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章光昭
章光昭(1874~1926),号希潜,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他自幼读书,系清末秀才,曾在家乡设塾任教。
1900年前后章光昭参加出国留学考试后,被公派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参加了由孙中山、黄兴等人发起组织的兴中会,积极投身于反清斗争。学成回国后任安徽省参议员。当时的安徽总督倪嗣冲为永保自己地位,以高官厚禄收买以章光昭为首的13名参议员,章等不仅断然拒绝,而且公开揭露倪的丑恶行为,倪遂怀恨在心。一天,在倪嗣冲的指使下,其子倪道朗(省督军)率兵突然包围安庆城,搜捕章光昭等13名参议员。幸得友人报信,章光昭等人才及时逃出安庆,免遭逮捕。但倪嗣冲仍不死心,派人四处缉拿。章光昭被迫逃往上海法租界,继续与倪作斗争。之后他因患慢性气管炎回乡休养,曾于1922年出任来安县教育局第一任局长。1926年病故。

余培森
余培森,字嵩云(亦作崧筠),来安县城人。生年不详,卒于30年代末。他自幼读书.聪明过人,青年时即考中举人。中举后不久,受任朔州(今山西省朔县)知州,继之又任迪化府(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知府。
1899年来安县续修县志,他任总纂。他采用校雠的方法,对1830年刊行的《来安县志》作了增补修订,使之更加系统完整。1907年,他在任中又编纂了《来安县乡土志》,当时的来安县知县万琅在为此书所作的序文中说:“余孝廉培森谊重桑梓,编辑乡土志告竣,琅深疚素餐之愧。”1909年,县人筹划重印道光十年刊本来安县志,他在任中又将该志重新校勘一遍。1936年,他着手编纂新的《来安县志》,第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辍笔,之后不久病逝。
余培森生前除热心修志外,还钻研经、史和经济等,其主要著作有《诗经注释》、《明延平王建国史》、《中国西北铁路计划》等。

侯静波
侯静波(1921~1940),女,原名侯世庆,安徽省肥西县程店乡人。8岁时开始读私塾,17岁时辍学。其父由于是乡间绅士,故在30年代初期就是共产党的统战对象,侯静波因此在少年时就接触了共产党人,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侯静波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家庭,参加了当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5月,她随游击队从肥西县中派乡马郢出发,到庐江县的柯家潭后,被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1939年秋,她随部队来到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被分配到来安县屯仓石固集一带开展民运工作。
石固集一带山套山、山连山,山上长满了一人多深的野草;由于官道不经,行人不至,成为新四军建立游击根据地的好地方。然而,也正因为这一带偏僻、闭塞,国民党伪军、汉奸、土匪和恶霸的势力猖獗,群众难以发动。为了防备敌人偷袭,在这里工作的同志往往一天要转移好几个地方。
置身于这险恶的环境中,侯静波和其他民运工作队员的斗志丝毫没有减弱,他们不分昼夜地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号召人民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侯静波经常身穿一套灰色的新四军军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群众面前。由于她口齿清楚、语言流利、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每次宣传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和群众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群众中间扎下根来,她常常帮助群众锄地、剥玉米、烧锅做饭,同时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耐心地讲解革命道理。时间不长,群众便把她看成了自己家里人;老年人只要一提起她,就会满怀深情地说:“静波这姑娘真好!”
在侯静波等民运工作队员的积极工作下,群众很快被发动起来,不到半年,这里便建立起了农抗会、妇抗会和民兵组织,入会人数达到80%以上。
1940年春,屯仓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基层政权,此时侯静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山头乡指导员。看到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伪军、汉奸、土匪和恶霸又恨又怕,他们天天盘算着要把侯静波这批共产党干部干掉。
1940年11月2日晚上,侯静波和民兵中队长黄德太带领10多名民兵结束工作后到童岗庄一农民家里投宿,睡至半夜,暗地里已经叛变投敌的黄德太偷偷打开大门,让事先埋伏在周围的伪军蜂拥而入,民兵们除个别趁乱逃脱外,其余全部被俘。侯静波被押出大门时,趁敌不被,拔腿便跑,在跑至门对面的塘埂上时,被敌人乱枪打中了右腿。她就势滚到塘埂下面的稻茬田里后,又忍痛跑到一个竹园里躲藏起来。然而敌人极不甘心,终于再次抓到了侯静波。
侯静波被捕后,被押送到龙头港一个姓戴的人家牛屋里。在这间牛屋里,侯静波面对伪自卫队长张道荣的威胁利诱,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她怒斥张道荣:“你们这些小土狗子,绝没有好下场,共产党饶不了你们!”天亮以后,敌人又把侯静波押解到梨园港。这时,中共屯仓区委已经得知侯静波被捕的消息,正在四面搜山。敌人在梨园港草丛中躲了一天后,见势不好,便把侯静波枪杀了。侯静波牺牲时年仅19岁。
侯静波牺牲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群众和她的战友无不痛哭流涕。农民倪如扣、倪有胜冒着生命危险,在侯静波的遗体周围用石头垒起一座直径有两丈长的大坟墓。建国后,为了纪念侯静波,当地政府根据群众的要求,把在童岗成立起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为静波农业社;以后这里的小学、生产大队和行政村也都冠以静波的名字。1962年7月,来安县人民政府将侯静波烈士的遗骨移葬于半塔烈士陵园。

戴家麟
戴家麟(1892~1942),号天石,江苏省六合县人,受过师范专科教育,平生爱好音乐、绘画,善绘菊花。
民国初年,戴家麟任六合县贫儿院院长及六合县师范训育主任。抗日战争前,任六合私立励志中学训育主任,主持校务工作。由于他工作负责,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学生家长的赞许,是当时六合县教育界的知名人士。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六合县城后,戴家麟投奔其岳父葛钟英(清末举人),避难于本县现在的烟陈乡张大郢。当时吴王城小学因国难当头停办,一些在外地读书的中学生也失学在家。在学生家长的要求下,戴家麟开办了中、小学生补习班;因为他德高望众,慕名前来补习者达50多名。
1938年六合县日伪政权建立后,多次派人专程请戴家麟回六合县城办学,但他不愿事敌,执意不就。
1939年,新四军开辟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活动于来安和六合等地。对于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戴家麟坚决拥护,并对纪律严明、抗日坚决的新四军寄于厚望。他常对学生们说:“我们国家的军队都能象新四军这样,国家就有希望了。”1940年5月来安县抗日民主参议会成立后,他被选聘为参议员。每逢参议会活动,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步行数十里路前往参加。
1942年秋,戴家麟因病去世。因为他舌耕一生,两袖清风,身后萧条,无以为殓,雷官区民主政府批拨部分拆旧房料为他做了一副木棺。区长刘力行亲书挽诗一首,以示悼念;诗曰:“民族气节重如山,生不入城事仇人;君子之交淡若水,死无为殓见冰心。”

王 超
王超(1921~1945),原名王怀奎,来安县施官乡周桥村人,少年时在家乡私塾读书,1938年入来安县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39年回乡后在耿郢教书。其时,在新四军的感召下,他为抗日斗争作了大量工作,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夏至年底,他接受了抗日民主政府在彭岗铺开办的干部训练班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被分配到埝塘乡任乡长,后又调到中所乡任指导员。1943年中共来六办事处成立后,他被调任交通站站长。1945年春夏之际,他参加了来六办事处在竹镇张王郢举办的整党整风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刚开辟的水口区任中共水口区委委员。
日本宣布投降后,王超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争取东北”的号召,加入了挺进东北的干部队伍。1945年10月,他抵达沈阳,先被分配在齐齐哈尔工作,后被调至中共白城地委。同年11月,他担任了中共安广县委第一任书记,兼任东北人民自卫军安广县独立团政治委员。
1945年12月1日深夜,安广县独立团某连连长毛贵生突然发动武装叛变,包围了独立团团部所在地。王超在指挥突围时,被叛敌机枪射中倒地。他由于伤势过重,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叛乱被平息后,中共安广县委为王超举行了葬礼。王超的灵柩最初安葬在安广县东门外;1950年,安广县烈士陵园建成后,县人民政府以隆重的仪式将王超的遗骨移葬到烈士陵园。

王化农
王化农(1912~1946),出生于原盱眙县王集。其父王干臣以开设牲畜行为业,1932年为避匪患,带领全家迁至来安县半塔乡丁城四面庄,佃种地主耕地40亩。王化农14岁时被送到其舅父家抚养,其间他读了4年私塾。
1939年秋,新四军第五支队进驻来安以后,王化农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参加了赖子山抗日自卫武装的组建工作。1940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先后担任了赖子山保保长和半塔乡副乡长。同年年底,他被调到江苏省宝应县参加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
1942年,他被抽调到中共华中党校学习。次年秋学习结束后,回半塔担任半塔区委副书记兼半塔区区长。在此期间,他开办了妇女纺织训练班。这个训练班不仅传授纺织技术,还宣传革命道理,许多妇女参加培训班后,提高了思想觉悟,踊跃送夫送子参军参战。
1944年1月,王化农再次到华中党校学习,一年学习期满后,担任了中共来安县委副书记。1946年5月,中共淮南区委在半塔区殿发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工作,他主持了这一工作。同年6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半塔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王化农因患痢疾,体质过于虚弱,未随部队北撤。8月,他和半塔区区长张明禄在凤凰台山下周文杰家中养病时,因周向敌人告密一齐被俘。他俩在被俘的第二天就被敌人杀害了。

余钟秀
余钟秀(1871~1951),字蔚峰(亦作味芬),来安县城人。18岁时即设私塾,亲任教师。25岁中秀才,入黌学;28岁升为廪生。36岁时考取己酉科拔贡,故地方人称其为余拔贡。1907年,他担任了来安县文庙奉祀官,主持孔庙和关岳庙的祭祀活动。
1908年,余钟秀被安徽省选送北京朝考,因文章特优,被委任为安徽省劝学所(今安徽大学前身)所长。后因徐锡麟、秋瑾一案在省城发生,清廷大肆捕人,他恐遭株连,弃职隐居乡间。民国初年,他回到来安县任第一高等小学(今实验小学前身)教员。1921年,本县整顿慈善事业,地方民众推选他担任育婴堂堂长,主持孤儿的收容教养工作。他先教孤儿们读书写字,而后让他们学习手工业技术。这些孤儿长大成人后,均能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1927年,他担任了教育局讲演所所长。该讲演所设址于县商会,以推行民众教育为宗旨,每到一、五、八逢集之日,便向民众讲述遵守道德规范和了解时事、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余钟秀一生清贫自守、身教服人,为培育人才勤劳不辍,深受民众爱戴。他擅长写作,除著有《庆余堂文稿》、《拔贡及朝考殊卷》、《课荪草》等书外,还撰有大量的诗词和对联;这些诗文在日本侵略军侵占来安时全部散失。

郑伯川
郑伯川(1885~1960),原名铭璿,籍贯来安。家中兄弟4人,他为长兄。
郑伯川幼年开始读书,22岁考中秀才,废科举后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求学,毕业后受聘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今武汉大学)。1926年,他应家乡人士邀请回乡办学,先后任教员、督学及教育局局长。1929年至1937年,又先后担任安庆女子职业学校教员、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教员及潜山县教育局局长。抗日战争开始后回到家乡。
1940年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初期,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主张,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深表不满。当时由于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封锁,物资匮乏,他不辞劳苦八方奔走,为根据地军民筹集了210多石大米和250多套棉衣。1940年春,他经郭述申介绍,正式参加民主政权工作。同年3月15日,在来安县县民代表大会上,郑伯川当选为来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1941年7月,他被调至淮南联中任校长;1943年至1946年,先后担任来六行政办事处副主任、来安县县长。1946年,淮南地区中共党组织、民主政权及其武装力量奉命北撤,郑伯川毅然离开家乡,随军转移至淮阴地区。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后,他被选为边区政府委员。在解放战争中,他的足迹遍及鲁中、冀南和渤海各个根据地。
1949年春,郑伯川随军南下回到安徽;同年9月,出任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校长,后调任安徽省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选为安徽省人民代表人会代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郑伯川擅长丹青,所绘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栩栩如生,晚年常以绘画抒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1960年9月2日,郑伯川因患脑溢血在合肥逝世。

曹宗舜
曹宗舜(1934~1965),来安县舜山乡人。1956年从安徽省灵壁师范学校速成班毕业后,被分配到来安县实验小学任体育教师。除任课外,他还兼理学校总务工作和会计工作,并兼任四年级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和校乒乓球队教练员。
曹宗舜教学认真,工作积极,关心他人,从不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当时学校的住房比较紧张,他一家4口只住1间房子,学校领导想为他增加1间,他考虑到别的教师也需要,便婉言谢绝了。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他备了一个斧、刨、凿齐全的工具箱,经常在星期天为学校修理课桌板凳。同事们因此戏谑地称他为“曹师傅”。
1965年4月29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曹宗舜组织少先队员到县城东门外来水河畔开展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一名女学生不慎从来河桥上掉入河里,曹宗舜见了顾不得脱下衣服,纵身跳入河中;由于水深流急,他好不容易将落水学生托到岸边时,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挣不出水面了……
曹宗舜为抢救落水学生而献身的消息传开后,人民群众无不感动。在他的灵柩前,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许多师生痛哭不己。安葬的那天,街道两旁挤满了人群。为了表彰曹宗舜舍己救人的精神,中共来安县委和来安县人民委员会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县城北门烈士公墓。196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曹宗舜为革命烈士。此后每年清明节,实验小学的师生都要去烈士公墓为他扫墓。

杨茂盛
杨茂盛(1939~1966),来安县舜山乡人,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铸造犁头手艺,不久父亲病故,他独自经营铁匠铺,协助母亲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1960年,杨茂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不久,他因工作成绩突出,立三等功一次,并任升班长。1965年,他随部队由上海赴东北开发北大荒,当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他带领的班也被评为“先进班”。一年后,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他服从命令,延期退伍。在出国作战前,他考虑到有牺牲的可能,便写信给父母辞退了谈妥的婚事。
1966年10月,杨茂盛所在的防空师由上海出发,11月进入越南境内,驻扎在距河内不远的太原山区,主要任务是歼击美军空军的飞机,确保当地1号公路畅通。1967年6月19日上午,杨茂盛在掩体内以望远镜观察进犯敌机时,被敌机投下的钢珠弹击中颈部而牺牲。他牺牲时,手中还紧握着信号旗。同年7月29日,他生前所在部队给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越南境内我国援越烈士公墓。

杨言德
杨言德(1914~1971),来安县半塔镇人。幼年读书,后随经营裁缝铺的父亲学习缝纫。
1940年5月1日半塔工人抗敌协会成立后,杨言德被选为协会理事。这一年9月5日,日伪拼凑了约2000人的兵力,对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敌人撤退后,半塔群众人心惶惶,大多数油坊不敢恢复营业。这时流氓头子李宝隆趁火打劫,利用自己开设的油坊盘剥群众,牟取暴利。面对这一情况,杨言德经与工抗会其他理事商量,决定以合作社的名义动员工抗会的会员入股,开办油坊。大家一致推举杨言德为合作社经理。在新四军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的支持下,合作社筹足资金后于10月2日正式开业。由于合作社为群众带来了利益,群众纷纷入社,并亲切地称合作社为“杨言德合作社”。不久合作社增营部分生活用品和药品,并于1941年在许家港办起了织布厂。1943年,杨言德合作社又在本县和盱眙、天长两县的主要乡镇设立了分社,到1944年,合作社的总资产由创办时的170块银元增至877万多元(解放区货币);入股户数占半塔区全区总户数的70%以上。1943年,中共淮南区委表彰了杨言德合作社,称之为“淮南合作运动先锋”。1944年冬,在中共淮南区委召开的群英大会上,杨言德获得“合作英雄”称号。1944年第17期《淮南党刊》全文发表了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刘顺元撰写的《介绍半塔杨言德合作社》。这篇文章评价说:“半塔合作社在业务上、政策上、组织上、作风上,都比较正确地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走上了合作运动比较正确的道路,使进一步大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其经验很值得我淮南新起的各合作社参考”。
1945年上半年,杨言德奉调赴延安学习,因途中遇敌封锁,未能去成。他返回半塔不久,即随新四军北撤。到达淮阴后,先任淮阴贸易公司经理,后被调至东北任东北区盐务管理局局长。1952年,他被调至北京任国家盐务总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迫害,被关押一年多。1971年因患淋巴癌逝世。

戴驾山
戴驾山(1895~1971),又名戴家鳌,江苏省六合县人。他因排行居四,被乡人称作戴四先生。
戴驾山毕业于江苏省第四师范学校后,曾在南京中学附属小学等校任教。由于受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1931年“9·18”事变后,他作为南京中学附小训育主任,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为“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募捐。1939年夏,他携长子戴虹回到家乡张大郢(今来安县烟陈乡)探望胞兄戴家麟,耳闻目睹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受到强烈感染,遂将长子留下参加了新四军。
1942年秋,他因戴家麟病故,回到来安料理丧事,事后学生家长一致恳求他接下其兄的教鞭,他被家长们的诚意所感动,毅然辞去南京实验小学教师职务,就教于其兄办起的补习班。和其胞兄一样,他一边教书,一边宣传进步思想,不久也被聘为抗日民主参议会参议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身边的孩子提出要去南京读书,他对孩子们说:“我们全家在这里受到共产党的百般照顾,今后我们必须跟共产党走。你们就在解放区的学校读书吧。”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戴驾山的三个孩子随学校撤退,后来都参加了革命队伍。
1949年1月,来安县解放时,戴驾山担任雷官小学校长,之后又任县文化馆馆长、县政府文教科副科长。1954年,他当选为来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当选为来安县副县长;1964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71年,因病逝世。
戴驾山生前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对贫苦学生不收分文学费,为革命队伍培养了不少人才;在新四军中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宋廉、戴道生和李善昌等人,均为他的学生。
戴驾山生前爱好文体活动,擅长围棋。1940年,他在南京参加围棋比赛,战胜了颇负盛名的日本对手,夺得银盾一面。1962年,他利用公务之余,在来城开办少年围棋培训班;安徽省1966年少年围棋比赛第二名获得者朱露红的棋艺是由他传授的。

骆滕云
骆滕云(1903~1977),淮北人。年轻时带领全家从江苏泗阳县逃荒到本县宝山集,后迁至大余郢,以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1939年本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在农村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骆滕云在运动中表现积极,次年被推选为村长。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以粉碎日伪对解放区的进攻和封锁,大余郢的12户农民积极响应,很快办起了互助组,由于骆滕云为组长,后来该互助组被称为“骆滕云互助组”。骆滕云互助组的成员们在生产中互惠互利,并对抗日军人家属实行优待,他们踊跃缴纳公粮,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
1944年,骆滕云互助组被评为来、六两县模范互助组。1944年7月,骆滕云出席了由中共淮南区委召开的来、六、盱、嘉地区24个较好的互助组长座谈会,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刘顺元和中共淮南区委宣传部长张劲夫在会上充分肯定了骆滕云互助组的做法。同年10月,骆滕云被评为劳动英雄,参加了来安县群英大会,并被奖励1条耕牛。从此由他领导的互助组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成了华中解放区互助合作的一面旗帜。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骆滕云带领互助组中的30多人随军北撤至东北通化。在艰苦的岁月里,他带领大家开荒生产,除满足自给外,还为部队服务,支援部队反攻。1948年冬,江北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骆滕云带领大家随军南下;1949年1月返回家乡后,迅速恢复了互助组,成为解放后安徽省第一个互助组。1951年,骆滕云又创办了滁县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大余郢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冬,又带头将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大余郢农业社与周围几个农业社合并成立大余郢人民公社,他担任人民公社主任。1977年,骆滕云因病逝世。
骆滕云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5次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2次出席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暨积极分子大会。1956年,他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于6月赴京参加了大会。

高升
高升(1957~1979),本县西武乡南沛村人。其父在他3岁时去世,他由母亲及兄、姐抚养长大。他在9岁时开始读书,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他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帮助干活;17岁时升入来安县第二中学。他由于生活俭朴、学习刻苦、上进心强,于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76年初,高升初中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部队依然勤奋好学,于1977年被评为连队学习先进分子。在军事训练中,他能严格要求自己;1978年6月,在夜间影现实验射击考核中,他获得了十发十中的好成绩。
1979年1月,为了对付越南军队对我国边境的武装挑畔,高升所在连队奉命开赴中越边界。在1月3日连队支边战斗动员会后,高升立即向连部递交了请战书。第二天,他的请战得到批准,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光荣?这就是幸福!这就是光荣!”1月15日,高升和战友们一起踏上了开赴广西前线的征途。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国政府被迫宣布对越南霸权主义者进行自卫还击,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全线出击;高升所在的某部八连奉命攻占敌人3号高地,受到敌人猛烈火力阻挡。面对这一情况,高升请求连长让他去炸敌堡,连长同意后,他便以迅猛、敏捷的动作靠上了越军地堡,将捆在一起的4枚手榴弹猛地塞进地堡的射孔。在一声巨响中,地堡被炸毁了。他一跃而起,振臂高呼:“敌人被炸死了!同志们,冲啊!”就在这时,一颗越军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倒在血泊中。战友们用担架将他抬下火线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取下胸前的战斗纪念章,请求战友把它寄回连队。
为了表彰高升烈士的英勇事迹,广西边防部队追记他为一等功臣。

陈增敏
陈增敏(1907~1979),字哲夫,来安县相官集人,自幼读书,聪颖好学。193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市惠兰中学任教;1936年在禹贡学会从事研究工作;1939年3月回乡任来安县立初级中学教导主任,不久离任仍从事学术研究。1943年8月任重庆白沙大学先修班讲师;1945年8月任重庆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1945年10月,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分配厅任科长,兼任专门委员;1950年12月起,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三级教授,兼任区域自然地理教研究主任,主讲《中国自然地理》。
50年代初期,陈增敏主编的《自然地理讲义》被国内各大院校广泛采用,为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及教材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工作中,他热心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上,他立论精辟、语言形象生动,常常在讲课结束时赢得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陈增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实地考察。他曾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从长白山到科尔沁草原,从兴安岭到渤海之滨,均留有他的足迹。
1954年,陈增敏受教育部委托,在上海主持制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大纲。同年多次在东北地理学会和高等院校地理系作学术报告,每次报告都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1966年8月,陈增敏被列为“黑帮”人物;1969年,到榆树县秀山公社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4年3月才回到东北师范大学。他1978年复职后,一边带领助教、讲师到大兴安岭进行野外考察,一边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因过分辛劳和弱体受寒,身患重病,治疗无效,于1979年9月逝世。
陈增敏生前为人诚恳,治学严谨,只求奉献,不愿索取;在病榻上还答应学校有关领导,病愈后带两名研究生。他一生著译颇多,主要有《宣化盆地》、《德都五大连池地区的初步观察》、《吉林省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匈牙利地理》(与人合译)、《地球的历史》(与人合译)等。在他的追悼会上,东北师范大学用挽联称道他:“孜孜不懈,诲人不倦,献身教育悼增敏;历尽艰辛,踏遍东北,发展科学念哲夫。”

章之汶
章之汶(1900~1982),字鲁泉,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幼时读书,18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农学院。求学期间,在美国植棉专家郭仁凤教授指导下,用中棉育成“百万华棉”新品种,开创了在我国以中棉作亲本培育成功优良品种的先例,一举成为全院学生中之佼佼者。1922年,他毕业后留母校执教,翌年,升任该校农业专修科主任。他为了以学理证诸实验,亲自主持该校的农业推广实验区(设于安徽省和县乌江)的工作。
1924年,章之汶与徐中迪、孙仲威、康子证合译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经过情形》一书。陶行知在为此书所作的序中说:“现在将这小册子译出刊布,不但要使国内关心退款的人洞悉经过的真相,并且希望能够籍此书将人类公正无私的精神,‘传染’一切世界!”同年,他又完成了《植棉学》。他在该书自序中写道:“之汶世处农村,目击农业之不知改良,致令地有余利,尝引以为憾……今不揣浅陋,编书35章,列为5篇,名曰《植棉学》,非敢自炫,实愿就商于海内实业专家,谋人生衣之要素云耳。”此书问世之后,深受国内各方重视,或采为教材,或据以实验。
1930年,章之汶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专攻农业技术推广;193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直至1948年。这期间,他的治学思想始终为学理证诸实验,打破了高等学府封闭式的教学传统,引导学生走出“象牙之塔”,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他坚持以身作则,经常脱下西装换上工作服,与学生一起同风雨共烈日地工作在田野阡陌之间。金陵大学农学院在章之汶的主持下,先后育成“小麦2905号”、“大豆332号”等几十种农作物优良品种,这些良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推广后,久盛不衰。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大农学院内迁四川,章之汶在此期间一面从事教学,一面深入四川农村开展农业经济调查,探索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的根本之道,著成《我国战后农业建设计划纲要》一书。
1949年,章之汶应联合国之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远东办事处顾问,同时兼任世界稻米协会执行秘书,常驻泰国曼谷。他在联合国任职期间,先后以英文撰写了《农业教学、研究、推广综合体制》、《农业推广的理论与实践》、《迈进中的亚洲农业》、《亚洲农业发展新策略》等4部具有国际性的农业著述,这些著述不仅在国外发行,还被台湾省农业厅和台湾商务印书馆译为中文在台湾出版发行。
1974年,章之汶从联合国粮农组织退休后,赴美国定居。在美国,他将早年写成的《我国战后农业建设计划纲要》一书寄给在国内的女儿章荷生,希望她将此书在国内再版,供国内人民参考。章荷生遵照父亲的嘱托,将此书自费重印800册(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分赠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大学、各大图书馆以及我国的农业专家。
1982年1月5日,章之汶在美国逝世,享年83岁。

施圣玉
施圣玉(1928~1983),来安县舜山乡人,幼年读书,成年后务农。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因病复员回乡。同年年底,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施圣玉积极响应,联合其他几位热心办社的人,在家乡办起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时,他被推选为主任。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后,他担任舜山人民公社家禽场场长。
1969年。施圣玉调任舜山人民公社林桥大队林业组组长,亲手办起了林桥林场。在他的辛勤工作下,这个大队的所有荒山很快植满了树。1973年,他从南京林学院实验苗圃引进了雪松、龙柏、蜀桧等10多种常绿观赏树苗,并将这些树苗培育成母树,进行枝条扦插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了扩大商品苗生产,他又直接从南京购回枝条进行扦插;至1978年,全场培育商品苗面积已40多亩,每年出售树苗的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1982年,施圣玉获得省人民政府授于的“多种经营先进个人”称号;同年,滁县地区行署授于他“发展林业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年3月,施圣玉因病逝世。

林以民
林以民(1940~1984),来安县雷官乡人。他在小学读书时就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战争与和平》等中外文学名著。由于在14岁时得了眼疾无钱医治,15岁时双目失明。
1958年,他考入南京盲哑学校,学习了二胡、笛子等专业课程。由于他为人热情,学习刻苦,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并连续4年被评为“三好”(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学生。1962年他毕业回到家乡,因暂时无以谋生,有人劝他去算命,他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培养多年的人,决不干那种骗人的勾当!”不久,他在雷官集开办了一个乐器学习班,向青少年传授二胡、笛子和唢呐的演奏技艺。1983年,他来到大英集开办农民音乐训练班。在教学之余,他还不断学习,数年后,学会了演奏多种乐器,并创造性地研制成功了“二胡双毛弓”,使二胡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乐器科技情报》1979年第3期发表的《林以民谈二胡双毛弓》一文,介绍了“二胡双毛弓”的演奏方法。1981年,他发明的“二胡双毛弓”获得滁县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3年11月,全国南方片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座谈会的代表到大英参观,林以民带领训练班的学员为代表们演出,他本人登台演奏了自己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喜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林以民及其学生受到了安徽省省长王郁昭等领导人的接见。这一年12月,他带领学员在水口演出时不慎摔倒,造成下肢骨折。他卧在床上创作了《皖东大地春光好》、《人勤春早》两首二胡独奏曲。这两首乐曲及《喜庆丰收》,后来经安徽省文化局录音制作,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盲哑人器乐比赛。
1984年8月7日,林以民因患脑溢血在大英集逝世。

李馥仁
李馥仁(1937~1984),江苏省丹徒县人。196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1962年被分配到来安县来安中学任教。
1968年春,他患了食道喷门癌,被送进上海肿瘤医院。经过手术治疗,他少了一根胁骨和16厘米长的食道以及二分之一的胃。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给下一代留下一点东西,李馥仁出院后从不愿在家休息,不是踱到办公室帮教师批改作业,就是到实验室里整理实验仪器。在这段时间里,他研制成功了供地震测报用的“机光放大式悬锤钢架倾斜仪”,因此获得了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科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在1982年和1983年的两年里,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自己编印了4万多字物理课讲义。1982年6月14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文介绍了他的事迹。1982年,他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模范教师”称号。1983年,在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表彰大会上,他获得“优秀教师”奖章一枚。
1984年1月,李馥仁因癌症扩散逝世。

赵孝庵
赵孝庵(1931~1986),来安县施官乡人。少时种田,读过初小。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参加儿童团。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赵孝庵流浪到南京,为生活所迫,到国民党海军371鱼雷艇上当了一名伙夫。1949年4月23日,林遵将军率领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全体官兵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赵孝庵回到人民怀抱,被选送中国人民海军第一纵队第四海军学校学习。1949年9月,被编入中国人民海军第一纵队第一分队担任机炮员。1950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艇大队奉命开赴浙江海门,配合陆军部队解放台州列岛。7月10日,赵孝庵所在的3号艇被派往狼矶山港口担任警戒任务。翌日拂晓,3号艇突然发现敌舰,径直向敌舰扑去,距敌舰200米处时,赵孝庵在艇长的指挥下,抓住双联装机关炮,一连五梭,250发炮弹立即落在敌舰的舰桥上和炮座上。敌舰受此重创后,疯狂反扑,以40厘米双联炮向3号艇还击。3号艇操舵室和右舷等部位相继中弹,正副艇长、副班长、舵手和弹药手等人先后伤亡,赵孝庵的右臂、右腿也数处负伤。就在赵孝庵准备操纵机炮狠揍敌舰时,他的身旁又落下一颗敌人炮弹,致使他身负重伤。这时艇上最后一门炮也被炸坏了。他忍着剧痛爬进操作室,用负伤的手臂扶着舵轮,想把炮艇开回驻地,把牺牲的战友带回部队,然而此时机舱已经进水,炮艇开始下沉。赵孝庵果断地组织幸存的战友穿上救生衣,下水泅渡返回防地。他带伤在海中搏斗了10多小时,游了11海里,回到防地时已经筋疲力竭。他见到防地的同志第一句话就是:“快派艇去救人,还有同志没回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政治部,为了表彰赵孝庵的英雄事迹,于1950年8月给他记了一等功,同时授予他“甲级战斗模范”的光荣称号。
1950年9月,赵孝庵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并被推选参加了大会主席团。会议期间,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及毛泽东主席的宴请。1951年8月至10月初,他又以海军战斗模范的身份,先后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活动和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国庆观礼。此后,他还作为以朱德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苏联和东欧八国,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英模事迹报告团”。
赵孝庵加入人民海军后,不但在战斗中机智勇敢,在学习上也勇于进取。他从速成初中毕业后,自学了高中课程,接着进入华东海校,毕业后又升入海军学院深造。他在政治上也进步很快,由机炮员逐步提升为艇长、小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长、副大队长,并在1956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赵孝庵因揭露过康生、江青、张春桥一伙的反党罪行遭到迫害。1979年2月5日,中共海军党委为赵孝庵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组织生活、恢复工作。此后,赵孝庵先后担任了海军某部副参谋长、副支队长、副师级巡视员和正师级顾问等职务。
1986年2月,赵孝庵在回家乡探亲期间,因心脏病突发猝然逝世。他的挚友——作家白桦在悼念他的文章中写道:“他从田野里拔出一双泥腿,走向大海,劈风斩浪数十年,又静静地告别大海,回到他曾经栽种并收割过庄稼的田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人物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