物资,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当时的铜城镇是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贸易中心和粮食等物资的集散地。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粮食昂贵,米价最高时每公斤售价1.92万元(法币),是民国16年(1927)的48万倍。
解放初期,天长(天高)先后调集近百万公斤大米支援淮海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

民国38年1月县成立财粮局,9月分设粮食局,经营粮食,平抑粮价,打击不法粮商。1950年至1952年,国营粮食机构在粮食市场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粮食的征购、销售、调运统一由粮食部门经营。1985年,县粮油食品局共有干部职工1684人,下属6个区粮站和41个站(点),8个粮油加工厂,37个粮油销售门市部,运输车辆8辆,仓库181座,库容量1.55亿公斤。
1953年至1985年,全县计收购原粮20.98亿公斤,调出粮食11.39亿公斤。其中1981年至1985年共收购原粮10.35亿公斤,调出7.13亿公斤,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1983年,天长被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储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